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研究存在问题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见论文,存在问题论文,史研究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3)06-0138-04
社会史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史学领域围绕社会史 展开的讨论到目前仍在继续。社会史研究为什么会在史学界引起广泛持久的争论,以致 于连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在学者之间也难以达成共识。以笔者所见,主要原因是对社会史 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缺乏准确的定位,而对其缺乏准确定位的原因则是对唯物史观的狭隘 理解,这使诸多学者思想上存在困惑,导致学术上分歧较大。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粗浅 的认识,祈望能抛砖引玉。
一、社会史研究争论的主要问题
社会史研究自兴起以来,展开讨论最多的是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社会史概念及研究对象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存在以下几种观点:较早涉猎社会史研究领域的冯尔康等学者提出了社 会史是研究历史上人们社会生活的运动体系,以人们的群体生活和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 的观点。他认为:社会史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相当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 、军事史、法制史等专史。具体言之,就是社会生活史、生活方式史、生活行为史。乔 志强认为:中国社会史应以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为研究对象。这个“社会”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即社会构成(人口、婚姻、家庭等基本社会元素和细胞)、社会生活(衣、食 、住、行的物质生活和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生活方面)、社会职能(教 育、赡养等方面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病态的防治等)。蔡少卿主张:社会史的定义可以从 社会结构——功能及其运行机制静态及动态两方面展开,其广义定义是再现人类社会过 去的历史,其狭义定义可以是研究社会结构变迁时普通人的经历。陈旭麓认为:社会史 才是真正的通史。经济史、文化史毕竟以古史为归属,其论旨和范围都有限度,真正能 够反映一个过去了的时代全部面貌的应该是通史,而通史总是社会(注:王先明:《中 国社会史理论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5期。)。以上几种有代表性的 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定位了社会史概念,搭建了社会史研究的框架,作了许多基础性 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由此也形成了社会史研究的几种代表性观点,直到现 在这几种观点仍然在持续。无可非议,社会史发展到今天得益于这些学者们的艰苦努力 ,他们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中搜索、梳理,从具体问题入手,研究曾经被忽略的社会 史方面的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一些具体史实的逐渐澄清,社会史研究进入了各种观点的 整合和通融的阶段。学者们开始综合全面的观察社会、解剖社会、分析社会,以明晰社 会运行轨迹。社会史研究不再停留在对社会现象的叙述,而是向理论分析和抽象概括的 方向发展。关于社会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问题又有了新的突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 赵世瑜认为:社会史根本不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一种运用新方法,从新角度加以 解释的新面孔史学,是历史研究的视角和“范式”(注:赵世瑜:《中国社会史研究笔 谈》,《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强调社会的整体性,提出了整 体社会史的概念,认为整体社会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人类学等内容。整体社会 史是把社会作为整体来解析的,它的出现是学者们实现了综合、全面的观察历史的愿望 。问题是历史上的“整体社会”以什么作为划分标准,这一问题目前仍然在讨论。
学术界不管是从社会的某一方面入手对社会构成和社会现象进行叙述和研究,还是注 重整体社会史对社会现象的综合的、全面的分析。他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就是希望社 会史研究能够全面地涵盖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真实地再现历史的全貌。但在具体概念 定位上却分歧颇多,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社会史和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的关系问题。在过 去简单地把唯物史观社会矛盾运动理解为阶级斗争,中国历史好像就是阶级斗争导致的 王朝更替,再无其它内容的时期过去以后,如何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内涵,仍然存在着 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社会史研究复兴以后,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了。社会史 研究的内容是否仍受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唯物史观中应占据怎样的地位等种种疑问使社 会史的研究者总是王顾左右而言它。他们想拓宽史学研究领域,又怕社会史较少直接反 映社会的矛盾运动而与唯物史观相左;继续注重以社会矛盾运动来研究历史,丰富的历 史内容就有可能被忽略。人们思想上的困惑造成对社会史的概念难以定位的局面。
(二)今天的社会史是否是近代新史学的延续。
今天的社会史与近代新史学的关系也成为社会史研究者争论的又一话题。20世纪初随 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穷途末路,与其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也面临种种危机。在史学领域,适 应民族主义、民权观念的新史学应运而生。代表人物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指出, 新史学不是写“一人一家之谱谍”,而必探索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 及其相互之关系。以后他撰写《新史学》一文,批判旧史学的弊端是“知有朝廷而不知 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 知有理想”,号召掀起“史界革命”。他给历史下的定义是:“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 而求其公理公例者也。”梁启超的这一创举使旧史学走出了低谷,将历史研究对象从朝 廷移向人民群众,借鉴的是西方社会科学的观点,为综合的、全面的、理性的研究历史 开创了道路。
