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规律及其引申——基于2000~2013年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论文,西部地区论文,产量论文,面板论文,产业转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15)04~016~08 自2000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伴随着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潮的发生,我国国内产业转移逐步显现,西部地区也开始参与其中,并高度重视国内产业转移的承接,但14年来在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到底按照什么规律发生?有无产业转出?有哪些产业转入?转移是否科学合理?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特别是以定量研究方法揭示西部产业转移规律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2000~2013年我国西部各省(市、区)主要工业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希望揭示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产业转移的一些基本规律,并由此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和结论。 一、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最早始于国际产业转移,并且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理论。如赤松要的雁行模式产业转移理论、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等。针对一国之内的区际产业转移,也有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韦伯(Weber,1909)较早地研究了一国工业的区域布局问题,并提出了工业区位论[1];马歇尔(Marshall,1920)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专门工业为何集中于特定地方[2];汤普森(Thompson,1966)从“人性化”的角度,提出了“区域生命周期论”[3];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Krugman,1991)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将地理学引入区域产业布局研究之中,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4]。我国最早的产业转移始于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受之影响,我国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最初也多聚焦于国际产业转移,直到新世纪,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区际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文献主要集中在区际产业转移的机理、区际产业转移模式、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和区际产业转移对策的研究等四个方面,代表性成果如魏后凯(2003)[5]、戴宏伟(2008)[6]等人的研究。近年来,又出现了对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特征与趋势的研究,如贺曲夫、刘友金(2013)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7]。 具体到对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国内从2005年以后逐步趋热。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影响与效应的研究。如万永坤(2011)的研究认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一方面优化了产业结构,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个别地区也出现了产业结构效益恶化的现象[8];关爱萍(2014)通过对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存在技术溢出及吸收能力门槛效应[9]。二是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条件与能力的研究。如董建蓉、李文生(2011)的研究认为,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潜在的市场优势为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0]。另外,罗哲(2013)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了分析[11]。三是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路径与对策的研究。如陈力勇(2009)的研究认为,西部应大力促进内生型经济发展,重点实施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转移模式[12];成艾华(2011)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13]。四是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对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进行的研究。如谢丽霜(2009)认为,产业转移与环境风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机制,随着东部产业转移的持续进入,西部一些地区已经面临着环境恶化的现实压力[14];王询、张为杰(2011)通过比较研究,认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趋势明显[15]。五是从西部不同省份进行的实证研究。如黄钟仪(2009)以重庆为例,分析了重庆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继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承接模式等建议[16]。除此之外,郑耀群(2013)[17]、尹秀娟(2009)[18]等分别对陕西、青海等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综上可见,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和西部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从研究方法上,现有文献多采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方法较少。从研究内容上,现有文献对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更多关注承接条件、影响与对策,缺少对西部产业转移规律的深度探究。本文试图利用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这种定量方法,客观揭示在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行业规律、地域规律以及成因。 二、研究方法与相关说明 产业转移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转移,最终表现为企业产能的转移(总产能不变,转出地企业产能下降),或企业生产扩张能力的转移(总产能增加,转出地企业产能不变)。