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基本努力目标和三种社会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现象论文,两个论文,努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十分重视对国情的研究和把握的。世纪伟人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的时候,反复强调要重视研究和认识中国现实的国情。他说:“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2页)他在这里说的是:“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的最大的、最基本的国情,我们想一切问题、办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而不能离开这个实际。而且,这是一个长期必须面对的国情。这就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究竟意味着什么,从而明确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把握的两个基本努力目标和正确对待这个历史阶段将长期存在的三种社会现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选择
2.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科学的界定:“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并进一步解释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江泽民在十五大上强调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时,进一步指出:建国以来的实践特别是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统一认识和实现准确把握的问题。我们必须也只能循着邓小平理论所开辟的思路去统一认识和实现把握,也就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去认识和把握。这是一个不断地再认识的过程。
3.这就说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需要搞清楚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异同。
4.与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中国现实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发展社会生产力亦就是就实现现代化而言,是同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基本相同的,这是人类世界历史发展的共同性。这就决定了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现象包括利弊都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规律性地出现,而决不能绕开。这就是“同”。
5.而中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这就是把世界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就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实际出发,科学地、辩证地、能动地对待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那些规律性的现象,尽可能地兴利除弊。这也就是要干得比资本主义要好。这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从实际出发而作出的能动的、主动的选择。这是一个伟大的试验和探索。
清醒地明确两个基本努力的目标
6.这就是要实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干成现代化,而且要比资本主义已经干过或正在干着的现代化时间要少一些,代价要小一些,对人民的好处要大一些,而且要使资本主义已经干过或正在干着的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缺陷和毛病对社会的危害减少到尽可能的最低限度。最大限度趋利避害、兴利除弊,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努力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目标。
7.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是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作用,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现代化所出现的弊端和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和降低到最低限度。一个最大限度,一个最低限度,这就是我们的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必须做到和我们能够做到的。
8.这就要同两种倾向划清界限。一是“左”的空想,以为社会主义优越性可以脱离实际地无限发挥,甚至以为可以违背现代化发展的规律而行事,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经历且利大于弊的事刻意回避,比如市场经济等等,这在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但是这个教训并不是人人都那么清醒地牢记的,当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这个“左”的幽灵常常在召唤着某些人。
9.另一种是右的否定两个基本努力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鼓吹随波逐流,乃至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为蓝本,提倡亦步亦趋。这种倾向也现实地存在着。
10.这就要明确而清醒地提出和把握社会主义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实现中的“度”的问题,也就是从需要和可能的两个角度去审视如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社会进步因素尽可能地得到发挥,而使一切不利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尽可能地得到遏制,从而产生一个正确地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将存在的三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现象的问题。
认真具体地研究三种现象和三种力量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准确、能动地认识把握和实际恰当地实现两个基本努力目标,就一定要弄明确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所包含的那个先进主导性成分带领广大群众性成分前进并克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落后反动性成分这个三相统一的重要命题之深刻涵义。特别要搞清楚这个社会条件下先进主导性成分所处的领导地位的根据、重要性及其意义、作用,要搞清楚先进主导性成分带领广泛群众性成分和克服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落后反动性成分的基础、必要性和条件以及其所遇到的挑战。这才能有利于我们冷静清醒地认识和把握。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先进主导性成分最主要的就是保证我们社会主义方向的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先进主导性成分是有其物质基础的,更是有其上层建筑和思想精神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长期努力的结果,这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根据,是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质”的问题。必须珍惜和爱护这些先导性的因素,旗帜鲜明地支持和维护其主导地位。否定之,是右。但又必须充分认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不可能成为覆盖一切的因素。以为“主导”,就可以取代其他,就会走向“左”。
13.对我们的优势要有确当的估量、充分的珍惜、努力地强化和恰当的发挥。这个优势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奋斗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条件。我们所以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所以敢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所以有胆略来搞“一国两制”,等等,等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靠我们的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导优势。但是,在当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歧见,主要的也就是邓小平已经指出过的,即: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真正优势,“这个真理,有些同志已经不是那么清楚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4页)还存在着一些同志对之不那么以为然了。
14.这种“不那么清楚”、“不那么以为然”,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我们现实是不是存在着这样的优势,表示了困惑或迷惑;一个是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是不是需要这样的优势,这些是优势还是阻力和劣势。有些人已经明确地表示了这样的观点,更有为数不是很少的人,包括有些居于领导岗位上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是困惑的。这是应当尖锐地提出来并认真地予以解决的问题。不把我们党和国家事实上存在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优势和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所起的重大作用搞清楚,同那些“不那么清楚”、“不那么以为然”的观点尖锐地对立起来,我们就不能提高巩固、改善、加强这些优势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我们也不能搞好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也就不能建设成比资本主义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5.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那么清楚”、“不那么以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对于一些善良的人们来说,在思想认识上,最主要最根本的是我们的一些同志缺乏从宏观历史发展的大局出发看问题的必要高度和宽广视野。我们必须也只能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出新路的历史责任感来看问题,以邓小平同志的“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的教诲来要求自己,才能深刻地懂得: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共处而资本主义尚具有某些经济军事优势的国际环境下,在今天这样的国际社会主义遇到重大挫折因而步入低潮的时候,在今天这样的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在今天这样的实行改革开放既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有益成果又要抵制其恶劣影响的条件下,我们要以较短的时间、较小的代价来实现现代化,实现比资本主义现代化要干得好、显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不发挥这些优势是绝对不可设想的,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16.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那么清楚”、“不那么以为然”,对于一些善良的人们来说,在实践行动上,最主要最根本的是我们一定要想到我们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采取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需要和可能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使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有效发挥。这是一个我们正在实践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已经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去回应挑战的问题。我们必须努力地去做,否则,我们就枉为中国共产党人了。
