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岭[1]2015年在《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都处于人多地少的情况,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加之,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越来越多的建设用地来维持、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就造成了大量耕地被占用,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地矛盾。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耕地的不断被占用必然会给粮食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保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还可以通过增加耕地数量,补充因建设用地占用而减少的耕地面积,实现粮食产量的增加。现阶段,增加耕地数量的主要来源和手段是依靠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然而由于耕地后备资源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对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为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提高理论指导和参考,提高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本文基于改进的QFD(质量功能展开)模型,并以地处云贵高原的滇东岩溶高原农业用地区为例,利用QFD模型和加权指数和模型测算了研究区域内的耕地后备资源的综合生产力,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滇东岩溶高原农业用地区待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693.75公顷,占该农业用地区土地总面积的0.41%。区内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罗平县和师宗县,富源县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较少,分别为51.89%、34.74%和13.37%。耕地后备资源由可开垦其他草地、可开垦内陆滩涂、可开垦沼泽地、可开垦裸地、可复垦采矿用地五种类型组成,分别占63.57%、3.59%、0.19%、27.28%和5.38%。主要分布在该区的中南部,相比师宗县、富源县,罗平县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比较集中。区内的土地破碎,坡度、土壤质地、母质条件均好的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较少,分布也相对分散,不利于连片开发,或开发成本较大。(2)依据耕地后备资源特点以及研究区域特征,遵循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易获取性原则,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出发,选取了生态条件、≥10℃积温、土壤污染状况、排水条件、土壤厚度及母质条件、地形坡度、土壤质地、pH值、耕作便利度等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滇东岩溶高原农业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3)采用QFD质量屋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及母质条件、地形坡度、生态条件对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的影响最显着,≥10℃积温、土壤质地、耕作便利度也是影响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的重要因素。(4)评价结果表明,滇东岩溶高原农业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3693.75公顷,其中一等地630.85公顷,二等地1593.10公顷,叁等地1033.16公顷,四等地为436.65公顷,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7.08%、43.13%、27.97%、11.82%。其开发重点应集中在罗平县,主要以开发二等地为主。(5)依据评价结果,结合研究区域的现实特征,分别从经济层面、技术层面、法律层面、行政层面、社会监督层面、土地权属调整等六个部分提出了滇东岩溶高原农业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合理开发的举措,为促进研究滇东岩溶高原农业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刘孝宝[2]2002年在《雅安山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安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形的影响,其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大相岭以南为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区(汉源、石棉),以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本研究针对雅安气候特点,将雅安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研究亚区,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灌溉条件、地形条件入手选择评价指标,灌溉条件的选择和海拔分级充分考虑了南北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权重,用指数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最后采用均匀内插法,进行分等定级。评价结果表明,雅安市共有耕地后备资源4068.29hm~2,由五个等级构成,其中一等耕地后备资源43.03hm~2,二等耕地后备资源759.83hm~2,叁等耕地后备资源1599.71hm~2,四等耕地后备资源430.14hm~2,五等耕地后备资源1235.59hm~2,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1.06%,18.68%,39.32%,10.57%,30.37%。在耕地后备资源中,国有耕地后备资源700.51hm~2,集体所有3367.79hm~2,总体来看,雅安耕地后备资源以叁等和五等居多,其土壤类型以暗棕壤、沙黄泥土、淋溶紫色土、砖红紫色土为主。针对雅安耕地后备资源特点,建议对雅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工程、生物措施并重,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对有较严重限制因素的耕地后备资源,宜暂缓开发。
刘孝宝, 邓良基, 高吉喜, 孙静[3]2004年在《雅安山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雅安大相岭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偏干季风气候区(汉源、石棉),以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将雅安分为南部和北部两个亚区,从气候、土壤、灌溉、地形条件入手选择评价指标,并以不同灌溉条件的选择和海拔分级体现南北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权重,用指数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分值,最后采用均匀内插法,进行分等定级。评价结果表明,雅安市耕地后备资源以叁等和五等居多,其土壤类型以暗棕壤、沙黄泥土、淋溶紫色土、砖红紫色土为主。针对耕地后备资源特点,建议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时,应根据后备资源质量等级及其限制条件,采用不同的开发手段;对有较严重限制因素的耕地后备资源,宜暂缓开发。