梁启超引发了史学革命的呼声,为近代史学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一 些学者接受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从此,近代史学与近代中国的政治都处在不断的探索中 。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改造传统旧史学,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 献。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20年代兴起了社会发展史的研究,从宏观上探索人 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这一时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有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等 。
近代新史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后,基本出现了两种治学趋势:一部分是广义的社会 史研究者,他们受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探讨人类社会的演进轨迹,以研究社会 形态和社会发展为主,是社会发展史。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审视历史,产生了 一些用唯物史观观察历史的著作,如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吕振羽的《中国 社会史诸问题》等。另一种是狭义的社会史研究者。他们主要探讨社会生活、社会在某 一方面的存在状况和现象、社会分类及组织、结构等,这一研究领域产生的社会史著作 有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黄现璠的《唐代社会概略》、高达观的《中国 家族社会之演变》、潘光旦的《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 》 、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等。这些著作基本停 留 在对反映社会某些存在状况和现象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排比阶段,至多作一些 简 单的说明,还不能将诸多反映社会生活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概括(注:田居俭 :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反思和展望》,《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3期。)。新中国建立 后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说指导着史学研究领域,宏观上的社会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而 微观上的社会史研究却无人问津。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历史研究走向了一条僵 化 的狭窄的路子。
由于社会史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史研究与近代宏观上的社 会发展史和微观上的社会史是否有联系,也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大部分学者认为今 天的社会史是近代以来新史学的复兴,问题是它复兴的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开创的社 会发展史,即社会物的发展史;还是另一批学者致力研究的微观上的社会史。如果说是 前者,今天社会史研究的对象是否仍然属于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史;如果说是后者,唯 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史是否对这一意义上的社会史研究仍起一定的指导作用。今天的社会 史和近代新史学的关系问题也成为社会史研究者争论的焦点。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如何理 解唯物史观和社会史研究的关系,这和前面一个问题的困惑是一致的。
学术界关于社会史研究的争论,并不是简单的学术争论,是中国近百年社会变革在史 学研究领域的反映。随着社会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可以这样说,今天的社会史是 对上个世纪以来新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继承了新史学在宏观上和微观上注重普通民众 的史学思路。但当时这种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史学思路还没有来得及整合就因为社会的急 剧变化而中断了。目前的社会史研究正在对二者进行整合,也就是在发展近代史学。
二、解决社会史研究存在问题的思路
综观社会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社会史概念及研究对象不清楚;二是对唯物史观 的指导作用存在困惑。要想解决之,首先要准确定位社会史概念和研究对象;其次,就 是正确理解唯物史观对社会史研究的指导意义。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前面 一个问题顺利解决了,后面这个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准确定位社会史概念和研究对象。
社会史是借鉴了社会学观察社会的方法,来分析社会的历史。以社会学的观点,社会 的基本含义是由人组成的群体,故社会史就是研究群体的历史。马克思从有史以来人类 物的生产方式为切入点来观察社会,得出了五种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说,揭示了人类社 会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客观规律。今天的社会史应研究以什么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群 体呢。作为史,它肯定有时间,而某个时间段上的社会,以什么来划分它的组成,以民 族来划分,以权力系统来划分,以具有共同特征的区域来划分,还有以某文化圈来划分 。前面谈到的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几种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方面为切入点对历 史上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进行了研究,应该说这些都是社会史研究的内容,但他们 各有侧重。要想综合的、全面的再现社会的历史,把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提升到理性思 维的高度,这种各有侧重的研究视角则显得单薄不足,力不从心了。因为历史现象不是 孤立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比如以唐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研究为例 ,就会发现社会生活并不是孤立的。从唐代的服饰可以看到许多社会存在状况,从面料 可以看到唐朝丝织品的技术;从宽松舒适底胸露颈的样式可以看到妇女的社会地位,以 及唐代人们观念开放的程度。由此牵涉到了许多社会史研究方面的其他问题,社会婚姻 的开放程度及女性的地位、民族的融合及对外的交流等。
