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举措研究报告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举措研究报告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举措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报告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新举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编码]doi:10.3969/j .issn.1004-6917.2013.12.001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3)12-0001-11

我们党在注重思想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同时,历来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领导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通过调查研究也可清楚地看到,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还面临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力图借鉴古今中外精神支柱建设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在强调更新理念、制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着重从经典、教师、听众、殿堂、形象、礼仪等方面作分析,提出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一、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方式。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的前提。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一是进一步实现了从“革命”思维向“建设”思维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既有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原理,也有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战争时期我们较多地讲革命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应继续大讲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而应较多地讲建设理论。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弄清楚这一问题,犯了“左”的错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逐步转变了观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更加明确了从建设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向人民群众讲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是逐步实现从“单位人”思维向“社会人”思维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都长期在一个单位工作,高度依赖于各自的单位,因而成为“单位人”。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转型,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原有单位,成为不断变换工作的社会公民,即所谓“社会人”。因此,原来的理论宣传方式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维方式要不断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大众化的形式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三是逐步实现从“单干”思维向“集约化”思维转变。传统的理论研究和普及方式多是零散的,甚至个体的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则突破了地区本位和部门本位的局限,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遴选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协同攻关,建立了良好的组织协调机制。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也基本上实现了从各自为阵向有组织的系统工程转变,由零散的个体化的研究宣传工作向集约化、规模化研究宣传转变。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境界。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工作科学化,使思想理论工作更科学,工程的推进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化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以受众为本。为了适应受众的多层次需求,中宣部带头,各级宣传部门和理论部门共同努力,推出了多样化的大众化精神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作者为本的局面。二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既重视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又关注农村居民的精神需求,创办了一大批农家书屋;既重视理论的普及和传播,又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既重视理论内容的创新,又注重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相结合,积极推动理论传播方式方法的改进;既重视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又重视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去。正是由于上述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在空间上更为广阔,在时间上更为久远,在社会层面上更全面、更深刻,从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三是统筹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由中央领导,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和专门协调小组,打破过去条块分割局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员调配和资源整合,提高了理论研究和普及的效率,有力地促进了理论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坚持体制创新,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保障。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理论大众化的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建立有效的宣传体制。全党各级领导各个系统齐抓共管,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党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搭建起从上至下、覆盖全面的宣传体系。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还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形成了立体式宣传网络。二是不断创新学科体制。在过去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下设6个二级学科,并建立健全了相关学科体系。三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3000多名专家和数万名学者在工程建设中锻炼成长,并逐步形成常态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四是初步建立了多部门协调机制。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统一协调,中宣部领导,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等理论部门分别牵头,多个高校和研究、宣传部门协同参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协调机制。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理论普及工作的水平。党的组织领导是理论普及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党中央的重要会议多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提出要求。党的十六大之后不久,中央决定实施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理论工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听取工程工作汇报。中央多次召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与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精心部署。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听取工程工作汇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正是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正确决策和有力指导,有力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实践表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发展、体制创新和党的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没有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无从谈起;没有解放思想和观念转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停滞不前;没有体制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缺乏动力;没有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失去生命力。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但面对新的形势,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转变不够。进入新世纪以来,理论普及工作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但这种转变还很不够,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全面观不够。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过去人们比较重视其中的“革命”理论,犯了片面性错误。特别是在今天,应当更加自觉地研究和宣传其中的“建设”理论,尤其是应当结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努力研究和普及经典作家关于“三大规律”的思想,即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思想。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示其生命力和感召力。但目前,这一观念还树立不够,有不少人还停留在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二是发展观不够。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现实中,仍然有人片面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经典作家的思想割裂开来,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连续性,在理论普及中很难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民族化、时代化特质,也就使理论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三是战略观不够。调研发现,由于缺乏用建设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因而在实践中就不能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理论普及工作,特别是没有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同国家的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同等重要。这就导致了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战略性思维,没有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规划相匹配的意识形态战略规划。四是科学观不够。与其他工作一样,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同样存在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亦即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问题。纵观古今中外,大凡理论普及和精神支柱建设都包含经典、教师、听众、殿堂、形象、礼仪等,通俗来讲,就是“经”、“僧”、“众”、“庙”、“像”、“礼”等六个基本要素。尽管时代不同,“六大要素”的表现形式各异,称谓也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要根本地解决民众的思想信仰问题总离不开这“六大要素”,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当然,除此之外,理论普及工作还有其他规律,如“因材施教”规律、精神教化与社会救助相结合规律等。由于我们未能很好地研究和掌握理论大众化的基本规律,从而导致理论普及工作的主观盲目性,或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严重。例如,在理论宣传工作中,我们常常用革命时代或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没有充分调动受众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单调、死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离得太远,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难以造就全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

