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经济——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学报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新经济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04)05-0156-04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之一:“学科综合”与“问题综合”并重。所谓“学科综合”,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科发展的交叉性、渗透性;二是指学报栏目设置的综合性,即学报栏目是按学校专业和学科来设置。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大部分如此。其优点,一是栏目设置几乎涵盖一所综合学校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科;比如,可按一般院校的专业、学科和课程设置,学报开设:财政与税收、金融与保险、财务与会计、管理理论与实务、贸易与物流、法学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研究、商务策划与营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栏目。如此,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学报所属学校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一所学校各个专业的各科老师提供了发表论文的均等机会,为各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平台;二是为各专业学生及其学术社团组织提供了科研苑地;三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期刊占我国人文社科学报期刊绝大比重,虽然读者面较小,但是在理论导向、学风建设、学术规范、文化传承和人才培育等诸多方面却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在期刊受众日益缩小的情况下,与专业期刊相比综合类学报期刊的影响力虽然处于不利地位,但面对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急切需要从各种学科出发和来自不同理论层面的考察和思索,因此,综合类学报期刊应考虑充分发挥自身的跨学科优势,在探究解决尖锐而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找准各自的定位,拓展自身的空间,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报按“学科综合”设置栏目的缺点:一是栏目设置的“大而全”“小而全”,使学报难以专业定位和市场细分;二是栏目设置的“大而全”“小而全”,学术特色可能被湮没,因其太“杂”而可能失去其专业特色。
所谓“问题综合”,这里主要是指同一个方面的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从多个维度、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解决;或多学科专家共同研究一个(或同一类)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的、综合性的理论问题。——从理论层面看,科学和学科的发展呈交叉、渗透、融合的态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比较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不断出现,学科的综合和复合必然影响和导致学报栏目、学术内容、学报样式及学术研究范式在“学科综合”和“问题综合”之间交替或复合。——从实践层面看,现代经济社会一些现象(问题)绝非单一科学和学科能阐释和解决,需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来阐释和解决。比如,稀缺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供需均衡问题、经济走势和周期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若干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层次、布局、规模、结构、速度、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国民收入分配的若干层次、比例和数量分配关系问题;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循环化问题……;交易费用、交易成本问题;产权制度改革、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等等,均需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来阐释和解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9年创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国际社会科学杂志》,每期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50多年来,它已经讨论了文化、社会、经济、贫困、医疗、犯罪、人权、法治、政府角色、教育、全球化、妇女、青年、农民、移民等话题,体现了知识界对这些公共话题最新最深同时也是最全面的思考与表达。如此可形成期刊以问题讨论为中心的特色。
故从学术层面看,“学科综合”与“问题综合”并重并存当是人文社科学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之二:“纸版学报期刊”与“电子版、网络版学报期刊”并重。纸版学报期刊与电子版、网络版学报期刊并重并存,是因为:其一,市场约束。期刊市场发展规律决定——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二者均有读者需求和市场发展空间,均有其存在的价值——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使然;其二,技术约束和期刊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从文字发明、形成和文字载体的发展和学报期刊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看,从甲骨(文)、金石——竹、木简——布、帛、绸、绢、锦——纸质版——电子版、光盘版、网络版,由于技术、环境、习惯等约束,其发展有一个阶段性问题。譬如,电子版、网络版尚存在的网络普及问题、经济性问题、安全性问题、出版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阅读习惯、价格等问题,使其至少在较长时期内难于取代纸版期刊;其三,从二者的优缺点来看,二者各有长短,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竞争互动。就目前来看纸版期刊仍是电子版、网络版期刊的信息来源和基础。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因其固有的特点与优势,是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的。——纸质出版物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品种,具有独特的文化积累与传播价值;历久弥新,可以保存、收藏,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经济廉价;具有原创意义,直接参与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生产、创造、传播,在日益兴起的知识经济中可以创造和扮演重要角色,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电子版、网络版期刊来看,虽然,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出版载体信息积聚量大,可进行超文本链接,获取信息高效、便捷,实现编者、作者和读者间互动交流,为期刊功能的最大发挥提供了广阔的演绎空间。但是,电子版、网络版期刊,在较长时期内由于市场、技术、环境、经济等原因还难于将纸版期刊挤出市场。
