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小鲍庄》中的变异修辞探析
林 佳 海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 变异修辞是突破常规创造性使用语言的修辞活动,它建构了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凸显了修辞艺术。《小鲍庄》作为王安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多次运用了变异修辞的言语手段。在语音变异上体现为摹声变异、谐音变异和韵律变异;在词汇变异上体现为同素连用变异、简单线性变异、语域变异和色彩变异;在语法变异上体现为词性变异、词语搭配变异和矛盾表达变异。这些不同层面的变异修辞提高了小说的语言魅力和修辞艺术。
关键词: 王安忆;《小鲍庄》;变异修辞;语言魅力;修辞艺术
变异修辞是从变异的视角探讨语言表达的修辞效果。郑远汉认为:“严格遵守汉语语音规范、词汇(包括语义)规范、语法规范和语体规范,在这个基础上的修辞活动就是规范性修辞,有意违背上述‘规范’的,为的是获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这样的修辞活动就是变异修辞。”[1]受西方“语言学转向”思潮的影响,王安忆小说《小鲍庄》作为对民族根文化进行探索与表现的尝试,全文富含变异修辞的色彩。
一、语音变异
汉语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汉语语音中存在许多音同音近现象,文学语言常利用这种语音现象有意创造出变异且新奇的语言,不仅可增强语言的韵律性和趣味性,还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王安忆在其作品《小鲍庄》中有意通过语音层面的变异修辞来强化语言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摹声变异、谐声变异和韵律变异上。
(一)摹声变异
摹声变异是摹拟某种声音来表达语义内容的语言变异,具体分为直接摹声变异和间接摹声变异。前者是直接摹拟某种声音,后者则是人为想象中摹拟的声音。据笔者统计,摹声变异在《小鲍庄》中共出现71处,其中直接摹声变异62处,间接摹声变异9处。如: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结合,具有互联网与金融两者的特征,展现出高风险特点。而财务风险本来是任何行业都需要面临的,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其财务风险的起点就直接变得更高,使得许多相关企业的应对能力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极易致使企业的财务预期收益、实际收益等产生偏差的概率,在这种环境下,互联网金融的财务风险更多的就是缺乏对金融市场防范机制的构建,而且由于互联网的扩散性,任何不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息瞬间就会被扩散到金融消费者,极易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受到影响,主要的表现在四个维度。
例1:路边一只小虫“口瞿口瞿”地唱,秫秫“刷刷”地在拔节儿。
例2:小翠子只觉得头脑子“轰”的一声,炸了似的。
例22:鲍山底的小鲍庄的人,眼见得山那边,白茫茫地来了一排雾气,拔腿便跑。
(二)谐声变异
例18:后来,传出一个怪话,说他在戏班子里,和那挂头牌的女角儿相好了,那女戏子又把他甩了。
例3:“大姐,这里住的可有一位作家?”