(二)缺乏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一些西方大国为推广自己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不仅人、财、物投入巨大,而且都制定有一整套战略和策略。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包括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大众化工作,在这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受历史条件制约,加之意识形态安全意识不强,意识形态领域缺乏总体规划,理论普及和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支柱建设缺乏总体设计,也缺乏明确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及政策措施。同时,意识形态工作的法制、德制建设严重滞后,理论普及和精神支柱建设几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特别是在精神支柱建设的“六大要素”方面下工夫不够,缺口太多,也没有形成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社会合力,理论普及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三)载体建设亟待加强。在精神支柱建设的“六大要素”中,物质载体建设特别是场馆建设是基础。中国古代的理论普及和精神支柱建设除依靠少数的学校外,在广大的民众中主要靠庙宇、殿堂等以及相关活动。如儒教有孔庙,佛教有寺庙,道教有道观,家族有祖庙或祠堂,民间还有数不胜数的庙堂,包括岳飞庙、关公祠等,此外还有华表、牌坊等。这是人们敬仰神灵或圣贤、先祖,以寄托信仰信念、寻求精神慰藉的场所或圣地。西方的基督教等教派的教堂更是遍布城乡,为人们开展宗教活动提供了足够的场所。可见,要使民众接受并坚定某种信仰,必须有一定的物质载体,必须有一定的符合民众传统习惯的表达场所和方式。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现代精神支柱,也应当有自己的载体,特别是场馆。但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场馆,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以及网上虚拟场馆等,建设严重滞后。一是马克思主义场馆和网站数量很少。目前,全国范围内以马克思主义人物、思想和事业为主题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数量很少,以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为主题的场馆仅有中共中央编译局一家,供人们学习、敬仰、开展各种活动的具备精神支柱建设“六大要素”的马克思主义场馆还一家都没有。集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网站仅有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为数不多的大型门户网站以及一些科研院所网站,难以满足人们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需求。二是马克思主义场馆和网站缺乏统一的管理。目前,中共一大纪念馆、毛泽东纪念堂等宣传马克思主义人物和事件的场馆效果很好,但分散于全国各地,资源整合不力,未能让更多受众分享。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网站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和单位,缺乏统一管理,难以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三是精神支柱建设的“六大要素”配置不足。在数量有限的已有场馆、网站内部,“六大要素”的配置不到位。例如,馆内有经典,但面向社会大众的不多,免费赠送的更少;有传播者,但素质有待提高;有受众,但往往是体制内有组织的参观者较多,体制外人员较少;有个别马克思主义者的形象,但不成体系,且数量有限;有礼仪活动,但远远不够,且缺乏规范。

