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但是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偏低,同时由于语言的差异性,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藏文阅读能力非常不理想,间接的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藏文的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藏文教师要积极进行藏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完善,不断增强学生藏文的阅读能力,同时对民族的进步也有一定的影响,下文主要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藏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藏文;阅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3-0053-01
中学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中学时期又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此时对学生进行培养,对学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就要求学校要积极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进行中学藏文教学的过程中,藏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想要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藏文成绩就应该在中学生的藏文阅读能力上入手,提升中学生的藏文阅读能力,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积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决,促进藏族学生藏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1.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藏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想要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藏文阅读水平,首相应该促使学生对藏文阅读充满兴趣,这就要求藏文教师对藏文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及创新,使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这样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藏文阅读质量。想要提升中学生对藏文的阅读兴趣,方法一: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所以教学也应该进入现代化,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来进行,中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这样的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提升学生对藏文阅读的理解。方法二: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故事或者是名人轶事导入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以及名人轶事能够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恰巧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将其转变成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动力,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藏文阅读状态当中。方法三:教师可以用与藏文阅读篇章意境相似的音乐作为阅读课程的导入。美妙的音乐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当中尽情地徜徉于阅读的书海,在聆听音乐旋律的过程中和阅读篇章内容结合起来,快速掌握阅读知识。
2.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藏文口语艺术
中学藏文阅读教学语言具有示范性的特点,因此讲究口语艺术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用自己鲜活的语言为学生传道解惑是开展藏文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即使是在教学手段多元化的时代,藏文阅读教学的这一基本特点和方式也没有发生变化,究其根本阅读教学的实质是语言运用艺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藏文阅读内容具有极强的情感性,同时其阅读思维也具有情境性的特征,因此而藏文教师必须确保教学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逻辑清晰等,这样才能够用自己良好的语言艺术将阅读文章灯中的画面和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并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当中的画面和形象进行再创造。在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藏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复述以及描述的过程中都要用新颖、富有情感和感染力的语言,这样才能够形成对学生的长效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美妙的阅读体验,在阅读当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熏陶,同时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生打开思绪,彰显自身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藏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结束语:
藏文阅读教学在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藏文教学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藏文素养和文化内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实际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拓展知识,加强课外阅读,从时也要修炼自身的口语艺术,构建高效的藏文阅读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浅析新形势下高中藏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及其优化策略[J].泽仁拥忠.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年09期
[2]初中藏文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初探[J].加措.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年14期
[3]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藏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朗加多吉.快乐阅读2015年22期
论文作者:更却才仁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藏文论文; 学生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论文; 教师论文; 中学论文; 兴趣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