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通讯安全技术的探讨论文_王鹏程,刘晓,任俊芳,王珺,邵琳

关于信息通讯安全技术的探讨论文_王鹏程,刘晓,任俊芳,王珺,邵琳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041000)

摘要:现在的社会已经迈进了信息时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进步与广泛应用已经让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惊人的变化,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信息通讯技术也不例外。它在改变了人们生活生产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它自身存在着安全漏洞,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防范,就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围绕我国信息通讯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必要性,对信息通讯安全技术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思考,对现代的信息通讯安全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它的安全、快速发展。

关键词:信息通信;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通讯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信息通讯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实现信息通讯的网络安全技术成为人们在网络活动中最关心的问题。

1我国信息通讯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必要性

在对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中,可以了解到它本身具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了许多,方便了大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和日常交往,及时了解各地发生的事情。但是,凡事都有对立面,虽然它有着如上的很多优点,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证,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大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实现它的快速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更要保证其安全性,真正让人们受益。

网络的出现让人们拥有更为方便和快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与此同时,人们对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为了满足自身这一需求,他们就需要对已经获取的信息内容进行系统归类和有效整合,这一过程就要依赖于各种网络平台,而网络平台的真实性和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它是开放的而且时刻在变化,这导致了它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人们对于这种不真实的网络环境产生了迷恋和依赖,甚至是耽误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有些人利用网络编造发布一些看似真实的虚假信息,给看到信息的人带来错误引导,让他们信以为真,采取了某些不当的行动,最终给自己或周围人带来了财产或者是人身损失。还有一点,网络环境自身的特点导致它十分容易遭到病毒的入侵,造成系统瘫痪,也就是说信息通讯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所以,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建立健全其安全技术防范体系是首要任务。

从国家层面来讲,国家整体的信息通讯安全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备,从个人层面来讲,很多人一味认为个人的行为不会给整个国家的信息通讯安全产生带来多大影响,但是量变引起质变,我国这么庞大的人口,每个人的行为累加起来,其影响力不可估量。

2影响信息通讯安全技术发展的主要诱因

2.1计算机硬件设备安全问题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运行环境是信息通讯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因此,其设备安全问题的存在必然大大影响着网络中信息沟通的顺利进行。如,PC机尺寸的逐渐缩小使得各种微小型笔记本成为现实,但其轻便易携特点的存在无疑也成为了信息沟通中重要内容泄露的又一途径。或者举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我们已经将文件进行删除,但此时的删除行为仅仅是对文件记录的修改,而忽视了在文件数据的存储区仍有其备份,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就可以将其迅速恢复还原,从而也导致了信息的泄露。

2.2计算机软件安全漏洞问题

软件系统在开发之初就对其后台的调控进行了安全通道的设置,以便于后期管理的实施。但这也成为了很多电脑入侵高手——黑客或计算机病毒对其数据信息进行破坏的主要系统漏洞。尽管绝大部分软件在开发时都赋予了自身安全修复功能,并且可通过外界的手动修复使其趋于安全的运行环境。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新旧软件的不断更替也使得原有的软件系统弊端过多地呈现出来,这些为黑客及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因而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漏洞问题阻碍着信息通讯安全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计算机人为主观操作错误的存在

一方面,网络信息传输中的恶意窃听、篡改及伪造行为不仅会导致信息的错误传输,同时也会影响整个通信安全体系的定向建立。另一方面,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等设施进行信息通讯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进而引起了数据的不当泄露。忽视对信息安全的防范,信息就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流失。此外,计算机管理人员技术实施的及时有效性及其基本职业技能的高低也是信息通讯得以安全传输的关键。

2.4TCP协议的安全性能较低

Internet的出现是联系着无数多个小规模局域网,并将各局域网的不同网络结构与数据传输路径进行有效的集合。基于此,TCP协议诞生了。TCP协议的提出使得不同网络结构与数据之间的传输有了共同的沟通语言,但这种协议的提出面向了所有的用户群体,并未设置一定的使用权限,因此其安全性仍受到质疑。

3信息通讯安全技术分析

3.1用户身份验证与识别体系

为了保证通讯安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和识别,在用户使用相关信息之前,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设置权限,用户只有获取使用信息的权限,才能访问信息数据,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权限进行约束。在计算机中设置有问必答的身份识别体系,用户只有正确的回答出计算机的问题,才能证明其身份,进一步获得使用计算机信息的权利。这样一来,某些黑客、信息入侵者就不会像从前那么容易窃取信息了,降低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所以说,用户身份验证与识别体系的建立是有科学依据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2恶意入侵及时检测技术分析

从字面上来理解,恶意入侵及时检测技术指的就是当计算机受到外部入侵遭遇病毒的时候,其能够依靠自身的防范系统予以精确的预测和有效的解决。这一技术对计算机的自身性能和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输节点是系统检测装置的常设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检测的实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3.3网络内部协议运行模式构建技术

信息通讯的实现是通过网络内部协议之间的协调控制决定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及链路传输的选择等。因而,对其内部协议的破坏就等于对整个网络通讯运行的整体性摧毁,主要表现为将原有协议数据进行修改后再进行传输或者截获正确信息的同时以合法用户的身份进行数据的再次传输等。无论哪一种对网络内部协议的攻击都严重制约了数据信息的科学传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网络内部协议运行模式构建技术是通过对传输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可靠性识别与验证,从而实现对协议内容的监督与重组,保证用户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优化了信息的运行环境,可以从更大程度上保证信息通讯的安全性。

3.5信息系统加密

(1)对节点进行加密,要求节点与端口链接更好的契合,这样才能在使用中,让信息的传输更为机密。其中节点机密是通过节点之间的链路传播方式让加密系统的效果达到最佳;(2)实施端点机密的方式能对节点数据进行保护,链路主要是让节点信息之间的安全系统得到最大的优化。信息加密的应用,能在最小代价的前提下实现对网络的安全防护;(3)部分情况下信息机密也是对信息安全性进行保护的最佳方式。阿里云以及中科院实施的联合实验室,就是根据双方的需求对阿里云环境搭建多个不同的量子安全传输域,以量子传输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数据中心互联。

结束语

信息通讯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公民个人利益,还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也是目前推动互联网发展,实现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关键,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信息通讯安全技术。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与法律法规的完善,未来必定会有一个安全放心的信息通讯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义军.浅析信息通讯安全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95

[2]张林.信息通讯线路维护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4):145

[3]卫星.网络通信安全及防火墙技术浅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3):135-136

[4]张建颖.通讯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2014,24(02):105-108

论文作者:王鹏程,刘晓,任俊芳,王珺,邵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关于信息通讯安全技术的探讨论文_王鹏程,刘晓,任俊芳,王珺,邵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