(四)通俗读物跟不上社会需求。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文献很多,位于世界前列,但这些读物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一是抽象理论多,联系实际少。当前马克思主义读物普遍存在从理论到理论的问题,联系古今中外实际的少,联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更少,人民群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文字材料多,音像图片少。这些读物常常以文字材料为主,而相关的电视、电影、图片、小人书等人民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作品少。三是大部头多,袖珍作品少。目前出版发行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读物动辄数十万字,不便于人民群众阅读和携带。四是成人作品多,少儿作品少。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工作应该从少儿抓起。但已有的马克思主义读物多以成人为阅读对象,适合少年儿童的读物很少,更缺少连环画、动画片等形式的作品。五是收费书目多,免费读物少。宗教组织传教,常常免费向受众赠送宗教教义读本。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常常免费发放大量宣传材料。但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好的做法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一般读物定价很高,国家对此补贴较少,也很少给人民群众免费发放有关理论和政策的通俗读物,这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宣传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宣传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队伍存在“三不”现象:一是数量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有效缓解了队伍不足的状况,但与社会需要相比,理论大众化工作者数量依然不足。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为例,教育部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数量比应为1:200,但事实上很多高校难以达到这一指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口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面向社会的理论宣讲队伍更少,特别是面向体制外人群的理论宣讲人员更是缺乏。二是素质不高。马克思主义真理蕴涵于丰富的社会实践之中,而不是在书本上。但目前我国培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人才主要局限于科研院所,这支队伍大多从学校门进单位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多局限于书本,社会交往多局限于学术圈内,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接触不多,了解不深。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经验极度缺乏,社会阅历严重不足,加之受西方思潮影响较大,所理解和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常常脱离中国实际。这些都无疑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三是分布不均。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基本集中在高校、机关、国有企事业等体制内单位,一般社会大众中特别是体制外组织中,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几乎没有此类专业人才。由于受体制因素、传统观念和行业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不了体制内单位,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了人才培养中投入和产出的严重矛盾。一方面是人民大众极度需要信仰传播者和精神抚慰、精神咨询者,另一方面却是相应的专业人才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另谋生路,造成专业人力资源严重浪费。这种矛盾情况亟待解决。

(六)对体制外人群和国外受众重视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社会人群出现“二元”格局,即体制内和体制外人群。相应地,理论普及工作也出现“二元”格局,即对体制内人群可以通过单位组织人们进行理论学习,而对体制外人群则很难做到这一点。至于对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更难以开展中国理论普及工作。一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举步维艰。非公有制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理论大众化一般不重视。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私人企业中没有党组织,即使有党组织,开展工作也比较困难。受体制的影响,党和政府无法深入了解这部分企业里的群众所思所想。这不仅对我们的理论普及工作是新的挑战,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是新的挑战。二是广大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重道远。受体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很多人不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也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些地区党的基层组织涣散,加之有的地方发展滞后,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比较落后,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难以顺利展开。三是中国理论国际化工作亟待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人们对中国发展的关注。然而,调研结果表明,与外部世界对中国关注度相比,我国对外理论大众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宣传方式不够多样,严重制约了中国理论国际化。

(七)经典作家与领袖人物形象宣传不够。不论中外,塑像、雕像、画像等历来是各种思想文化特别是人们的精神信仰得以传播和传承的有效载体。中国古代有孔子、关羽等人物的塑像、雕像和画像,这些人物形象的建造和流传有力地促进了他们思想的传播。西方国家更注重这一点,不仅在教堂有很多神像,在城乡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圣贤名人的塑像、雕像、画像。例如美国有自由女神像,总统大选时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候选人照片,还有用历史人物命名的街道、城市、图书馆等。正是依靠数不胜数的人物形象宣传,西方国家的价值理念得到了有效传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塑像、雕像、画像等,冰冷的城乡建筑才具有了生机和灵性,焕发出思想的光辉,具有了生命力、吸引力和亲和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着人们对这些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兴趣和认同。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理论普及工作未能将人物形象宣传这一要素与思想理论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更多地是进行抽象的文字理论宣传。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并了解这些人物的思想。