根据产业转移的上述特点,考虑到产量是产能的反映以及产品产量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通过计算产业代表性产品的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变化,定量探索研究产业转移的基本变化规律。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2013年西部各省(市、区)36种(类)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计算出西部地区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各省(市、区)主要产品产量占西部的比重以及14年来的变化趋势,据此分析在西部工业产业转移的规律。其中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一)产量占比增长幅度(CR,change range) (二)产业转移强度(TI,transforming intensity) 显然,TI为正值时意味产业转入,为负值时意味着产业转出。这一指标既考虑到产业转移强度与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变化正相关,也考虑到与末期的产量全国占比正相关。换言之,如果某一产业仅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变化较大,而末期的产量全国占比很小(远低于当年西部GDP在全国的占比),或某一产业末期的产量全国占比较大,但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变化不大,则均视为产业转移强度较小。本文同时定义,TI的绝对值大于15%为强势转移,介于5%~15%为明显转移,介于1%~5%为微弱转移。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研究方法暗含以下基本假设:一是我国产业只在国内转移,向国外转移没有发生;二是国外向国内各地区产业转移是均衡的;三是各产品的全国产量没有下降。显然,这些假设并不完全成立,但作为一种简化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结论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文中对西部地区的界定按照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方法,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1.05%。于2000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28%,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7.51%;2013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7.03%,区内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01%。文中36种工业品包括移动手持机、微型计算机、石油、汽车和纱等(见表1),它们是国家统计年鉴中的分省(市、自治区)公布的全部主要工业产品,基本涵盖了我国主要工业领域与产品。 三、西部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特征与转移规律 (一)西部地区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特征 如表1所示,根据西部36种工业产品自2000年以来其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变化来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多数产品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呈上升趋势。计算表明,在统计的36种产品中,西部有27种产品产量在全国的占比上升,只有9种产品下降。其中有7种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增长幅度超过100%,有7种产品增长幅度超过50%(小于100%),4种产品增长幅度超过30%(小于50%),36种工业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平均增长幅度达到152.60%。这充分表明,西部地区在2000年以后工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二是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的占比已经超过西部GDP在全国的占比。计算显示,在2000年西部地区只有13种产品产量在全国的占比超过西部GDP在全国的占比17.51%,平均产量全国占比为17.63%;但到2013年有17种产品产量全国占比超过2013年西部GDP在全国的占比20.01%,平均产量全国占比为24.02%,其中有11种产品产量在全国的占比超过30%,有3种超过50%,2种超过80%。这充分表明,西部地区已经在很多工业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优势①。 (二)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行业规律 1.电子信息设备、能源、化工、建材产业向西部强势转入。根据对各种产品产业转移强度的计算,可以发现14年来有4大产业向西部地区强势转入,转移强度均在15%以上。如图1所示,一是以微型计算机、移动手持机和集成电路为代表性产品的电子信息设备产业,转移强度分别为314.75%、49.94%和47.51%。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产量从2011年开始出现井喷式快速增长;二是以焦炭、天然气、原油为代表性产品的矿物能源产业,转移强度分别为36.42%、31.65%和23.40%;三是以塑料、硫酸、烧碱和纯碱为代表性产品的化工产业,转移强度分别为42.39%、29.82%、23.59%和15.53%;四是以水泥为代表的建材产业,转移强度为17.24%②。 图1 向西部强势转入的工业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变化趋势 2.电力、轿车、食品原料产业向西部明显转入。计算表明,14年来,36种主要产业工业产品中,西部有10种产品的转移强度大于5%(小于15%),表现为明显转入,如图2所示。这10种产品中,有3种属于化工产业,分别为原盐、乙烯和化肥,由于代表化工产业的4种产品已经划为强势转入产业,因此不再将其划入明显转入产业之列。其余7种产品主要表现为4大产业。一是电力产业,代表性指标为发电量和水电,转入强度分别为15.08%和12.80%;二是轿车产业,转入强度为13.92%;三是部分食品原料产业,代表性产品为成品糖和啤酒,转移强度分别为10.22%和9.83%。 图2 向西部明显转入的工业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变化趋势 3.纺织、钢铁、造纸和部分家电产业从西部微弱转出。计算还发现,14年来,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西部有9种产品转出,但转移强度小于5%(仅5种大于1%),属微弱转出。如图3所示。主要表现为4大产业。一是纺织产业,代表性产品为纱和布,转移强度分别为-3.25%和-1.92%;二是钢铁产业,代表性产品如粗钢,转移强度为-1.37%;三是造纸产业,如纸和纸板的转移强度为-1.48%;四是部分家电产品,代表性产品如彩色电视机和家用冰箱,转移强度为-4.84%和-0.45%。 图3 从西部微弱转出的工业产品产量全国占比变化趋势 (三)西部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地域规律 在以上揭示的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行业规律的基础上,再分省(市、区)研究各产品的产量在西部地区的占比变化,就会进一步发现西部地区14年来工业产业转移的地域规律。