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节词“私底下”和“私下里”的比较分析
卜婷婷,李思旭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 要: 近年来关于“私底下”和“私下里”的相关研究成果寥寥,两者作为一对近义三音节词,在语义内涵与句法特征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我们认为,“私底下”是由表“背地里、不公开”之义的双音节词“私下”和“底下”通过删略重叠成分糅合而成的;“私下里”是由副词“私下”加词缀“里”构成的。
关键词: 私底下;私下里;句法语义;词汇化
三音节词“私底下”和“私下里”作为一组近义副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高,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一篇有关“私底下”和“私下里”的专文研究,汉语学界有关“私底下”和“私下里”的个例或对比研究领域仍是一片空白,故本文将对 “私底下”和“私下里”二词进行共时比较和历时分析,以期能对二词有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本文所有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私底下”古汉和现汉语料共533条,“私下里”古汉和现汉语料共144条,两词的有效语料共677条。文中例句以现汉为主。
一、“私底下”和“私下里”的语义内涵
我们查阅了一些相关的字典辞书,发现没有词典对 “私底下”和“私下里”二词进行专门的词条解释。只有《现代汉语八百词》在解释副词“私下”时指出:
固定微胶囊掺量为0.5%,按照2.1 的方法在制作7.07 cm×7.07 cm×7.07 cm的相似岩石试件,对其养护7 d后,按照 2.2的加载方式对试件进行预损伤试验,其中损伤程度分别为20%、40%、60%,对进行不同损伤程度的试件进行7 d的自修复养护,自修复养护后按照2.2 的加载方式对试件进行抗压试验,记录试验数据,代入公式(6)得到不同预损伤程度基体的强度修复率,如图2所示。
私下[副]1.背地里,不公开。作状语。也说“私下里”。
本试验采用Langmuir吸附模型和 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两种吸附剂的吸附过程进行拟合测定。吸附等温线是评估吸附剂吸附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1)用在动词前。
(24)私底下,你会给赶出上流社会的,而我的女儿一点也不会受到损害。(德莱赛《天才》)
(2)用在主语前。常说“私下里”。
私下里他跟我透露了真情 |私下里他俩交情很深|私下里他常常暗自叹息
2. 自己进行,不通过有关部门或群众的。一般只用在动词前。
是打官司还是私下调解?这件事咱们私下了结了吧|买卖外汇不能私下进行|这笔钱他们私下分了,那怎么成?[1]
可见,吕叔湘先生认为“私下里”一词和“私下”的第一个义项一样,表示“背地里,不公开”的意思,作状语用在动词前,也可以用在主语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认为“私下里”同“私下”的第二个义项,表示“只有当事人在的场合,指不通过有关部门或公众,自己进行”的意思。如私下里调解[2]。
私下里[名词]私下。
私下[名词]1.背地里;不公开的场合:私下商议|这种事只能在私下谈,不能在会上讲。
2.只有当事人在的场合,指不通过有关部门或公众,自己进行:私下调解。|也说私下里。
而“私底下”一词在一些主要的字典辞书中也未见到相关的语义解释和用法说明。只有《重编国语辞典》将“私底下”的意思解释为:“不公开,较罕为人知的情况下。”[3]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检索,例如:
这人去拜访相马的高手伯乐,对他说:“我有一匹好马想要在集市上卖掉,但一连三天都没人来搭理我。我想请您帮个忙,去看看这匹马,绕着它走几圈,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它一眼。您这一天花费的钱财,我愿意都给您报销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就觉得这部戏格局确实小了。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历史上的改革、工业革命与今天中国所面临的现实(这个现实既有国际的形势,也有国内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今天改革开放工业革命所肩负的使命联系起来。不见得写得那么直白,但是这个精神一定要有,要站在今天这个历史高度来看当年的改革开放。现在多少还有一点就当年的改革开放写那一段历史现实的局限的问题,我觉得思路还要打开。