(八)现代化礼仪严重缺乏。礼仪是思想传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古今中外的精神支柱建设大都包含有礼仪规制这一基本要素。中国之所以号称“礼仪之邦”,就是因为中国古代有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和制度体系,上至君主,下至平民,其言谈举止,均要合乎礼仪规范。至于人们在表达信仰的行为中,礼仪规制更加复杂。例如在祭拜活动中,有焚香、跪拜、诵经、咏唱等仪式。西方基督教中有燃烛、洗礼、唱圣歌、传经布道等仪式。人们通过举行各类仪式,能够陶冶情操,并领悟其中所蕴涵的思想精华,表达对神灵或圣人的敬仰,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废除传统礼仪中封建糟粕的同时,也将优秀的礼仪传统丢掉了,而新的礼仪规范又没有建立完善起来。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各种宗教发展起来,相应的宗教礼仪活动也开展起来,这些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现代礼仪建设方面,我们至今取得的成绩不高。正是由于长期忽视礼仪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不少社会成员特别是体制外成员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转而到其他不科学的信仰中去寻找精神慰藉,这是导致科学理论的信众流失,而各种封建迷信乃至邪教等活动在一定范围内抬头的原因之一。

(九)理论普及工作与群众切身利益结合不够紧密。宗教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重要原因之一是凡宗教团体总要开办各种福利事业。例如,通过办慈善事业为群众提供救济,通过办医院为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通过办学校解决群众读书难问题,通过办教堂为民众提供多种活动场所,方便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举办结婚仪式、寻求心理咨询等。这样,人们在获取一定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同时,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宗教信仰。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也十分注重把宣传思想工作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相结合,通过制定和实施“打土豪、分田地”政策,以及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问题等措施,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这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但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工作却出现了物质救助与满足精神需求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从客观上讲,这与工作分工有关;从主观上讲,与主动建立协调机制不够、各个方面没有主动把两者结合起来有关。于是,党的宣传部门只负责开展理论宣传工作,通过口号、标语、书籍、电视等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却难以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济,红十字会负责慈善事业,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教育部门负责教育,财政部门负责财政支持等,这些工作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实际利益息息相关,却很难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这样,人民群众很难感受到学习、信仰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利益之间的联系。这就大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十)统筹协调“大宣传”的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思想理论普及工作是宣传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或人员关系不大。实际上,宣传工作要收到好的效果,党和政府的各级部门、各个系统都要主动参与。这就需要有“大宣传”的工作机制,以便解决上述宣传工作和福利工作“两张皮”,以及宣传工作受到各方面制约的问题。但目前这样的统筹协调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影响了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例如,宣传部门要加强理论普及的场馆建设,财政部门不愿投入,民政部门还要审批等,环节很多,工作难以开展。民间建设领袖或英雄人物纪念馆,也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批,而这种审批时间往往较长。因此,只有尽快建立统筹协调组织,由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分管领导亲自抓,主要领导充分重视,才能破解“大宣传”难题。

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看,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由相对封闭向对外开放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出现新特点,西方一些大国采用网络等多种高新科技手段加强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从主观上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精神支柱建设的基本规律把握不够,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认识不足,对网络等新媒体还不适应,加之被人民群众视为马克思主义化身的党员干部中存在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导致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乘虚而入,从而极大地影响我们的理论普及和精神支柱建设工作,甚至危及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

新形势下,我们应在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加强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着重借鉴精神支柱建设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在理论大众化的载体建设,特别是在经典、教师、听众、殿堂、形象、礼仪等六个方面下工夫。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论大众化的观念。调研结果表明,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务之急是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树立理论大众化的十种理念:一是“建设性”理念,进一步从“革命”的视角向“建设”的视角转变,更多地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研究、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时代化”理念,进一步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更多地从当代的视角理解、研究和传播科学理论。三是“科学化”理念,进一步从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不断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理论普及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四是“大宣传”理念,进一步从过去的宣传部门单打独斗向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从相对零散式的宣传教育向全局性战略性的宣传教育转变,做好理论大众化的顶层设计。五是“民本化”理念,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理念,从过去“作者本位”的宣传教育模式向“受众本位”的宣传教育模式转变,更多地从读者、观众、听众的角度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六是“社会化”理念,从注重体制内人群的宣传教育向注重全社会成员的宣传教育转变,更多地关注体制外人群的精神需求和信仰缺失问题,不断提高理论普及的社会化程度。七是“载体化”理念,从抽象单一的理论宣传向思想与载体建设相结合的立体式宣传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思想理论的载体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信仰诉求场所和有形的精神产品,“把软实力做硬”;同时,“把硬实力做软”,即在经济、军事等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八是“生活化”理念,从注重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使理论宣传工作更多地关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包括各种民生问题,也包括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精神抚慰、心理咨询等个人生活问题,以便为百姓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人性化、民族化的精神文化产品。九是“国际化”理念,从注重国内的宣传教育向国内国际统筹推进的宣传教育转变,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中国理论国际化战略。十是“永久化”理念,从注重当下向注重长远转变,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永久性的精神支柱来建设,既要着眼当下,更要考虑千百年后它与儒佛道等传统文化的关系,力求使得彼此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又不失科学理论的主导地位。