如表2所示,其规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主要向陕西、新疆、四川转入;二是以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和移动手持机为代表的部分家电、电子产业主要向重庆、四川转入;三是汽车(含轿车)产业主要向重庆、广西、陕西转移;四是化工、建材产业除西藏外均有转入;五是以成品糖、啤酒为代表的部分食品产业主要向广西、云南转入;六是以彩色电视机和家用电冰箱为代表的家电产业从陕西转出明显,以布和纱为代表的纺织产业从新疆转出明显。 四、对西部产业转移规律的解释 1.资源禀赋优势是西部吸引能源、化工、电力等产业的主要因素。14年来,以天然气、原油、焦炭为代表的矿物能源产业表现为向西部强势转入。而化工产业与矿物能源产业紧密相关,据统计,世界化工产品中有85%是有机化工产品,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发达国家的有机化工产品中,以石油、天然气为来源的产品占90%。因此伴随矿物能源产业的强势转入,化工产业也表现出向西部强势转入,这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有直接关系。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3年已探明西部地区天然气储备量为37134.39亿立方米,占全国总储量的91.56%,其中储量最大的四个省份是四川9351.09亿立方米,新疆9324.37亿立方米,内蒙古8344.30亿立方米,陕西6376.26亿立方米;已探明西部地区石油储备量为125477.45万吨,西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43.99%,其中储量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新疆56464.74万吨,陕西31397.94万吨,甘肃19184.32万吨;已探明西部地区煤炭储备量为950.57亿吨,西部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41.35%,其中储量最大的三个省份是内蒙古401.66亿吨,新疆152.47亿吨,陕西108.99亿吨。可见,资源禀赋是西部吸引能源、化工等产业的主要因素。此外,水电、食品糖和啤酒产业也是如此。 2.地方政府作用是西部吸引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的重要因素。电子、汽车、电器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而与西部无缘(或至少现在无缘)。但本文研究发现,以微型计算机和移动手持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轿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以及以房间空调器为代表的部分家电产业也在向西部转移。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向西部川渝地区强势转入,值得关注。截至2013年,西部的微型计算机产量全国占比达到34.19%,与2000年相比占比增长9倍;移动手持机和集成电路的产量占比增长幅度高达16倍和3倍。细究这一现象,与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以四川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早在2000年,四川省政府就大胆做出了关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决定,将其列为四川的“一号工程”。2007年底又被作为先导性产业,赋予其经济增长“倍增器”的历史使命。不仅出台了《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2009~2011年)》、《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和财政优先发展政策,2011年以来还专门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其发展。正是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2001~2013年10余年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80.4亿元增长到3777亿元,增长20倍。全球20%的电脑、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70%的苹果平板电脑在成都生产。初步形成了软件与信息服务、集成电路、数字视听、网络与通信、军工电子、新型平板显示器等关键元器件,以及太阳能光伏、电子装备等8大产业集群③。 3.区外“污染避难”是西部吸引化工、建材、能源等产业的重要影响因素。西部12个省(市、区),除西藏、重庆外,每个省(市、区)都有化工和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转入,而且这些产业14年来的产量全国占比增长幅度均在50%以上。本文认为,除了与资源禀赋和西部大开发以来基础建设大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关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存在国内产业转移的“污染避难”效应。“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随着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出于对经济收入和政治的考虑,丰裕的环境资源常常诱导发展中国家放松环境管制,使污染密集型产业不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污染及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避难所”。笔者的前期研究成果也表明,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19]。转入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业等污染密集型产业④。这与西部地方政府为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对环保缺乏必要的限制有一定关系。这一结论也得到其他学者的支持和印证。汪晓文(2009)等对甘肃地区的考察证明,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值每增加1亿元,会使甘肃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0.0083万吨固体废物。外商投资企业与甘肃引资地三废排放的密切关系,印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20];魏玮、毕超(2011)采用2004年到2008年转移产业中新建企业的面板数据,借助反映企业区位决策的Poisson模型,也证实了产业转入与承接地环保规制力度有很大关系,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中确实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21]。因此,再考虑到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力度普遍低于东部地区,可以认为,东部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产业为了减少甚至免去减排费用,就会考虑转移到西部,使西部地区成为东部污染产业的“避难所”。 4.缺少产业集群是西部纺织、家电等产业转出的关键因素。14年来,从西部转出的产业主要有纺织、家电等产业,如以纱、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产量全国占比下降幅度分别为52.69%和50.07%,以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为代表的家电产业,产量全国占比下降幅度分别为52.53%和27.16%。尽管转出的产品种类较少、转移强度较弱,但对这种转移趋势必须加以研究,高度重视。本文认为,这些产业的转出与西部地区在上世纪末失去或一直未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有直接关系。