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论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对西方科学哲学的译介和研究的展开,马克思主久科学哲学的研究在我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笔者曾指出:“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对科学进行反思不光是西方科学哲学的目标,也是自然辩证法历来就有的一个内容。”西方科学哲学“应该成为我们发展和造就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原料和借鉴。”〔1 〕本文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必要性,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出发,就它的立论依据、基本概念、理论生长点、理论结构和特征等进行简要的探讨。
1
今天,我们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课题,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必要性已经是十分明显的了。
首先,在现时代,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利器,成为社会历史生活的重要角色。开展科学哲学研究,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科学进行审视和反思无疑具有占领理论思维的制高点,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今世界高科技的激烈竞争,面对我国“科教兴国”和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科学技术的历史潮流,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更成为时代交给我们的一项紧迫的理论任务。
第二,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兴起对我们是巨大的挑战。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科学哲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它提出的许多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很难说都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它毕竟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积累了新的思想资料,尤其在理论自然科学的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成果。这对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研究无疑是巨大的推动和促进。
第三,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是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尽管经典著作家们没有采用过“科学哲学”这个名词,但他们在这方面是有过广泛研究的。众所周知,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就包含着科学哲学的丰富内容。马克思虽然主要从事过大量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但是从博士论文到数学手稿等都是自然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列宁的《哲学笔记》等著作也包含着不少科学哲学的宝贵思想。
在现时代,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途径之一就是要致力于对象哲学(或应用哲学)的创建和发展,即开展科学哲学、历史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人生哲学等的研究。所以,我们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任务。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回答科学领域提出的新问题,迎接西方科学哲学的挑战,也必须建立起适合于现时代的科学哲学理论。
2
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为指导,并具有这一哲学的理论依据,这是它与其他科学哲学流派的根本区别。为了揭示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借以立论的理论依据,我们试从哲学变革说起。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他们的哲学的时代,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实证的社会科学也已经产生,这就导致了哲学变革的必然发生。新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无视实证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把自己束缚在旧哲学纯粹“思辨”的玄想的王国里。在实证科学崛起并有了很大发展以后,哲学应该是什么?哲学还可能是什么?正如恩格斯对现代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它“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科学中,而应当在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2 〕对于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和恩格斯写道:“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的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的价值。”〔3〕
从这里我们认识到,通过哲学变革,哲学已将自己的领地让给了实证科学,它自己则作为世界观的范畴、规律和原理与科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哲学必须“在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这说明它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并以科学的广阔领域作为自己的用武之地。科学既已成为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巨大的“反映器”,古老的哲学智慧也就随着转移到科学之中。这就是作为新型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包含科学哲学的历史的和理论的根据。
3
在探索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之先很有必要对“科学”这个基本概念作认真的考察。当我们在回答“什么是科学?”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又已经在谈论科学哲学本身了。正确的科学哲学观点总是以正确的科学观为基础的。
