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大体积混凝土逐渐被广泛使用和推广,因此,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施工单位的使命和责任。相关人员一定要在施工期间仔细核实,针对混凝土表面开裂的情况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坚决杜绝混凝土发生大面积裂缝的情况出现。只要确保不会发生裂缝,就能大大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述
虽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是稳定建筑物的一种重要的常见技术,但是由于其体积庞大、施工复杂、结构厚、实际使用量大,要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并要注意进行连续性浇筑。鉴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难度大,相关人员可以在浇筑时按比例掺入化学外加剂。另一方面,完成浇筑的混凝土因为体积大,导致水泥散发的水化热不能及时有效地挥发,于是水分就会随着内部的升温而减少,从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的裂缝不利于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一旦发现混凝土裂缝,相关人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养护,既能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又能保证其整体性,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施工质量。
2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水泥水化热
当水和水泥混合时,会产生化合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原因,产生的热量在混凝土内部不能及时挥发,随着热量的堆积、内部温度持续上升,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出现裂缝。不同品种的水泥在一定时间内所能释放的热量存在差异,浇筑后的三到五天为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的时候,之后才由表层缓慢的散发从而使温度降低[1]。
2.2混凝土收缩
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需要大约20%的水分来进行水泥的硬化,而剩余的水分则会慢慢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混凝土体积会减小,直接对影响其质量。同时,因水泥种类的不同,调配比例大小、施工方法的差异都会或多或少对混凝土的收缩造成一定影响。
2.3环境温度的变化
在混凝土的实际施工中,环境温度也会对其浇筑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外部温度过低,则会使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急剧扩大,对混凝土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要做好环境温度的预测及控制工作,尽可能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施工[2]。
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3.1准备工作
一项完整的工程,事先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更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防正式施工中出现问题。
(1)浇筑工作所需的器具。主要包括混凝土工作的塔吊、耙子、振捣器、尖锹、平锹、白线、铝合金刮尺、配电箱、扫把、平板振捣器以及水泵等。
(2)工程所需的材料。首先,选取适当的中低水化热品种水泥来进行配置,水泥品质需满足质量标准,不能有残次水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由于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通常高达80%~83%,所以需严格把关骨料质量,选择没有包裹层、膨胀系数较小、级配良好的骨料。最后,在浇筑工作中所取用的水必须是不含有害元素的纯净水。
(3)技术准备。首先,在进行实际操作前,要提前与供应单位办好相应的混凝土委托书与浇灌申请。其次,要事先对浇筑工作所用到的各种器具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并确保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在施工过程中第一时间处理出现的问题。最后,保证现场的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全力保证施工顺利完成[3]。
3.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工作
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混凝土配合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不仅仅能降低水化热、使混凝土有更好的和易性,满足工程需要的强度,还能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最大限度减少成本。配置大体积混凝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降低水化热,所以设计好一个合理的配合比并加以适当的优化,无论是从工程的质量上还是成本控制上而言都非常重要。
3.3混凝土浇筑、振捣与养护
3.3.1混凝土浇筑技术
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温度裂缝出现概率,在浇筑施工中可以采用分块浇筑施工技术。浇筑施工可以分成水平分段和竖向分层浇筑两种类型。分层浇筑施工可以划分成如下三种类型,即:分段分层、全面分层和斜面分层。在项目工期不紧张的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可以采用分层多次浇筑施工技术,严格按照薄层浇筑施工技术对各层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尤其是要妥善处理施工缝部位,确保可以将各层混凝土中的水化热充分散发出来。对于各层的浇筑厚度,适宜控制在30cm左右,且需要从一端开始进行浇筑,按照分台阶推进的方式进行各层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校核钢筋位置,避免浇筑的混凝土对钢筋位置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分块浇筑施工期间,要对各层施工工序的间歇时间进行控制,避免过长间歇时间对施工竣工质量产生影响,否则容易上下层混凝土结合面部位处出现细微裂缝。但是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时间同样不可过短,否则不利于下层混凝土散热,进而可能会诱发上层混凝土沉降问题,提高了裂缝出现的概率。
3.3.2混凝土振捣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可以灵活地运用二次振捣施工技术来提升其抗裂性。大量工程实践研究表明,在浇筑完毕还没有凝固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施工处理后,可以有效处理水平钢筋下部的空隙与水分,增强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凝聚力,避免混凝土出现沉降裂缝,减少微裂缝的出现,有利于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避免出现裂缝病害。
3.3.3混凝土养护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施工,可以应用保温法等养护技术,借助草袋或湿砂等来对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减缓表面散热速度,可以更好地发挥混凝土强度,提升其抗裂性。此外,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合理地设置抗裂钢筋网片能够提升其抗裂性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出现。
3.4混凝土温控控制措施
鉴于温度是诱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高度重视强化温度管控。首先,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期间,尽量选择在气温比较低的环境条件下,且尽量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同时添加一些缓凝减水剂等,降低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减少水化热量。其次,在大体积混凝土拌合料中适当地添加粉煤灰等外掺料替代水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能。再次,严格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比如,向混凝土骨料定期喷洒一些水来降低砂石料的温度,或者借助在搅拌混凝土原料期间加入一些冰水来对材料进行冷却。最后,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要控制在18℃以下,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可超过25℃。在实际的应用中,借助科学地布置测温点,采用温度监控设备进行动态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可以有效防范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全面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在国内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了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短缺和住房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建筑项目的高度不断增加,这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条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规模比较大,涉及到比较多的施工环节,尤其是容易诱发温度裂缝,强化其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宝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44.
[2]骆媛媛.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141.
[3]周舟.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研究[J].门窗,2017(11):85.
[4]覃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172-173.
论文作者:王志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裂缝论文; 水化论文; 温度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