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周绎源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周绎源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3000

摘要:水利工程地基具有着显着的工程特点,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就需要最好对其地基的处理,想要实现水利工程地基的良好处理,需要根据工程实际地基情况进行相应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并严格按照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规范实施作业,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后期应用起到积极保障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危害

如果不对软土地基采用一定处理技术,势必会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损害作用。软土地基具有触变性,日常施工状态下处于固体状态,一旦荷载超过负荷时,会由固态变成液态;此外,软土地基受力不均匀,在工程施工中容易产生裂缝;随着施工进度的有序推进,地基承受的重量逐渐加大,当超过最大限值时,会出现地面下降的现象,负荷越大下沉速度越快,而且下沉持续时间较长,有的长达数十年。软土地基具有渗透性,主要与组成物质有关,如大量水滞留在地基,水引起泥土溶化成泥浆,泥浆导致软土地基水中排出更加困难,加大了施工难度,如果在施工中不进行合适的处理,工程项目建设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2.1灌浆处理技术

在灌浆处理施工前,施工准备工作要做好,要对工程地基与水文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做好灌浆处理的方案设计,同时还要做好机具准备,准备好灌浆机具,并对机具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其满足施工的要求。在灌浆处理施工中,先进行造孔,先对工程进行分段孔斜的测量,钻机要根据工程地基情况进行钻进方法的选择,如砂砾石层的钻孔就需要通过泥浆进行固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且达到70%强度后,就能够实时造孔,在钻孔中要采取逐渐加压的方式,造孔中和造孔结束都需要通过测斜仪来对孔斜度进行检测。在灌浆前要通过压水流进行钻孔的冲洗,将其缝隙内充填物向孔外冲出,来保证灌浆质量,在每段的钻孔完成后,要及时用灌浆管把其封堵住,再进行清水的注入,将浑水返出回浆管,并增加灌浆的压力进行裂缝的冲洗。灌浆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定顺序实施,可以分成一序、二序、三序等,其灌浆的孔数要跟随序数增加而加密,灌浆的方法主要有单孔灌浆和循环灌浆等方法,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在每完成一灌浆段工艺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压水试验。由于灌浆是一种隐蔽性的工程,还要做好质量的检验,完工后要对灌浆区的钻孔情况进行检查,可以采取根据施工记录对灌浆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还可以通过钻检查孔来对胶结情况进行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前,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检查,对管桩位置进行重点审核,保证其位置没有出现偏移,还要对成品桩强度进行检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质量,同时还要做好对机具的选择,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桩机和桩锤的合理选择,机具的选择要根据桩重量、地层土分布、入土的深度等进行分析而定,另外,就需要做好桩位的放样工作,严格按照打桩的方案进行,对施工区域要进行测量定位的控制网划分,并对放样情况进行审核和检查。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需要桩机就位进行施工,借助桩机卷扬机把管桩进行就就位和起吊,对准桩位后调整管桩垂直度,将管桩插入到预期桩位中,插入时要保证桩垂直度满足要求标准。桩插入后就需要进行锤击作业,在打桩中如果出现桩身的偏斜,就需要对其修正或者重新打桩,打桩过程一定要保证桩身具有良好的垂直度。然后,进行接桩,在下节桩桩头距离地面1-1.5m时就可以进行接桩,在接桩中一定要保证焊接的准确性,接桩完成就需要进行送桩,送桩一般选择送桩机进行。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根据施工记录来对其质量进行验收和检查。

2.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主要使用的材料为水泥、碎石和粉煤灰等,其具有很强的黏合性,能够有效降低地基形变的程度,提高地基抗压的性能,同时其技术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因此,得到了地基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应用中,也要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保证施工场地的疏通,配备好打桩机、搅拌机和装载机等机具,同时还要做好打桩的顺序与行走的路线,对打桩区的土层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进行桩位的放点和就位,对场地进行清理,对工程场地控制点与水准点进行全面的复查,确定机架的高度与沉管的长度,并对设备进行组装,打桩中要考虑预留的距离,还要对最大的沉管长度进行确定,进而进行桩机的就位,保证桩管具有良好的垂直度,将其偏差控制在1%内,将沉管的桩头和桩位对准,使沉管的垂直度和桩位偏差在要求的范围内。最后进行沉管的成桩,成桩的工艺使用逐步的拔管法,要对准桩位,控制好沉管的时间,要尽量短,再启用振动锤,把沉管振动到下沉土中,边沉管还要边投料,边振动且边拔管,在每过1-1.5m时就需要停止一次拔管并振动,在通过桩加料时,要比设计的桩长有0.5m,把沉管拔出,再用插入式的振捣棒进行桩顶的混合料振动,从而提升桩顶的混合量质量。

2.4换填土技术

换填土技术是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的基础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针对水利工程地基强度特点而采取换填土的措施,来提升其地基地质情况。换填土技术是通过机械设备把不满足使用要求的软土进行挖除,然后把满足要求土质进行填充,比如粗砂、鹅卵石以及碎石等,都可以进行填充,将这些土质在地基中用作垫层,再用灰土和素土等来进行填入,然后对填入的土质实施夯实作业,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软土地基综合性能。但是换填土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般常用在某一地点或者地段的软土地基处理置换中,而在大范围的软土地基处理中是不提倡使用的,同时其还可以和其它地基处理技术进行配合使用。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注意事项

一是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首先需要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比对,在有准确数据比对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处理技术。对比数据的筛选与获取都至关重要,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际进行数据采集,才能为后续的技术选择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二是在选择好相应的处理技术以后,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要十分明确,首先,考虑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其次,利用给出的方法,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通过数据比对的方式,将所有的外界因素排除。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软土地基的水平剪切力和土壤热化数据;三是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所采取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事先做好季节的掌控,根据不同的搅拌桩要求,合理控制深度,避免因季节因素而造成无法完成施工问题。在进行深层搅拌桩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季节的规律,时刻关注因季节而导致的外界条件的改变,降低外界影响。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这是一个难以处理的工程问题,应引起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软土地基含水量高,软土土质疏松,在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层加以压缩,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工地环境潮湿,处理软土易增加工程成本;但若不对土地进行处理,则很容易产生水利工程坍塌等安全生产事故。因此,本文对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理技术进行阐述,以供施工方参考。

参考文献

[1]魏明磊,王林,李晓村.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34):205.

[2]任思键,赵明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浅谈[J].时代农机,2018,45(10):220.

[3]刘凌汗.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8):178.

[4]佀传铭.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68-69+77.

论文作者:周绎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周绎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