“什么‘坐’家,‘站’家,不知道!”她回答。
医学模拟教学(simulation based medical education,SBME)是通过模拟技术对患者、临床进行模拟操作,仿真的进行治疗,创造出高真模拟场景,进行临床教学和试验的教学方式[1]。该种教学方式的重复性较好,训练的内容比较真实,规范性高,成本较低,因此能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让医学生对基本的操作规范进行掌握,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弥补教学病种的缺失,诊疗病例不足等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和处理能力[2-3],现在临床教学中已经有比较多的应用。模拟人为主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医学教育界的广泛认可[4]。此次主要是对模拟教学应用于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五爷,来吃。”
捞渣学嘴:“来七。”
例3属于同音异形的谐声变异修辞。由于“作”与“坐”同音,“她”故意将作家说成“坐”家,继而又仿造出“站”家,语言表达跳跃性大,耐人寻味,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的冷漠和不耐烦。例4是音近异形的谐声变异修辞,第二个引号中的内容应该是“来吃”,由于小孩发音还不够熟练,导致声母“ch”和“q”发音混淆,将“吃”误发为“七”。作者在此实录变异后的语音,使对话中的幽默风趣油然而生,提升了文章的新鲜感和可读性。
例4:捞渣歪歪扭扭地能走了,话也能说不少了。正吃晚饭,鲍五爷拄着拐来了。鲍彦山招呼他:
3.金融支持。金融在为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提供充足资金的同时,也使得资金能够更有效率地被运用于产业和城镇的发展。不仅如此,金融往往能够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为新移民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产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市场规模的扩大、现代服务业的进步都需要金融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这些都是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所必需的。
(三)韵律变异
韵律变异是一种利用语言的声响特征形成的变异方式[3]32。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达到韵律和谐的效果,常会调整句子的结构语序,出现成分异置等情况,形成异乎寻常的语言表达形式。《小鲍庄》中,作者在花鼓戏词中常用到这种韵律变异的修辞方式。
例5:写一个五字无底洞,薛仁贵跨海又去征东。
征东招够人共马,回马枪挑凤凰城。
写一六字变化开,我配姣娥女裙钗。
带领三千人共马,才把唐王我主救出来……
例6:写一个九字挂金钩,七狼八虎窜幽州。
就数十字写的全,刘邦去也没回还。
依照正常的语法和逻辑,例5“征东招够人共马”和“带领三千人共马”中原本“人马”组合更符合语言表达规范,但为了与后面的分句字数保持一致,达到韵律和谐的效果,故将“人马”进行添词,组成“人共马”这种相对不常见的短语结构。同样,例6中“刘邦去也没回还”也是为了与“全”押韵而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添加了“还”字,使句子语音对称押韵。韵律上的变异修辞用法一方面适应了表达内容的需要,使语言呈现出变异美,另一方面也使得文中的花鼓戏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二、词汇变异
词汇是句子的组成单位,常规的词语在小说中不能给读者带来新奇的体验,无法引起读者的注意。当代符号主义美学代表人物苏珊·朗格认为,“语言只能大致地、粗糙地描绘想象的状态,而在传达永恒运动着的模式,内在经验的矛盾心理和错综复杂的情感、思想和印象、记忆和再记忆,先验的幻觉……的相互作用上面,则可悲地失败了”[4]。相反,词语的变异修辞会给读者带来一种陌生化的感受,进而刺激读者与文本进行交流,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能带来一系列奇妙的修辞效果。王安忆在《小鲍庄》词语的变异修辞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同素连用变异