在较长时期内,传统的纸质版学报与新兴的电子、网络版学报之间也必定是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之三:“国际化”与“民族化”并重。经济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期刊的国际化,作为期刊重要构成部分的人文社科学报期刊国际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所谓学报期刊“国际化”,主要是指瞄准国际名刊大刊,更新办刊理念、拓展办刊视野、转换办刊模式、努力创办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的名刊大刊。一是学报策划、组稿的国际化。学报期刊要向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组稿;二是学报期刊学术内容和学术风格的国际化。学报期刊要广纳海内外学者的优秀学术论文和各种学术观点,成为海内外学者交流、发表前沿性、原创性学术论文、学术观点的论坛,将海内外学者的学术精品荟萃于学报,同时,又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优秀学术期刊;三是办刊模式的国际化。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办专业期刊或联办专题栏目;四是办刊规范、办刊语言的国际化。办刊规范逐步与国际接轨,学报期刊编辑规范应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标准和国际名刊大刊应用惯例保持一致,以便我国高校社科学报期刊纳入SCI和ISI国际检索系统,提高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学术地位和转载率、引用率、检索率;学报语言的国际化——可考虑双语或多语办刊和注意论文摘要、关键词外语的准确、规范、文化内涵、技术内涵和注意国内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五是装帧装潢、版式设计、印刷包装的国际化,注意吸取国外先进的艺术设计理念和技术;六是学报期刊发行、营销的国际化;七是编辑队伍、作者队伍、审稿队伍、审读队伍、读者国际化;八是改善和优化人文社科学报开展国际交流所依赖的学术生态环境。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争鸣氛围,创造国际交流的必要条件;增进“公众领域”意识,提供人文社科学者参与学术争鸣的论坛;尊重新经济条件下,知识生产的特殊规律;开通步入国际学术界的有效通道,才能使大学及其人文社科学报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增强竞争优势;九是通过人文社科学报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注意引进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方法、管理经验。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
所谓学报期刊的“民族化”是指学报期刊在经济国际化、期刊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在学报期刊国际化的同时,要注意保持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的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化可体现于学报的三个方面:一是学报要兼收并蓄,中西贯通,纳新吐故,扬弃创新,刊发构建中国现代人文科学、哲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构建中国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海内外学者理论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精品、经典论文,尤其是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研究的精品、经典论文。以利于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文科学、哲学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二是刊发扬弃、传承、发展、创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品、经典论文。刊发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地域特色、中国高校专业特色、学科特色的人文科学、哲学科学、社会科学科学、经济学科的精品、经典学术研究成果;三是注意学报装帧装潢、版式设计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纳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注意民族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吸纳、嫁接、交融和创新;四是“文化安全”(牵涉到政治安全、经济安全)问题。“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实际兼有“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全球化的过程,世界各民族存在一个对外来文化扬弃、吸纳和对文化霸权的抵制问题,这就牵涉到一个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问题。现代各民族国家将本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势必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对西方推行的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保持高度的警觉,甚至抵制,这样本土化问题就被提出来了。就是说,“国际化”“全球化”的同时要注意“民族化”“本土化”——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问题。
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是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国际化是民族化的交流、融合、发展与创新。没有民族化就谈不上国际化,没有国际间的交流、吸纳、嫁接,也难于有民族化的发展、创新。二是要注意把握“国际化”“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的“度”的问题。既把握扬弃与传承,吸纳、嫁接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基于此,人文社科学报在内容、形式及其他诸多方面均应注意二者并重。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之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大刊”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期刊“特色栏目”“优秀栏目”并重。显然,并非所有的社科学报期刊都能成为名刊大刊,所以,全国人文社科学报期刊必然是“名刊大刊”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期刊“特色栏目”“优秀栏目”并重并存的格局。最近教育部启动的“名刊工程”就作了两个方面的考虑和安排。一方面,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正式启动,打算通过5年的时间从1000余家人文社科学报期刊中,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另一方面,在名刊之外,今后教育部还准备重点建设一批社科学报的“名栏”(特色栏目和优秀栏目),评选一批在社科学报上刊发的“名作”(优秀文章),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一批“名家”(名主编、名编辑)。使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刊物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先进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显然,这项“名刊大刊”与“特色栏目”“优秀栏目”并重并存的“名刊工程”是符合学报办刊规律的。亦是符合“二八”法则的。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之五:“编辑科研化”与“编辑现代化”并重。人文社科学报编辑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在一定时期的先进性。编辑现代化是一个受所处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制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诸多因素影响,或者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诸多因素影响的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编辑现代化可以从六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从学报编辑主体理念来看,现代学报编辑工作应注意“十化”,即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科研化、学者化、特色化、经典化、综合化、网络化、资源优化。现代学报编辑应当树立十个意识,即策划意识、民主民族意识、开放意识、市场与法律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人本意识、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第二,从办刊模式来看,应考虑开放式、联合化办刊模式。从编辑规范来看,要考虑五点:一是统一、简洁、适用、方便;二是有利于文献检索查阅;三是有利于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传播;四是注意国内、外读者阅读习惯;五是注意与国际标准、国际规范和国际惯例的衔接。第三,从物质技术层面讲,编辑现代化是指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编辑过程、手段、载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第四,从学术研究层面看,编辑现代化是指编辑刊物内容的学术水平、学术价值,学术探讨的前瞻性、前沿性、原创性、经典性,理论探讨的与时俱进与应用研究的针对性、先进性、可行性。