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主要表现为团结统一的爱国精神、饮水思源的感恩意识和合家团圆的亲情纽带等。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扎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探索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开发与利用的措施和途径,充分挖掘其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和意义,让中职德育开出芬芳灿烂之花。
关键词:中职德育 传统节日文化 开发利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积淀了丰厚的民族情感、信仰和伦理,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精神给养,是不可多得的德育资源。
2005年,中宣部等部门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因此,中职德育需要扎根传统节日文化的土壤,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让传统节日文化成为中职德育的丰厚养料。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而优秀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盛宴,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大致蕴含着下面几方面的文化内涵:
1.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的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而它始终贯穿在传统节日文化之中,我们在民俗活动中展现出的对天地的敬畏,对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的祭奠,都表现了我们的爱国精神和情怀。我国的传统节日,饱含着浓重的爱国情怀。端午节人们通过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清明节扫墓的习俗由寒食节发展而来,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忠”“义”“礼”“孝”的文化传统,也由此造就和孕育出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了崇高的国家利益忍辱负重,舍生取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的团圆,不仅表达华夏儿女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也代表着合家欢乐、民族团结,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 因此,传统节日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主题,是中职德育的重要内容。
2.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古代人们通过祭祀表达对神灵、先祖、先烈的感恩之情,祭祖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节日虔诚地祭拜祖先,除了表达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外,更多的是感谢先辈们为我们幸福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例如,清明节,各中小学会举办去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不要忘记“吃水不忘挖井人”,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懂得感恩。另外,每年春节涌现的“返乡大军”其实充分说明了我们对父母的尽孝和对长辈的感恩;重阳节为老年人祈福纳寿,为长者夹菜、敬酒、遵从长幼尊卑的秩序,不单单是对长者的感恩和敬重,更是教育着后人常念长者之好,长怀感恩之心。
3.家庭为重、合家团圆的亲情纽带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对家庭的情感,可以说它是联系亲情、表达温情、沟通亲人之间关系的亲情纽带。每逢佳节来临,不管我们身在何方,总有一种思乡之情牵绊着你、指引着你奔向家的方向。每年的“春运潮”“返乡高峰”正体现了国人对家庭、对团圆的重视。元宵节、除夕夜,游子们千里迢迢赶回家中与自己的家人团圆,在这团圆的仪式中,尽享天伦之乐,理解合家团圆的美好意蕴。而春节作为中国最重大的传统仪式活动,人们把家庭团圆扩展到了全社会同乐,营造出了其乐融融、家和国盛的和谐社会氛围。
同样,七夕节、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既可以开展娱乐健身活动,又是传递温情的最好时机。因此,传统节日是维系亲情的纽带。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还有亲近自然、和谐统一、关爱亲人、关爱生命、拼搏进取、勤劳节俭等文化内涵也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挖掘,并且有机地渗透到德育中。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
节日是青少年们喜欢和期盼的日子,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强劲势头面前,我们认真挖掘和整合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厚内涵,潜移默化地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1.有助于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厚的内涵,其中蕴含着忠、孝、诚、礼、义、信、廉、耻等内容,倡导爱国敬业、家庭团结、关爱生命、平等和谐、敬老爱幼等优良传统,这些内容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通过代代流传,在时代的更新中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注释。比如春节,在漫长的假期中,我们一家人欢聚一堂,辞旧迎新,休闲调整,走亲访友,为开启一年新的征程蓄力助航;中秋节我们或遥寄相思或合家团圆,回归家庭,让家成为温暖的港湾,让家成为梦想前行的源动力;清明节我们祭祀拜祖,感恩现实,祈福未来。传统节日赋予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一个修整生命的间息,一种生命意义的诠释,体现了生命的教育,有助于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助于增进中职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更倾向于隔着屏幕交流,人际沟通的技巧越来越欠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被逐渐淡化。而传统节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和规则,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间和谐共生关系,注重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礼节和秩序,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思想。中职生通过参与与节日相关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学、歌舞等节庆活动,在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亲情的温暖,感受人际交往的愉悦,增强与家人、朋友、社会的情感交流,养成维护整体、谦让宽容、注重和谐、化解生活矛盾和冲突的性格,对于增进中职生人际交往能力,培育中职生健康和谐的心态,构建和谐校园有推动作用。
3.有助于激发中职德育的活力和渗透力
如今,在多元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西方文化以其强劲的势头对部分青少年形成了冲击,甚至出现青少年偏爱“洋节”冷落“传统节日”的局面。把传统节日作为中职学生德育的切入点后,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亲和力和渗透力,利用好传统节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特点,把握好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感恩孝亲、追求和谐、拼搏进取等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精华内容和现代形式相融合,不断深化和拓展节日文化的内涵,从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有利于营造活泼、轻松的德育氛围,激发中职德育的活力和渗透力,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传统节日文化在德育中的开发运用
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我校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大力探索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使之成为构建“和合”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开展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