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的整体社会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那么,整体社会史的“整 体社会”概念又是什么呢。以近代中国为例:乔志强的《中国近代社会史》,时间是近 代,而区域是中国。实际上,这一段历史之所以构成了所谓的整体社会,除了时间和区 域这一社会史研究必备条件外,主要是这一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使然。在 这一社会性质下,社会各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之间分化、合流、斗争、变革加剧,各种 矛盾尖锐。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就使这一时期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社会。
要研究近代以前的传统社会,以什么为标准使某一时期成为整体社会呢?就中国古代史 来说,把某一时期作为整体社会主要以权力体系为划分的标准,比如春秋社会、秦汉社 会、唐代社会等。以权力系统为标准划分的整体社会,观察的是社会在某个权力体系下 ,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的运行轨迹及因果关系。如研究唐朝社会,时间是公元7世 纪到10世纪,而“唐朝”在此既表示时间,也表示区域和权力系统。除以权力体系为标 准来划分整体社会外,也可以用区域为标准划分整体社会,如近代中国社会包括西北近 代社会、华北近代社会等小的区域。而在区域社会之下,又可以划分为更小的社会。如 在西北,由于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西北近代社会又有藏族社会、回族社会、土族社会 等以民族构成作为特征的子整体社会,这些都是微观意义上的整体社会。划分微观意义 上的整体社会,可以更细致、更深刻地探讨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的运行轨迹及相互 关系。
不论是以什么为依据划分的整体社会,它都受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比如仍以 唐代服饰的质料为例,服饰的质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由此 ,是否可以这样说:整体社会史就是把马克思社会形态意义上的宏观社会进行具体的横 向解剖,以某一时期的社会所具有的特征为依据来探讨微观社会的历史。
那么,社会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笔者受一些研究成果的启发以及通过对社会史概念的 思考来看社会史研究的对象,是否可以这样说,整体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构成和社 会存在状况及其运行轨迹和相互关系。微观上的社会构成是人口、婚姻、家庭、阶级、 阶层等社会基本要素及细胞;它的存在状况则是指建立在社会构成基础之上的种种社会 现象。这部分内容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揭示的是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而社会矛盾激化时期是非常短暂 的。一种社会形态在稳定时呈现出怎样的存在状况呢,这是史学研究忽略的内容。在中 国,奴隶社会有将近二千年的历史,而封建社会也有二千年的历史。它们都创造了与其 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绚丽多彩的文明。这两种社会形态稳定运行的时间比由生产力 的剧变导致的社会变革的时间要漫长得多。比如奴隶社会存在了一千多年,从奴隶社会 到封建社会则只有一二百年的时间;封建社会存在了二千多年,到近代社会巨变也只有 一百多年的时间。既然社会形态稳定运行的时间这样漫长,那么,稳定时期的社会构成 和社会存在状况及其运行轨迹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必不可少。社会形态在稳 定时期内部仍在不断变化,比如,处在封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汉代的社会构成和社会存 在状况与唐代的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是另一番天地。按照马克思矛盾运动学说,矛 盾在一定时期也呈现出相对的静止状态,社会的矛盾在相对静止时期呈现出怎样的存在 状态,各种矛盾之间的因果格局,即所谓社会构成怎样运行等种种情形便成为社会史研 究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的稳定是相对的,用辩证法的观点就是处在量变阶段,运动发展是 绝对的,这种发展变化是渐变。这一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可以适应的。社会相对稳 定的适应以其不断地调整作为前提,中国封建社会的调整主要采取两种手段:改革和斗 争。改革来自比较理智的统治者,而斗争来自濒临死亡线上的农民。每一次社会调整都 会使社会向前迈进一步,但它不可能引起社会质的变化,引起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化的 原因是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即剧变。
(二)准确把握唯物史观对社会史研究的指导。
经过以上对社会史概念和研究对象的探讨,笔者认为:微观上的整体社会研究离不开 唯物史观的指导,因为它探讨的仍然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 况的运行轨迹及相互关系,是在社会物的运动基础上的种种社会现象,受社会物的发展 规律的制约;离开物的发展形态来探索微观上的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的整体社会几 乎是空中楼阁。
比如以近代中国为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是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出现后 ,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由此引起传统社会在各个方面的变化,先是社会阶级结 构发生变化,传统社会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力量开始壮大,以后就是产业工人等出现。 除这些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变化外,随着近代机器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社 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在传统社会里由家庭兼营的职业开始专业化了,比如:教师、 医生、编辑、作家、学者、演员等都开始职业化了。造成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 机器生产的出现,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分化。