第五,从科学管理层面来看,通过学报编辑的理念创新、学报编辑流程创新、学报编辑技术手段创新、学报考核分配机制创新、学报发行机制创新和宏观、中观、微观总体策划及多项局部策划,突出学报主办院校的专业及学科特色、所在地的地域特色、经济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创办特色刊物、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发展之路,塑造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学报编辑科研化,是指学报编辑应注意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努力优化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形成多元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素养、能力、水平,不断取得编辑主、客体知识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促成其转化——提高学报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出版质量和取得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学报编辑科研化,一是学报编辑对主、客体知识领域的知识信息获取、研究;二是学报编辑对主、客体知识的创新。
编辑科研化与编辑现代化是辩证的良性互动关系。学报编辑科研化是学报编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学报编辑科研化包涵学报编辑主体、客体及学报编辑出版全过程各个环节的科研化。无论是学报编辑物质技术层面的先进性(编辑手段、过程、载体的数字化、网络化),还是学报学术研究的先进性(前瞻性、前沿性、创新性、原创性、经典性),以及学报管理的科学性、先进性均需要编辑的科研化。只有坚持学报编辑的科研化,才能保持学报在这几个方面的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即现代化。故人文社科学报在新的时期将是“科研化”与“现代化”并行并重,互促互动。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之六:“专业化”与“特色化”并重。“特色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报的个性和特色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核心竞争力是有别于其他学报的自身独有的优势和能力。对人文社科学报期刊来讲,它有六层涵义:一是精品化,品牌化;二是经典化。含编辑的经典理念、选稿的经典意识、编校的经典意识和经典的科研精神;三是个性化。具有“独一无二”的、有别于他的学报元素;四是创新性。学报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不断创新、提升,与时俱进;五是比较优势。含学校优势、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地区优势、历史优势、民族优势;六是学报管理科学化和编辑科研化。
“专业化”是“特色化”的重要路经之一。人文社科学报的“专业化”是指以一所高校或多所高校的优势专业或优势学科为核心或依托的单一专业或学科的学报期刊。目前,自然科学学报以专业和学科为依托跨院校“专业化”办刊比较成功的有《数学学报》《物理学报》……而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以专业和学科为依托“专业化”办刊的比较少,一般院校都是“综合化”办刊,学报学科涉及领域过于宽泛,过于庞杂则难于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及读者群的定向,难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故提高学报专业化水平,收缩专业范围,则有利于读者定位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提供了一个专业化的学术研究平台。有利于“高、精、尖、深、新”的专业学术成果荟萃于此,有利于成果的修正、提升、交流、传播、转化,有利于国际国内专家的学术联络、切磋。“专业化”与“特色化”并重是市场规律、期刊发展规律使然。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之七:“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并重。学报核心竞争力是指其有别于其他学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和能力。一方面,这种优势和能力使其在同类中脱颖而出,树立起不同凡响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这种优势和能力是由办刊理念、办刊特色、办刊文化、编辑科研化水平、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编辑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的管理体系……一系列从不同侧面体现学报综合竞争力的指标整合而成。倘若忽视其他方面的竞争力,搞“单打一”,则难于形成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学报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是辩证的统一。故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之发展必须是尊重市场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并重,方能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力。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发展趋势之八:“三个代表”思想导向与“市场”导向并重。学报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内核——先进科研成果的修正、集成、提升、再创造、传播、转化的载体和中介。一方面,学报编辑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把握学科研究的前沿,将具有原创性的人文科学、哲学科学、社会科学精品荟萃于自己的学报,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人民的利益,促成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推动哲学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促进先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另一方面,学报要适应新经济的特点,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办刊规律、尊重国际惯例、树立先进的办刊理念、学习先进的办刊经验,政治质量与学术质量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政治导向与市场导向并重。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一是高校和人文社科学报要正确认识“四个同等重要”的深刻内涵,积极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让社会都来关心、尊重、热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二是高校和人文社科学报“要把作为育人为本的一项重大使命,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要把全面繁荣、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点加强学科、队伍和基地建设。”三是高校和人文社科学报作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和平台“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点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研究项目,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项目。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要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科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四是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回答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努力多出精品,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为“四大文明”建设服务。在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的成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