(二)做好顶层设计,抓紧制定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规划。实现上述思想观念上的十大转变,树立十大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意识形态建设的全面观、科学观和战略观,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统筹意识形态的国内国际建设;从意识形态形成、发展和传播的客观规律出发,使意识形态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1.进一步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意识形态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国家安全、指导思想、精神支柱。传统的国家安全主要是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意识形态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成为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之一。历史证明,意识形态工作涉及一个国家的执政理念、民族精神以及国民信仰等问题,如果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防线溃败,再强大的国防、再雄厚的经济实力也难以抵挡国家政权崩溃和社会衰败。在国际互联网普及的条件下,意识形态斗争就显得更加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安全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一样,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政治动乱或“颜色革命”,都与意识形态防线被冲破有关。加之一些西方大国对我国加强西化、分化和思想文化渗透,长期不遗余力地花费巨资进行价值观和西方思想说教,增加了我们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做到“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意识形态工作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积极参与并引导国际舆论,争取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发展。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规划和制度安排。

2.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顶层设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所以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规划,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理论大众化问题,这就需要对理论大众化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战略规划之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制定近期、中期、长期的工作目标,明确其主要任务、根本方法、政策措施等。从调查分析来看,未来十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战略任务应该有所变化,即加强原有理论成果的转化应用,特别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前十年的理论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包括经典著作编译研究、教材编写、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等,但还没有来得及转化应用。下一步,应当在继续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加强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增加大众化理论产品供给,切实让科学理论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

3.明确理论大众化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措施。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必须突出战略重点、创新战略措施。调研结果表明,未来十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中之重应当是借鉴古今中外精神支柱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做法,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当代国情的理论大众化路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从经典、教师、听众、殿堂、形象、礼仪六方面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措施,下大力气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场馆建设,推出吸引大众的通俗读物,塑造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人物形象,打造传播意识形态的社会化宣传队伍,探索制定现代化的礼仪规范,凝聚覆盖广泛的社会受众。要把理论大众化、精神支柱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来设计安排,把它与经济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城市规划、新农村建设、学校建设乃至家庭建设中,把精神支柱载体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这样,城市、农村、家庭等之中才有精神和灵魂。精神支柱建设还应考虑如何激发受众多方面的积极性,包括调动人的视觉、听觉、情感、思维等的积极性,让人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先进信仰培养和情感陶冶中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精神产品,而且这种供给需要伴随人们的一生,从儿童到老年。

(三)殿堂方面:突出抓好一批马克思主义场馆和网站建设。为历史名人树碑立传、建祠立庙等,是古今中外文化传承和精神支柱建设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想理论,要让更多的人民大众接触、了解并成为人们坚定的信仰,也需要在宣传普及工作中借鉴传统的做法,遵循精神支柱建设的一般规律,有计划地建设相应的场馆,既包括物质场馆,也包括网上虚拟场馆。只有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场馆,社会化的经典、教师、形象、礼仪等方面才能逐步完善起来,广大受众也才有接受先进思想教育的场所。

1.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场馆和网站建设的总体规划。成立各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场馆和网站建设的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明确责任主体,拟订工作方案、总体目标和实施步骤等,出台各种相关的鼓励政策,以党和政府为主,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场馆和网站建设。

