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已成为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成为新一轮课改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政治教学创新思维
那么,如何加强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1 思维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即善于探索、突破、综合、创新,能够发现和解决自己或别人未所发现或未能解决的问题。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转换题型、转变背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认识新的问题,并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同一问题。通过训练,使学生对问题材料的运用和解答不再局限于一个答案,而是通过思维扩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材料,从而突破了思维定势,拓宽了思路,扩充了信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表及里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规律。所谓逆向思维,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发现科学真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行逆向思维需要学生独特思考,善于另辟蹊径,还需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比如遇事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觅寻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去开阔学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意见,并适时引导。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与碰撞,我们不但获得了真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每一段教材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受时间所限只能分节授课,不能一下讲完。每讲完一段课之后,可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因为相同的知识可以整理出不同的知识图表来。
教师在让学生整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时,应注意的问题有:首先,要求学生整理的知识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最好以一课书为标准。其次,学生整理知识要以质量为主,鼓励创新,允许犯错。再次,对于初中学生,教师可以尝试在没有讲完教材的前提下让学生先整理知识,边整理边自学,教师再找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和聚合能力。
通过布置作业和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根据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不同要求,教师在每节课后布置的作业,应该是具有独立分析要求和能够进行发散思维的作业,主要可以通过布置综合性问题的作业和材料型的作业来实现。这种作业,不是抄一遍即可,需要他们进行独立分析,进行发散思维。通过发散思维会出现许多种不同的答案,并且都说明了一定的道理。当然,通过布置小论文更能起到这种作用,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写出分析,也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创设相近或相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当代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形象地说过:“类比是一个伟大的领路人。”类比思维就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的相近或相反意义出发,根据某个或某类事物有或没有某种属性,进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有或没有某一属性的思维活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针对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根据新旧知识相近或相异之处,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会异中求同,概括出事物的共性;或在同一类事物中求异,学会辨析、分类,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远精练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化,从而进一步构建起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注重练习并不是搞“题海”战术,做大量低层次识记性的练习只会堵塞学生的思维,抑制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思想政治课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教学开展一系列的导行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促进知行统一。如不同的年级可以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开办“心理诊所”、“模拟法庭”等活动。事实证明,这些活动既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机地与现实生活接轨,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励他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更深的领域。当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确有所用时,就会激起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因而再次回到课堂,学生会更加积极地主动参与教学,有效地学习各种知识。
论文作者:郭卫晓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作业论文; 事物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