同素连用是指运用同一语言单位(语素、词或短语),修饰、说明和关涉不同的语言单位(语素、词或短语),或由不同的语言单位修饰、说明和关涉同一语言单位[3]177。一方面,同素连用变异往往花更多的笔墨对事物进行铺陈详述,使所要表达的语义细致详尽,达到词约义丰的修辞效果;另一方面,同素连用利用同一语言单位深化了作者所要传达的语义内容,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例7:孩子不哭了,娘们不叫了,鸡不飞,狗不跳,天不黑,地不白,全没声了。
例8:小鲍庄人的祖先是做官的,龙廷派他治水。用了九百九十九天时间,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工,筑起了一道鲍家坝,围住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亩好地,倒是安乐了一阵。
例9:“你咋骂人!”……
“就骂你,没心没肝没肺没肚肠!”她一猛劲,担起了水桶。
例7连用“不”这一语言单位来修饰“哭”“叫”“飞”“跳”“黑”和“白”这5个不同的词语,对小鲍庄遭遇7天洪水的灾难状况进行铺陈详述,集中凸显了洪水的凶猛。例8用“九”这一语素与其他数字单位进行组合来修饰时间、人工和田地,从正面描述当时洪水的猛烈程度,读来语势强烈,夸张地表现了小鲍庄祖先治水的情况。例9利用同一语言单位反复强调所表达的同一语义内容,用“没心没肝没肺没肚肠”这一连串的同素变异词语形容文化子,体现了小翠子在被文化子的娘苛刻对待后的不满和压抑情绪。
(二)简单线性变异
例10:县文联——现在县里都有文联了——计划着请这些作家和本县的文学青年见见面,座谈座谈,讲讲话,指导指导,以繁荣基层文学创作。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线条性和别异性,即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接一个地在一条直线上依次出现和延伸。汉语的语序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线条性和别异性特征,但有时言语表达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违反这种特征,使语言具有陌生新奇的表达效果。这种现象在《小鲍庄》中经常出现。
例11:这地上,最早,最早,最早,最早,什么也没有,只有水,只有水。
例10中,作者在“县文联”这一主语后面没有直接跟谓语,而是插入“现在县里都有文联了”这一成分,对主语进行补充说明,使语言单位呈非线条排列状态,突出了“县文联”的普及性之广。语言单位的连续反复也是一种超越语言单位别异性要求的变异性表达方式[3]71。例11中4个“最早”依次出现在同一线条上,这种语言单位的连续反复是违反语言单位别异性的表现,但在表达上不仅突出了时间的“早”,还具有鲜明的强调作用。
(三)语域变异
古词用于今文,方言词用于普通话,外语词用于汉语,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用于乙词语,即语域发生变异,可以收到特殊的效果[5]。王安忆作为上海人,常在作品中用到上海或者江苏一带的方言,不仅自然细致地刻画了种种世俗生活场景,还使语言充满朴素而浓厚的乡土气息,不失生活情趣与世俗情怀。
例12:他什么都没吃,只有他娘的奶。他娘像头老牛——他大说的。
例13:“都是一个庄一个姓,大家锅里有,不会少你几张碗的。”拾来说。
例14:水下去了,要办丧事了。大伙儿商议着,不能像发送孩子那样发送捞渣。捞渣人虽小,行的是大仗义,好歹得用一副板子送他。
例12中的“他大”和“娘”是江苏话,即“他爸”和“妈妈”的意思,用在此处颇有地域色彩,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普通话中,“碗”一般与量词“个”搭配,在例13中却与量词“张”搭配,虽然表达奇异但不突兀,而且凸显了上海方言特色,增添了语言的奇趣性,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例14“发送”与普通话中的意义迥然不同,作为上海话,在这里委婉地表达为逝世的小孩送葬的意思,整句话庄重含蓄,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小说中类似的方言表达还有可管(可行)、甩(表示鄙视)、来家(回家)和头毛(头发)等。
(四)色彩变异