陈雪萍[4]2013年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雅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可持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和谐统一为原则,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首先,本文在分析了土地承载力的内涵、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与过程的基础上,结合雅安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以经济技术、社会人文、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为中心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动态仿真模型。在严格遵循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本系统模型由75项变量构成,为清晰展现模型的结构层次,将模型划分为经济技术子模型、社会人文子模型、土地资源子模型、生态环境子模型对雅安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模型构建,构成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的主体框架结构。其次进行了动态仿真方案设计和优化,在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建模目的、系统边界、因果关系、系统结构和敏感参数等综合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将该系统的动态仿真方案分为现状延续方案设计、开源方案设计、节流方案设计和可持续方案设计。经过方案比选,从而得出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案——可持续方案,且对雅安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正负相关因素预测未来承载力的发展趋势和进行承载力结果评价。研究表明,2009年雅安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的状态,通过可持续方案的调节,2015年、2020年土地承载力均处于平衡有余状态,表明了本研究进行方案优化设计作用明显,并且符合实际。2030年超出了规划年限,按现有标准计算,评价结果处于平衡有余的状态,但是比2015年、2020年的状态较差,按照发展趋势如若不加以控制,则会日益接近临界超载状态。结果证明了可持续方案的调控作用,证明了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客观实际性,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说明了敏感性因素政策调控的重要性,以不断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研究在对雅安市土地利用现状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通过研究查明土地的综合承载力,能为制定合理的政策、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朱明仓[5]2006年在《农用地质量评价与粮食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农用地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一国的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它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也是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研究报告《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曾经引发世界范围的激烈反响,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也因此备受世界各国理论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和危机都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匮乏直接相关,而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只能主要依靠中国自己。因此,“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粮食安全具有耕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双重内涵,而粮食安全的核心在于保障耕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国从1982年开始到1996年,用15年的时间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详查),摸清了土地资源数量和权属状况家底,但农用地质量评价,即根据农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对农用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相当滞后,且国内外农用地质量评价研究以单一评价(如土地适宜性评价、经济评价等)为主,综合性评价研究较少。以此为基础,通过研究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定粮食供给的可能性边界等的研究则更少。粮食安全研究仍主要以一般性的粮食政策、购销体制、市场供求、价格分析、产量预测等研究为主。本论文从农地质量评价研究入手,系统研究了农用地质量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建立农用地质量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对粮食安全保障的边界进行了预测研究。论文分为农用地质量评价和粮食安全两部分。农用地质量评价部分系统综述了农用地质量评价与粮食安全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背景、基本理论、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创新研究成果等。并以四川省为例,系统分析研究了四川省农用地分等的技术方法,建立了四川省农用地的等别体系,并对四川省农用地质量分布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最后,以此基础开展了四川省粮食安全研究。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系统分析与总结了国内外农用地评价理论与方法,制定了四川省农用地分等的技术路线。农用地质量评价以自然生产潜力为主要依据,同时将农用地分等与适宜性评价、社会经济评价相结合。从光、温条件计算各有关作物的光温产量;按地块条件评定各有关作物的理论产量;在标准耕作制度下计算土地总理论产量,评定土地潜力等级;根据土地利用水平进行修正,完成土地质量等级评价;按投入产出水平进行修正评定,实现土地经济评价。采用宏观控制、逐步订正的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使分等结果具有可比性。2、研究调整了四川省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农用地质量评价是以标准耕作制度分区为基础,分等因素的选择,标准作物、指定作物的确定,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的测算都是在各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内进行的。标准耕作制度分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分等结果的可比性。目前,标准耕作制度分区研究大多从全国角度出发进行的宏观研究,分区域结合农用地分等目的进行的标准耕作制度区划较少,且从已有的分区结果来看与四川省的实际情况不尽相符。本研究从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定义、原则、方法、分区指标选取等几方面研究了四川省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将四川省划分为盆西平原、盆地丘陵、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川西北高原等五大标准耕作制度区。3、研究了农用地分等因素的选择、权重确定的理论方法,提出引入农业环境地球化学、海拔高度等因素,建立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因素体系。对各分区影响农用地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确立了四川省各分区影响农用地质量的因素体系及权重,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级与分值量化。4、系统总结了农用地分等单元划分的方法,如迭置法、地块法、网格法、多边形法等。