要给科学下一个包括其主要特点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事情。首先,科学的涵义在历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科学。恩格斯说,近代自然科学“它同希腊人的天才的直觉和阿拉伯人的零散的无联系的研究比较起来,可以说得上是唯一的科学。”〔4 〕这是说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依据”,是真正的科学。其次,科学还具有不同的形态,并且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不同的层次和视角可以把科学看作是经验的、理论的,基础的、应用的,“好”的、“坏”的,“大”科学,潜科学,伪科学……科学是活动,是知识,是社会意识形态,是生产力,是文化形式,是社会行业等等。即使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也有许多种对科学的界定,如从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方面的界定,从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等方面对它作精确的解释和划界的研究等等。
我们并不否认以上这些对科学的局部研究的必要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我们更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出发找到一种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以此作为我们建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或基石。我们同意对科学持活动论的观点〔5〕,并且进一步认为, 科学包含着实践的成分,是实践的一部分,从整体上看,它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它不同于一般生产实践活动,其产品是知识;它也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借助于特定的物质手段和物化活动的认识活动。马克思指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世界。”〔6 〕恩格斯在批驳不可知论时指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7 〕经典著作家的不少论述表明,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
如前所述,自近代以来,所谓实证科学就是指“实验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以实验为重要环节。科学实验是人们利用独特的物质手段,有目的地变革、控制客观对象,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实践活动。尽管科学的理论探索涉及到非常抽象的思想领域,看起来只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活动,但它终究还是离不开直接或间接的实验验证和选择,离不开实际应用,受这种物化活动的制约。这就是近代以来的科学家不同于古希腊只借助于天才直觉的科学家的地方。近代以来的科学就是这样一种人类终于发现和形成的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它融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于一体,是人类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愈益为人类所普遍采用。尤其在现代,科学已成为人类高度智能化的实践活动,一种高级实践活动。例如,现在人们可以操纵电子计算机对科学研究和实验的方案进行模拟和设计。
认清科学就总体而言的实践本性是我们对科学进行全面哲学反思的关键,对于建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具有明显的重要性。列宁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着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的现实性的品格。”〔8 〕实证科学的一个重要品格就是其直接的现实性或向这种现实性转化的可能性,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所追求和重视的就是这一点。如果只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待科学,就最多只能认识其普遍性的品格而失之片面。认清科学的实践本性,还可以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的人为性和为人性的特征,从而在认识论和价值论等方面拓展和深化对科学的哲学研究。
4
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理论,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找到自己的理论生长点,而不能只停留于清理和吸收西方科学哲学的成果和对已有的理论问题进行探究。我们认为,在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中就包含着科学哲学(主要指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理论生长点。
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与自然界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科学哲学的一个理论生长点,由此至少可以引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第一,用实证自然科学的知识成果继续不断地证明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恩格斯在提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时指出,这“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9〕W·塞拉斯曾写道:“在描述和解释的意义上,科学是万物的尺度,它是判定一切事物的存在与非存在的尺度。”〔10〕第二,研究科学实践中具体的本体论问题。如,在科学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坚持客观存在(自然界)优先地位的问题;客观存在与科学实在的关系(客观存在的先在性及其向科学实在的转化等)问题;科学实在中现象实在与理论实在相互作用和转化的问题等等。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用哲学家的语言来说,这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11〕它实际上是哲学认识论的总问题,是整个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主要是认识论就是以此为依据的。对这个问题,恩格斯当时主要批判了不可知论,回答了“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现时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除了要回答世界是否可知这样的提问以外,还应该研究和解答思维和存在怎样成为同一,思维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既然哲学必须依靠科学来具体地认识世界、那么哲学认识论的这个问题也就构成了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成为科学哲学(科学认识论、方法论)由以立论的理论生长点。人类通过科学实践能动地反映自然界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过程,其具体的机制和可能的模式远未弄清,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从这里展开研究是大有学问可做的。
5
如前所述,科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结构。这就决定了对科学的哲学反思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研究的途径也是十分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既可按哲学的内容,也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既可对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进行哲学认识,也可以作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其理论系统可以有以下的结构:科学哲学包括一般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
