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启示_体育功能论文

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解析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产业发展论文,启示论文,方式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747X(2015)02-0129-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80-052

       DOI: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15.02.001

       修回日期:2014-10-09

       目前德国人口为0.82亿,是欧盟中人口第一大国。2011年德国经济在欧盟主要国家中增长率最高,GDP达到25710亿欧元,充当了拉动欧盟经济的火车头,成为欧盟中最强大的经济实体;德国也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3980美元,位列世界第14位,大幅超过欧元区平均水平。在良好经济环境的刺激下,德国体育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产业质量和效益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全面分析和探索德国体育产业的攀升路径,深入把握和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发展脉络,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和全面升级提供有益经验。

       1 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基本特征

       德国体育产业是以德国人的方式发展着,德国体操曾成为德国体育的代名词,其所表达的核心理念就是“以身体健康为目标,塑造体型、强健体魄、增强和提高身体灵活性、提升面对危险时的勇气”[1],这与德国人的脾性相符;1816年德国第一个体育俱乐部成立,进一步将体育与德国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战后德国体育正式步入正轨,体育产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到了1990年东西德合二为一,体育产业发展方式逐步明朗化,精益求精、追求质量、打造品牌、实现质量型发展,成为德国人坚定不移的追求。

       1.1 培育成熟的市场

       成熟的体育市场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德国体育产业专家特罗希博士将德国体育市场分成体育联合会为俱乐部成员提供服务、政府对体育的支持和体育用品供应商、健身中心和博彩业。业界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NPD数据显示,2006年德国体育市场排名世界第3位,2011年虽然有所下滑,但排名依然进入前5位,市场表现稳健。德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强势的市场地位,是与其拥有相对成熟化的市场体系分不开的,也正是依托良好的市场助力,德国体育产业获得快速的发展。统计显示,1994年德国私人用于体育消费上的金额已经达到1300亿马克,体育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25%,高于同期法国的1.09%、意大利的1.06%,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0年德国体育市场的价值已经达到233亿美元(约合266亿欧元),其中36亿美元来自非营利性组织、40亿美元来自政府拨款、与体育有关的商业市场高达157亿美元[2]。2008年德国体育产业GDP的比重已经高达1.99%[3],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图1 2006-2011年德国在欧洲专利局的体育专利发布量柱形图

       (数据来源:欧洲专利局http://wordwide.espacenet.com)

       1.2 强调创新化发展

       德国是世界上领先的创新型国家,在1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德国凭借先进的科学创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德国研发创新总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2.82%。2012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创新联盟记分牌显示:德国居于第3位,仅次于北欧的瑞典、丹麦。从专利申请量和趋势看:德国每百万人口申报数量远远领先于欧洲平均水平,超过美国的1倍;2006-2011年德国在欧洲专利局的体育专利发布总量达到805项(见图1),年均达到134项,是同期法国的2倍,英国和意大利的3倍;且德国不同体育专利技术交叉融合程度较高,形成开放的一体化网络系统。从企业参与创新趋势看,2010年德国制造业的53%企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47%企业、其他服务行业的28%企业都参与创新活动[4]。Adidas作为其中典型的体育企业代表,在发展早期就将产品创新作为开拓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的主动力,其创始人达斯勒在运动鞋制作工艺中先后为企业获得了700项技术专利,目前Adidas在全球拥有三大研发中心,科研人员1500多人,2010年的研发费用达到1.02亿欧元,占净销售额的0.8%,占总运营成本的2%[5]。从创新成果转化经济效益和趋势看,2010年德国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的产品创新分别占销售额的25.2%、11.6%和6.6%[4];2012年欧盟委员会调查报告也显示,企业总盈利额的18%来自自身的研发产品和创新服务[6],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3 注重品牌化经营