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单元划分统一采用地块法,即在工作底图上用明显的地物界线或权属界线,将农用地分等因素相对均一的地块,划为一个分等单元。也可直接将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图斑作为分等单元。地块法适用于所有分等类型和地区。采用上述方法划分各个县(市)的分等到单元,再进行全省汇总。全省共划分为150571个地块。5、研究了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自然质量分、产量比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等分等参数测算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参数体系,解决了县、市级有关界线的衔接问题,确保农用地分等的空间连续性。6、全面、科学评价了四川省农用地质量,将全省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农用地等均划分为10个等别,建立了四川省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农用地等(农用地综合等)构成的多层次的农用地等别体系。四川省农用地等别分布规律为:1~4等可作为上等地,合计为1894.79千公顷(折2842.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2%。主要分布在盆西平原和盆地丘陵区,在盆周山地和川西南山地的低海拔地区有少量分布。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无上等地分布。5~7等为中等地,合计面积为3067.63千公顷(折460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5%。大量分布于盆地丘陵区内,盆西平原区生产条件稍差的地区有少量分布;在盆周山地区成为主体,川西南山地区约占1/3,在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有少量分布。8~10等为下等地,合计面积为1112.93千公顷(折1669.39万亩),占总耕地18.3%。大量分布于盆地丘陵区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在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则成为主体,在盆周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区海拔较高的地区有较多的分布。在盆西平原区则仅有少量分布。上、中、下叁大类土地面积之比可略为3:5:2,即高产田占30%,中产田占50%,地产田占20%,这样的分布符合我省高、中、低产田分布的实际情况。7、系统分析了农用地分等结果检验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实地验证法与数理统计分析论证法相结合,内部逻辑验证、外部对比分析、可靠性分析的农用地分等结果检验的理论方法。8、在四川省农用地质量评价的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农用地分等的粮食生产能力估算理论方法,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四川省粮食生产潜力;根据未来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预测,评价了四川未来50年的粮食安全状况:按耕地最大粮食生产潜力计算,在2040年后四川省的粮食产量与人口需求量间将出现亏缺,表明四川省的耕地超载、粮食安全危机将不可避免。依据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原则,在人口增长、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粮食自给率的约束条件下,预测出四川省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为552.30~566.14万公顷之间。并针对耕地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切实将优质耕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二是耕地占补平衡按等级折算,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保障我省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二、主要创新与贡献1、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数量分析与数理模型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提出了系统、完整、科学的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技术方法体系,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全省农用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首次建立了四川省农用地质量等级体系。2、提出了用影响因素(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转移出省的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人均农民纯收)构建土地利用系数模型修正土地利用系数的新方法。A、提出了四川省土地利用系数模型(KM): KM =0.307+0.082x1+0.099x2+0.108x3+0.098x4+0.151x5 x1、x2、x3、x4、x5分别为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转移出省的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人均农民纯收入。B、提出了土地利用系数的修正公式: R=(KM- KL)/ KM K= KL×(1+ R)式中,R表示土地利用系数修正率,KL表示实测土地利用系数,KM表示模型土地利用系数,K表示修正后的土地利用系数。应用模型修正法计算得到的土地利用系数真实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能力水平。同时,通过模型修正,减小了分等结果的离散性,增强了分等结果的科学性、可比性。3、提出产量比系数计算的新方法。二级区指定作物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二级区基准作物潜力指数该方法从理论定义了产量比系数,提出测算的公式,在实践中测算了四川省各标准耕作制度下玉米的产量比系数,解决了评价结果与农用地质量分布规律不相符的问题,保证了农用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4、将农业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与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引入农业环境地球化学、海拔高度等因素,建立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因素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农业环境地球化学、海拔高度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因而在建立的评价体系不完备。该分等因素体系首次将农业环境地球化学、海拔高度引入,全面反映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用地质量的影响,为科学评价四川省农用地质量奠定了基础。5、提出基于农用地质量评价的粮食生产能力估算理论方法,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四川省粮食生产潜力,根据未来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预测,评价了四川未来50年的粮食安全状况,并依据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原则,在人口增长、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粮食自给率的约束条件下,预测得出四川省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为552.30~566.14万公顷之间的科学结论。