一般科学哲学按哲学的内容展开则有科学实在论、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科学价值论等内容。如以科学认识论为例展开,科学认识的条件或要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工具、仪器、观察、测量……)、语言(符号)、逻辑、数学……对其中各个要素的哲学认识就构成了实验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数学哲学等问题。具体科学哲学即如物理、化学、生物……量子力学、生态学等的哲学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分析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各个部分的分离,并列的各项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必须加以辩证地把握。例如,科学认识要素中,实验就离不开理性的思维活动,离不开逻辑推理、数学演算、理论设计等。又例如,具体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是基础,一般科学哲学的研究是进一步的抽象和综合,二者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一般科学哲学通过对具体科学哲学问题的分析、比较使哲学反思更加深入、细致,进而促进科学的进步。它不能脱离具体科学哲学研究去追求所谓普遍适用的法则,如绝对统一的认识机制、发现逻辑、评价标准、进化模式等。
西方科学哲学多以哲学或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的单独方面或问题为中心来展开研究。例如,它主要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其中又分别侧重研究科学的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科学的划界、评价、发现、进化等等问题。就其对问题的划分而言,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若把某一方面强调到不适当的高度,把它绝对化,用它取代整个科学哲学,甚至哲学的地位,则是不可取的。
下面我们还要侧重谈谈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认识论的一些理论要点。
6
在科学实践活动中,人们的哲学本体论观念(或曰承诺)总是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例如新的科学假说的提出,旧的理论框架的改造,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或大型实验设备的建造,其科学的论证都必然包含着哲学推断的成分。科学是一种探索活动,经常出现由于理论知识不足或者实验证据不足(内在和外在的不完备性),而引起理论的竞争和争论,这不可避免都要涉及到科学家所持的哲学本体论的观念。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科学的本体论承诺概括地说应该是:科学的对象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客观存在是遵循辩证法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
哲学本体论问题表现在科学中就构成科学实在论问题。科学是人的实践活动。科学实在是一种对象性实在,它离不开哲学意义上无限的物质实在,但亦是人们在科学实践中设定的一种现实的实在。科学是以实验的现实性为基础的,它必须从客观实在中分割、划定一个有限的部分来进行认识和研究,即要完成由客观实在向科学实在的转化。在认识过程中科学实在又可分解为现象实在和理论实在。只有在理论上被说明,又在现象上直接或间接地得以显现、证实了的实在才是科学的实在。凡是认为科学实在中不包含客观实在,不承认科学所认识的就是客观实在,即使有个“自在之物”也只是彼岸的想象物,就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另一方面,不承认科学实在具有能动地分割客观实在,设定研究对象的作用,那也不是能动的(科学实际上的)反映论,那也认识不了客观存在。西方科学哲学家在这类问题上往往偏执一端而走向谬误。
7
科学认识是整个人类认识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科学认识论作为哲学认识论的一个特殊的论域,它所要探讨的是科学认识一般的途径和机制。
科学探索其对象千姿百态,其方式和途径林林总总,寻求一种一般的认识途径是可能的吗?我们认为,按照科学认识一般意义的构成要素(环节)划分,科学认识论可以作如下的分析研究。恩格斯曾指出,有“两种经验:外在的、物质的经验,以及内在的经验——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12〕就科学而言,前者通过物理操作由实验、观察得到,是人们开掘、揭露、模拟自然过程的结果。后者包括逻辑、语言、哲学范畴、数学结构等等,如列宁对逻辑所说的,它是“各种科学的经验的总结”〔13〕。它既是客观规律、关系在主观意识中的抽象反映,又是人们理解客观世界,求得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认识工具。一般地说,科学认识的取得需要有内、外两种经验的发展和相互作用。这便是对科学认识的一种抽象的总体把握。这种划分与科学家关于科学理论评价的两个标准(外部的证实与内在的完备)具有一致性,也是我们用以清理相应的科学哲学派别的线索。
需要说明的是,内在经验是人类认识历史的产物。恩格斯说,它一部分“是通过发展继承下来的(例如,数学公理对欧洲人来说,是不证自明的,而对布须曼人和澳大利亚黑人来说,肯定不是这样)”〔14〕。它是社会形成的,不断更新的思想宝库。人类内在经验与外在经验一样,其发展受社会生产实践、科学技术本身的影响。它还受不同民族、地域的思想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取决于各种内在经验相对独立的发展。在历史上,这往往出现相对于整个科学发展超前或滞后的现象。
由于科学的对象是有限的、具体的事物,科学遇到的认识条件亦各不相同,具体的认识机制也就不尽相同。科学认识论并不给我们提供包医百病的“药方”,而应该依据不同的认识情境,探索不同的认识途径,为科学的进步服务。列宁曾就辩证法(认识论)指出:“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的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万分(包含着从每一个成分发展成的整个哲学体系),——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15〕这是我们在研究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时应该记取的。
注释:
〔1〕傅德本《自然辩证法:时代的考验与反思》,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5期第6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8—179页
〔3〕同上书第1卷第30页
〔4〕〔7〕〔11〕同上书第4卷第208页、第207页、第206页
〔5〕参见刘大椿《科学活动论》,人民出版社,第3—5页
〔6〕转引自《人民日报》1992年2月10日
〔8〕〔13〕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第105页,第18页
〔9〕恩格斯《反杜林论》第41页
〔10〕W·塞拉斯《科学、知觉与实在》(1963年英文版)第173页
〔1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61—662页、 第577—578页
〔15〕《列宁选集》第2卷714—715页
标签:哲学论文; 科学哲学论文; 科学论文; 认识论论文; 恩格斯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