(1)鲁豫:那时候你和毛宁被称做“金童玉女”,又经常一起合作,私底下你们关系怎么样呢?(陈鲁豫《鲁豫有约·红伶》)
(2)这张“通行证”开得简单而廉价,只要给几千块钱,再私下里塞点好处,就签合同,就拨书号,就开准印证。(1994年《报刊精选》)
例(1)杨钰莹和毛宁“私底下”的关系如何,只有他二人以及亲近的亲朋好友才能知道。例(2)“私下里”塞的好处只有办理通行证的双方,即当事人知道。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私底下”和“私下里”都表示“背地里,不公开”的意思,但这两个词也存在轻微的语义差异,“私下里”表示“只有当事人在的场合,指不通过有关部门或公众,自己进行”的意思;而“私底下”表示“不公开、较罕为人知”的情况。可见“私底下”所表示的事实情况的知情人比“私下里”多,“私下里”表示的事实消息和情况只有自己知道,而“私底下”表示的事实消息和情况不单单是自己知道,可以是一部分人但为数不多。
我国肿瘤临床治疗现行指南制定的现状分析及循证指南评价 ……………………………………………… 宋再伟等(13):1729
二、“私底下”和“私下里”的句法功能
1.“私底下/私下里”作句法成分
通过对“私底下”和“私下里”的677条有效语料进行穷尽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私底下”和“私下里”的基本分布是充当状语。例如:
(3)有了这些惨痛经验,我当然常常私底下告诫孩子,有些话不适合当着人家的面说。(《读者》)
(4)即使是赞成军备竞赛以及从中获益最大的人,私底下都承认,他们希望不必有这场竞赛。(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一般来说,谓词性词语和体词性词语分别表示陈述义和指称义。副词主要修饰A(P)或 V(P),如“私底下讨论”,构成谓词性的状中短语。后来为了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就在副词和A(P)或 V(P)中间加入“的”,表陈述义的“副词+A(P)/N(P)”就转变为表指称义的“副词+的+V(P)/A(P)”:如例(15)“私底下讨论→私底下的讨论”,变成体词性的定中短语,在句中作宾语,这样就出现了“副词+的”作定语修饰谓词性成分A(P)或 V(P)的情况。随着这一用法的增多,人们将“X”由谓词性成分类推到体词性成分,如例(16)和例(18),出现了“副词+的”作定语修饰谓词性成分N(P)的情况 [4]。为了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所以“私底下/私下里+的”作定语修饰谓词性成分和体词性成分。副词作定语的情况还可以用“语法位”的概念进行解释,“语法位”认为位和位之间具有一定的组合关系,即状位可以和叙位组合,不能和主位、宾位组合;定位与其相反,只能跟主位、宾位组合[5]。所以,与主位或宾位组合的副词“私底下/私下里”只能处在定位,作定语。可见,副词不是只能充当状语,其基本语法功能是作状语,也可以做定语或其他句法成分 。
(6)据传,有人曾对毛泽东说:“军队这样搞下去,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了!”还有人私下里议论,说:“蒋介石可是靠黄埔起家的哟!”(董保存《第一个被错误批判的元帅刘伯承》)
例(3)和例(4)“私底下”作状语修饰双音节动词“告诫”和“承认”,例(5)和例(6)“私下里”分别作状语修饰单音节动词“劝”和双音节动词“议论”。
“私底下”和“私下里”也可以单独使用,即可放在句首用逗号隔开,也可以放在句中,前后用逗号隔开。例如:
(7)私底下的小矛盾常常是年长的亲戚、德高望重的熟人来斡旋。(新华社2004年2月份新闻报道)
(8)哼,何处又不是一样?表面的寂静掩盖不了私下里的淫乱。(残雪《残雪自选集》)
在极少数情况下,“私底下”可以单独作宾语,如例(9)。但“私下里”不行。
