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论文_张雷

解析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论文_张雷

(中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中的使用,提高了中国电气工程的总体发展水平,但是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设备使用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力度,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本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抗干扰措施

电气自动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目标。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进程自动化设备在运转中,遭到诸多要素的搅扰,如果不能采纳有用办法进行处理,必然会影响自动化设备运转的安全性和安稳性,这就要求进程自动化设备运转时电气工程有必要采纳多元化有用的抗搅扰方法来不断提高自动化设备的抗搅扰才能,为电气工程安全安稳运转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因此,本文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抗搅扰研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气工程自动化概述

随着中国电机工业的不断发展,电机工程已逐步向智能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发展越来越关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在电气工程业务中,自动化设备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动化设备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依靠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各类电气工程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同时,电气设备可以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为自己做出合理的决定。

2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存在的干扰因素

2.1电磁干扰

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工作环节中,电磁干扰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干扰问题。其中,在电磁干扰按照干扰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干扰与内部干扰。一般来说,电磁波与高电压是导致外部电磁干扰的主要因素,而内部构造存在不合理是导致内部干扰出现的主要因素。

2.2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时,其同样会存在辐射干扰以及传导干扰的问题,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在对辐射干扰与传导干扰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电磁波与电压的相互转换是导致此干扰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并且会对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3信号模式干扰

信号模式干扰会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工作过程中出现,从而导致自动化设备在工作状态下出现程度不等的问题,进而影响自动化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并且存在较大的概率导致自动化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其中,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是信号模式干扰的两种主要干扰模式。对于差模干扰而言,其主要因为长路线传输过程中存在互感耦合,而差模信号主要是以串联方式出现在信号源回路中所产生的。而共模干扰指的是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存在地电位出现变化的情况而引发的一系列干扰问题,所以对地干扰是共模干扰的另一种形式的称谓,并且共模干扰现象的出现可以导致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进而难以正常工作,其对于自动化设备的正常使用存在极大的影响。

2.4二次回路导致的干扰电压

干扰电压会因为受到二次回路的影响而出现,从而将极大的威胁与影响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情况。鉴于此,有关作业人员应采取措施来有效地控制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工作中所存在的干扰因素,同时应密切关注二次回路中所形成的电压对自动化设备所造成的影响,以便在保障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的同时,提升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中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鉴于干扰因素会极大地影响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所以相关电气工程师应对各项干扰因素有着清楚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提升抗干扰措施的水平,进而有效地保障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避免干扰因素对自动化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故障。

3.1印刷板及电路布局

电气工程人员可以将抗干扰措施施加在印刷板布线过程当中。为了有效地对电源中各种干扰因素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多层印刷板来有效地将各板块之间的电容量进行增加,从而实现控制各种干扰因素的目的。另外,为了增强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电气工程人员应对设备之间的布线工作合理性加以关注,利用科学合理的分配线路来达到降低干扰因素影响程度的目的,与此同时,电气工程人员在多面板布线环节中,应重点检查线路的布线质量,防止相关器件与布线存在干扰隐患,同时对器件的出线与进线进行分别设置,以便有效地将电路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分隔开,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干扰因素在自动化设备中出现的概率。

3.2开关电源的防护

自动化设备会因为电源断开或开启过程中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危害,进行影响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因此,电气工程人员应合理地设计电源开关的布线,以便有助于防止进出线过程中存在冲突,进而导致干扰情况的出现。其中,首先应对开关的连线是否满足标准的要点进行确定,将干扰因素进行消灭在连线设计阶段;其次,通过合适的屏蔽线完善屏蔽线的设计;最后,合理地对指示灯线进行布设,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路运行的干扰。因此,鉴于各种干扰因素存在于电源开关的各线路之中,所以电气工程人员应关注电源线路的设计与防护工作,避免因电源开关而产生影响自动化设备工作的干扰因素。

3.3信号传输方面的防护

信号传输会在自动化设备工作过程中而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电气线路的长短以及绝缘性等,所以为了降低信号传输环节中的各类干扰,电气工程人员应合理地设计屏蔽措施来实现此目的。此外,在布局线路过程中,可对容易引发干扰信号的因素进行分开布局。另外,在选择线路时,应对线路的性能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具有屏蔽层的线路应优先进行选择,以便将传输干扰降到最低。最后,电源线与信号线应保持合适的距离,或对彼此进行屏蔽,避免干扰因素在两者之间出现,以免影响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状态。

3.4选择合适的滤波器

滤波器对快速瞬变干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合理地选择滤波器,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滤波器的选择、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性能。性能良好的滤波器,如果不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安装,同样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设计人员在选择滤波器时,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型号和性能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滤波器,然后由专业的安装人员严格地按照相关规范和工艺顺序进行滤波器的安装,在安装时必须对滤波器的输出线以及输入线进行分开安装,尽可能地缩短输出线距离,远离其他线路,避免对自动化设备造成二次回路干扰。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电气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各个行业生产力的提高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自动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干扰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果。目前我国电气行业在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研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自动化设备抗干扰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对自动化设备抗干扰能力的研究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自动化设备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向道恩.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9(13):25-27.

[2]杜珂,贾书涛.浅谈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18(6):234-235.

论文作者:张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解析电气工程中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措施论文_张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