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韩娅婷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韩娅婷

(身份证号:3201111990****522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智能化施工在当前的建筑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建筑的居住环境要求也在提升。建筑工程智能化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当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因为施工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相对于技术应用的集成性要求也很高,为了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智能化发展,文章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关的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策略

引言

建筑智能化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综合工程,它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向人们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在现代建筑智能化施工建设中,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整个工程均具有管理责任。项目经理在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不但属于是管理岗位,同时也是技术岗位,但是在实际中项目经理很难实现跨专业及跨学科的整合,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目前项目管理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本文则首先关于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关于项目经理管理中的工作完善策略探讨。

1概述

建筑智能化主要是在传统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技术,结合可行性方案分析结果,在投招标工作开展过程中构建与建筑施工目标相符的施工方案。建筑智能化施工具有系统化、专业化及节能化等突出特点。系统化是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将建筑信息、建筑性能、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集成,保证整体建筑建设的安全性;专业化主要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开展中体现,主要核心技术为数字技术,对整体施工管理人员的智能技术掌握程度要求较高;建筑节能化主要是通过对建筑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合理安排各项资源,保证建筑资源的有效应用。

2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现状

2.1专业性低

智能化建筑结构的产生,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然而,因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理念运用时间相对较晚,在进行施工技术选择中,往往会受到理论、实践经验的限制,从而使得国内智能化建筑发展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国内现行知识产权法难以确保开发者合法利益,导致在多数领域内先进技术呈现空白状态,仅依据国外引进的方式,完成智能化建筑设计工作。另外,国内现有建筑人员、建筑院校仅针对特定专业开展教学工作,而忽视全面型、复合型人才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加之部分建筑师出现“读死书”、“纸上谈兵”的状况,致使智能化建筑发展步调相对迟缓。针对此,在全面发展智能化建筑领域过程中,可通过“理论+实践”双结合的人才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建筑人才,以期为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2竞争意识较为薄弱

依据权威数据统计,国内关于智能化建筑施工单位较多,然而各单位间因交流平台、交流机制的限制,仅以自身权益为发展目标,则难以实现“科学竞争、优胜劣汰”行业格局。其原因在于:国内各个智能化建筑施工单位间水平参差不齐、业绩过于拼凑,在此背景下,致使智能化建筑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实践经验匮乏、管理流程尚不成熟、管理效率低等制因,导致施工期间频繁出现管理偏差或失误的状况,不仅对智能化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威胁,还会延误项目竣工工期,使智能化建筑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3系统规划理念缺失

在建筑智能化建设阶段,施工现场调度、物资管理是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缺乏系统规划管理理念,导致各参建单位在建筑智能化建设阶段的观点不一致,甚至出现施工方盲目迎合建设方要求的情况,致使建筑智能化标准成为简单的数字技术的堆积,对整体建筑智能化工程实际效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系统功能短缺

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情况,可得出我国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功能短缺程度明显。且整体系统智能化技术运转效率不高,导致整体建筑工程施工延期问题频繁出现。

3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3.1提高对技术进行研发的力度

现阶段,对于智能化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其技术还是很薄弱,各个政府就需要加强对于相关技术创新的支持,对于相关有突出贡献的人员需要有效奖励。建筑企业以及相关施工企业一定要能够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组建相关的施工队伍,并且拨款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以此能够为施工管理的技术提供科学合理的施工环境以及保证,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建筑智能化的合理管理。

3.2使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对施工环境进行合理的监管

现阶段,所采用的施工管理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还有很大的不合理性,并且每一个工种之间也缺少相应的沟通,所以,就需要对现阶段的施工管理体系有效完善,对于施工当中的相关环节有效融合。并且在实际的施工中还需要对相关方面在实施中按照实际状况来进行,还需要对各个部门的相关责任以及联系有效明确,对管理体系合理完善化,对相关的施工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于施工当中的相应机制有效的落实到每一个人员身上,使得其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不断将施工过程的质量提升。

3.3规范施工行为

由于智能化建筑的实现需通过技术设备、管理模式的参与,只有在二者协调配置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建筑整体安全性和施工质量。如控制、管理、监理、协调施工模式的产生,可对智能化建筑施工行为予以规范化管理,其中控制包含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多项内容;管理以合同管理、材料管理、现场管理为主;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理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行为实施约束;协调是指针对合同条款、行业规范相关内容,对智能化建筑项目主体协调控制。

3.4加强监理力度

由于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方法与专业知识的不足,导致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效率低下,给业主带来了损失,这一现象是智能化建筑领域目前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便是通过加强监理力度,来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建设质量。但相比较于普通建筑,智能化建筑的监理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电子传感、弱电设备、各种线缆以及信息网络部件等,这些均需要监理工程师进行量化评估与测试验收,从而给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现象,可以组建专业的监理队伍,来对智能化建筑进行监理。监理队伍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合理监督、约束工程建设方,对其设备选型、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估与干预,为确保智能化建筑的建设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站在业主的角度上考虑,客观评价建设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大大减少了业主的风险。

结语

现阶段,在建筑行业当中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其主要的构成部分,并且也是实现建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强化施工管理的协调性,强化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此来将整个施工队伍的素质提升,对图纸设计实现科学化,建立完善的制度,这样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智能化工程的有效进行和质量安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建.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3,(14):109+116.

[2]楼恒阳,施展赟,朱明珍,等.建筑智能化智能化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5(8):176-176.

[3]沈建军.关于建筑智能化施工方面的管理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297-297.

[4]田宇,李宽生.建筑智能化智能化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2042-2042.

论文作者:韩娅婷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_韩娅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