       德国体育经济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与其一贯的品牌化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日耳曼民族凭借其严谨务实、精益求精、执行到位的民族性格和注重过程、追求细节、力求品质的高超工艺,在全球体育产业的分工体系中居于高端,是引领欧洲体育产业品牌发展潮流的国家。一是打造了顶级体育用品品牌。德国是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发源地,包括Adidas、Puma、Leki、Kettler等大品牌。Adidas已经成为全球体育用品业界的著名运动品牌,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体育用品集团,公司在全球设有80多个分支机构,旗下Adidas、Reebok和TaylorMade Golf三大品牌的产品组合提供包括高尔夫球、足篮球、健身、训练、越野等系列的运动装备,根据Adidas集团年度报告显示(见表1),2010-2012年集团业绩呈现加速发力态势,2012年净销售额达到148.83亿欧元,同比增长11.7%,税前利润增长20.6%,经营利润增长24.4%,股东净利29.0%,各项指标表现良好。二是搭建起顶级的品牌展示平台。德国拥有800多年的展览会历史,堪称展览王国,2011年国内会展业营业额达到28.5亿欧元,会展数量134场,参展商高达15.99万个[4]。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ISPO)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体育用品展览品牌,每届都能吸引超过40个国家的顶级体育用品生产商,其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程度以及在世界体育用品综合性展览中的霸主地位,目前尚无任何一个业内展览能与之抗衡,已经成为引领全球体育用品流行时尚和最新产品与科技的重要舞台。三是形成了顶级的赛事品牌产业。德国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赛事产业,德国足球联赛更是成为欧洲五大顶级足球联赛之一,2000-2001赛季以8700万欧元(约合8550万美元)的利润成为五大球市中唯一能够盈利的联赛。德国体育赛事产业依靠其极为惊人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追捧和青睐,体育赞助达到极高水准。根据汉堡Pilot Group集团分析显示,德国的体育赞助费自2000年以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15亿欧元增长到2004年的19亿欧元;2005-2006赛季,18支德甲俱乐部的赞助和广告收入达到3.605亿欧元,德乙为5720万欧元,总额高达4.177亿欧元的收入比5年前增长了82%[7]。2011-2012赛季有5家德甲俱乐部赞助费已经超过1000万欧元,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8]。

      

       1.4 实现集群化发展

       产业集群优势是德国重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体育产业的质量化发展。目前,德国体育产业主要存在3种集群发展方式。一是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德国在自然和人工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多个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杜伊斯堡攀岩运动集聚区,主要是对原有的废弃钢铁厂进行了全面改造,通过建设一批种类齐全的攀岩运动设施,最终将其打造成了欧洲最负盛名的攀岩休闲运动圣地;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集聚区,则通过利用一处报废机场,建设了33个各类配备标准的体育场馆以及功能齐全的大型水上运动湖等系列设施,逐步形成一个集大众健身、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用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商务区[9];鲁尔区经过产业调整,淘汰了没有竞争力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体育产业,逐步形成了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二是行业创新集群。从其发展可以看出,创新化是德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灵魂,德国在赛车、三维定位动态系统、Cairos GLT系统、门线技术等高端科技体育产业领域形成了极强的集群优势,Porsche AG、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Bosch Gmbh Robert、Daimler AG、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等在赛车领域中就形成了强大的科技创新集群势能。三是职业体育集群。相对于英、美等国家,德国职业体育体系的形成要晚一些,但也正是后发原因,职业体育的联赛体系少走了不少弯路。20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全国性专业体育协会纷纷创建了冰球(1958)、足球(1963)、手球(1965)、篮球(1966)和曲棍球(1969)等项目的全国性联赛[10],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了由47个项目组成的联赛体系,职业体育集群化程度大大提高。

       2 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驱动力

       德国体育产业质量型发展方式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与德国人的不懈努力和完善的驱动体系紧密相连。梳理德国体育产业演进历程和内在发展规律可以看出,驱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4个方面。