2.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规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场馆和网站建设。充分整合现有文化馆、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党史馆、革命旧址、领袖故居、英雄故居以及红色旅游景点等资源,收集、整理、甄别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史料,包括实物、素材、故事、轶闻、趣事等素材,广泛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以及多媒体手段,增强场馆和网站的吸引力,并永久性地向社会免费开放。

3.筹建一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场馆和网站示范点。可以依托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场所,先行建设若干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示范场馆;依托现有的报纸网站、科研院所网站和各种理论网站,先行构建若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站,与主流网站、门户网站等做好链接。同时,对各地群众自发建立起来的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纪念馆,要加以引导,支持鼓励,使之向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经典方面:重点推出一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应当把编写或制作理论大众化作品列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在继续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研究、教材建设等的同时,推出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群众喜爱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

1.加强理论与文学艺术的结合,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大众化文化产品。应当推出一批故事读物,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传记、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生平故事,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杰出人物和故事等通俗读物。作品应做到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宜小不宜大,宜薄不宜厚,适合随身携带。还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与电视台、广播电台、影视传媒等机构的合作,推出一批党史片、政论片,以及蕴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哲理的电影、电视剧、卡通、微电影、音乐、舞蹈、相声、小品、戏曲等影视文艺作品。这些故事、书籍、影视片等作品可以在文化市场出售,也应放置到马克思主义网站,供人们免费看、免费听、免费下载。让人们在满足视觉、听觉享受的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熏陶。

2.加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的结合,推出一批现代版“取经记”。中国老百姓大多没有读过佛教经典,但对《西游记》这部反映唐僧取经故事的文学作品十分熟悉,人们通过此故事大致知道了佛教的基本精神。我们可以借鉴此方法,推出一批反映中国人是如何寻找、取回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现代版“取经记”,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史、发展史和创新史作品,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演变。以此讲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群众经历千辛万苦并最后取得“真经”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

3.加强理论与精神抚慰的结合,调配出一批精神“良药”。宗教教徒之所以很虔诚,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能够从宗教教义或活动中得到精神慰藉和心理安慰。我们的理论大众化工作也应当不断推出能够满足人们心灵需求的精神“良药”,包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相结合,培养人们仁善友爱、知恩感恩的精神和社会风尚。同时,把理论普及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免费对人们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培养人们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这是为人们讲述各种道理,澄清错误思想,引起思想共鸣的好方法。

4.加强理论与民生工作的结合,创作一批更富人性化的精神产品。理论普及作品的创作,不应当单纯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而要更多地考虑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满足老百姓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及实际民生问题相结合的问题,包括同群众的医疗、保健、上学、住房等相联系,真正体现理论工作对人民群众冷暖的关怀。

(五)队伍方面:建设一支面向社会各类群体的过硬的马克思主义宣讲队伍。建设一支过硬的面向社会大众的理论宣讲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存在的问题,今后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努力增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的数量。应当进一步增加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布点,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招生人数,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数量,加强对这些专业学生的理论大众化教育,设置大众化教育课程,并有计划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毕业生安排到全国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培养一支面向社会大众的专业宣讲员。同时,还可以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和农村的党员、团员、有志青年中选聘一批宣讲员,培养一支面向社会大众的业余宣讲员。

2.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素质。与组织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那些热爱传播真理、深受群众信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提拔到重要岗位,而将那些水平不高的人清除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理论学习,杜绝不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不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的人走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岗位。应当借鉴提升公务员队伍准入门槛的经验,逐步杜绝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增加这些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增进他们对中国实际的了解,避免在课堂讲授中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甚至教条式宣讲马克思主义的现象。

3.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培养机制。一方面,应当构建体制内外宣传队伍交流互动机制。将体制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送到体制外学习锻炼,增进他们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将体制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送到高校等进行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的利益保障体系。适当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的收入水平以及其他物质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员进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活力。

(六)听众方面:突出抓好体制外人群的理论普及工作。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体制外单位及人群越来越多。调查发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体制内推进顺利,在体制外却有待加强。因此,我们在抓好体制内大众化工作的同时,应突出抓好体制外人群的理论普及工作。