韩洁[6]2014年在《雅安市名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严峻,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是缓解该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方面的研究,在运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名山区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室内分析,可知名山区现有人均耕地面积为0.061hm~2,低于四川省的平均水平,耕地保护和发展建设的矛盾突出,有必要对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进行研究。通过对名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整治潜力主要受经济、社会和土地资源叁类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农村人口、农村从事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增长速率、人均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化肥施用总实物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8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模型。以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的理论潜力为基础,利用所构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模型来计算挖潜系数,再用该挖潜系数来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得到现实潜力,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测算该地区的规划潜力,将名山区的现状农村居民点图层与规划农村居民点图层进行迭加分析,可得到规划潜力。经测算,名山区2011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值为1229.2hm~2,现实潜力值为848.15hm~2,而依据GIS空间分析法测算出来的名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值为610.84hm~2。最后,以聚类分析法来对潜力结果进行评价。虽然采用的两种方法测算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结果存在着一些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乡镇潜力大小的排序,这更多是由于名山区城市化战略、主体功能定位以及经济实力的原因,但从长远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的缩小。依据AHP层次分析法测算的现实潜力以及GIS空间分析测算的规划潜力,名山区2011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的释放值在600-850hm~2之间。
张瑞[7]2016年在《基于土地资源禀赋的四川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连续13年聚焦“叁农”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好“叁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经过叁十多年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市场约束与资源约束共同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四川省农业集约化、区域化程度较低,土地细碎、缺乏规模化经营,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基于土地资源禀赋的四川农业产业布局研究为此提供了改善方案,为四川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战略路径,为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实现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文章理论部分探讨了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于此相关的农业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协同调控理论等基础理论。接着通过对四川省农业自然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现状和农业土地利用结构现状的分析;再对四川农业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四川省主要农产品未来产需情况进行预测,确定产业空间布局目标和重点,通过四川各市(州)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提出四川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构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1)农业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区域布局规模小;(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区域特色不明显;(3)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趋同,制约农业区域化;(4)生产单位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专业化缺乏动力。2.四川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调整:(1)成都平原区:以保护好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为目标,发展都市型农业,重点发展“菜篮子”产品;(2)盆地丘陵区:发展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在长江上游地区大力推广和发展湖滨经济;(3)盆周山区:发展有机农业和山林经济,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4)川西南山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及立体农业,林牧地区发挥林地、草山、草坡优势,发展林草结合的林下经济模式;(5)西北高原区:发展限牧和退牧还草的草地经济,适宜农耕区发展高原农业;同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名族风情旅游和生态旅游。3.四川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1)利用土地资源特色优势,创新机制协调土地资源;(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强化农业产业布局区域特色;(3)完善四川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重视交易制度、交易规则等软环境建设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徐美[8]2013年在《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开展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对推进湖南省土地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绿色湖南、生态湖南、“两型社会”、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湖南省区域实际,基于生态学、土地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遵循“基础理论研究——现状警情评价——警情预测——排警调控”的思路,构建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模型、预测模型和调控模拟模型,对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与调控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1)系统梳理了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的内涵、理论、研究内容、结构和方法。