       2.1 创新体系趋于健全化

       德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一流的创新大国,较早就开始重视创新体系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依靠联邦制的政治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经济基础,德国逐步形成了“官、产、学、研”四大要素贯穿整个始终的国家创新体系(见图2)。这一创新体系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创新体系一体化,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各子系统密切配合、官产学研协调一致,形成了一体化链条的无缝对接。二是研发主体多元化。非营利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是德国研发和创新的主要支柱。德国高校始终秉承“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非营利研究机构则集中一批国际著名的顶级研究机构,如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佛劳恩霍夫协会、亥姆霍慈协会和莱布尼茨协会;而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最为活跃,占据三大研究创新主体的主力军位置,据《2012年联邦科研与创新报告》显示,2009年企业的科研投入达到453亿欧元,占到德国当年科研总投入的67.61%,这符合创新源自市场一线需求的客观规律。德国形成的一体化、多元化、分工明确的创新体系,从各个层面驱动体育产业不断地求变、求质、上层次,保证了德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化和品牌化发展。

       2.2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作为世界上老牌工业化国家,德国工业制造业一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大于其他发达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制造业自然占据体育产业的大半壁江山。20世纪80年代末起,德国产业在全球化和国家统一后东部重建的压力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德国产业结构逐步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实现了制造型向服务型经济的过渡,数据显示,2008年德国服务业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9.0%[11]。2009-2011年德国消费支出年均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7.49%(见表2),基本达到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标。据世界经济论坛2011-2012年的统计,德国在国际化竞争指数排行中居世界第6位。随着德国经济结构调整预期效果取得巨大成功,体育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大量高科技、高附加值体育产业迅猛发展,体育服务业和消费水平上升到历史新高度,这从多个层面推动了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全面的转型与升级。

      

       图2 德国科研和创新体系

       (数据来源:德国《2012年联邦科研与创新报告》)

      

       2.3 管理体制走向社会化

       德国统一前,体育管理体制主要由德国联邦、各州及地方的官方管理体系和德国体育联合会、体育协会自我管理体系构成。德国的《基本法》确定了体育自治的特征,政府在体育管理中只扮演一个协作者的角色,德国管理体制整体趋向社会化,德国体育联合会(DSB)是主要的统领性民间组织,其成员组织有11个州体联、6个科学教育协会、50多个大的体协,而自愿组成的俱乐部是德国体育运动的具体承办者。数据显示(见表3),1900年德国体育俱乐部为6500个,会员65万人,1950年德国俱乐部已经达到19874个,会员320万人;到了1970年,体育俱乐部会员人数超过1000万人,20年翻了3倍。1990年德国统一后,东德的体育管理体制完全被西德吞并了,由于体制保持了连续性,体育俱乐部得到更快的发展,1990年合并当年的俱乐部数就达到了74782个[12],会员突破2000万,2000年会员进一步上升到2681万人。2006年DSB和德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合二为一,新组建的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成为德国体育领域最高的管理机构和最大的民间组织,下属机构包括16个州的体育联合会、62个全国性质的专项协会以及20个特殊体育协会和教育与学术协会[8],根据DOSB的统计,2010年体育俱乐部已经达到91148个,会员2764万人,占德国总人口的33.89%[13]。总体来看,德国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机构和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发展模式,这种社会化组织形式充分地释放了体育生产要素,全面盘活了体育产业的内在潜力,保证了体育产业应有的市场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2.4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化

       1948年德国实施和实行了社会市场经济,到了20个世纪90年代,市场机制已经逐步健全化,体育产业要素得到极大的释放,不同市场主体进入体育领域的热情逐步升温。一是市场运作完全商业化。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德国赛事产业等核心体育产业完全实现公司化运营。代表欧洲顶级联赛水平的德国足球联赛就是由“德国足球联赛有限责任公司(DFL)”独立运作,德国排球联赛则由“德国排球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商业推广、市场开发、广告赞助和资格鉴定等各项工作,应该说德国核心体育产业实现独立、开放的公司化、商业化运作,不仅是赛事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也代表着德国体育产业上升到新的高度。二是市场资本注入多元化。社会资本逐步扩大是市场成熟化的试温石,德国体育资本主要是由中央政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家庭体育消费、体育彩票和体育赞助等多种形式构成,2000年社会性投入占到总投入的73.07%,社会资本已经成为推动德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和原动力。三是市场创新环境制度化。德国非常注重国家法律和政策层面的市场创新制度建设,《基本法》中明确规定,科技发展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自由、科研自治、国家干预为辅以及联邦分权管理”,从而在法律上承认和鼓励创新自由,保证了体育市场创新发展应有的活力。而《科学技术法》《专利法》《版权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的相关制定和实施,则进一步为构建体育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保障。