在罗林斯之外,我个人对建立游侠盟的裴颜,以及第二任盟主,江南赌坊老板程云染也很感兴趣。有机会大概会写他们的故事吧。如果其他朋友想写游侠盟的故事,当然很好啊。写先前设定的也好,写自己设定的也好,写之前写过的也好,没写过的也好。看同一个组织,在不同作者笔下的样子,就像看转动的万花筒,想一想就觉得有趣。
(9)程前挺能侃的,不论是荧屏里还是私底下。(1994年《报刊精选》)
“私底下”还可以做中心语,但这种情况在语料中仅有一例。
(10)在应酬客户的茶饭之余、在公司派对的欢庆高潮、或者是仅有两人的私底下,说出一些类似于“好好干,等到……以后给你加薪或晋升”的话。(李丽《一到年底,老板们就健忘?》)
根据语料库检索出的有效语料,对充当不同句法成分的“私底下”和“私下里”进行统计,可得出表1。
表1 “私底下” 和“私下里”不同句法成分用例分布
关于“私底下”和“私下里”的词性,笔者查阅了《现代汉语八百词》《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发现有出入。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私下里”是副词,在《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私下里”的词性被标注为名词。我们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有关“私下里”的词条:私下里[名词]私下。将“私下里”解释为“私下”,也就是说二者在意义、性质上理应是一致的。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私下[名词]1.背地里;不公开的场合:私下商议|这种事只能在私下谈,不能在会上讲。2.只有当事人在的场合,指不通过有关部门或公众,自己进行:私下调解。|也说私下里。我们看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关“私下”词条所列举的语例,可以发现“私下”是作状语修饰动词,我们检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有关“私下”的相关语料,例如:
(11)当下退出外来,私下偷问韩府老都管,方知事体备细。(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12)哪吒也赶到小南海,那知吕岳还是不奉诏,他说都是他兄弟三人私下弄权,玉帝必无此诏。请教哪吒可能受这冤枉?(坑余生《续济公传》)
(13)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某些运动员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铤而走险,私下服用兴奋剂。(1994年《报刊精选》)
(14)我私下断绝了这个关系,实际上是背着沉重的臭包袱过日子,一天到晚都提心吊胆。(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
可以发现,“私下”多作状语修饰动词,因此,我们觉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于“私下”和“私下里”二词的定性是错误的,结合语料,我们认为“私下”不是名词而是副词,因而“私下里”和“私底下”也是副词,表1对“私底下”和“私下里”作不同句法成分用例分布的统计也可以证明我们的观点。观察表1可以发现:“私底下”和“私下里”也有作定语的情况,例如:
(15)御医针对皇帝的间歇性发烧及生病做私底下的讨论,暂称其为“皇帝病”。(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
(16)私底下的小矛盾常常是年长的亲戚、德高望重的熟人来斡旋。(新华社2004年2月份新闻报道)
(17)哼,何处又不是一样?表面的寂静掩盖不了私下里的淫乱。(残雪《残雪自选集》)
(18)一些乡镇街道印刷企业为了把活儿揽到、抢到自己手里,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私下里的现金交易非常普遍,只要能找到活儿,对非法出版物也大开“绿灯”。(1994年《报刊精选》)
综观“私底下/私下里”作定语的所有语料,我们发现“私底下”和“私下里”二词一般进入“副词+的+X”结构中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其中X为中心语,可以由谓词性成分A(P)或 V(P) 充当,也可以由体词性成分N(P)担任。 “私底下”和“私下里”两词是副词,为什么会出现作定语的情况?
