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高艺,杨晓弟,高伟

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高艺,杨晓弟,高伟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天津 300000)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模式下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之后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实施对策,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实践

1 前言

作为电力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应用极为关键。对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电力营销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 互联网模式下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营销区域划分严明

目前,电力营销都是按照区域划分,营销机构分为外包型和电网企业自有型。无论外包还是自有,都是以营销区域划分,专人负责专门区域的用电、收费、更改户等业务。对客户的服务是限时间和限地点的,每一电力客户只能到一个指定营业厅去办理用电业务及付费;电网企业或供电单位有多个营业厅办理用电业务,所以难以及时了解客户的各类信息与动态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一对一的服务;客户总是处于被动消费的状况,不能方便地与电力企业互动。

2.2 电力营销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全国电力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在信息化过程中有管理流程混乱、电价营销单一的问题。在西部偏远山区,电力营销还是维持传统的纸质营销、广播营销等方式,对于咨询用电的解答仓促,带有应付心理。营销中对专业术语,不能准确地进行解答。生产、生活用电高峰期,会通过拉闸限电的方式减少偏远地区的供电量,居民用电客户对使用的电力消费方案不能完全理解,营销中的低质量服务引起部分用电客户的反感。

2.3 互联网整体营销实施程度低

收到互联网诈骗、智能手机使用程度、电力APP推广程度的限制,加上电力企业的国有控制性质,目前我国电力营销中互联网整体营销的实施程度偏低,多用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电力营销。如产品的信息陈放在电力企业营业厅的材料取阅架上,以社区、村镇为单位,统一征收电力费用。用电单价上调或者降低不会预先告知,仅仅在用户缴费时能知晓。部分地区如居民客户使用先预存后交费的方式用电,只能到社区指定电力营销点充值,电力使用情况查询以对应的电卡原件到社区电箱刷卡查询。这样的电力产品及使用营销费事费力,过程较长,给客户增添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4管理方案不够完善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方案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营销效果。营销实际效果的产生也直接来源于营销管理方案。事实上,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工作如何保持有效开展,都应依照相应的营销管理方案。营销管理方案对整个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电力企业的营销方案主要由营销任务、营销途径、营销目的组成。电力企业的营销目的在互联网环境下仍旧不是非常的明确。目前仍有部分电力企业将电力供给作为营销任务,营销活动仍未电费缴纳、欠费催缴。对于客户沟通、监督等并不到位。而在营销途径开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环境下电力企业建立相应的电力营销监管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实施对策探讨

3.1 提高电力营销客户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要

供电企业拥有大量的客户群,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因此,提高供电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供电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提高供电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在供电企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重要的优势,实现对客户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客户服务上的创新,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供电企业的工作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及时地了解客户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客户的反馈提供有质量的服务。同时,供电企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客户的消费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客户的消费情况提供适合客户的产品。供电企业还应该利用互联网对客户交易的时间信息进行统计,尽可能地将交易时间调整为广大群众都能接受的时间段,满足客户随时进行交易的需求,使客户不会受到交易时间限制的影响。互联网技术与电力营销客户服务有机地融合,客户们可以利用微信、支付宝、网上银行等方式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电费缴纳业务,同时客户们也可以在自助终端上自主缴费,节省了大量时间。

3.2 大力挖掘电力大数据的增值服务

供电企业通过采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其他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就可以获得大数据集合,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行为。例如,通过电力历史数据和气候、经济指数等分析未来全社会用电趋势,对于某个企业或者家庭的电力历史数据分析,可以掌握其用电特性。供电企业应该大力挖潜,重视对电力大数据的增值应用,对客户除了提供用电量和电费缴納数据,还应该附加提供企业用电负荷情况、用电设备情况、供电能力情况等信息,并且开展减排建议、用户经济用电方案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不断开拓客服服务的新内涵。

3.3 用“互联网+”其他产业的思维拓展客户服务渠道

互联网技术能将全社会用户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分析预测出客户需求,实现营销服务手段上的不断创新。全社会用户的信息包括个人社会关系、金融信贷、家庭能耗、经营生产、消费习惯等信息,供电企业不仅需要获取用户需求信息提前进行电网建设规划,而且也需要获取用户的信贷情况提前对电费回收风险进行管控。同样道理,财税部门、金融银行、交易方也需要从供电企业获取历史用电数据来评估这个用户的生产经营状况。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供电信息数据和其他行业的数据可以互为利用,可以为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供电企业可以从电商获取地区电器销售情况,预测用电量的增长情况,而且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合理使用电器的节能措施。因此,供电企业的营销服务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的服务内容,更应拓展延伸到其他行业中。供电企业应该探索有效渠道充分利用各行业的数据、推送增值服务给用户,通过互联网技术,如供电APP、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使得用户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

3.4 完善管理制度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电力企业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同时,还应与互联网保持同步发展。在此期间,电力企业应就用户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等相关性纳入到营销任务中,确保电力企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从客户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这样的发展要求,在确保营销任务更充实的前提下,还能够为营销目的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电力企业适应互联网环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当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与客户互动网络平台,将最新通知分享给客户,促使客户能够积极参与到电力营销中,促使客户能够提出指导性的建议,以便电力企业能够进一步了解客户的需要,这对提高电力企业营销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研究分析,对于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应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浅谈“互联网+”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6(10):60-62.

[2] 韦红云.创新电力营销服务的研究[J].广西电业.2017(01):115-116.

[3] 李贵民.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服务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9):88-89.

论文作者:高艺,杨晓弟,高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基于“互联网+电力营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高艺,杨晓弟,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