       3 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的启示

       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是资源消耗巨大与国内资源短缺并存的矛盾,2011年德国初级能源消费总量为4.576亿吨标准煤,是世界上第6大能源消耗国,几乎全部的石油需求和88%的天然气需求依赖进口。为了摆脱过于依赖国际市场的局面,求创新、调结构和谋发展就成为德国经济寻求持续发展的主线。而依靠这条经济主线,德国体育产业得以快速提升,并在实践中获得有效的发展。应该说,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奠定今天的地位,是外界环境“逼”字当头和内在功力不断提升的双重动力作用结果,其经验值得深思、总结和梳理。

       3.1 以持续创新引领体育产业升级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创新是驱动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科技进步、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升级的重要助力。德国凭借先进的科学创新推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在世界历史上首开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腾飞的先河,求变、求新成为德国人始终不懈追求的目标,且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政府持续支持研发创新,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科研创新投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仅德国内政部对体育科技研发的投入就达到1210万欧元;社会力量持续支持研发创新活动异常活跃,顶级研究机构与高校不断加强体育创新领域的合作与服务;企业乐于投身研发创新,为了保持品牌的持续发展,踊跃参与创新活动,其比例居欧盟首位;而政府、社会、企业构成的良好互动和对话机制又进一步保证了体育产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升级。目前我国尽管对科技创新活动加强了支持力度,但重点关注领域仍然集中在竞技体育、奥运攻关项目上,体育产业领域支持力度并不大,同时由于低质化、重复化、模仿化现象充斥体育产业领域,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也不高,严重影响了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借鉴德国创新经验,如何全面构建创新体系、全盘激发创新活力、全力形成对话机制,应是我国体育产业实现升级发展的努力方向。

       3.2 以结构调整驱动体育产业转型

       在产业演进过程中,结构调整是实现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德国深悟其道,2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全方位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服务化;全力激发国内消费需求,优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逐步实现需求结构消费化;尽力促动老支柱产业区的转型发展,优化不同地区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区域产业集群化。在这一轮经济发展中,德国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德国经济结构调整是彻底的,也正是由于这一轮成功的结构调整,为德国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蕴藏了巨大的动力,也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但产业结构主要依赖第二产业、需求结构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区域结构过度依存东部发达地区,应该说整体结构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借鉴德国发展经验,我国体育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紧随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方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进一步推动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

       3.3 以体制完善释放体育产业活力

       根据政府与社会民间组织在体育产业发展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管理体制可以分为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和结合管理3种类型。从国际上看,推进社会管理型管理体制的国家基本践行市场经济自由政策,德国目前实行的就是典型的社会管理型管理体制,该种管理体制在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体育产业资源的配置上起主导作用,其主要特点就是以社会组织管理为主、政府间接管理为辅。由于推行民办民助、民办官助的基本方式,鼓励体育产业自治,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的内在潜力和发展活力,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而我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政府管理为主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实践中政府直接操作和干预体育产业的各种具体工作和各项一线活动。虽然该体制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曾对体育产业发展这样一个系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体制显然已无法适应体育产业的现实发展需求。借鉴德国管理体制经验,我国应该随着“市场起决定作用”逐步进入深水区,积极推进体育产业管理的社会化进程,从而全面释放市场发展活力,促进体育产业的转型发展。

标签:;  ;  

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分析与启示_体育功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