聚合变异中还有一种变异是词语的色彩变异,它与语体变异不同,语体变异跨越了语体范围,赋予了词语新的意义,色彩变异并不跨越语体范围,只是有感情色彩和语用色彩上的区别[3]96。色彩变异分为感情色彩变异和语义色彩变异,《小鲍庄》中出现的主要是后者。正确使用色彩变异修辞,可使感情的抒发更为真挚,事物的描写更为生动。
例15:不晓得过了多久,像是一眨眼那么短,又像是一世纪那么长,一根树浮出来,划开了天和地。树横漂在水面上,盘着一条大虫。
例16:那天二小子的红围脖叫老师要回去了,因为他和人打仗,把门牙敲掉了。
形容词变异成动词,主要是为了借助人或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等使语言表达更形象。例20中的“恬静”原本作为形容词形容人的性格特征,在句中却接宾语“人”,发生活用变异,形象直观地突出了捞渣乖巧可爱的性格。例21中的“歪”原本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位置和姿势,此处发生词语的转类,使整个句子富有动态感,为读者勾勒出鲍秉德老婆发疯时的场景。
例15中的“划开”和“盘着”都是语义色彩变异中的大词小用,“划开了天和地”和“盘着”的施事者一般来说都是巨大的物体,此处的施事者却是“树”和“大虫”,明显属于“大材小用”,但毫无违和感地凸显了洪水过后的一幕景象。例16“打仗”原本用于两军之间的大规模战斗,此处却用来形容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同样属于大词小用,具有诙谐幽默的趣味。例17“鬼”原本是一个贬义词,此处发生了感情色彩上的变异,贬词褒用,风趣俏皮地凸显了小翠子的讨人喜爱,也写出了文化子他娘对小翠子的喜欢,语言耐人寻味。
三、语法变异
语言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这套规则作为对无限语言事实的结构、功能和内在联系规律的高度抽象概括,存在于每个人大脑的语法系统中,决定了语言的结构方式和遣词造句。但文学作品中遵循这种语法规则的语言有时给人以习惯化和机械化的感受,无法刺激接受者的深层思考。因此,当这种语法规则被有意突破,语言表达发生变异时,往往能使语言更富有张力。《小鲍庄》中语法变异现象随处可见,主要有词性变异、词语搭配变异和矛盾表达变异。
(一)词性变异
词性变异是指一类词临时拥有另一类词的表达功能,实际上是一种聚合变异,有些语言学家将这种情况称为活用。它有助于表现事物的属性特征和性质状态,使语言更简洁凝练,表达更具有张力。
1.名词变异为动词
她的言语像安魂的歌谣钻进我的耳朵,我很讶异,她瞳孔里的世界竟然与我的孤寂是同一个星球,不过在大部分工作时间里,我总是让理性神经盘踞大脑内层,但是,对于面前这个忧郁的女孩,我胸中立即燃起了一股强烈的、不合时宜的渴望,一种我自己也为之惊讶的渴望,那种猛烈的渴望,在我的体内像野火燎原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我想抚摸她的骨骼的可鄙想法从火中迸发出。
作为语言表达的物质外壳,语音上的谐声现象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导致语言发生变异,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情趣,使文字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达到诙谐幽默和耐人寻味的修辞效果。《小鲍庄》的语言表达不乏谐音变异现象。如:
例19:“别号了!”村长嚷她们,皱紧了眉头。自打分了地,他队长改作了村长,就难得有场合让他出头了,“还嫌水少?会水的男人,都跟我来”。
插秧节省用工费。机械插秧用工0.13-0.05个/亩,人工插秧每亩用4个工,每个工费100元,亩工费400元,提高效率11.5-30倍,每亩可节约工时费350元以上。
名词发生变异后用作动词,强调了人或物的关系和属性特征,不仅使语言表达更通俗易懂,也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例18中的“相好”原表示相爱的恋人,类属于名词,此处突破词性常规,变异为动词,灵活自然地表现了鲍秉义与唱戏的女角儿的暧昧关系,极大地丰富了句子的表现力。例19“会水”中的“水”原本为名词,此处变异为动词,意为“游水”,表示人会游泳这一技能。用“水”代替“游泳”,单语素替换双语素,更显得急促,更能表现出当时搜救捞渣的紧急性和迫切性。
“可是您为什么要与她分手?”思蓉的声音,充满了“母性的光辉”,“您应该先找出分手的理由,然后再去想这个理由是否成立,是否值得。并且,您能确定您还会遇到比她更好的女人吗?”
