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州人民医院呼吸科 833400
摘要: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抗菌素使用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将入选6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PCT,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1例,检测每组患者的PCT,白细胞计数。PCT组根据PCT水平指导抗菌素使用。常规治疗组由临床医师根据白细胞,临床经验应用抗菌素。观察2组患者抗菌素应用时间及费用,临床有效率,真菌感染及病死率。结果:PCT组患者抗菌素应用天数,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PCT可指导抗菌素的使用,且优于常规治疗组。
关键词:降钙素原;慢性支气管炎;抗菌素
慢性支气管炎为进行性和不可逆转气道破坏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慢性咳嗽,随病情发展终身不愈伴咳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逐加重降低生活质量。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主要因素,感染的病原体多样,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常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不典型,易误诊及延误治疗。根据临床经验广泛使用抗菌素,势必造成抗菌药物的滥用,为耐药菌的繁殖创造条件,并给患者增加医疗费用,因此寻找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指导抗菌素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细菌感染的一种新型炎症参数,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目前认降钙素原在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1-2]。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月2月至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62例,其中男性32例,女30例,53-80岁,平均年龄63±3.2岁。诊断标准:每年咳嗽、咳谈或气喘3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排除其他已明知原因的慢性咳嗽。2.近期出现:咳嗽加重、黄痰多、发热,气喘加重,活动能力下降,肺部啰音增多。
1.2方法:常规组:由临床医师根据临床经验、患者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和痰培养结果确定抗菌素使用时间。PCT组:根据PCT水平指导抗菌素引用(PCT≥0.25ug/L时使用抗菌素),分别于入院后第隔2天检测PCT水平,直至PCT<0.25 ug/L时停用抗菌素。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已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PCT组抗菌素应用时间,总住院时间,抗菌素费用及总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2组患者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
3.讨论
呼吸道道反复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加重及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提示感染,炎症,酶的作用形成一个破坏支气管-肺泡组织的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迁延进展。早期有效治疗促进患者恢复,降低病死率有重要要义。长期以来临床上多用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但单纯的白细胞升高特异性较差,白细胞总数易受运动,精神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寻找一种血清标志物来评估感染的类型,制定最佳的初始治疗方案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糖蛋白,有究资料证实,对健康成人,PCT水平通常在0.1ug/L以下[3],发生感染后2小时后即开始上升,48小时达到高峰,病情改善后又下降,广泛应用应用于临床感染型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4]。在生理状态下,PCT主要由甲状腺滤泡细胞生成;在病理情况下,除甲状腺滤泡细胞之外,也可由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生成。Oberhoffe等[3]研究认为,细菌内毒素是诱导PCT产生的主要刺激因子。也有研究认为,PCT在体内的生成不受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当机体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时,即使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浆中PCT的浓度显著升高[5],其升高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7]。PCT水平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且对病情预后判断的价值远远高于病原学诊断,在严重感染时PCT水平明显上升,当感染控制后迅速下降,在短程抗菌素治疗时优化抗菌素的作用肯定[8],合理使用抗菌素防止二重感染[9].。目前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不合理应用抗菌素是导致耐药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优化抗生素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综上所述,针对细菌感染,PCT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指标,是有价值的生物指标,临床工作中可依据PCT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有利于就是抗菌素使用率,降低住院费用。但是PCT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阳性,即在一些非感染的情况下,如较大外伤、外科手术后、重度烧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PCT水平可升高。此外一些患者已在长期使用使用抗菌素,入院后其体内PCT水平可能已经下降。因此,PCT的临床应用存在潜在的限制,对于感染的诊治不能单靠PCT,,还要联合其他炎症因子及学培养、痰培养及影像检查才能提高诊断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劳永光,黄庆,宋小娟,等。降钙素原指导ICU危重患者抗菌素治疗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9):1479-1481.
[2]邢豫宾,戴路明。血清降钙素原在早期诊断和监控脓毒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5):914-917.
[3]孙成栋,刘真,等。医院获得性肺炎重症辅助性T细胞亚群和降钙素原变化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12,24(2):100-102.
[4]呼新建,常晓悦。降钙素原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2):1795-1797.
[5]宋毅,李婵,徐莉琼,等。COPD急性加重期超敏C反应与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601-1602.
[6]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降钙素(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944-951.
[7]董林,王继灵,吴桂平,等。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AECOPD的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1):1961-1963.
[8]海花,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老年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132-133.
[9]许长琼,王伟,高霞,等。降钙素原对老年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及预警作用[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1423(14):1553-1554.
论文作者:茹克亚·库那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抗菌素论文; 支气管炎论文; 患者论文; 白细胞论文; 细菌论文; 水平论文; 炎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