1.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作用,突出抓好“两新”组织内人群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应当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大力发展党组织、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着力发展有志青年加入党领导的各类组织,采取相对灵活的政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充分发挥这些党员、团员、工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人们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注重组织有志青年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包括学习活动,也包括文体活动、“职业技能比赛”、“职业规划讲座”等,努力凝聚一批上进青年。同时,着力提高青年的工作生活水平,使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亲身体验到党的“政策好”、“制度好”、“理论好”。还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场馆,积极开展面向职业青年的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2.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作用,全面抓好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的理论宣传普及工作。要大力加强城镇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市民群众的理论普及工作,努力结合社区居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思想理论水平。同时,要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作用,加强对农民的思想理论教育。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堂馆建设与已有的农家书屋、文化讲堂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这些阵地,在对农民开展种植养殖、打工致富等教育活动的同时,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政策。还可以将理论普及与党在农村的各种慈善活动结合起来,包括与赈灾救济、“三下乡”等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农民群众才能体会到党的温暖,才会自觉传播党的理论。还应当培育、创设适合农村生活的文化形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国家要大力扶持农村文化发展,包括传统文化形式的继承和创新,培育农民自己的文化团体等,不断推进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发展,使得农民在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接受科学理论的教育和熏陶。

(七)形象方面:突出抓好对经典作家、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形象的宣传。“形象”是精神支柱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重要形式。为经典作家、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画像、塑像、建雕像等,是有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形式。

1.逐步扭转马克思主义形象宣传严重不够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为减少“文革”期间个人崇拜的负面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革命领袖以及英雄人物的雕像、塑像、画像等只在较小范围内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形式主要局限于文本和言语的形式。然而,缺少了人物形象这一媒介,理论普及工作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对体制外群众来说,失去了获得先进思想教育的载体。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以为我国已经不再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这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2.加强“像”的建设和管理。应在适当的广场、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方为经典作家、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树碑立传,建立雕像、塑像或者悬挂画像。同时,应加强组织管理,使得人们围绕“像”而开展的纪念活动、参观活动等有序进行。还应当积极引导民间力量给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塑像立碑。调研发现,在湖南、陕西、四川、广东、河北等地,有一些群众自发地为毛泽东塑像立碑,建造毛主席塑像广场等,不少老百姓家里也供奉毛泽东雕像、塑像或者画像。对于民间的这种自发行为,政府部门应主动引导,而不应笼统地将之视为个人崇拜。

3.倡导在单位内部适当建造经典作家、领袖人物、英雄人物的雕像、塑像或悬挂他们的画像。调研发现,由于长期缺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领袖人物、英雄人物的形象宣传,许多青少年对革命导师等人物形象不了解。为此,可以从学校、党校等体制内单位先试行,悬挂经典作家、领袖人物的画像,或建造雕像、塑像。在条件成熟时,再将挂像、建像活动推广到街道、图书馆、青少年宫、文化宫、公园等公共场所以及体制外单位。与此同时,应当加强对现有挂像、建像活动的引导,通过挂像、建像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了解。

(八)礼仪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现代礼仪形式和教育形式。礼仪既是精神支柱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在借鉴传统礼仪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推广行之有效的现代礼仪形式,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1.大胆采用现代化的礼仪形式。可以适当运用音乐舞蹈形式,在马克思主义堂馆或广场举办音乐会、联欢会等,鼓励群众唱经典歌曲、跳健康舞蹈。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场馆举行各种仪式,包括举办入党仪式、入团仪式、党日纪念、成人仪式、结婚仪式等活动。还可以有计划地推行以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命名街道。用经典作家的名字命名街道,是在革命战争时期采用过的好方法。例如,当年的苏区军民将四川广元区元坝镇的元坝子场改名为“马克思街”,一直沿用至今,反响很好。此外,还可以举行捐赠活动。这种捐助捐赠也是一种信仰方式,它体现出人们对革命领袖或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和热爱公益事业的善举,能够助推人们形成爱党、爱国、爱民、爱社会的良好风尚,助推理论普及工作。

