激励理论在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何玲梅,代雨,周涛,马云春通讯作者

激励理论在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何玲梅,代雨,周涛,马云春通讯作者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曲靖 65000

摘要:目的: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设置合适目标,进行过程激励;采用分类推进,确定不同的激励层次;改革考试评分,进行公平激励。结果: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避免出现简单操作普遍高分,复杂操作普遍低分的现象。结论:在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激励理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激励;基础护理;操作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是《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所占学时较多、任务较重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各层次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多年来,一贯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严格依照教科书和统一规范的录像带,老师示范—回示教—学生模拟练习,这种灌输式的训练方法,学生学习十分机械。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没有临床实践的机会,完全依据教学模型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模拟操作,再加上有些操作项目的时间标准设置不合理,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和疲劳感,在操作练习中出现“磨、拖、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把激励机制引入到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 2001 级护理大专 236 名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其中 118 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 118 名学生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设置合理时间目标,进行过程激励、

目标设置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他强调了研究目标的重要性,即:目标难度既要有挑战性,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目标导向必须是具体的,可测定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基础护理操作教学的许多目标设置不合理,有的难度很大,有的目标唾手可得,学生感到没有压力。针对这种现象,根据学生完成每项操作的速度情况。重新修订了操作完成的标准时间,对于没有时间限定的项目增加了标准时间。标准时间的制定参照 PERT 计算公式Te =(a + 4m + b)/ 6(a 为完成 1 项操作最乐观时间,b 为完成 1 项操作最保守时间,m 为最可能时间,6 为常量)。

1.2.2采用分类推进,确定不同的激励层次。

在同样目标和相同教师授课的前提下,通过课堂提问、形成性练习题以及技能操作回示教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目标的掌握情况。根据操作项目练习的学时数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课堂练习2 ~ 4 学时以后进行测试,并根据学生测试结果,分类编组,于下一轮教学中实施分类推进。其中,不能完整地完成操作的学生为低标组;能够完整地完成操作,但是对于相应的理论知识不熟悉的学生为基础组;既能完整地完成操作,又对理论知识对答如流的学生为高标组。对于高标组学生可安排临床见习(因我院护理学生没有安排临床见习),查阅文献等任务;对于基础组可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继续操作练习或复习理论知识;而对于低标组学生则开放实验室,增加课余练习时间,反复练习,强化训练。

1.2.3改革考试评分,进行公平激励

操作考试评分是以考核质量分为基础的双向评分方法,即提前于标准时间完成给予加分,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给予扣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及教学评估和学生反馈情况,把基础护理操作项目分为难、中等、简单 3 类,并设定技术系数,其中简单类的项目技术系数为 0.95;中等类的项目技术系数为 1;难度大的项目技术系数为 1.05,最后得分=总分 > 技术系数。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铺床、吸氧、输液、导尿、穿脱隔离衣的考核得分分别为82.94、79.36、70.42、69.68、73.95分,观察组则分别为78.69、81.62、81.32、79.64、78.36分,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3.讨论

3.1目标激励的作用

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动力,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为学生设置更加具体、合理的时间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满足马斯洛层次论中个体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让学生参与决策,并提供有责任感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建立融洽的群体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学生不但能按照操作规程完成,而且还能掌握操作的节奏,加快速度,增加在课堂上的紧迫感,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操作技术的熟练性[1]。

3.2分类推进的效果

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使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在确定目标后,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分层教学、由浅入深、个个突破的原则,同时注意两度三性问题,两度即难度、教学速度,三性即教学的量力性、知识的系统性、内在的联系性。根据学生掌握程度不同进行分类编组,依据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法,把《基础护理学》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 3 部分。重点在注射法和静脉输液 2 个章节。

3.3 公平激励的合理性

所谓公平与不公平,实际上是在比较对照中为人们所觉察到的分配状况。亚当斯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足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和历史比较,即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这一比率相比较,如果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基础护理的操作技术是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必考的内容,在过去的操作考试中往往关注的是单纯负性扣分,即学生在没有达到规定时间内的质量要求时给予扣分的惩罚,而对于提前于标准时间高质量完成操作的学生没有任何奖励的机制;考试方法是通过抽签形式完成,抽到简单操作的学生,有侥幸心理,抽到复杂操作的学生心里不平衡,会进一步影响到考试的发挥。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面情绪[2]。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把公平激励引入操作项目的考核中,除了超时间完成操作给予扣分的惩罚,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前于标准时间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加分的奖励,这样双向考评的方式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考试项目也通过难易系数的规定,把不同类别基础护理操作项目进行区分。这样就避免出现简单操作普遍高分,复杂操作普遍低分的现象,使学生感到公平、合理[3]。

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入,学生基础护理操作考试的总体成绩显著提高,不及格人数减少,普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教学评估及课后学生反馈显示,把激励机制引入到基础护理操作项目的教学中比较受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闫海珍. 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33-133.

[2]陈根红,刘洁珍. 反转式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本科护生基础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4):40-43.

[3]韩畅畅. 基于全面激励理论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体系研究[J]. 高教学刊,2017,8(20):170-172.

论文作者:何玲梅,代雨,周涛,马云春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  ;  ;  ;  ;  ;  ;  ;  

激励理论在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何玲梅,代雨,周涛,马云春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