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语文论文,思维论文,品质论文,学生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1477(2009)08-0036-04
所谓思维品质,即宏观世界物体和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和关系在人的意识中反映的准确度、敏捷度和有效度的综合表现。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有效进行学习活动的关键所在,也是思维能力得以提高的决定因素。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从以下八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宏观把握,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整体性
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提纲挈领,把握其要点,概括其内容。长期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克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那么怎样达到宏观把握、整体认识呢?
1.从题目下手
题目是文章的纲领,“纲”举“目”张,题目分析得法,可以“张”开文章内容之“目”,即可以明确中心,把握结构,理出情节,了解全文。例如,《春》(七年级语文版上册),通过题目可知全文所写的内容是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民希望和力量;《回忆我的母亲》(七年级语文版上册)通过对母亲一生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热爱之情……
2.理清脉络
有些文章经纬交织,纵横交叉,通过理清思路,编织网络,可以达到宏观把握、整体认识的目的。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八年级语文版上册)一文采取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写法。明线是正面描写:鲁达得知郑屠夫种种作恶多端劣迹后,救出金氏父女脱险,三拳打死镇关西。暗线是侧面描写郑屠夫罪行,他强占金翠莲为妾,强占后又抛弃,并向金家索要根本就没给的卖身钱。两条线到鲁达在肉铺里见到郑屠夫时交汇在一起。这篇文章用顺叙的写法,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两条线同时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非常清晰。只要我们理清明暗这两条线,文章的全貌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纵深掘引,层递设问,揭示本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善于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文章的作者总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以及写作意图,通过语言形式来直观地或隐含地表达自己需要表达的东西。直观的容易捕捉,而隐含的则需要读者去品味、去领略。需要教师启发学生透过语言文字,采用层递设问,深处引疑,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揭示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在教学中,可以就某一个教学专题或某一重要知识点,设计由低至高的训练层次。如学习《海燕》(七年级语文版下册)一文结尾部分:“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吗?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为了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1)作者坐轮船去欧洲,在海面上看到飞翔的‘小燕子’是什么动物?(2)它与作者故乡的‘家燕’长得相似吗?(3)如果一个人在外漂泊看到故乡的人或物有什么感受?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学生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旨意:作者在海面看到海燕,因为它和故乡的小燕子长得很相似,就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故乡的人和事,就会把作者无限的牵挂带到遥远的故乡和魂牵梦绕的祖国,久久不能抹去。通过这样的训练,以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表面上升到本质,从肤浅上升到深刻。
三、加快节奏,增大容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和迅速程度。有了敏捷性的思维,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迫切的情况,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并迅速地作出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阅读教学责无旁贷。为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训练。
首先,教师应加快教学节奏,语言简洁不啰嗦,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其次要加大学生训练量,让其没有太多的时间慢条斯理地思考,久而久之养成快捷思维的习惯。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课文,做好练习;在学生无准备时,发一份阅读考试试卷,限定时间完成。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下面是七年级的两个班,其中甲班按照一般的教学方法,乙班采取加快节奏、增大容量的教学方法。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加快节奏、增大容量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的方法。
四、层面转换,发散展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发散性
“层面”是指所思考内容的某一具体层次,“转换”是指上述思考内容与思维活动向一个新的方面转移、交换。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如《孔乙己》(九年级语文版上册)一文中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课文没有写出孔乙己死的确凿消息,只是猜测,这本身就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课文以下几个层面中可以推断孔乙己“的确”死了:(1)社会冷漠、民众麻木不仁,成为废物笑料的孔乙己无人关照;(2)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他的灵魂,使他成为不能谋生的可怜虫;(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极端残忍摧残;(4)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惨状。每个层面都相对独立,但又不能分割,各层面之间形成了阶梯式结构,由一层向另一层发展自然转换,最终构成孔乙己悲惨的结局,从而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腐朽和黑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诱导学生剖析层面,从不同角度思索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比较异同,导思辨析,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比较性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为此,“比较异同,导思辨析”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比较,更能清楚地看出文章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或相异点,从而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启动学生的比较思维,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导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要领,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要流于表面。可以在教完一个单元之后通过比较进行归类总结;也可以一篇文章为例导读,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其他课文,培养其思维的比较性。