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的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突变理论、系统论、生态幅理论和耐受性定律、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控制论等;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即明确警义、分析警情、探索警源、预报警度和排除警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采取“明确警义→分析警情→探索警源→预报警度→排警调控”的流程;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的系统结构包括信息收集与整理系统、预警分析系统、预报系统和调控系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方法有黑色预警法、绿色预警法、黄色预警法、红色预警法、白色预警法,调控的方法可以借鉴生态安全领域的有关方法,包括情景分析法、决策支持法、模式调控法、控制论方法等。(2)剖析了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10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低于其人均生态足迹,土地生态出现赤字,土地资源处于不安全状态,有必要进行预警及调控研究,以明确其警情状况。(3)基于PSR模型框架,从压力、状态、响应叁方面选取指标建立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警情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1996-2010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警情呈下降态势,由“高警”(橙灯)下降到“中警”(黄灯),但总体上下降幅度有限,土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其中,压力系统的预警指数呈波动状上升态势,警度由“高警”(橙灯)上升到“重警”(红灯);状态系统的预警指数呈略微上升态势,警度基本处于“中警”(黄灯)状态;响应系统的预警指数呈迅速下降态势,警度由“重警”(红灯)直线下降至“轻警”(蓝灯)。②从生态安全警情空间格局看,2010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基本呈“中部警情高,四周警情低”的格局。在各子系统上,2010年,压力系统呈“湘中和湘北警情高,湘东、湘南、湘西南和湘西北警情居中,湘西警情偏低”的格局;状态系统呈“湘西南警情低,其他地区警情高”的格局;响应系统呈“湘北和湘东警情相对较轻,湘南和湘西南警情居中,湘西地区警情相对较重”的格局。在预警指数演变态势上,1996-2010年的15年间,怀化、湘西州呈逆向演化态势,其他市州呈正向演化态势。在警度格局演变状况上,则由1996年“西部警情低,其他地区警情高”的格局演化成2010年的“中部警情高,其他地区警情低”的格局。(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13个指标对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十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机制包括社会经济机制、产业结构机制和自然机制。其中社会经济机制是影响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机制和最深层次原因;产业结构机制为第二影响因子;自然机制为第叁影响因子。(5)在现状警情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RBF),基于Matlab7.10.0应用软件编写程序,对2011-2020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警情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RBF模型有较高的模拟精度,能较好地拟合2011-2020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警情演变趋势。②在各子系统的警情演变趋势上,2011-2020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系统的预警指数将逐步波动上升,到2020年将接近0.63,处于“重警”(红灯)状态;状态系统的预警指数也将略微波动上升,到2020年基本处于0.41-0.42之间,虽仍为“中警”(黄灯),但变化形势不容乐观;响应系统的预警指数将进一步下降,越来越趋近“轻警”(蓝灯)状态的下限。③总体而言,若不发生大的变故,2011-2020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将基本维持1996-2010年的变化趋势,波动中略有下降,基本处于0.46-0.49之间,继续维持“中警”(黄灯)水平。(6)基于情景分析法,设置人口调控情景、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情景、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情景、统筹协调情景四个情景对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警情调控问题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四种情景下,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人口调控情景、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情景、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情景下,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数下降幅度有限,均无法达到警度降低的目的;统筹协调情景下土地生态安全警情得到缓和,到2020年将下降至“轻警”状态,说明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警情态势的缓和,需要压力、状态、响应系统的统筹管理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统筹调控。(7)从调控模式(包括总体调控模式及城市地区、城乡结合部、水土流失地区、矿区、湖区等典型地区的调控模式)、区域调控(包括长株潭低山丘陵土地生态功能区、湘北平原湖泊土地生态功能区、湘西山地山原土地生态功能区、湘中℡湘西南山地丘岗土地生态功能区、湘南山地丘陵土地生态功能区五个功能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控(基于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法,运用WinQSB应用软件,制定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调控方案)、调控措施和策略等方面对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调控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调控与管理提供参考。
陈云川[9]2011年在《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题是在国务院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修编背景下提出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0)正式提出了我国土地利用及政府实施土地利用管理的新思维,即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区域产业土地的新型利用方式,即如何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的问题。长期以来,因服从于重点开发和以生产力布局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我国土地利用缺乏必要的约束,其结果是使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不断加大,同时产业结构趋同化明显。在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由于长期实行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使地方政府在盲目追求政绩和GDP的情况下乱用、滥用土地,导致土地利用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土地大量闲置或浪费、集约化利用程度低;土地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建设用地失控、大量占用耕地;建设用地需求旺盛,用地矛盾极端突出;土地内部利用结构和区域间配置结构均不合理,与经济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等。