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研究论文_潘齐早

城乡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研究论文_潘齐早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上海市 200092;杭州万恒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河道整治是近年来我国城市水务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城乡刚刚经历过膨胀式发展阶段,相应的河道并没有及时得以保护,导致河道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过于重视防洪排涝工程属性,相应的生态景观等属性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河道周边环境严重恶化。城乡河道往往会出现水质低劣以及污水横流等现象,进一步影响了我国生态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城乡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乡河道;综合整治;生态景观;建设

1城乡河道功能以及综合整治原则

1.1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愈加重视河道整体环境,其自身具有以下方面功能。

(1)防洪排涝:以相应的河道自然形态为关键点,城乡河道使得相应的洪水行进速度得以减缓,有效防止下游相应的洪峰强度过大,是河道的自然功能。

(2)灌溉供水:蓄水及滞水是河流自身所具备的功能,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内容就是充分利用河道输水,对农田进行灌溉。

(3)交通运输: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呈快速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河道交通运输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4)调节气候并净化空气:城乡河道对气候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其自身高热容、流动性及流畅性的特点,可增加空气湿度,从而让相应的热岛效应得以减缓。

1.2综合整治原则

城乡河道在综合整治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发挥河流自身特性:这是河道整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符合自身特性及其发展规律,将其作为关键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发挥城乡河道功能。

(2)防洪与生态安全并存: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河道综合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供水安全,为相应的水环境提供可靠保障,同时让水体在自然循环的过程中能得以净化,推动相应的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3)地域适用性:各地区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大多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整治措施,同时注重景观功能,从而让人们能更加亲近大自然。具体实施要根据本地区气候特性,将相应的水利工程与工程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当地人文信息,最大限度上确保最终的整治方案具有实效性。

2城乡河道生态景观工程技术分析

以上海迪士尼外围配套水系长界港为例,从水系布局情况来看,它是与迪士尼围场河直接连接的重要河道,其自身具有调水换水以及沟通外部大水体等功能。在外环运河连接至西围场河段中,相应的河道总长度为498m,规划蓝线50m来控制河口宽度,以20m宽度作为两岸陆域控制带,对城乡河道生态景观进行合理布置。

2.1确定生态护坡方案

河道护坡工程选用现浇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主要是该技术能够以适当配比混凝土集料与生态透水混凝土专用添加剂,进行现浇施工,构成以常水位以下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护坡、常水位以上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为一体的生态护坡体系。以外环运河—西围场河段为例,为避免河道冲刷,在设计低水位以上护砌现浇绿化混凝土结构,将抗压强度控制在8N/mm2内,使得表面产生分布均为φ25mm、深60~100mm的孔洞,能储存一定数量营养土及水分,以满足根系为30mm的各种草本及水生植物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确定避让高压输电塔和边坡保护方案

长界港规划河口南侧有一座220V高压输电塔,该输电塔距离规划河口较近,根据该工程功能要求、工程费用、施工进度安排等要求与电力部门、设计单位协调后,确定河道蓝线向北弯曲绕行,但不能超出陆域控制线。同时解决避让高压输电塔保护范围的问题,在输电塔上下游,采用U型板桩护岸结构进行边坡保护,保证河道实施对高压输电塔无影响。

2.3河道疏浚工作

河道疏浚技术对河道维护和泄洪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河道疏浚,根据河道的规划断面开挖,保证河道疏通彻底,从而提高河道泄洪与防洪能力。例如在本次工程的疏浚中,待其他各项目的施工后,需要做好河道疏浚清淤工作,清淤深度在1~2m内,结合工程工期、河道通航能力、淤泥运输间距以及疏浚清淤土方量等要素,确定采用2艘挖泥船疏浚淤泥。但在疏浚河道淤泥线,必须探摸是否存在大体积混凝土块、块石和残桩等障碍物,并使用抓斗船清除,保证挖泥船顺利疏浚淤泥。在使用抓斗挖泥船开挖过程中,应结合河道水泥的流向,通过顺流开挖的方式调整与作业,并采用分层、分片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为了提高开挖效率,挖槽断面边坡,需要根据阶梯形开挖,开挖的高度控制在1~2m,完成开挖的区域,需要及时测量水深,一旦欠挖超过规定要求,必须退船处理。抓斗挖泥船开挖定位,还需使用2根锚缆在前面固定,后面使用1根锚缆控制,防止船顺着水流漂移。

3城乡河道神态景观建设策略

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时候,能够自我进行调节并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而物种多样性的水平是决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强弱,一般说来,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相对较高,物种多样性小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就较弱。河道的植物多样性分布中,主要以河道两边的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其次是河内生物。在河道系统中,生态绿地的生态稳定性最强,因此在进行河道景观设计的时候应该优先的采用生态绿地的方式,在保证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提升河道的美观性。

在很多的景观设计中,地带性植物的开发并没有落到实处,而很多的设计人员缺少品种意识,因此在选择河道两边的培育植物的时候缺少筛选,使得植被比较单一,再加上当前我国的植被培育手段和技术比较落后,导致各地引进的物种都比较相似,甚至是相同,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大。我国的国土非常的辽阔,因此存在的气候差异也较大,物种种类丰富,能够为不同的地区和环境的绿化提供丰富的物种资源,但是由于不是所有的植物环境适应性都较强,所以在引进的植被中,很多都是相同的。导致每个城市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和绿地景观趋于相同,并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因此在河流景观设计中,要改善绿化面貌,减少外来观赏性物种的引进对本地城市物种多样化的水平以及绿化个性化发展的影响。在选择绿化植物的时候,应该根据地带特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植物,同时挖掘当地具有观赏价值的植被进行栽种,以此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绿地景观与城市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此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中陆地与水面的交接地带的设计,这一地带具有水陆两性的特征和功能,因此可以根据水生生态系统将其划分不同的区域,一般分为三个区域,死水区、水位变化区和无水区,在选择植被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态位置,选择不同的湿生植物与过渡带植物,在增加河道景观美化感的同时,还能提升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河道整治工作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应对城乡河道自身所具有的自然规律加以重视和修复,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城乡河道功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对河道周边环境加以改善,使其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观,创建以水体为主干的绿色生态景观廊道。

参考文献:

[1]徐后涛.上海市中小河道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及治理效果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

[2]崔天娇.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6.

[3]吕春秀.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河道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

[4]崔丽荣.基于生态理念的泾河源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D].宁夏大学,2016.

论文作者:潘齐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城乡河道综合整治与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研究论文_潘齐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