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以小学语文《题西林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林论文,小学语文论文,为例论文,支架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新课改以来,学界对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存在着许多争议。近年来,这种争论有统一的趋向,即建构主义者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又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1]所以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以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2]建构主义有三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在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对支架式教学加以阐述。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理论依据
“支架”(scaffolding)原意是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为学习者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完成的任务。[3]
“支架式”教学是在维果茨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是儿童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是“可能发展水平”,是儿童在别人(如教师)的帮助下或与同伴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儿童心理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ZPD)。正是在这两个水平的动态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教学应植根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应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维果茨基由此引出了“辅助学习”(assisted learning)的理念,这就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雏形。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一般可包括“搭脚手架→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和“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获得比较全面和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生和同事对本次教学活动评价。
这五个环节教学基本框架,体现了教学理论和思想的讲课主体框架。为了使“支架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广泛地运用,我以《题西林壁》为例来具体阐明每个教学设计阶段。
1.搭脚手架
首先对学生原有水平进行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运用学习工具来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并且对古诗语言讲究形象、色彩、韵律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可以掌握这首古诗的含义、写作意图等,并能进行迁移。
掌握目标:能理解这首诗的含义,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意图,能悟出这首诗的道理,在对写作背景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去改诗、吟诵,学以致用。
2.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应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教师要适时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探索方向,知道围绕目标“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向学生提问。
(1)进入情境,播放CD让学生欣赏。
片断一:师:对这首诗的作者,同学们了解多少?(我在课前已要求学生对这方面进行过预习。这样可以比较好地进入随机教学)
生:苏轼是宋朝人,他的诗、词、画都很有名气。
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学生七嘴八舌地交流。)
师:你们对苏轼的了解还真不少,有关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了吗?
(学生摇头。)
(2)出现最近发展区,我给予指导。
师:没关系,老师查到一些,一起看看,自己读一读。(当遇到学生不是很清楚的问题,我及时搭“脚手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下面的学习)。
3.独立探索
让学生独立探索。先由我启发引导,然后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我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我进行引导:
(1)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我进行指导。
片断二: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把这首诗反复读几次。
师:我们不能光会读会背就行了,现在大家考虑一下,我们该怎么学习这首诗?
生:可以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
生: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意。
生:还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进行自学,如果需要老师的帮助可以举手示意,老师随时为你服务。
(3)进行学习效果的反馈,我反馈及时,并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诗意学习到人生哲理,适时进行德育。
片断三:师:现在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第一、第二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生:我知道第三四行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全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师:反过来呢?
生:如果片面地看,就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
师: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行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读最后二句。
4.协作学习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构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进行小组讨论。
(1)把你们喜欢的句子,认为诗中用得好的词,小组讨论抄下来。
(2)设身处地地站在诗人的角度,小组讨论为什么只有苏轼在遍游庐山之后会悟出这个道理呢?
(3)小组讨论写两句诗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全面看清问题。
片断四:师;其实去过庐山的诗人很多,为什么只有苏轼在遍游庐山之后会悟出这个道理呢?回想刚才的背景资料,想想诗人坎坷的人生,曲折的经历。
(小组讨论)
组一:我们觉得苏轼原来只知道自己有才华会受到赏识,没想到有才华也会受人陷害。
组二:苏轼由看山联想到看事,认识到自己以前没有看清官场的真面目,以后既要看表面,也要看实质。
师:真会学习!(及时评价)
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写两句诗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全面看清问题。
组一:要识庐山真面目,就要站在庐山外。
组二:要识庐山真面目,就要反复多接触。
师:多有灵性,可称得上是现代小苏轼了。
5.效果评价
评价要与问题探索过程融为一体,既要关注学生动态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理解程度的不同,分小组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小组进行评价;在班级朗读,班级对个人的评价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来吟咏诗歌。
片断五:师:现有我们都是诗人,身在美丽的庐山,想想古人吟诗的样子,你也来吟诵一番。
(学生有的一边写一边吟;有的捋着“胡子”吟诵;有的边走边吟……)
6.学习的迁移
(1)对学过的这首诗进行迁移,教师出示《盲人摸象》的故事,问学生:如果我是盲人怎样才能知道大象的真面目?
(2)苏轼进入庐山之后写了几首诗,有的描绘庐山的一种景象,有的写了自己的其种感受,教师出示课件(三首诗歌),让学生去体会,并且让他们课后再去查资料深入学习。
四、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
支架式教学模式明确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一个支架(帮助学生学习),从搭建支架到最后拆除支架是一个过程。这一模式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但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其不足:一是知识不系统,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作为一个支架,帮助学生学习,不可能完整地讲授知识体系。二是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都能适应,这是支架式教学模式要着重解决的。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能否在知识的建构上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