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析论文_闫磊

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析论文_闫磊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摘要:现如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事业单位发展在进一步的提升,在面对时代发展中经济浪潮的洗礼,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控应进一步的加强,紧跟着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人力资源体系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是极度可观的,事业单位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范围进一步强化,使得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优化,以达到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新常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析

引言

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当前新形势下,需要事业单位积极顺应潮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人力资源在事业单位中的地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推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1激励模式匮乏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上,为了充分达成预期的管理目标,要求在进行人力资源管控的同时,要引入合理的激励对策。通过正确的激励对策运用,确保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实现对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激发,从而帮助更多员工提升工作效率,获取更出色的工作效益。从目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说,由于激励制度不完善,导致在进行人才激励的过程中,难以真正实现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人才能力的发挥。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上,采取的是定员编制的管理方式,因此在进行相应激励对策的选用上,并没有充分结合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人员来进行相应激励对策的合理制定和运用。由于事业单位的编制方式,导致在进行人员激励工作开展过程中,难以实现出色的激励对策引入,不利于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热情。也正是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对策,导致在进行相应的人才激励上,没有与之对应的激励制度,对于不同人员也没有形成差异性的评价制度,致使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中难免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人事管理模式难以契合社会发展需求。

1.2难以达成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

在进行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上,要求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运营方式的改进,应实现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构建。唯有充分地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够确保人才在工作过程中,实现最大化能力的发挥。但是就目前来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岗位不存在突出的竞争机制,导致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工作开展上,无法达成人才合理使用的目标。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机制,导致在进行工作落地上,人员难以真正达成预期要求,且人力资源部门难以按照人才需求进行相应岗位的规划,这也是目前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上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1.3管理理念落后

人资管理和以往的人事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区别,人资管理要求充满现代化管理思想,通过完善的人力资源计划,做好人员的选聘与分配、培训和开发、绩效和考评、激励和福利,是一个综合性、完整性的任务。但就当前的发展现况来说,事业单位在开展人资管理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大、很深,未全面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且,有些事业单位并未深刻了解到人资管理的作用,在实践过程缺少必要的重视,阻碍到人资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因为事业单位本质上属于非盈利性组织,就算改变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也无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与奖励,因此,内部职员对待变革普遍热情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途径

2.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在新常态下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途径的创新,需要立足于推动事业单位发展的立场,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新常态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重视管理认知的进一步创新,根据科学管理意识的引导,充分结合新常态下的发展需要,从而对整个事业单位的社会公共服务工作进行妥善安排。因此,在新常态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在管控意识上进行创新,并且通过合理的创新,调动事业单位优秀人才的工作动力,进而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基于现代化人才管理的需求,事业单位还要紧跟时代变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借鉴和学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我国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构建起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事业单位人才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2更新人员管控激励对策

基于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事业单位人才管控还应当构建起新的激励政策,始终强调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在传统的人才管理机制上,引入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充分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其工作热情,引导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能够投身到事业单位日常的工作活动中,从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另外,事业单位不同部门和岗位具有不同的工作特性,其工作的内容、要求均不相同,因此在设置激励制度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使之更加契合事业单位的岗位发展,通过合适的激励政策,调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通过合理的评价对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体给予奖励和激励,为整个岗位的发展树立优秀楷模。通过榜样的带动,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从而营造出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对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推动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

2.3加强人岗匹配

事业单位中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都可以得到顺利推行与执行后,就会不断提高单位内职员与岗位的匹配性,使表现优秀的职员占据更关键的岗位,对表现优秀的职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而且进一步从员工队伍中清除一直拖后腿的职工,精化单位内部人才队伍,让整个事业单位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协助本地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加速本地经济、精神文化创建及发展。当整个单位内部人资管理工作迈向科学的发展道路之后,就要吸取其他优秀事业单位的管理措施,学习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考评机制,进一步优化自身,为事业发展的创新发展助力。

2.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事业单位具有服务性,所以在绩效考核中要体现出服务的价值所在。对于全部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可以以“德、能、勤、绩、廉”等几方面为主详细地展开。对于部分财政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来说,在有公益性的同时,还有节约资金,创造效益的义务,所以还要体现在投入与产出的一面,绩效考核除了“德、能、勤、绩、廉”几方面外,还要将个人为单位的贡献程度作为重要依据,将二者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完整、最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来说,考核主体不仅是领导对员工的评价,还要加强员工对领导成员的考核,实现绩效考核的相互评估。

结束语

知识经济状态下,竞争的关键是人才,所以怎样提升各领域人才资源管理水平显得非常重要。近些年,事业单位已了解到创新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但是,因受到观念、历史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时依旧面临诸多问题,阻碍到事业单位运营时效性的提高。因此,新常态下,怎样推动事业单位创新人力资源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秦保芳.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析[J].中国市场,2017 (21):181-182.

[2]吴宏伟.关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析[J].商讯,2017 (15):194+196.

[3]崔洁.论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110.

论文作者:闫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新常态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析论文_闫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