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协调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化了构建主体功能区的战略要求。为此,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吸收前一轮规划中的经验教训,在涉及规划的理念、理论和方法上加强研究,以使土地利用规划满足“十二五”要求。其中统筹利用区域土地是新的条件下科学利用土地,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认真研究。构建主体功能区依赖于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而后者在规划体系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专项规划。在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今天,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必须对接才能顺利实施,这就对土地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方面要建立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构建产业土地统计体系,使土地利用类别能与产业类别对接,真正体现土地的资本属性而不是无偿资源,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土地利用的管理与研究均基于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只重视农业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而忽视其他产业土地类型的划分;既没有从产业角度对土地利用实施管理,也没有对产业土地利用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研究,改变过去那种缺乏约束、各自为政、零星布局等土地利用方式,用“统筹”的方法解决过去的问题,并借助产业土地利用规划发挥其扩大产业规模、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因此,基于产业的区域土地统筹利用研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全新研究视角,故该选题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统筹”问题。第一是区域间的土地利用统筹。土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要素和载体,统筹区域间的土地利用研究,旨在通过对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全面发展,逐步减小区域间差距。第二是叁次产业的土地利用统筹。目的在于使土地利用规划能合理配置产业土地,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家鼓励发展的其他产业所需用地,促进产业土地利用符合主体功能区构建中对产业布局的要求,推动叁次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本研究涉及两大核心内容:一是区域产业土地利用分区的理论与方法及叁次产业土地利用管制措施的研究。这是实现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的依据,也是产业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二是研究非农的二、叁产业土地需求及增量指标配置问题。在严格审查农用地转用的前提下,二、叁产业土地的统筹利用就成为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土地利用中缺乏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的问题。在土地利用管理这个强实践弱理论的领域,要构建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的理论和方法,必须为其建立一套理论框架。本文从梳理相关理论开始,为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命题搭建理论支撑,提出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研究是以统筹论、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立论基础,以控制论、区域经济理论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理论为分析手段的理论分析框架。与此同时,从理论上探讨了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素,全面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影响,提出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等五个方面是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影响因子,为研究中的因素选择和规范分析提供基本框架。论文的实证部分主要从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中的关键问题出发,运用前述理论和统计学手段,通过模型分析,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的基本方法,并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建议。其中,研究构建了完整的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分析和揭示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的现状、变化和利用中的投入产出效益。产业土地利用状况既是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必须考虑的内生因素,也是统筹产业土地利用的重要基础。建立了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的分区管制方法,这是产业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和关键。它规定了各利用区的产业土地利用功能和利用方向,从“质”的方面为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奠定了基础。本文还提出了将区域二、叁产业土地需求和增量指标配置相结合,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调控区域二、叁产业土地利用,使其符合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从“量”的方面解决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问题。具体而言,为了掌握区域对二、叁产业土地的需求,本文建立了相应的土地需求量预测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科学地分配土地增量指标,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影响二、叁产业土地增量区域统筹配置的因素,提出GDP、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数和财政支出四项指标是决定性的基础因素,而区域二、叁产业土地利用的边际贡献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将边际理论用于实证研究。随之,将基础因素和影响因素作为分析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边际分析等计量方法建立起二、叁产业土地增量指标的区域统筹配置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运用研究形成的理论和方法对成都市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尝试初步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理论,其基本内容为: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理论是建立在统筹论、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基础之上,以控制论、区域经济理论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理论为分析框架,揭示区域产业土地利用规律,从质的方面研究产业土地利用功能在区域空间上的统筹定位,从量的方面研究产业土地在区域间的统筹配置,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1、选题具有超前性。现阶段的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理论研究,都没有从基于产业的角度进行,本文的选题是在过去土地利用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创新与深化。2、建立了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的分析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叁部分: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区域产业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区域产业土地投入产出数量评价。3、研究了产业土地投入量与产业产值的数量关系。分别对叁次产业产出与土地利用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一定的规律。4、构建了二、叁产业土地增量指标区域统筹配置模型。