(5)开会前我爸爸私下里劝他爸爸:“老马,好汉不吃眼前亏,做个检查算了。”(莫言《红树林》)
2.“私底下/私下里”在句中的分布
“私底下”和“私下里”的句法位置相对灵活,可以位于句首、主语前,或位于句中、主语后。
(19)私底下有人问他跟妇女主任是不是有事,他总是反问:你看呢?分明是得了手。(陈世旭《将军镇》)
(20)但私下里他们对此抱怨不休。(1998年《人民日报》)
(21)他私底下花多年功夫学习锻炼,也许一辈子不露一手。(《读者》)
(22)但我们私下里了解,最低消费却是60元。(1994年《报刊精选》)
“私底下”可以出现在句尾。而“私下里”不可以。例如:
(23)程前挺能侃的,不论是荧屏里还是私底下。(1994年《报刊精选》)
我们也发现“私底下”和“私下里”充当定语的情况,如例(9)和例(10)。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映证一个国家经济变革的风貌。西北石油局进疆40年风雷激荡的雄浑篇章,也是40年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和历史见证。西北油田正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非凡胆识与创新精神,取得一个个重大突破。沙参二井的重大发现,犹如“沙漠春雷”拉开了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大会战的序幕;沙48井的高产油气流,拉开了10亿吨储量级缝洞型油藏开发的序幕,并使塔河油田快速跻身国内陆上十大油田之列。如今,西北油田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一跃成为在低油价时率先盈利,在高油价时创效最多的标杆企业 ,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划出一条激情上扬曲线。
咱们私下商量一下|他私下跟我说过|有话当面说,不要私下乱说|他想私下里解决,我看不行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命哲学,“非线性”是数码照片的最重要优势和特性之一。里奇认为,由于超文本数码环境下的非线性特征,摄影师与观者都是照片的生产者,也是合作者。
(25)私下里,碰有饶舌的人询问,老人就摇头,说:“命,都是命!”(小野《生命有价—癌病房陪伴纪事》)
(30)今后氐官铸钱,私下禁依旧法。(《唐文拾遗》)
(27)灵珍冷眼旁观,私下里,对父母说:“灵珊在和我们全家冷战!”(琼瑶《月朦胧鸟朦胧》)
根据直线电机下沉预警系统得到的预警信息,预测电机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并提前介入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运营风险;预警发生后,系统会根据设置进行“声光报警”。
三、“私底下”和“私下里”的词汇化
1.“私底下”的词汇化
“底下”一词最早是见于六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但“底下”最初是方位词,表示“下面”的意思;或用在名词后,表示“某处或某方面”的意思。例如:
(28)总而言之:我们私底下见面,总还是把兄弟。(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下)》)
(29)秀华探出了她母亲的口风,私底下去告诉芝卿,两人暗自庆幸。(许啸天《明代宫闱史》)
我们认为,“私底下”的生成机制是糅合①,叶建军(2013)提出糅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词语糅合,一类是句法糅合。词语糅合指的是语义相近或相同的两个词通过删除重叠部分合成一个新词的过程。[6]本文认为“私底下”是由“私下”和“底下”二词糅合而成的。这一糅合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增权模式主要包括“个体主动模式”与“外力推动模式”(范斌,2004);个体主动模式强调个人在增权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其假设前提是权力存在于案主之中(张时飞,2001),外力推动模式则强调外部力量在激活弱势群体方面的推动作用(范斌,2004)。这个理论既相信权力存在于服务使用者本身,也深知外部力量在促进服务使用者具备权能过程中的重要性。
“私下”+“底下”→“私底下”
糅合要遵循同级原则,同级指的是两个语言单位的性质相同,即同为词语或句式。[7]“私”只是一个语素,而“私下”和“底下”是两个同级的双音节词语,所以,我们认为“私底下”一词可能是由“私下”+“底下”两个词语糅合而成。
检索相关语料,可以发现在“私底下”产生之前,表“背地里、不公开”之义的“私下”“底下”就已经出现,这就为双音节“私下”“底下”概念整合成为三音节“私底下”提供了前提条件。大多数三音节词都是在单音节或双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词的产生往往以已有的词汇为基础。
通过检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我们发现“私下”一词最早见于唐朝的《唐文拾遗》一书中,且自唐朝以来,“私下”一词均表示“背地里、不公开”之义。例如:
(26)不过,私底下,我却很喜欢玛格丽。她高高的个子,苗条的身材,一头长长的棕红色。(《读者》)
(31)岳父顾佥事欲要悔亲,是岳母不肯,私下差老园公来唤小人去,许赠金帛。(元代话本选集)
