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渭源县人民医院 甘肃渭源;2.渭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渭源
摘要:目的:对于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患者应用重建型髓内钉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以及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择在2013年6月到2018年6月这五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患者38例。再根据医院给予患者的不同的治疗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有19例患者;另一组是对照组,也有19例患者。对于治疗组的19例患者,应用重建型髓内钉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的治疗方式,对于对照组的19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加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的长,但术后康复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功能的恢复情况要明显比对照组的好;在手术之后对照组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机率要比治疗组的患者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在对比中,相关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大于0.05。结论: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患者,应用重建型髓内钉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临床疗效要比钢板内固定好,值得在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重建型髓内钉;小切口钢丝捆扎;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
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多发于交通事故和高处作业坠落,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特征是患者骨折的位置会由小转子延长到股骨干,使患者骨折的部位被动延长,和一般股骨转子下骨折比较,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治疗难度更大,且更为复杂。普通的锁定钢板治疗手段以及重建型髓内钉固定的治疗措施不能有效地施行治疗,复位难度高,且患者手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多。本次研究选择在2013年6月到2018年6月这五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患者38例,旨在对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应用重建型髓内钉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以及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结合拉力螺钉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在2013年6月到2018年6月这五年期间,对患有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手术患者38例,根据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有19例患者。另一组是对照组,也有19例患者。本次研究中的38例患有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患者排除外病理骨折,在骨折之前未存在膝关节、髋关节相关功能的障碍以及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本次研究的38例患有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的患者当中,包含了25位男性患者以及13位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7岁到65岁之间,患者年龄的平均数是49.7岁。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相关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大于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治疗组的19例患者,术前均经骨牵引或皮肤牵引治疗,应用重建型髓内钉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的治疗方式。具体内容如下:患者施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垫高臀部仰卧位,人工牵引患者的患肢,在透视之下观察到患者的骨折一端能够复位,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取患者大腿外侧骨折处作约6cm纵形切口,并将患者的皮肤,皮下以及股外侧肌切开或从后外侧肌肉间隙进入,将股骨转子下长斜形骨折一端暴露出来,牵拉使斜形骨折解剖复位,使用钢丝把骨折困扎固定,近端大转子开口透视无误后,扩髓后置入相匹配的重建型髓内钉,并通过C臂机置入4枚锁定螺钉,活动后骨折断端稳定,关闭手术切口。对于对照的19例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钢板联合拉力螺钉治疗,按照患者斜形骨折的长度控制切口长度,将患者皮肤、皮下和股外侧肌切开或拉开,将大转子和骨折位置暴露出来,牵引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置入1~2枚皮质骨螺钉稳定骨折断端,置入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或普通钢板,放置引流管后,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以及骨折康复的时间和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比较,通过t检验,P小于0.05,表示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要比治疗组的长,但术后负重早、康复时间明显要比治疗组短;功能的恢复情况要明显比对照组的患者好,在手术之后对照组的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机率要比治疗组的患者高,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在对比中,相关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大于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手术时长和手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康复时间对比
3.讨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指自股骨小转子至股骨干中段与近端交界处即骨髓腔最狭窄处(峡部)之间的骨折。发生率占髋部骨折的10%~34%[1]。手术治疗有较高的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物失效率。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目的是要矫正股骨干的内收、短缩、外旋及股骨头颈外展及后倾、外旋,恢复髋关节内收肌的张力,从而恢复肢体功能。因此,对于股骨转子下部位生物力学特点的了解,对于骨折类型的分析,以及各类内固定物的应用及适应证的认识,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015 年 6 月,有生物力学研究对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后者稳定性更好,可允许患者更早下地负重[2]。其优点在于闭合复位下或小切口操作,手术创伤小,对骨折端环境干扰小,属于中心固定,具有良好的抗弯曲应力强度[3]。稳定型骨折并有牢固固定者,术后第二天即可部分负重。不稳定型骨折,应在X线片显示骨折端有骨痂连接后,开始负重。综上所述,应用重建型髓内钉结合小切口钢丝捆扎并发症较少,骨折固定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侯玉波,王志辉,田雳,等.股骨重建型髓内钉联合环扎钢丝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4,(2).
[2] 敖庆芳,胡鹏,陈夏平,等.髓内钉联合钢丝环扎治疗骨折近端向前移位的斜行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医临床研究,2018,(2).
[3] 王爱军,苏立新,郑秋涛,等.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简单股骨粗隆下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8).
论文作者:董向辉1,漆成军2, 李彩军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股骨论文; 患者论文; 转子论文; 对照组论文; 钢丝论文; 手术论文; 钢板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