2.积极引导人们以多种方式敬仰先进人物。调查发现,近年来人们出于对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自发采用了焚香、诵唱、点蜡烛、磕头、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拜先祖的方式。对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不能简单将之斥责为封建迷信或个人崇拜而加以禁止,但也要注意到,其中确有不科学的东西,因此需要适当加以引导。从祭拜的对象看,人们祭拜的是经典作家、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这总比信仰鬼神要好;从祭拜的实际效果看,人们从中受到了先进思想和情感的熏陶,这也有助于科学思想和道德精神的传播。对这些活动不能简单禁止,但也要防止把革命领袖神化。可以顺势而行,发挥各级党、团等组织的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纪念和拜谒活动,举行宣誓礼、鞠躬礼、献花圈、咏唱先进诗歌等,用更现代、更先进的仪式逐步取代传统仪式,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信仰。

3.积极创新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应当彻底改变“填鸭式”、“满堂灌”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例如,可以采用更加积极的互动式教育,包括主题探讨式互动、归纳问题式互动、精选案例式互动、角色扮演式互动等,激发受众对理论的兴趣,从而接受正确理论。也可以采用研讨式教育。教师或主持人以“导”为主,为学生或观众设置贴近他们实际的问题情境,双方共同研究、讨论、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尝试推行实践式教学方式。在教师精心安排指导下,设定实践方案,选定实践项目,总结实践心得等,如组织学生开展农村调查、访问校友、瞻仰英烈等,使得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沐浴科学思想的阳光雨露,体验思想理论的魅力,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积极主动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国际化是大众化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问题研究越来越多,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势所必然。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层面的大众化就更加缺乏。我们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大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的力度。这有利于促进国内外思想文化交流,为我国的全面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促进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同时,它又会反过来推动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1.加强中国精神在海外的载体建设,打造一批海外的中国精神传播堂馆。目前,我国在许多国家建设的孔子学院,对传播中国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主要是传播语言文化,对现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等传播不够。而且,仅仅靠这一种载体还远远不能够满足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当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的规划和实施。既要进一步发挥好孔子学院的作用,又要主动建设新的载体,包括建设中国现代思想馆、文化馆、人物馆等。还可以借船出海,加强同海外有关机构合作,推进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国际化。还可以积极组织国内的有关展览馆到海外巡展。

2.全面加强海外理论人才队伍建设。应大力培养一支理论水平高、精通外语的外向型理论人才队伍,也可以选用一批我国在海外的留学或工作的人才,或所在国的友好人士,逐步建立起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的队伍,充实到所在国的中国精神传播阵地中,做研究工作者、讲解员、网络宣传员等。还可以设立专项研究基金和研究项目,争取更多的海外理论人才研究和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扩大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3.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方式。应当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用外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中国声音,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自说自话”的现象;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来宣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成就,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举办和大量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世界书展、影视交流等活动;主动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吸引海外观众的参与和关注。

4.多渠道争取海外受众。应当鼓励旅居中国的海外人士参与到我们组织的活动中,帮助他们体验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借助当地群众的传统礼仪形式,例如广场聚会、音乐聚会等,有选择地向人们赠送相关文化资料或作品;在国内高校、企业等单位的海外招聘中,有意识地增加中国元素,使更多的外国友人学习研究和宣传中国精神。

5.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结伴前行,携手走出国门。中国传统文化在与海外交流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化应当很好地借鉴这些经验和做法,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影视、出版等单位的对外交流工作。同时,倡导国内民间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设置一批海外宣传机构,广泛开展中国精神的宣传。

(十)建立协调组织机构,统筹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往由于体制管理上的条块分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很难做到步调一致、统一发声。因此,应当根据“大宣传”理念,尽快建立各个层级的大众化组织协调机构,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当做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来推进,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宣传合力。该协调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借鉴其他工作领导小组的形式,由主管领导负责,由宣传部门牵头,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信部、民政部等部门参加,下设办公室,统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和资源安排。同时,应建立健全理论宣传的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引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长效机制。这样,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举措研究报告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