(32)独怪他不来求亲,私下做这般勾当。(冯梦龙《醒世恒言》)
例(31)岳母不肯悔亲,于是岳父偷瞒着岳母背地里差小厮去悔亲。例(32)中“勾当”一词多指“见不得人、不好的事”,所以和“私下”连用。
通过检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我们发现,三音节形式的“私底下”最早出现在清代。
(33)掘地深一丈,荐以藁,四边各厚一尺。以实置孔中,令底下向。瓠一行,覆上土,厚三尺。二十日出,黄色好,破以为瓢。(贾思勰《齐民要术》)
对于BP神经网络而言,10像素组的特征矩阵与PNN相同,是一个27维的特征向量,所以BP神经网络输入端设置为27个输入神经元,输出端和PNN神经网络一样设置为10个神经元(10个文字种类)至于隐含层,根据经验公式取10较为稳定,学习率取0.1,在和PNN相同的400个文字样本库中选择300个进行网络训练,剩下100个作为测试样本,根据以上主要参数进行BP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和识别。
(34)教客人们。就在这棚子底下坐着吃饭。只是淡饭胡乱吃些罢。帮子们在那里呢。有甚么熟菜蔬。(元佚名《老乞大新释》)
例(33)中,句意为将瓠的种子放在掘好的孔中,使其朝向下面,再在上面覆上土。例(34)中“底下”放在名词“棚子”后面,指明客人们吃饭的位置是在棚下面。
直到清代,才发现表示“背地里、不公开”之义的“底下”的用例。
(5)有色金属矿产与黑色金属矿产人均产值领先。2017年河北省持证矿山企业人均产值29.22万元。其中,第一是有色金属矿产人均产值73.63万元,第二是黑色金属矿产人均产值44.88万元,二者的人均产值明显优于其他类别。人均产值位于第三、第四、第五及第六位的分别为,能源矿产25.75万元、贵金属20.19万元、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8.48万元及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17.34万元。
通过示范区建设,可加快互助农业向优势特色、安全高效产业化现代化迈进的步伐,推动互助粮食主导产业的发展,对互助现有耕地的合理种植及布局结构调整,耕地用养结合,合理倒茬,培肥地力,保护生态环境,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创造条件。
(35)“可是该的,底下仗着舅母的地方儿多着的呢!”公子此时见人还没收成,且先满地的一路拜四方,一直的拜到舅母家去了,好不为难;只是迫于严命,不敢不道。(文康《儿女英雄传》)
词语糅合要遵循时代先后、语义相近和成分蕴含三个基本原则,即如果A、B两个词语义相近或相同,且早于或和第三个词C同时存在,如果词语C包含前两个词的主要或全部成分,那么词语C就是由前两个词糅合而成[6]。双音节词“私下”和“底下”糅合生成三音节词“私底下”,完全遵循词语糅合的三个基本原则。首先,如前所述,“私下”和“底下”均可以表示“背地里、不公开”之义,因此“私下”和“底下”符合词语糅合的语义相近原则。其次,如前所述,表“背地里、不公开”之义的“私下”最早出现在唐朝,表“背地里、不公开”之义的“底下”最早在清朝出现。而“私底下”直至清代才出现,因而“私下”与“底下”糅合生成“私底下”遵循词语糅合的时代先后原则。最后,“私底下”蕴含了“私下”与“底下”这两个词语的主要成分,将两个意义基本相同的概念“私下”和“底下”叠加后,删除了两者重叠的语素“下”,符合词语糅合的成分蕴含原则,同时也体现语言表达的经济性。所以我们认为“私底下”是由表“背地里、不公开”之义的双音节词“私下”和“底下”通过删略重叠成分糅合而成的。
“底下”最初是方位词,表示“下面”的意思或用在名词后,表示“某处或某方面”的意思。而“私底下”最早出现在清代,最早出现时的意思就为“背地里,不公开”之义,此时其整体意义不再是其组成部分意义的直接加合,因此可以说这样的“私底下”已经词汇化了[8],且在“私底下”词汇化之前,表“背地里,不公开”之义的“私下”和“底下”就已经词汇化了,因此,我们认为词形式的“私底下”最早也是出现在清代。
2.“私下里”的词汇化
“私下里”的形成时间较“私底下”早,最早的用例是在元代杂剧《全元曲》中。
(36)(下)(搽旦云)燕大去了也。我虽家嫁了这燕大,私下里和这杨衙内有些不伶俐的勾当。我着人寻他去了。(元杂剧徐征《全元曲》)
我们认为,“私下里”是由副词“私下”加词缀“里”构成的,认知语言学学派认为凡是和空间有关的词语都容易发生语法化。“里”本来是一个普通名词,是“衣服的里子”的意思,后来用于身体部位名词、具体空间名词和抽象空间名词后演变成表示在某一空间范围内部的空间方位名词,又用于表示时间范围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后表示明确某事是发生在它们所表示的这段时间范围以内的时段名词,最后演变为代词或副词词缀。[9]可见,“里”在其演变过程是一个不断虚化的过程,由实词到虚词或构词语素。杨爱姣认为无词义的后缀“里”是由方位词“里”经过类词缀、准词缀逐步演变而来的[10]。以上用于身体部位名词、具体空间名词和抽象空间名词后以及又用于表示时间范围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后的“里”是有实义的类词缀,用于代词后的“里”是有虚义的准词缀,用于副词后的“里”是无词义的词缀。
因此,“私下里”的“里”就是一个纯粹无词义的构词词缀,附于副词“私下”后,构成“私下里”这个三音节副词。
(37)不但紫鹃和雪雁在私下里讲究,就是众人也都知道黛玉的病也病得奇怪,好也好得奇怪,三三两两,唧唧哝哝议论着。(曹雪芹《红楼梦》)
