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探论文_陈玉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探论文_陈玉红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 233000

摘 要: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三年级习作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就习作能力培养而言,其重点是“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可见,三年级习作教学,重在对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落实这一目标,可从“训练观察、指导阅读和勤于模仿”这几方面入手,做到其有机融合。

关键词:习作教学 观察 阅读 模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三年级习作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就习作能力培养而言,其重点是“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可见,三年级习作教学,重在对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落实这一目标,可从“训练观察、阅读指导和勤于模仿”这几方面入手,做到有机融合。

一、学习观察,让习作“言之有物”

首先,明确编者意图,培养观察意识。为培养学生观察意识,部编版三上语文教材以“观察”为主题,专门编排了一个习作单元。在编排意图上,这个单元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比如,对精读课文的定位,是学习表达,因此教学时要淡化字词,弱化课文解读、朗读指导和语言积累,强调学生从阅读中学表达;“交流平台”的内容摘自精读课文片段,从中提炼出“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这一学习要点,体会观察的重要;两篇习作例文,通过旁批,启发学生多角度观察,感悟细致观察的重要。这个单元,直指“观察”,版块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割裂,作为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

其次,实践训练,学习观察技巧。要学会观察,必要掌握观察方法。“课堂素描”是训练学生学会观察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这种方法,重点是指导学生针对静物,学习从何处着眼,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比如观察香蕉,可以指导学生从外形入手,观察它的形状、大小、颜色,还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尝试用眼看、手摸、鼻子闻、嘴尝。对于动态事物的观察,可采取连续观察的办法,比如观察小动物,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它的样子、吃食、睡觉。

像这样,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目标具体,学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习作材料,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而发。

二、指导阅读,让习作“言之有序”

大量阅读,学生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积累习作素材,还能提升思维品质、培养良好的语感。部编版教材强调“读书”。首先,在编排上,部编版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阅读”、“我爱阅读”、“读书吧”等栏目,其目的就是增强读书的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在观念上,提出要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主张“海量阅读”,并提倡语文教学采取“1+x”的办法。这些足以看出部编版教材对阅读的重视。

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必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要学会精读。精读就是品读,阅读中体会作品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表达方式的生动、体会构思的精巧等。精读作品,不仅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重要的在于学习作家习作方法,为自己今后习作服务。其次,学习略读。略读就是粗读和快读,只需捕捉重要内容,次要内容可以泛泛而读,也可一目十行,这种阅读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读课外书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再次,练习背诵。过去有“记得旧文章,便有新句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熟读和背诵对积累语言非常重要。还有做读书笔记,这是最带强制性的使阅读和习作挂钩的阅读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让阅读转化为习作的阅读方法。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每天坚持阅读,哪怕是读几页、十几页,坚持下去,每学期就能读上好几本。通过阅读,学生知识面拓宽了,阅读储备增加了,语感具备了,思维品质提升了,有序表达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三、勤于模仿,让习作“有章可循”

1.借助教材进行模仿。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具有典型性,为发展学生语言提供范本。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模仿。比如,写小动物,可依照《搭船的鸟》,抓其外形、活动时的样子去写;写自然景物,可依照《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去写; 写家乡特产,可依照《我爱故乡的杨梅》,写出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及用途……学生创造性地模仿,能加深对阅读和习作关系的理解。

2.借鉴同伴习作进行模仿。托尔斯泰曾主张,“请把学生的习作当做范文,因为这样,作者无论从方法或语言都使学生感到亲切。”因此,从同伴中挑选精美的文章,让小作者自己当众声情并茂地朗读,不仅能让小作者感到喜悦和自豪,也能让学生萌发出“你写得这么好,我并不比你差”的念头。

3.利用教师“下水文”进行模仿。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习作,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写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进步。”写“下水文”,教师能把自己对习作的指导渗透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下水文”就具有示范性。同时,教师在习作中也能感知习作难点所在,便于指导的针对性。

总之,习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多维、复杂、连续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通过训练、阅读、练笔,学生参与其中,做到积累语言、提升技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部编版)小学语文三上教师教学用书》。

论文作者:陈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浅探论文_陈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