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桥工程是我国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造桥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需要面临着公路、铁路、管线等交叉的问题,怎么有效地保证桥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是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中一个难题。因此,本文就对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使用的桥梁交叉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于今后道桥交叉工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位置选择
对于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来说,一般是属于公路的交叉路口位置,其车流按照分流的指示进行直行、转弯,然后,于合流处进行交汇,这一位置能够形成分流点、交叉点或者合流点等等,冲突点的地方比较多。不同行驶方向的车流之间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其对于公路的通行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较容易引发较多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平面交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对于交叉口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处理。对于平面交叉的形式,应该结合道路的等级和具体功能,以及交通管理的方式和工程的造价等方面加以考虑进行选择。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不影响正常交通功能的情况下,保证各个交通区域、冲突区域以及冲突点能够处于相互分散、各自不影响的状态。
对于一些不能够有效规避掉的冲突区,应该依照交通管理的内容,比如:管理的方式、标志、标线以及信号等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设计。对于平面范围的道路来说,在一般情况下设计方式都是以直线为主。除此之外,还应该遵照竖面的应力平缓的情况,尽可能依照人们的视觉最小纵曲线的半径的相关规范准则进行实际设计。
2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路桥工程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路桥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公路与铁路、公路与公路、乡村公路、管线等相交叉,由于交叉工程综合性较强,涉及多个技术问题,其施工也是路桥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按照工程所处的位置、形式、相交路线等的不同,交叉工程有平面交叉、立体交叉及管线交叉几种,不同的交叉工程对施工技术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平面交叉工程为例,对路桥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2.1平面交叉位置的选择
在具体的实施环节中,首先应结合公路的规划设计、地形地理条件以及公路网的现状及经济环境因素等,对其进行综合思考,并讲求减少交通的冲突,以确保公路交通通畅为前提,此外,针对无法避免的冲突区域,应当积极结合当地的交通特点和公路的交通管理方式,来进行平面交叉位置的几何设计,并要注意相交的公路线性的技术指标要对行车的视距要求进行覆盖,采用直线的方式设计相交公路的平面交叉范围的路段;针对实际运用的不同,需要采用曲线时,应注意其半径方面的要求,确保其大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另外,在选择过程中,纵面应符合视觉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值,预测的交通量则是平面交叉设计的最根本依据。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将小时交通量设计为整个设计的交通量,进而以行人流量、交通管理方式等为准进行平面交叉处岔道口的设施设置,如人行通道、人行横道等等,并考虑到几何设计与信号设施等的设计,促进平面交叉位置的选择,统筹规划。除此之外,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反光镜等辅助设施,完善对视距不良的小型平面交叉位置的选择。交通量的设计以外,在改建平面交叉的过程中,还应对交通事故数量、原因以及交通误延等情况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完善选择。
2.2交通管理方式
在新时期的道路交通交叉工程施工中,应当根据相交公路的等级、交通量等进行平面交叉交通的管理,具体的实施中,可采用无优先交叉、主路优先交叉以及信号交叉等方式,其中,主路优先交叉适合于交通量较大的T形交叉或管理方式、等级、功能等存在明显差别的相交公共路;无优先交叉交通管理方式则适合于两条等级均较低且交通量较小的相交公路;而两条交通量均大且等级相同交叉公路,则-较为适合用信号交通管理方式,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这些交叉公路难以用主路优先交通管理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选择标准方面,虽然两相公路存在主次之别,对于公路双向交通量大于或等于600辆的情况,若一旦采用其中的主路优先交通管理时,将不可避免地都会地会出现过分的交通延迟现象或频繁的交通事故,不利于交通事业的有效发展。主路交通量大于等于900量,类似于主要交通双向交通量,虽然次要公路的交通量不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旦运用了主路优先交通管理方式,其车俩会因难以遇到可供驶入的主流间隙,进而会导致一定程度的交通延误,如果把行驶过程中司机毛线驶入长度不足的主流间隙,会对其车辆及扫司机等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会危及其生命安全,由于有相当数量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交叉因素,两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虽不至于达到前述程度,但也会引起交通延误,严重的情况下、则会、造成交通事故。
2.3平面交叉设计速度
在公路交叉工程的施工中,行驶速度的设计应当相同于路段设计速度,特别是两相较公路的等级、交通量以及功能相近时,应当适当降低平面交叉内的设计速度,但要确保不低于路段的70%,另一种需要适当降低速度的情况是因条件受限采用较低的线形指标的-时候。此外,应当综合考虑交叉类型、交通量以及用地情况等进行转弯车道速度的设计,完善此过程中对于平面交叉交角与岔数,前者宜选为直角。另一种情况下,交叉形式形成斜角时,锐角应大于等于70度,大于等于60度则为收地形条件等的限制情况下,在交叉岔数方面应少于四条,与之相对应的情况下,岔数多余四条但小于五条时应采用环形交叉,应结合实际运用情况实行入口让路规则管理。
2.4平面交叉公路道路位置设计
新时期公路交叉工程施工中,针对四车道及以上形式的平面交叉,应当结合公路运用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公路道路位置设计,此外,针对公路运用中二级公路的平面交叉,应设计公路道路位置,基于三级、四级公路的平面交叉交通量较小的现状,将对其不作公路道路位置设计,与此不同的是当三级公路的平米交叉转弯交通量较大时,也应当结合实际运用的现状,进行公路道路位置设计。另外,应当根据公路功能、对行车安全、交通延误的影响等,进行平面交叉间距的设置,作为干线公路时,应优先保证一、二级公路的畅通,为了保持足够大的间距,可采用排除纵、横向干扰措施,必要的情况下可设置立体交叉,完善对交通道路的运用。一级、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应对其平面交叉进行合理的设置,适合将乡村道路等布置在干线公路相交的次要公路。
2.5平面交叉处公路的线形
在道路桥梁交叉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基于建设的需要和平面线形交叉范围内路段平面线形的具体情况采用大半圆曲线或直线,并且其相交的角度不能小于70度,此外,对于相交角度过小的情况,为满足其运输需要,应对交叉前后的一定范围内作局部改线,促进施工的针对性。而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平缓则适用于纵面线形平面交叉的情况,进而满足通车视距的要求。当出现主公路在交叉范围接的圆曲线设置超高时,应当讲求次要公路的纵坡服从主要公路横坡。针对主路优先管理方式的交叉,在建设中确保主要公路的横断面贯穿交叉,促进对其的利用。对于调整纵断面有困难的情况,应结合实际的运用情况,同时调整两公路的横断面。
结束语: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在道路桥梁上面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而道路桥梁中的交叉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施工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改善道路的交通问题,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辉云.浅析道路桥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2):153.
[2]阮继杰.试论道路桥梁施工中交叉工程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24):98.
[3]李龙飞.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交叉工程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14):208.
作者简介:杜娟;四川;身份证号:51013119821231XXXX
论文作者:杜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公路论文; 交通量论文; 工程论文; 道路论文; 交通管理论文; 桥梁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