以上例子中,“私下里”一词的词义是由“私下”承担的,“里”不表示任何实际意义。是因为“私下”作为副词,其虚化的词汇义和最弱化形象度,对“里”产生了顺同化作用,导致“里”的词汇义完全脱落,此时,“里”的作用就是附在副词后标识词性,它是词的一部分,是个词法标志。标识整个三音节词“私下里”是个副词。
语料显示,真正的词缀“里”出现在宋代,成熟于元、明之际。而“私下里”最早出现在元代,此时“里”作为词缀的用法也渐趋成熟。因此,词形式的“私下里”最早也是出现在元代。
结语
综上所述,“私底下”和“私下里”虽然是一对汉语近义词,但二者在语义上存在着细微差异,“私底下”所表示的事实情况和消息为较少人知道,而“私下里”表示的仅有自己知晓。“私底下”和“私下里”都可以做状语和定语,句法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主语前后或单独使用,也可以位于句首和句中,但“私下里”不能出现在句尾。“私底下”词汇化的时间比“私下里”晚,二者的成词方式也不同。从语义、句法、词汇化过程来看,两者存在共性和差异。
注释
① “糅合”也被称为“整合”“叠加”“杂糅”等,结合沈家煊(2007)、叶建军(2013)的主张,我们使用术语“糅合”。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K].北京:商务印刷馆,1999.
[2]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 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重编国语辞典编委会. 重编国语辞典[K].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
[4]朱萍.现代汉语副词作定语的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5]李宇明.所谓的“名物化”现象新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117-120.
[6]叶建军.“果不(其)然”的形成及其演变[J].中国语文,2016(2):192-201.
[7]江蓝生.概念叠加与概念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J].中国语文,2008(6):483-497.
[8]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2003(2):46-57.
[9]刘晓梅.从认知角度看方位成分“里”的语法化[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4):180-182.
[10]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节副词的后缀“里”的来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4):118-12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syllable Words “私底下”和“私下里”in Modern Chinese
Bu Tingting, Li Sixu
(School of Liberal Arts,Aui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私底下”和“私下里”in modern Chinese indicates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emantic connotation and syntactic features between these two Chinese phrases. We believe that “私底下”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two-syllable words “私下”and“底下”, which means something undisclosed by deleting overlapping elements, while the phrase“私下里” is formed by the adverb “私下”add the affix "里" in modern Chinese.
Key words :“私底下”;“私下里”; syntactic and semantic; lexic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 H109.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卜婷婷,硕士,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李思旭,博士,副教授,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词汇化与语法化,韵律句法学等。
基金项目: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音节固化词语的词汇化、语法化和构式化研究”(编号:17BYY162);2017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编号:gxyqZD2017007)。
文章编号: 2096-3874(2019)06-0140-06
Class No .:H109.4
Document Mark: A
(责任编辑:宋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