开展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实践主题活动是开发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一种载体和有效途径。我们要把对优秀传统道德的学习寓于各种具体活动之中。我校以学生处为主导,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将其融入学生喜欢参与的团体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
例如,中秋节寄予了人们思归团圆的情感,我校组织学生参加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之“‘中秋·团圆’摄影大赛活动”,学生利用中秋假期,用手机记录了自己与家人团圆的场景,用摄影作品阐释自己对“合家团圆”文化内涵的理解,此次摄影大赛总共收到两百多张摄影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将获奖作品制作成大展板展出在校园和合文化大道上,引来很多师生驻足观赏。
重阳节,我校组织了“寥寥三行诗,寄思重阳情”的写三行诗、寄相思情的三行诗创作比赛。组织每个班级的学生积极参与,同学们用诗歌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孝敬之心、感恩之心以及对长辈的思念之情。此次活动我们共收到一百五十多篇三行诗,最后评选出二十篇优秀作品,并将作品制作成明信片,在校园文化大道上进行展出,并在三行诗展出当日进行义卖,每款明信片价格都为2元,展出当天,明信片销售场面异常火爆,所有明信片都被一抢而空。
清明节,我校组织团员青年赴万象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在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学生们通过简短而又隆重的悼念仪式,向革命先烈鞠躬并默哀三分钟,以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以表达对先烈们的无限敬意;在革命纪念碑前庄严宣誓,以表达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勤奋刻苦学习,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校组织学生开展“追寻红色印记,学习英雄精神”主题活动,赴丽水遂昌粟裕革命根据地,追寻粟裕将军的革命印记,重温当年红军敌后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体会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通过举行各类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弘扬红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此外,我校还组织学生参与喜迎十九大“青声青语晨读会”“弘扬工匠精神,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以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让传统节日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资源,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喜欢参与的团体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课堂德育与各种活动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促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文化内涵,极大地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2.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
除了在各类主题活动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以外,我校还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德育课程的开发,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和弘扬传统文化。如果说,开展主题活动是让学生以感性的方式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那么开设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培养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明白其中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保护、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可以从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境界、中职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等方面进行实践。
我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探寻、光影世界中的传统文化等选修课以课程的形式渗透传统文化,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探寻这门课,从点上切入,走进《论语》精彩世界,编排了“孝悌”“仁爱”“诚信”“交友”这四个板块,选编构建形成我校传统文化选修教材的“上篇”;从面上拓展,寻访丽水文化精粹,以丽水为例,探寻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我校传统文化选修教材的“下篇”。该篇从“饮食”“建筑”“民俗”“手工艺”四个专题入手,从理论到实践,一路引领学生感受、体悟、应用,领略传统美德带来的实际效应,体悟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生活、工作事业、人生追求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新质
传统节日文化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必将展现新的风貌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注入现代元素,融入时代精神,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体现社会发展的新道德和新风尚。
首先,在内容上要做到主题鲜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明节,要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引导中职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端午节,要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增强中职生的爱国情感;重阳节,要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其次,在形式上创新,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中加入一些与人们的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文化活动形式。例如端午节我们可以根据其历史渊源,开展具体的庆祝活动,如传统的赛龙舟,在校园里可根据中职生的专业特色,开展包粽子、创新粽子类型、为粽子设计宣传海报、吃粽子等主题的比赛,也可以借助屈原的故事和诗词,开展爱国精神的主题演讲比赛等。在清明节时,我们可以采用绿色环保的祭祀活动,如通过网络祭祀、设计主题展览等形式来缅怀先烈、悼念逝者。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过程中,我们立足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升华,让传统节日文化成为中职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总之,中华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厚的德育资源,将传统节日和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巧妙对接,充分发挥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又能寓教于乐,推陈出新,升华精神境界,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传统节日散发出德育的芬芳。
参考文献
[1]杨定明 文化自信视阈下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2]王文军 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状况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
[3]王克荣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J].科学与人文,2011,(3)。
[4]赵捍平 传统文化教育与中职德育教学实效初探[J].中职教育,2013,(8),111-113。
[5]魏程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生德育渗透的探究[J].教师博览,2014,(10),75-76。
论文作者:季李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传统节日论文; 德育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中职论文; 爱国论文; 内涵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