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国营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湖北 4354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的危害性比较大,为了更好降低可能形成的明显结构裂缝问题,除了要不断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外,还需要把握好设计环节的优化控制,从设计入手进行裂缝的有效控制。下面就重点围绕着建筑结构中常见的裂缝问题,首先分析了比较常见的一些结构裂缝影响因素,然后又具体围绕着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裂缝控制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应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增大,具体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同样也越来越复杂,构建难度越来越大,更加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问题和隐患,其中裂缝问题就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基本类型。对于建筑结构中裂缝问题的形成,其往往受到了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形式同样也多种多样,比如塑形收缩裂缝、沉降裂缝、温度裂缝以及受损裂缝等,都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效果。为了更好规避裂缝问题的形成,从建筑结构设计入手进行有效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手段,具备较高研究价值。
1建筑结构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中裂缝问题的形成,其作为危害性较大的一个常见病害类型,确实在后续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明显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倒塌威胁,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当前建筑结构中裂缝问题的形成进行分析,其影响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常见成因如下:
(1)材料方面的影响。建筑结构中裂缝问题的形成首先和施工材料存在直接联系,因为相应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不合理,必然也就很容易导致后续施工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裂缝问题。比如在混凝土材料配置中没有关注水泥材料的恰当选择,导致水泥材料的水化热性能不理想,在后续浇筑中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放热问题,如此也就会造成浇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度差异过大,温度应力较为突出,最终形成明显的温度裂缝问题。
(2)结构设计方案不恰当。对于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其往往还和具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关,因为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相应结构设计方案中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和不足,甚至出现了较多的违规现象,进而也就必然很可能导致该方案的应用效果受损,依据该方案进行后续施工建设也就容易出现裂缝问题。比如对于建筑结构体系的受力状况而言,其在设计中没有做好计算分析工作,很容易导致相应受力平衡性不足,该区域的裂缝问题比较常见。
(3)后续执行不规范。当然,建筑结构中裂缝问题的出现往往还和后续施工阶段存在关联,因为施工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导致相应建筑结构中出现裂缝或者是其它缺损问题。除了施工阶段存在的影响因素外,后续养护阶段的处理不当也会形成较大影响,同样也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2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
基于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结构中出现的各类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受到了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各个环节以及相关要素存在密切联系,这也就要求相应裂缝控制工作也应该把握好各个要点内容,尤其是需要从设计阶段入手进行严格把关。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关注的裂缝控制措施如下:
(1)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为了从设计阶段入手更好控制裂缝问题的形成,必然需要首先把握好对于各个设计规范和基本标准的有效遵循,保障相应设计工作更为合理准确,避免因为自身设计不合理,或者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违规问题影响到最终的设计方案应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需要确保设计人员能够熟悉各项相关设计规范,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关键的细节要点能够准确掌握,如此才能够更好提升整体结构设计水平。当然,设计工作完成后还需要依据具体标准和规范进行详细核查控制,对于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及时弥补完善,避免应用错误的设计方案指导后续施工建设。
(2)恰当选择施工材料。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问题的有效控制,往往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基本材料的恰当选择,明确具体施工应用材料,如此也就能够更好提升其整体应用性能,避免因为材料问题形成的明显裂缝缺陷。比如在混凝土材料中水泥型号的选择中,就需要重点围绕着水泥材料的水化热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尽量选择一些水化热较小的水泥类型参与配置,优先应用掺加粉煤灰或者是矿渣硅酸盐水泥类型。此外,为了更好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后续应用效果,还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明确混凝土材料在对于缓凝剂的添加比例,能够尽量对于后续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凝结形成有效优化控制,如此也就必然可以更好提升其整体结构构建效果,降低因为该方面因素带来的裂缝问题。
(3)准确计算结构受力状况。在以往建筑工程结构处理中,因为受力体系不稳定造成的裂缝问题同样也不容忽视,如此也就需要在整体结构设计中重点关注相应结构的受力状况,确保结构体系更为稳定协调,避免出现受力不均衡问题。基于此,对于整体混凝土结构的处理也就需要把握好计算环节,能够选择较为适宜的结构计算方法,确保整体混凝土结构更为平衡可靠,并且能够结合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需求进行具体分析。为了更好提升受力状况分析效果,往往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对于先进工具的灵活运用,尤其是一些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更是可以在这种受力计算方面表现出较强实际效益。
(4)合理应用后浇带。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结构裂缝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除了要重点把握好上述各个基本管理要点的落实外,还需要切实围绕着“放”这一原则进行落实,尽量放松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明显约束问题,降低混凝土构件出现变形的可能性。从该方面入手进行设计优化也就需要把握好后浇带的有效应用,能够确保后浇带在整个建筑结构中表现出更强的积极作用效益。后浇带在建筑结构中类似于临时性的变形缝,需要在整体建筑结构中进行合理布置,促使其在后续浇筑中有效应用后能够表现出更强的结构稳定效益。针对后浇带进行有效布置需要首先考虑到建筑结构自身可能存在的受力问题,围绕着整体尺寸大小进行详细分析,进而也就能够在恰当位置布置较为合适的后浇带尺寸。一般而言,后浇带的间距应该保持在30-40m之间,自身宽度应该设置在800-1000mm之间,如此才能够更好提升其实际作用价值。当然,为了更好提升后浇带的实际应用价值,不仅仅需要关注后浇带的尺寸大小,还需要围绕着后浇带所用材料选择进行控制,尽量保障后浇带处所用的材料具备更高的强度等级,避免在该区域形成明显的裂缝问题。此外,在后浇带的具体布置中还需要关注建筑结构自身,建筑结构中的一些部位不适合进行后浇带的布置,避免因为该区域布置后浇带影响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结构中裂缝问题的形成而言,其往往受到了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仅表现在后续施工操作以及养护层面,因为前期设计不合理带来的裂缝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基于此,在未来建筑结构设计中就需要予以重点把关,不断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采取多种手段提升裂缝问题规避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金.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8(12):107+109.
[2]黄金钰.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8):3-4.
[3]刘晶.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 99-100.
[4]高曦然.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 (28):103-104.
[5]高云续.对建筑结构设计裂缝原因及措施的探讨[J].居业,2018(05):55 -56.
[6]卢孟.试论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居舍,2018(14):80.
论文作者:田小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裂缝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也就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