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时代特点
王影 张爱红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教育者需及时适应时代和社会变化开展道德与政治教育,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渗透式影响和教育;社会实践的德育作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新时代德育工作 互联网 社会实践 家庭教育
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开展道德与政治教育,使之充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现实课题。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及家庭经济实力的提升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下面笔者从以下3个方面重点论述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时代特点。
钢琴学习的起步是扎实的乐谱认知。乐谱认知包括音符在五线谱位置的认知、基本音符时值的认知、基本节奏的认知以及谱内各种术语的认知等。乐谱的认知对于儿童来说是抽象的,如何将抽象变具体,如何让儿童愉悦地进行钢琴识谱学习,情景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1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德育教育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不开网络。这就要求相关机构和部门要创设好互联网传播环境和新媒体教育环境和良好的舆论空间,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与此同时,新兴的传播手段也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会选择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载体,选择相应的优化方式,使课程内容以更加丰富、立体和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 以德育为目标,精心设计、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教育就要让学生在热爱、了解、亲身感受的过程中培养德性,这就决定了道德教育的达成不能只是单纯的课堂知识教育,而是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能为学生个性和品德发展提供平台。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校内外活动,使学生在开放的实践空间中,学习知识、培养道德。既能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积极健康、进步向上的生活习惯,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校园活动和校外活动。校园活动可以依托一定的文化组织,以特定有效的形式开展,如开展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等,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人生价值、道德与法治观念的领悟。而校外活动则包括组织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学生市内、国内研学,有条件的学校和家庭,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国际研学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去领略祖国不同的山河风貌,体会祖国地域和文化的多样性,感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让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看看其他国家别样的自然景观、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激发他们的少年志与爱国情。而所有这些正是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既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又要实实在在地切入德育目标,同时保障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研学活动应采用自愿形式参加,不能使学生形成攀比之风,加重家长经济负担。
3 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保驾护航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了人们通过社会联系进行交往和生产,从而发展思想、观念和意识。人的一生都会接受来自家庭成员、成长环境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情感、养成习惯,这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社会化的“摇篮”,每个人都打上原生家庭的烙印走上社会、参与互动和交往,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具有互补性、情感性和友好性等先天优势,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品行的养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成员的兴趣、品德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对学校德育的成效有不同的影响。家长应当重视家庭小环境的建设,重视构建家庭内部的隐形教育和互动机制。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讲堂、家长会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互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机制。从家庭的角度,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是关系到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的德育不应该脱离社会环境。“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3]。”初中学生理想信念、个性性格、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人生观念、道德观念、法治观念等的培养,都需要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必须充分将社会上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相关的资源结合起来,实现教育与社会相结合。人们在社会环境中通过交往获得思想政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教育者可以在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渗透教育内容,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使学生在立体交往空间中提升思想认识、道德水准,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对,你说得对,我应该采取一些其他的办法。扔石子儿,或者把手高高地举起来晃动,这些办法都行。这样才有可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4]”。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关爱、对青少年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新的时代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学校教育、互联网、各类实践活动、家庭及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整合,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觉悟、意识和习惯全方位地得到熏陶、形成和完善,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吕知遥.思政课应对准人生的“拔节孕穗期”[N].光明日报,2019-04-29.
[2] 习近平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在践行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人民日报,2016-04-20.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08(c)-0136-02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2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