左晓舰[10]2008年在《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系统的研究,探索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评价和承载力的研究框架、理论依据、系统分析、模型建构、现状问题、指标体系、评价结论和对策建议,丰富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体系,并为实践提供参考。文章首先点题并说明研究的现实及理论意义,然后通过对学科背景、人居环境评价、宏观政策、社会经济四个方面的背景的分析突出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接着针对论文选题划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明确“西南地区流域”的所特指的研究范围和对象,最后从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构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在理论综述的部分,明确了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比较容易混淆的六个概念:“流域”、“资源”、“环境”、“资源环境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对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系统科学相关理论、适宜性评价方法、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及相关指标体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综合评价方法论的研究,使论文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坚实基础之上。在流域资源环境系统分析部分,通过对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系统特征、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六个方面分析了流域资源环境系统,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资源环境系统评价和承载力研究的模型。第叁章的研究思路是(1)系统分析——模型建构;(2)一般性与特殊性研究相结合;(3)分层次分类别梳理问题。在西南地区流域适宜性评价部分,通过对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系统适宜性相关因素的调查,确立了一般性和特殊性两种针对西南地区流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分高程、大于等于10度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坡度、地貌、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岩溶现象八项指标评价了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系统的人类居住地适宜性,并确立了叁类适宜度地区的主导因子,最后总结了西南地区七大流域各类适宜性用地的指标,为与下面章节可持续评价指标结果相互印证,选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点区域建立了基础。在可持续评价部分,论文在第叁章对流域资源环境系统分析和评价模型构建研究的基础上,从流域资源环境系统可持续评价的方法步骤、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结果分析叁个方面继续深入研究。首先是介绍了整个评价的思维方法和执行步骤,然后对本章研究的重点——指标体系构建从构建原则,评价指标选择、指标处理、确定指标结构和权重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最后将西南地区七大流域的特征数据代入评价公式,得到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系统整体和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得分和影响主导因子。在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部分,论文通过对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和第四、五章的评价结果迭加,确定了本次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重点区域:嘉陵江、岷沱江和长江干流叁大流域地区,最后通过对重点区域叁大流域地区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粮食产量变化的预测分析了其资源环境人口承载力从1999年到2020年的动态变化过程。在对策建议部分,论文试图从资源环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与人口发展叁个方面提出西南地区流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指出了由于论文的框架较大,视角较特殊、以及某些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导致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D]. 张岭. 南京农业大学. 2015
[2]. 雅安山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D]. 刘孝宝. 四川农业大学. 2002
[3]. 雅安山区耕地后备资源综合生产力评价[J]. 刘孝宝, 邓良基, 高吉喜, 孙静. 山地学报. 2004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雅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可持续研究[D]. 陈雪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5]. 农用地质量评价与粮食安全研究[D]. 朱明仓.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6]. 雅安市名山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研究[D]. 韩洁. 成都理工大学. 2014
[7]. 基于土地资源禀赋的四川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D]. 张瑞. 四川农业大学. 2016
[8]. 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 徐美.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9]. 统筹区域产业土地利用研究[D]. 陈云川.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10]. 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左晓舰. 重庆大学. 2008
标签: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艺学论文; 农用地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粮食安全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承载力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