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脉络和马克思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非常吻合的,这一时期正处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不可调和 的时期。传统的封建社会面对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冲击,也在不断地调整、适应,但最 终因为调整适应的步伐太慢或脱节而分崩离析了。离开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出现对传统社 会冲击的现实,来分析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的运行轨迹及其相互关系来探讨近代社 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需要指出的是,微观上整体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综合运行失调的结果。我们以 近代西北少数民族的区域社会为例,来看看处于基本相同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游牧 社会,在权力统治失调后,对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笔者在青海工作时研究青海近代少 数民族的社会。藏族、蒙古族的自然社会组织是部落,这种部落在清初中央集权的权力 体系下,又形成了新的社会政治组织。藏族实行的是千百户,蒙古族实行的是盟旗。清 王朝对它们实行不同的统治措施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藏族部落兴盛,人口增长迅速:蒙 古族部落衰败,人口锐减。这使我想到同样以游牧为生产方式的民族,在不同的统治措 施下,会造成人口构成的巨大反差,蒙古族社会的衰败纯粹是权力统治不当的结果。不 适合社会构成的施政措施会阻碍或破坏社会的发展;而适合社会构成的施政措施则有利 于社会的运行。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不胜枚举。诸如此类的事例 就不能仍然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僵化的理解,不能教条 地认为蒙古族社会的衰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造成的。
在史学研究日益繁荣的今天,史学界既要研究人类社会在宏观上绝对运动的规律,又 要研究微观上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的运行轨迹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增强我们掌握社 会发展运行规律的自觉性。我们不能因为社会史注重的是社会在稳定时期的社会构成和 社会存在状况的运行轨迹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在经典著作里没有谈过就认为不妥。社会 史研究的社会是特殊概念上的社会组成,不能因为社会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就否定社会 矛盾运动的普遍性。以整体社会史的视野来研究,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自我调整是在一定 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有限调整,不可能脱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来调整。只不过生 产力在积聚量变时期,可以承受社会的自我调整。真正引起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的生产力 变革是长期量变的结果,在急剧变化时期是非常富有能量的。所以,整体社会史的研究 ,仍然脱离不开唯物史观在宏观上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要防止把唯物史观简单的僵化的 理解。
实际上,我们一直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在理解上的僵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包医百病 的良药,他的思想穷究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其缺乏科学的理性的认识。我们不能 认为某些地区至今仍存在着母系社会的残余,就怀疑唯物史观的真理性认识。社会的发 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而某一区域社会的滞后更有许多的偶然性。不能把唯物史 观理解为简单的社会模式。
在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今天,要用科学的态度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唯 物史观是对人类社会从物的角度宏观上观察社会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科学,它注重 的是社会物的发展;而对社会在相对稳定时期的社会构成和社会存在状况的运行轨迹及 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系统论述的比较少,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侧重点决定的。在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今天,社会史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对社 会形态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可以丰富唯物史观。
在长期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界,由于僵化的思维模式在作祟,对历史研究 领域的扩大产生诸多的困惑是可以理解的。历史学术研究也要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 时代特征出发,使历史学研究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随 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不能用停滞的僵化的观点去对待唯物史观……历史研究不是 史料的堆砌,无论是分析史料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刻更丰富的历史内容,还是对历史事件 历史过程的本质内容进行概括,都离不开理论,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导,当然,这种指 导的前提是着眼于新的发展,而不是脱离实际去摘录经典作家的现成结论。”(注:于 沛:《唯物史观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科学》,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1997年12期。 )
因此,社会史的使命不仅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还要发展唯物史观,开创唯物史观的 新境界。
标签:中国近代社会论文; 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社会存在论文; 新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