17.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里,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不平衡,和基于此而产生的文化、科技、教育、道德、法制等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决定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并非社会主义性质而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例如非公有制经济、非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政治力量、乃至非唯物主义的爱国思想等等。这是长期历史的积淀,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把这些因素视为异类,视为反社会主义的因素,是一种“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必逼了他们姓“社”,而的确必须承认他们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思想的明确强调,就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因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积极因素。
18.这些“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因素,毕竟不是社会主义因素,按照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最终一统世界的。这些因素最终会统一到社会主义中来。根据这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和现实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邓小平告诫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关于如何统一的形式和方法,由于社会主义的最终巩固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将是几代、十几代、几十代人的努力,不是我们现在正在做和正需要做的事,完全可以由我们的后人来根据当时的需要和人们的意愿来再加以研究。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来规范他们的活动。
19.要按“三个有利于”来规范他们的活动,就有一个实事求是地承认这些因素对社会主义发展是利弊参见的问题。既要看到其从根本上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一面,又要看到由于其非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与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不利的一面。只看一面,不是马克思主义;看不到主要的根本的一面,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看不到其所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自发、消极的一面,不去研究和实施鼓励、引导以及使之健康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更不能说成是马克思主义。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存在,那就是落后反动的成分。这也不仅仅是个别人的罪孽。这也是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必然现象,那就是顽固地要走前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们及反映他们要求的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中主要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各种腐蚀、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因素和现象。这其中就包括着现今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的两个根本思想:一是这种问题的存在是长期的,也就是难以一下子完全根绝的;二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原则是:努力使之“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3页)
认真研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作未雨绸缪的努力
21.马克思在《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曾这样说过:“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2卷,第101页)这里,有两个观念应当十分注意,一个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一个是“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是充满唯物辩证法的论断,一个是讲的客观规律的必然性,一个讲的是人们认识规律之后的能动性。这是相辅相成的命题。今天,邓小平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实践这个目标。
22.要全面地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搞市场经济进程历史的方方面面,研究他们在发展经济、建设政治民主以及吏治、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等等方面已经做过的,曾经发生的和面前存在的成就和问题。择其善而从之,视其弊而避之。而决不要搞片面性。
23.特别需要解决一个对现代化进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弊端的科学态度问题。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搞现代化,必然为中国带来巨大效益;但是与此同时,也会相伴带来某些弊端缺陷。我们要正视,并着力去解决。马克思嘲讽当时的德国庸人,说:“柏修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英雄)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2卷,第100、101页)这一番话是十分辛辣的。而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一些同志不愿去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负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去研究,不去作必要的努力。我们的任务不是只用社会主义优越性来自我安慰,自我满足,而是要研究如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使这些历史上难以完全避免的东西尽可能地减少。
24.既然,消极腐败丑恶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此,我们就不应当不必要地去吊高人们对消除消极腐败丑恶现象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值。
25.对消极腐败丑恶现象的出现,我们既要从资本主义已有的实践历史中,增强预警意识,而且也可以为提高其“死亡率”,向资本主义国家作些借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这样说过,“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8页)这不仅提出并肯定了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而且明确了两个重要指导原则,一是要搞得比他们还要好,而不是照抄照搬,这是人们比较多注意到了的;另一个是,邓小平强调了他们经验中的一个重要的、本质的方面是:“管”,是“管得严”,是我们要“管得更好”。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26.突出一个“管”字,就是要发挥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有效地同消极腐败丑恶现象作斗争。应当指出,在研究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时候,有些同志的视野不够开阔,尤其对一些经验教训的本质理解和把握不准确,那就结果会适得其反。比如,在吏治方面,有些同志非常热衷于推荐“高薪养廉”,甚至以为是唯一的良方。而只要多方面地去考察,就不难发现,这不仅是中国现实生活不可行的,而且同那些国家经验的本质是不一致的。凡是搞得比较好的,主要还在于严格规范的管理,而“高薪养廉”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管理的支撑点而已。
27.消极腐败丑恶现象的“出生”和“死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而实现控制“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也必须按规律办事。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来研究现阶段的积极的现实可行的近期目标。近年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从实际出发的积极奋斗目标,我们就是要切切实实地使之落到实处。
强化我们的探索试验意识
28.两个基本努力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三种现象和力量的消长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还必然表现为一条不断起伏的曲线。这取决于客观矛盾暴露的过程性和我们认识能力的深刻性。这将是一个没有穷尽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探索试验意识。特别是要树立“没有十全十美决策”的观念和科学忧患意识。
29.这就要求确立“没有十全十美的决策”的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新的开拓,设想十全十美是不现实的。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状态还是其他社会生活,把我们的积极美好面发扬到最大程度,把消极丑恶面减少到最低限度,是可以的,更是必要的。但是,正如毛泽东同志风华正茂、才华横溢时期所说过的那样,“事情总是不完全的,这就给我们一个任务,向比较完全前进,向相对真理前进,但是永远也达不到绝对完全,达不到绝对真理。所以,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毛泽东传(1893-1949)》第705-706页)努力地工作,实现两个最大的“限度”,将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推进的目标。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有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一个是按照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走出了新路,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那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到了下世纪的中叶,中国成为中等发达程度的富强、民主、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要努力使之实现的前途。而另一个就是可能试验得不成功,搞了现代化,而没有保住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可能性,并不是无稽之谈、空穴来风。正如江泽民所告诫全党的:“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明确两个前途和两种命运,进一步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就可以使我们更加斗志昂扬地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更大的辉煌。
标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