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简述论文_唐仙娟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简述论文_唐仙娟

淳安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7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是当前对于安全质量保证的一项比较重大的工程,可以说不仅关系着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妥善的保障工作,因此,结合一些裂缝产生的原因来实施一些相关措施和解决办法,通过相对应的处理技术来避免结构中裂缝的产生,把危险将至到最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

前言: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需求不断的提升,传统施工方法的应用不断被创新和改革,在现有的施工技术中,结构裂缝问题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最多的技术问题之一,同时给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技术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从工作实际中解决现有工程裂缝的质量问题,应结合理论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对结构裂缝的控制及技术的应用。

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概述

结构裂缝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其裂缝的类型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好控制,可按照施工裂缝的对应类型进行施工技术的针对性应用与分析。现阶段,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遇到最多的就是混凝土的收缩类裂缝,由于混凝土在制作完成后,会进行相应要求的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到施工环节,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相对较快,容易导致整个混凝土的体积变小,形成一定的收缩徐变,进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温度型裂缝,水泥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差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在结构整体强度相对薄弱的地方出现裂缝。另外,结构体型的徐变导致的裂缝也会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相应的伸缩缝产生一定的裂缝。还有支座型钢筋裂缝,在梁上部的支座处产生的裂缝,穿线管裂缝是在施工质量要求及施工控制的力度不同导致的,如外加剂在添加的过程中,由于掺入混凝土的量及相应的质量失去控制,输送管道堵塞,进而形成一定的徐变压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2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出现原因分析

建筑结构的裂缝出现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可以总结为温度影响、水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徐变导致的。下面就结合这两方面的原因具体进行分析。首先,在温度变化上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结构中的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形成一定的温度差导致的,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水化热的形成,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明显的高于外界温度,形成较大的温度差,这样就会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形成一定的拉应力,当这种拉应力超出混凝土承载的范围后,就形成了裂缝。另外,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及温度变化也会形成一定的裂缝。

其次,在混凝土收缩和温度突变的影响下,也会使得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由于在建筑结构施工后,混凝土结构会有一部分暴露在太阳光下,这样就形成了阳光照射的一面温度要高于背光的一面,因此使得混凝土自身结构的温度呈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变化,进而形成一种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主梁结构的限制,会使得整个的主梁结构在由于拉应力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

其次,是结构裂缝。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基的沉降,导致的房屋建筑结构的承重墙等没有发生沉降,但是其他的结构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这样就会在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剪切力,在没有设置相应的沉降缝时,就容易产生结构裂缝,即竖向裂缝。

最后,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上,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施工,然而混凝土的质量和运输及其配置对于整体的质量和裂缝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比例上会结合专业的角度和建筑条件需求来进行完善的,但是很多操作人员通常是根据经验来进行配置的,还有就是管理者为了能够控制材料的成本和利用,在整体的配置性能上比较差,无法满足建筑的承载力,导致大面积的裂缝。另外,就是在养护上存在着很大问题,建筑工程前期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维护,同时还要保证使用后期的养护,这样可以防止混凝土的强度出现偏差,一旦影响强度,就会出现承载力不足,导致裂缝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原理及处理技术分析

3.1混凝土搅拌技术

针对混凝土搅拌技术来,要明确工程结构的范围,充分考虑搅拌时间、投料的量以及投料顺序等进行综分析,在搅拌时间上要根据地理位置的优势进行,在投料量上要根据设计师既定的目标进行投放,在投料顺序上按照规定进行投放,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搅拌技术上,不可向搅拌桶内添加任何材料,避免影响混凝土质量,有效的保证强度及其均质性。

3.2填充处理技术

所谓填充技术来说,和裂缝存在很大的关系,特别是针对比较大点的裂缝来说,需要有足够的尺度来完善加固,从较宽的面来完善裂缝,以致保证裂缝得到妥善的填充过程。裂缝填充技术在整体的操作上,施工简单且施工步骤难度较低,因此施工效果明显,整体的修复效果也比较明显,对于裂缝宽度比较小,也可以进行完善填充处理。

3.3灌浆处理技术

针对灌浆处理技术来说,是当前对于房屋建筑裂缝处理中最为常见的,任何裂缝的出现,都可以进行填充和修补,在操作手段上比较简单,成本低,而且灌浆处理对于裂缝处理质量也相当标准。什么是灌浆处理技术?在整体的处理方法上主要是通过填补水泥或者其它材料来进行完善,在填筑过程中,会结合裂缝的大小来达到填充效果,这种方法比较注重的是细节,着重把细节的填充来实现有效化,同时还要避免传统的修补技术。

3.4结构强补处理技术

对于结构强补处理技术来说,是房屋建筑中比较常用的处理,主要是在建筑中离不开混凝土,然而混凝土的强度一旦出现不能够承载建筑的力量,需要出现裂缝,当前严重的也会出现崩塌的现象,因此要及时处理,然而结构强补技术主要用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上,主要是将出现裂缝的地方进行清理,对于有破损或者是阻碍混凝土结构的地方,要注入新的混凝土来进行强补处理。

3.5表面处理技术

对于表面来说,主要问题是裂缝容易用肉眼看到的,怎么有效的妥善处理好,就可以使用市面上的一些加固材料和贴绞之类的东西,对于这种表面裂缝是不容忽视的,容易随着时间形成大的裂缝,在表面加上贴胶或者可以采用一些树脂类的材料,使得表面能够加固,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渗漏的现象。

3.6完善材料选择和控制

关于裂缝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首先混凝土工作时,需要水泥和煤粉灰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大量的热量,最后导致裂缝,这终究是材料的选择,水泥的要求是质量、安全性、保质期还有就是要成分,坚决杜绝含硅酸盐的水泥,这是导致裂缝的主导因素,还有就是在添加沙、石材料选择时要按照水泥的比例进行匹配,防止材料的含量不匹配。只有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才可以防治裂缝的出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充分结合施工实际过程,合理分析裂缝的类型,并对裂缝的产生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紧密结构,重视房屋建筑结构裂缝产生后的补强措施,合理应用水泥、粗骨料等原料。本文以房屋建筑工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为引入点,通过分析控制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技术应用措施,对解决整个裂缝质量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蕾.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裂缝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230.

[2]汤孟超.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4):3-4.

[3]张学霖.试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7):25~26.

[4]王慧霞.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裂缝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0):51~53.

论文作者:唐仙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简述论文_唐仙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