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朱美霖

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朱美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但丁曾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语言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基础,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的语言是如此,教师语言作为一门专业化的语言亦是如此。教师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扩充思想的基本工具,而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教师语言艺术;教学;作用

语言艺术是指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语言方式。而所谓的教师语言艺术就是指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教师独具特色的一种语言方式。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教书语言艺术方面的修养是必不可缺的。如果离开了教师语言,清除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课堂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如果教师的语言缺乏艺术性,缺乏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障。由此可见,教师语言艺术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教师规范性语言、教师激励性语言、以及教师体态性语言这三个方面在教学当中的作用来展开分析。

一、教师规范性语言在教学当中的作用。

教师在学校作为学生的学习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教师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被学生所模仿,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使用标准规范性的语言来教育引导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标准的语言环境,以此来培养他们标准规范性语言的使用。因此使用规范性语言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要想语言规范化,首先就得让语音、语法规范化。语音规范化即是教师课堂发音要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发音时要吐字清楚,字正腔圆,切记不能带有方言口音,要多使用大众化,民族化的语言,以免有学生不明白教师要想表达的意思;语法的规范化即是使用语言时要遵守用词和造句的规则,注意用词要合理准确,使用句子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切记不要出现词不达意、句子有语病等情况,这样学生可能会出现听不懂或照着模仿的情况。除了语音、语法要规范化,教师语言也必须要有逻辑性。教师的表达的内容要有系统性,有条理性,更要有科学性,教师表达的内容要简洁明了,准确规范,要能经得起反复推敲,要能体现出系统完整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下才能听的懂,学的明,才能获得系统性、条理性、完整性的知识体系,才能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教师激励性语言在教学当中的作用。

常言道:“教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我们教导孩子十个过错的效果可能还不如激励他某个长处所取得的效果好。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孩子使用激励性、表扬性语言的重要性。一位法国教育家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当使用尽可能多的使用激励性语言来鼓励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能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能让学生主动充分的参与到教师课堂教学当中来,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能让他们在肯定、积极的氛围中高效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曾在一堂语文课上见到过这样的情况,当老师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课文时,那位同学或许是因为太紧张,朗读课文时的声音都在颤抖,这时老师察觉出了她的紧张,暖心安慰激励道:“没关系,别紧张,你的声音是十分悦耳好听的,把你的真正实力展示给同学们看吧,相信你一定能行的!”那位学生听了老师对她的安慰鼓励,神情立马就放松了很多,自信心也增强了很多,于是重新朗读了一遍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从此,她便经常在语文课上大方的举手发言,语文成绩也提升了不少。激励性语言的使用在教学过程当中虽然很重要,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也要把握使用的度,切记不要过分使用激励性语言,以免让学生不能清楚真实的认识自我,产生自负的心理。同时,在使用激励性语言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鼓励性语言,切记不能一直采用同样的话语去激励学生,这样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是不真诚的表扬,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危机,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语言时,也应该掌握合理的方法,把握合适的度,这样教学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三、教师体态性语言在教学当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运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还可以作用体态语言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性语言可以作为一种辅佐性语言来弥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不足,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展开教学。当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能够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时,适当的使用体态性语言能帮助教师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能调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互动,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体态性语言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老师更亲近,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愉快、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教师打造一门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老师给学生的一个微笑,就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平易亲和的印象,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教学。教师的体态语言还可以用来激励学生,例如,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的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安慰性手势,便能给学生最大的激励,让学生真正的信任你,喜欢你,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体态语言除了可以用来激励学生外还可以用来警示学生,例如,当有学生扰乱课堂秩序时,教师也可以采用沉默严肃的方式警示学生,让学生明白安静下来,从而维护课堂纪律。

四、总结。

即使是在科技高度发达,教育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教师语言作为思想、思维方式以及知识信息的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也应当学会合理的应用各种教师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语言艺术魅力展现出来,以此来组织好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师实用语言艺术[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11-22.

[2]汪彩彩、浅谈教师语言艺术、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1、46-46.

[3]刘慧敏、教师语言艺术、科技信息、2009、501-501.

论文作者:朱美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朱美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