因为产业集群可以使企业充分享受规模经济及外部效应带来的优势,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纺织产业为例,2002年末,我国纺织企业共有23600家,其中亏损企业为4652家,亏损面为19.71%,在纺织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纺织企业的亏损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纺织企业比较少的省份亏损面较高,其中浙江、江苏、山东纺织企业较多,分别为5818家、4567家和1871家,亏损面为11.1%、18.84%和15.23%,而新疆只有105家,亏损面达到54.29%。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通常用区位商指标来衡量,刘金钵(2004)的研究表明,纺织业在浙江省的区位商值最高(2.79),其次为江苏(2.28),广东、山东、上海等省市的区位商值接近于1,西部地区均在1以下[22]。可见,西部地区在纺织产业上无产业集群优势,这正是西部流失纺织、家电等产业的关键因素。 五、对西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思考 1.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本文的研究及本人以前的研究均认为,西部地区强势转入并且2013年产量全国占比较大的基本上都是能源、化工、建材等污染密集型产业与产品[23]④。对此现象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发源地,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的集中分布区,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极为重要。而作为环境敏感区域,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稍加扰动就可能发生剧烈影响,而且不可逆转,比如已经出现的局部荒漠化、水源地污染问题等。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西部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列出了22个限制开发区和1164个禁止开发区,其中有17个限制开发区和大多数禁止开发区位于西部地区。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西部地区国家层面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就有20个,占全国的80%。因此,对于向西部地区进行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必须从国家层面予以高度重视。一是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应通过立法杜绝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盲目转移;二是要深刻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对于基于西部资源禀赋的产业转移必须在考虑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 2.西部要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产业转移。按照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2010年)和商务部《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2007年),西部要“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可本文研究表明,由于没有产业集群优势,西部地区不但基本没有吸引到这些产业,反而流失了这些产业。可见产业集群对西部承接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波特认为,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其原因,一是产业集群能够使集群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提高其生产率;二是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三是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说,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某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培育产业集群。首先要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既要对西部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进行规划,还要对一些具有就业拉动效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前进行集群规划;其次要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Cluster Initiative)计划。通过集群企业、政府和(或)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在政策的引导和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产业集群早日形成。 3.西部完全可以反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产业发展水平、技术先进程度或要素禀赋结构等方面的梯度差异,产业发展会遵循先在高梯度地区发展,再逐次转移到低梯度和更低梯度地区去的内在规律。相对全国而言,西部地区是一个落后地区,也是产业转移中的低梯度地区。按照这一规律,我国的产业转移应该按照“东部→东北或中部→西部”这样一个单向转移方向进行转移,而且转移技术遵循“传统技术—中间技术—先进技术”这样一个技术梯度。但本文研究发现,从技术梯度上,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不完全遵循这一规律,一些先进技术反倒在西部先开花结果。比如,西部四川的电子信息产业、甘肃的微电子(集成电路)产业、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产业等,均表现出反梯度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因此,西部完全可以反梯度承接产业转移。反梯度推进理论作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理论,已在不少国家或地区获得成功。如美国的犹他州本是个欠发达地区,但依靠开发计算机应用等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行列,印度加尔各答等市也是依靠软件开发等高新产业后起直追而成为“亚洲硅谷”。我国西部地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反梯度承接无疑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这为我国西部其他地区反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案例示范。 注释: ④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定义尚未统一,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我国第二产业中有11个重污染行业,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本文的定义参考这一文件。基于2000~2013年工业产品产出面板数据的西部产业转移规律及其推广_产业转移论文
基于2000~2013年工业产品产出面板数据的西部产业转移规律及其推广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