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先行官,电力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可以为电网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持,同时也能为其提供可靠的服务,促使其更好地实现资源及能源的优化配置。输变电工程是电力行业的基础工程,做好输变电工程环保验收,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资源,使电网建设和环境保护在和谐环境下共同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此,本文分析了输变电工程环保验收技术要点与常见问题。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环保验收;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分析
1输变电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重大
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上,即施工阶段和运行阶段。在施工阶段,输变电设施的建设要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农、林业的生产。设施建设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地表植被,影响水土保持,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是一种破坏。在施工中,还会产生噪音和扬尘,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在运行阶段,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工频电场、噪声、工频磁场以及无线电干扰这几个方面。因此,在进行输变电系统的环境保护时,应该重点关注以上几个因素对于环境的影响。
2输变电工程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2.1信息不对称,环保投诉多
随着输变电工程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输变电设施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输变电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但是,在输变电工程建设环保问题的宣传力度上还远远不够,导致了民众对于输变电工程的了解极其欠缺,进而出现了民众夸大输变电工程对于环境和人的不利影响,进而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不时出现抵制输变电工程建设的举动。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摩擦出现增多的趋势,阻碍了输变电工程的发展。
出现输变电工程建设纠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输变电设施和电磁环境的影响,民众的认识不清。不少人认为,相关的设施会产生电磁辐射,危机到民众的人生安全。这是民众抵制输变电工程建设最为常见的理由。同时,有一些民众对于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环保程序审批存在疑义。出现疑义的主要原因在于普通民众对于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不了解,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二是利益相关的民众在利益的驱动下开展抵制的行为,阻碍了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部分民众担心实施的建设会影响房屋的价值和土地的利用,在拆迁的时候,由于补偿的不到位也会引起民众的反对。三是在设施运行的过程中,部分环境因子超标,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民众的担心和反对。
2.2电源和电网的规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在电源和电网的建设上存在“重项目、轻规划”的思想,在规划的时候没有进行统一布局,为了抢上项目,建设的速度过快出现了盲目布点的现象。在进行五年规划的过程中,电网规划没有考虑横向和纵向的沟通,电网规划和电源规划脱节,导致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出现被动,只能跟着电源点走,不少工程穿越了生态敏感区,不仅对于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拖累到工程的建设。
2.3在环保管理上“重审批、轻落实”
环保部门一味地注重审批环评和验收文件,而对于验收后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追踪。由于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复杂性,经常会导致设计阶段的线路路径与最后建成,投入运行的线路路径有不小的出入。导致环评阶段的环境敏感点和实际对不上,引起民众的反对。目前,环境监理通常被当做工程监理的一个部分,由于没有指定专门的环境监理机构、人员,环境监理落实的难度大,环境问题被迫拖到竣工验收,对环境没有进行及时的保护,破坏已成既成事实,无法补救。
3输变电工程环保验收技术要点与常见问题分析
3.1验收调查
3.1.1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的第一步,资料一般分为基础资料和辅助资料,基础资料包括:工程环评文件及其批复,工程设计资料(初设批复、施工(竣工图)设计说明书及相关图件、投资概算(决算)表等);辅助资料包括:工程监理资料(监理月(季)报、总结报告),施工资料(总结报告)。在研究资料、熟悉工程情况的基础上,可能还需要补充收集其他相关资料,如与环评并联审查或作为环评审批前置条件的生态敏感区协议、变压器油回收处理协议等。资料收集的原则:基础资料应详实,关键资料要准确,收资范围尽量全面。
3.1.2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环境敏感目标可分为两类:生态敏感区、一般敏感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修正),输变电工程应关注的环境敏感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敏感目标包括:位于验收调查范围中的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学习的建筑物。生态敏感区调查重点:名称、级别、审批情况、总规范围、划分方案、与工程的相对位置。调查应从实际收资出发,并结合环评时敏感区情况展开。一般敏感目标调查重点:名称、功能、建筑外观、
与工程的相对位置、线路对地高度。
3.1.3生态影响调查
生态影响调查应重点关注施工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破坏及施工结束后的生态恢复情况,对工程(一般为线路)涉及经过生态敏感区的,应对位于敏感区内的塔基、临时施工道路等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植被恢复效果进行重点调查。对经过生态敏感区且办理了敏感区路径协议的,如协议中明确要求工程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如敏感区内不设牵张场等),或协议中要求后续办理相关手续,则验收时应进行针对性调查。
3.1.4电磁、声环境监测
在一般敏感目标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电磁和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制定监测方案。监测方案一般包括变电站(换流站)的厂界及周围敏感目标,输电线路附近敏感目标,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衰减断面。方案布点应在考虑工程实际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代表性、合理性原则。所谓的工程实际,如变电站(换流站)前
期已划定噪声控制区,则除厂界监测外,还需进行控制区边界噪声监测;再如变电站(换流站)扩建间隔工程,可增加扩建侧厂界布点,对其他侧厂界可减少布点。另外,调查范围内有公众投诉的情况,也应进行针对性监测。
3.1.5公众意见调查
验收调查阶段的公众意见调查,通常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形式。问卷设计的科学性
、实用性将直接影响总体调查水平,问卷设计应从真实反映工程影响角度出发,侧重施工、试运行阶段的问题反馈。在调查对象填写问卷过程中,调查人员应适时就问卷本身进行必要的答疑,目的是在于帮助不同年龄层次、知识背景的调查对象理解问卷含义,真实有效地完成意见表达。公众意见调查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从行政验收转为建设单位自验收后更甚。真实的调查,真实的反馈,是调查单位对建设单位负责,也是建设单位对自身负责。在保证调查范围充分性、调查对象代表性的基础上,对调查样本数量无需一味求多,应摈弃以往一些工程实践中所谓的“扩大样本基数、稀释问题比例”的不可取做法,力求实事求是。
3.2自主验收
3.2.1尊重调查工作
建设单位应充分理解调查单位的工作需要,充分尊重验收调查结论,兼有运动员、裁判员的双重身份,更要扮演好裁判员的角色,正视问题,积极整改。
3.2.2完善环保手续
建设单位对于验收调查得出的重大变动结论,应谨慎对待,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复核,确定构成重大变动的,依据相关规定针对变动内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重新报批。
3.2.3完善企业内部环保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应加强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建立设计、施工、监理环保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全过程环保管理体系;通过将环保验收纳入对施工、监理单位的考核体系,进一步提升参建单位的环保意识,促使其自觉加大环保投入,强化建设过程中的环保管理力度。
3.2.4重视施工期生态保护
施工期是工程生态影响最为突出的阶段,也是生态恢复措施执行的关键阶段。重视施工期生态保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实现当期问题当期闭环,转变以往一些工程实践中“逢验收,才补救”的被动消极观念,为验收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结语
参考文献:
[1]郭春晖,袁懿.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1):3+10.
[2]甘磊.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J].通讯世界,2017(24):180-181.
[3]严青,张体强,刘红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7(06):19-22+34.
[4]王星.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与节能环保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33(11):112-115.
论文作者:弭兆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输变电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论文; 敏感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民众论文; 生态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