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价值探讨论文_高桂田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山东青岛 266500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人员12名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观察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发现,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在预防出现院内感染的过程中,有效应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最终获得显著效果,将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凸显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院内感染;价值探讨

医院供应室在进行相关工作过程中,每一环境质量同医院整体医疗质量以及护理质量表现出密切关系,其同医院是否出现院内感染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具有密切的关系【1】。为了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临床开展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人员12名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09月-2015年09月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人员12名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护理人员全部为女性,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45岁,平均年龄为(32.5±3.6)岁。

1.2 方法

1.2.1 提高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力度

对灭菌柜实施认真监测,在准备使用脉动真空灭菌器之前,首先展开BD试验。需要提前实施化学监测,每周需要实施生物监测以及化学监测。此外,每月对于操作台、工作人员手以及物体表面实施细菌培养,并且对空气以及相关物品实施监测【2】。对于Ⅱ类区域,要求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大于200cfu/cm2,对于操作台、工作人员手以及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需要不大于5cfu/cm2;对于Ⅲ类区域,要求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大于500cfu/cm2,对于工作人员手、操作台以及物体表面,要求细菌菌落总数不大于10cfu/cm2,并且临床实施无菌物品细菌实验,最终结果表示为阴性【3】。

1.2.2 做好高压灭菌工作

在对灭菌物品装载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完全根据消毒技术规范以及相关要求展开。在下面放上金属器械,在上面放上敷料。在各个包间需要留有空隙。之后针对灭菌物品包装实施严格控制,在对灭菌物品进行包装的过程中,禁止过紧,严格进行封包,对于出现破损以及封口问题的包装进行及时纠正。之后针对灭菌物品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对灭菌时间、灭菌压力以及灭菌温度进行合理掌握。在实施灭菌过程中,需要对仪表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观察,一经出现异常,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加以处理,确保成功完成灭菌工作。之后,根据有关规定以及要求,在灭菌包中,合理放置化学指示卡,并且需要将化学知识胶带贴于上方。在固定时间实施生物检测,抽样展开细菌培养检测,有效确保灭菌物品质量。除此之外,在对灭菌物品实施包装的过程中,需要将对应示卡放置包内部,在包外部,需要确保六项标识全部齐全,此外需要贴3M贴,针对变色情况进行认真观察。

1.2.3 对于清洗消毒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医疗器材清洗、消毒以及包装全部过程实施认真控制,需要根据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操作流程。对清洗机进行认真维护,对于精密仪器,需要通过手工清洗。对于已经消毒灭菌区域以及未消毒灭菌区域需要进行认真区分。此外在对孔巾、治疗巾以及包布进行清洁以及整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操作标准认真执行。此外针对治疗包名称以及失效日期等进行准确核实,针对超过灭菌日期超过的治疗包,需要对其实施重新灭菌。对器械配套完整性、包装完整性以及零件完好性进行认真检查。之后对每一类针头卫生以及通畅情况实施严格控制。

1.2.4 在进行工作过程中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合理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可以为医疗器械、相关用品的消毒以及灭菌做出充分的保证,并且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院内感染的现象。医院在进行相关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创建消毒隔离制度,并且将其不断完善,合理执行交接班制度、质量监测制度以及查对制度等。护理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过程中,需要认真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展开临床相关数据统计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形式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观察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发现,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具体可见下表。

3、讨论

医院在进行院内感染预防过程中,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能够发挥显著价值,对此针对院内感染控制能够将医疗水平以及护理水平有效提高,针对医院安全卫生做出充分保证。将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加强,能够将护理工作人员管理技术水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管理意识进行有效提高。通过科学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可以为手术室器械清洗做出充分保证,从而有效保证医疗安全。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观察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发现,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有效证明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实施的临床价值,可以显著将院内感染出现的概率降低,提高就医质量。

综上所述,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顺利实施,在降低医院出现感染率方面可以发挥显著效果,进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优秀的环境,创建有利的就医条件,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做出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苏晶静.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11):224-225.

[2]孟丽华,于静.强化供应室消毒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5(1):154-156.

[3]柏海燕.试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与院内感染控制[J].中外健康文摘,2014,2(18):56-57,58.

论文作者:高桂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价值探讨论文_高桂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