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视我们的教学现状,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他们或把预习新课置之度外,或敷衍了事地应付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或不假思索地抄袭他人作业与现成参考答案,或甘愿接受老师批评而拖欠作业。学生如此“冷漠”对待语文作业,日趋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固然与学生学业负担重,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差异等因素有关,但更与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本身“顽症”相联。克服语文作业设计及评价的“顽症”,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无疑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眼前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作业;作业设计;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4-0095-01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注重实践性
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都说明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性作业,将课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书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技能、方法的应用水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将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设计出多样性的作业,将有助于改变学生“冷漠”面对语文作业的现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体现新颖性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予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喜欢新鲜,不好呆板、枯燥,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设计既紧扣教学实际,又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新颖有趣的作业,让学生面对作业跃跃欲试,先做为快,不做不快。好奇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作业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传统语文作业大都以单一的书面表达方式,按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式”或“抄写式”的训练,学生只是进行机械的、枯燥的“应付”,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做到新颖多样,以此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作用。
四、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一改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设计难度系数呈阶梯状是作业,并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均得到充分发挥,都体会到成功乐趣。语文作业的设计除了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增加作业的层次性外,还要根据不同爱好兴趣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不同爱好兴趣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作业设计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爱好差异,分层布置,提供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五、小学语文作业的评价宜多样性
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样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语文作业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教师通过对话评价、分层评价、多向评价对作业进行评价,以语言、情感等方式,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新课标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实例》 郭裕源 顾存根 主编 宁波出版社
论文作者:钟德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作业论文; 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评价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兴趣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