2.形容词变异为动词
例20:捞渣满地乱爬了。脸儿黄巴巴的,一根头毛也没有,小鬼似的。就是笑起来的模样好,眼睛弯弯的,小嘴弯弯的,亲热人,恬静人。
例21:鲍秉德家里的在地上乱挣着,一会儿,地上就被她歪了一个坑,浮土一蓬一蓬地扬起来。
例17:他娘却乐了,觉着这妮子鬼得喜人,从大锅里舀了一瓢稀饭给她喝。
李庚先生的作品具有前卫性和时代感,我国诗坛泰斗艾青在1987年就说过,李庚的作品“在人们面前展开一个诗一般的世界,但愿能引起共鸣”。
(二)词语搭配变异
语法是句子和词语排列组合的规则,词语的搭配通常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然而,常规的词语搭配往往会给读者的视觉和审美带来疲劳。因此,文学作品中有时会发生词语搭配变异现象。正如作家莫言在《红高粱》中写道:“奶奶丰腴的青春年华辐射着强烈的焦虑和淡淡的孤寂。”“丰腴”和“青春年华”搭配非但不会使接受者感到奇怪,反而使语言更活泼生动。词语的搭配变异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其语言形式中词语的表层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深层信息和审美信息,对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小鲍庄》中词语的搭配变异主要体现在偏正结构和述补结构搭配的变异。
例1为直接摹声变异,例2为间接摹声变异。例1短短的一句话却连用了“口瞿口瞿”和“刷刷”两组摹声词,不仅逼真地摹拟出虫子的叫声和秫秫在风中的拔节声,使整个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拾来”找到姑姑后的欣喜轻松。例2中的“轰”作为摹声词,原本用来描写巨大的声响,此处用来形容信息在脑袋中爆炸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翠子在听到捞渣的大哥要结婚时的心理反应。
例23:这里地洼,苇子倒长得旺。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弄不好,就飞出蝗虫,飞得天黑日暗。
例24:鲍秉德越撵她,她越跑,朝着水来的方向,撒开腿,跑得风快,怎么也撵不上。
称取八角枫药材适量,烘干、磨粉,加水1 000 mL煎煮3 h,滤过;再加水600 mL煎煮2 h,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得质量浓度为1 g/mL(按生药量计)的八角枫水提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讲授得太多,就会消减学生自我咀嚼的机会,反而可能削弱重点,易使学生因持久听讲而产生疲劳,感到枯燥乏味;设置课堂留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白时间带”,则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构建认知结构.“留白”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以此为契机启迪学生思维,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22为偏正结构搭配变异,例23和例24是述补结构搭配变异。词语的搭配变异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大量运用于言语作品中,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有很大作用。例22中“白茫茫地来”是具有变异性地含“地”字的偏正结构,“白茫茫”在这里发生了变异,其语义指向看似与谓语“来”联系紧密,实则指向后面的宾语“雾气”,表现了雾气浓厚的特点。这种超常搭配通常能给读者带来感官上的陌生化效果,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例23中的补语“天黑地暗”原本用来形容光线和天气,此处与述语“飞”搭配,描述蝗虫飞来时的情景,形象而夸张地写出了蝗虫惊人的数量。例24“跑得风快”作为“摹绘式”的补语结构,是对鲍秉德老婆发疯时奔跑速度的夸张描述,“风快”作为语素偏少的结构,比“跑得像风一样快”等表达方式更简洁凝练,更能突出“快”这一语义内容。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些词语通过变异搭配的修辞方式,使句子蕴藏着深层含义和审美信息。
A:我认为,要注意员工的精神需求,在这个时代,员工对精神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对物质的追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细节做起,让员工产生一种温暖感和满足感。随着时代的变迁,自动化流程代替了很多廉价劳动力,这就要求一线员工要有智慧、有知识、懂创新,唯如此才不会被淘汰。
1.4.2 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各标准品10 mg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用纯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1.0 g/L的标准溶液储备液。将各标准溶液储备液用甲醇稀释10倍得到浓度为100 mg/L的各标准溶液工作液,分别吸取各标准溶液工作液100 μL置1.5 mL的EP管中,涡旋混匀,得到浓度为10 mg/L的混合标准溶液;用空白血清稀释成浓度分别为1 000、500、250、100、50、25、10、5、2.5 及 1 μg/L 的基质标准曲线。内标的配制:将浓度为100 mg/L的内标溶液储备液用甲醇稀释成浓度为25 μg/L的内标工作液,保存于-80℃冰箱。