例如,《孔乙己》(九年级语文版上册)与《范进中举》(八年级语文版上册)两篇文章的作家时代不同,主人公孔乙己与范进他们所处的时代也不同,但两个主人公都是知识分子,同受封建科学制度的毒害,作家鞭策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的主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他们的性格内涵也似乎不同:范进懦弱猥琐,甘受屈辱,一脸自卑自贱的奴才相;孔乙己虽穷困落魄,却自诩“君子固穷”有一股自视清高的傲气;范进城府深,狡诈虚伪;孔乙己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却留存着善良因子……总的说来,他们热衷功名,而范进脸上却是贴上“丑”字;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析出几缕“悲”。正和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两位作家均采用“谐”、“讽”文笔。不同的是:吴敬梓用夸张变形的笔法,酣畅痛快,一泻无余。艺术地再现生活中的假、恶、丑;而鲁迅先生却用白描手法,信笔写来,沉郁含蓄,艺术地剖析了社会病态。
教师通过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辨析异同,使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不同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写作的技能技巧认识也有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对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思维。
六、逆向探究,求异求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逆向性
思维有逆向性,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由教师根据教材设定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寻求创新答案,但有时结合具体语言环境,适当对学生进行反方向提问,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改写了古代文人墨客对秋天的悲怨之叹,传诵千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逆向探究可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逆向性。
我们要不拘泥于原材料所赋予的观点进行逆向探究。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句,道出了诗人迟暮之感,情感复杂深沉。学生领略这种意境之余,教师可变换角度,提出新的问题:是不是“只是近黄昏”?然后引导学生逆向推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从字面意义上看,这两句诗是写景,但从意义内涵上,又可联系到人,于是又可逆向推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逆向思维的另一含义是反向思考,即把问题倒过来考虑。例如学习《曹刿论战》(八年级语文版上册)一文中,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在什么情况下鲁国会失败?学生由这个问题逆向归纳课文内容可知:如果听信“肉食者谋之”;如果战时曹刿不从;如果没有曹刿两个“未知”的指挥;如果没有曹刿的问、鲁庄公的虚心听取就会失败,这样使学生明确“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之所以取胜,是因为曹刿这个有远见的谋略家及时的“问焉”和鲁庄公听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策略,并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战术方针的原因。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审时度势,调控思维走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逆向探索。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哪怕观念有所偏颇,也应以肯定为主,不应责备,否则就不能求异求新。
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变通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何在教学的广博内容中举好“一”?我们必须明确这里的“一”,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文章知识,而是一个个的文章知识板块,老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最基本的概念和系统的知识,得出规律,达到获得文章知识板块、助于理解的目的。“反三”即通过类推而知道其他的知识。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文章体裁和写作方法大体相近的课文联系起来学习,让学生引申类比,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例如,教学七年级语文版上册《小巷深处》一文: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您……”我上前扶住她,可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搞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分析这一段时,着重讲解里面对母亲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为什么?”……好长时间的沉默……点了点头……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搞点好吃的,食堂少油”这些细节描写,就描写出了母亲明白了女儿因为自己是个瞎眼,怕在同学们面前丢脸,而嫌弃自己的失落、悲伤之感,但却还是那样深爱女儿,把那种平凡而伟大的母爱表现出来。完成了这段学习后,我跟同学讲解:除了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外,还应注意外貌、动作、心理活动、语言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后,在学习七年级语文版上册《“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时。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表现邓稼先优秀品质的句子。例如,他东奔西走,风餐露宿,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失败的风险、成功的快乐、大戈壁的风刀霜剑,染白了他的鬓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邓稼先严肃地拒绝说:“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学生从而领会了这些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八、引导学生,树立文章陌生化,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创新性
“使熟悉的陌生化”也可称为“形成熟悉的陌生”,这是戈登1937年对别出心裁的形成思路的程序的命名。意思是:一个人对某些熟悉的事物应该有新的理解。这一思路可引用到阅读教学中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这种陌生和新鲜的感觉,才使文章重新充满意义,才能使学生有程达在《语文学科论》中所述“解答超出汉字读物原意的新问题,产生超出汉字读物程度的新思想的能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社会评价,而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领略原文的原汁原味,对文章本身进行陌生化的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荷塘月色》(高中语文广东教育版第一册),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归于当时的时局动荡,且反复地使学生熟悉这一点。这就使学生失去了用陌生化的方法理解原文的机会,从而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熟悉化”的摇篮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陌生化的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多次写信给他父亲,都没有收到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学生在这种文章陌生化的导入法下可探索得出: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不宁静的原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文章陌生化的教学恰能赋予一切文章以新鲜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消除成见,有所创造。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有点有面、循序渐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慎始如终,则事情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