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七师130团医院检验科 834034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体检的130例健康者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检验前过程各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结果: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中的溶血、体位与检测时间影响着检测质量。结论:临床实践中应关注生化检验前过程的质量,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检验仪器的精密性与科学性,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降低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进而为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化检验;检验质量;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主要包括医师申请检验、患者准备、项目要求、采集与存储标本等环节,此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隐秘性[1]。在临床实践中,为了保证检验的质量,对检验前后环节均有严格的要求,但检验前过程的质量控制存在诸多的不足,其成因为复杂与隐秘的质量缺陷、不可控的非检验人员,而检验前过程的众多因素均影响着检验质量,为了认识其中涉及的各因素,掌握其对检验质量的影响,本文以130例我院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体检的130例健康者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0例,女60例,最小18岁,最大77岁,平均(39.4±2.1)岁。
1.2方法
采用迪瑞公司CS-600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保证检测仪器处于最佳状态,根据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校准、操作与保养,检测体检者的免疫球蛋白(lgG、lgA、lgM)、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胆红素(TB)、三酰甘油(TG)、钾(K+)、Cl-与总蛋白(TP)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体检者溶血、体位与检测时间对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溶血
溶血后的UA、TG值高于溶血前,Glu、TB值低于溶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3检测时间
原始标本3h检测的Cl-、K+值高于即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采血后分离血清冰冻保存第30d的Cl-、Glu值均低于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直接影响着检验的结果,为了提高检验质量,不仅要提高检验前的各项技术,还要关注相关的人为因素,通过各环节的完善与各部门的配合,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才能够逐步提高[2]。
本研究以我院的13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结果为溶血、体位与检测时间均对检验质量有所影响。溶血后的UA、TG值有所升高,而Glu、TB值有所下降,其原因为血浆中成分含量、浓度等异于红细胞,同时,血红蛋白与其他内容物的释放均可能影响上述指标。体检者行卧位的TG、lgA值低于立位,同时,不同检测时间的Cl-、K+、Glu值差异显著。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重体检者的体位要求,并且要根据相关的操作标准与要求,保证保证运送、贮存与检验的合理性、及时性与科学性,如果医疗机构条件允许,可由专门人员负责各项工作,避免各环节温度、湿度与光照等因素影响检测质量[3-4]。
综上所述,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应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操作仪器的先进性、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完善的质控体系,同时,通过对检验前过程中各环节质量的监管,在各个部门与人员间的配合与协调下,检验质量将不断提高,进而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文俊. 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9):24-25.
[2]祝增兴. 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8):91-93.
[3]娄赛赛,梁亚珠. 生化检验前过程控制对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与建议[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3):125-126.
[4]张书茵.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前过程对检验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3):126-127.
论文作者:李红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生化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论文; 统计学论文; 体位论文; 差异论文; 环节论文; 《健康前沿》2016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