(三)矛盾表达变异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规范的语句结构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和逻辑性,语句的辞面和辞里具有一致性,语义要有连贯性[6]。但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故意违反常规,使语言的语义相互矛盾。这种言语变异看似矛盾,实则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王安忆在《小鲍庄》中便常用矛盾表达变异这一方式来表达具有深刻含义的语义内容。
例25:二婶慢慢地转过脸,望着拾来,泪糊糊地笑了。拾来也憨憨地笑了。两张鼻青眼肿的脸,就这么泪眼婆娑地相对着,傻笑着。
或许你并不清楚,我们常喝的加多宝、王老吉、六个核桃等饮料的纸袋,其实都是使用正博的机器所生产。事实上,正博制袋机的销售就是这样火爆,市场销售额在2017年“爆炸式”增长了36%。
例26:于是,他又只能继续往各地刊物寄稿子,继续期待着,继续什么也期待不着。
例27:两人轻轻地笑着,又轻轻地哭着。月亮悄悄地看着他们,秫秫叶儿悄悄地拍打着他们。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10](《谢灵运传》,P1754)
例25中“泪糊糊”和“笑”、“泪眼婆娑”和“傻笑”看似相互矛盾,但实际上耐人寻味。“泪”是因为两人走到现在不易,而“笑”则是两人对于以后能在一起而感到高兴,两者虽对立呈现,但无疑更能凸显两人心中的喜乐。例26中“继续期待着,继续什么也期待不着”表面上看意义相反,实际上含义深刻,刻画了鲍仁文坚持写作寄稿的矛盾心理:既抱着希望安慰自己,鞭策自己坚持写作,又对寄稿的成功与否充满担忧。例27中“两人轻轻地笑着,又轻轻地哭着”看起来不符合逻辑,实则“哭”是一种喜极而泣,此处的矛盾表达更能突出高兴的程度,表现两人重逢的快乐。
变异修辞是偏离常规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使用方式,它赋予语言新的生命力,使接受者产生理解和认知上的陌生感与新奇感,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触发读者的感情共鸣。王安忆在《小鲍庄》中大量运用变异修辞,丰富了叙事艺术,使整部小说的人物性格特征更加鲜明,情节叙述更加精彩,环境描写更加突出,进一步提高了小说语言的整体表达效果和修辞特色。
参考文献:
[1] 郑远汉.修辞风格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8.
[2] 冯广艺.变异修辞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 朗格,高艳萍.哲学新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01.
[4] 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修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5.
[5] 陈兰香.词语修辞活动中的解构[J].修辞学习,2001(5):12.
An Analysis of Deviated Rhetoric in Wang Anyi ’s Novel Xiaobaozhuang
LIN Jia-hai
(School of Liberal Arts,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Fujian 363000,China)
Abstract :Deviated rhetoric is a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which constructs a unique form of literary expression and highlights the art of rhetoric.Deviated rhetoric is frequently used in Xiaobaozhuang ,one of Wang Anyi’s representatives of root-seeking literature.The phonetic deviation consists in the onomatopoeia deviation,the homophone deviation and the rhyme deviation.The grammatical deviation is reflected by the deviation of parts of speech,the deviation of collocations and the deviation of contradictory expressions.The use of deviated rhetoric highlights the art of language and the art of rhetoric of the novel.
Keywords :Wang Anyi;Xiaobaozhuang ;deviated rhetoric;the charm of language;the art of rhetoric
收稿日期: 2018-04-14
作者简介: 林佳海(1994-),男,广东陆丰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修辞学、语体与语言风格学。
DOI: 10.3969/ j.issn.2095- 462X.2019.02.011
中图分类号: H 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462X( 2019) 02- 0044- 05
网络出版地址: http:// kns.cnki.net/ kcms/ detail/ 13.1415.C.20190401.0934.024.html
网络出版时间: 2019- 04- 01 02: 15
(责任编辑 白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