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党校主课实效性的几点看法_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论文

关于提高党校主课实效性的几点看法_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论文

关于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课论文,几点论文,党校论文,实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62(2016)03-0016-06

      DOI:10.13977/j.cnki.lnxk.2016.03.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学习、研究和落实好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出,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理论教育要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党性教育要加大力度、增加分量,提高党性教育实效性。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增强党校主课实效性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文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就进一步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彰显灵魂是提高党校主课时效性的根本

      2015年12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课。强化党的理论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作为重要课程,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党性教育,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法治思维、反腐倡廉教育。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党校主课主题突出,形散神聚,党校主课的灵魂就是党校姓党,即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

      从当前各地党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一些党校的教学中,存在着党校主课不突出、主课灵魂不彰显的问题。具体表现是认不清党校与普通高校或一般培训机构的区别,偏重知识教育,压缩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课时。在分量不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中,党校姓党的主题和灵魂彰显不够,一些学员在学习理论、锤炼党性方面的兴趣也不浓厚。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如果党校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放松了甚至荒废了,搞了许多其他方面知识、技能、兴趣的东西,那就会喧宾夺主甚至会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因此,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首先要把党校姓党的旗帜亮出来,使党校主课具有鲜明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

      1.把培养“四铁”干部作为党校主课第一目标。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党校主课的第一目标就是培养“四铁”干部。在党校的教学安排中,党校主课不能低于总课时的百分之七十,这是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主战场。要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作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使党校主课在引领领导干部灵魂建构中达到刻骨铭心的效果、发挥净化升华的功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2.把提高看齐意识作为党校主课第一导向。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这样一段名言:“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常常要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1]毛泽东同志的这段名言对于今天的党校主课彰显灵魂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一些党校的主课教学中,有的教师口无遮拦、乱说乱议,有的教师对于不正确的社会思潮不敢发声亮剑,这就失去了党校主课的价值引导功能。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中央看齐。党校向党中央看齐了,才能引导来这里的学员向党中央看齐。因此,党校主课必须在党言党、在党为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做到讲坛论坛有纪律、发表言论守规矩,为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发挥重要的思想武装作用。

      3.把坚持实事求是作为党校主课第一要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党校姓党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延安给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把坚持实事求是作为党校主课第一要义就是要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到党校主课各个方面,在解放思想过程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解放思想,使党校主课既成为统一思想的前沿阵地又成为解放思想的前沿阵地,两者统一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统一在对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学习和研究中。

      二、把握特殊性是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2]317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必须充分认识党校主课与其他学校的教学甚至与党校非主课教学的区别,在充分把握这些特殊性的基础上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从教学对象看,党校主课直接面对各级党的干部,这些干部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政策水平。从教学目标看,党校主课是帮助党校受教育者活跃思想、提升理论、增强能力、纯洁党性;从教学内容看,党校主课涵盖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教学方式看,党校主课不是满堂灌、一边倒,而是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过程。说到底是一句话,党校主课是针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过程,从这一句话中可以分析出党校主课的一系列特殊性。笔者认为,把握党校主课特殊性至少有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

      1.政治性。党校主课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教学过程,不仅要求教员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求教员密切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深刻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最终把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讲解党校主课的教员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引导学员坚定理想信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站在党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为党发言、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声。任何脱离正确政治方向的教学行为,都会偏离党校主课的教学目的,最终失去应有的教学效果。

      2.理论性。党校主课不仅要讲清楚中央的方针政策是什么,更要讲清楚文件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目的是帮助学员在理论上把中央精神弄通吃透。这就要求教员必须有清晰的学术框架、严格的理论逻辑、深厚的经典修养。如果一堂课缺少理论支撑,仅仅靠烘托气氛、善于表达,最多可以把课堂搞得热热闹闹,很难给学员回味的空间。如果教员在讲课时能够融会贯通地把该专题的全部理论和逻辑体系表述清楚,对所讲专题的学科逻辑、学术概念、理论结构都有较深的学术造诣,那么就能对这个专题给出多维度的逻辑阐释,就自然的留给学员无限的回味空间。

      3.专题性。党校教学主要是专题教学,党校主课的专题性更是十分明显。这就要求教员在确定一个专题之后,应紧紧围绕这个专题深入思考、长期坚持、久久为功。要紧紧围绕这个专题长期追踪调研,弄清来龙去脉,还要虚心学习同行们对此专题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心得。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积累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最终成为这一专题研究的权威和专家。实践证明,一位党校教员在党校工作几十年,若能讲好讲精几个专题课,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需要皓首穷经、苦心经营。

      4.针对性。党校主课又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教学过程,一次教学活动一般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如果什么问题都想讲,就什么问题都讲不清楚。因此,一堂课到底讲什么,教员心中必须十分明确,换句话说就是党校主课的针对性必须十分突出。在这方面,许多资深的党校老师有着十分丰厚的教学经验值得传承弘扬,比如中央党校张绪文教授提出的“四个清楚”,即学员已经知道什么要清楚、学员还不知道什么要清楚、学员应该知道什么要清楚、学员还想了解什么要清楚。这“四个清楚”是如何提高党校主课针对性的重要经验,也是实现党校主课针对性的至理名言。

      5.历史性。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党校主课如果不能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就难以达到应有的视野,也很难透彻地说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如果把一个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分析,就可以给学员一个有说服力的历史框架,就能够较好地帮助学员在历史比较中发现规律、寻找异同、把握规则、鉴往知今。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任何问题都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党校主课应善于运用历史分析法,凸显历史维度和历史参照,这样才能增加教学的厚度。

      6.现实性。党校主课必须关注现实,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归宿,树立明确的问题导向。如果一堂课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只在学术圈子里兜来兜去,是不会受到学员欢迎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曾经批评一些干部学校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除毛泽东在红军大学的讲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以外,其他党校干部学校,基本上都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讲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游击战争、白区工作等实际问题,很少讲到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一种是只讲马列主义理论、哲学、政治经济、中外历史,述说基本概念与史实,不能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联系起来。所以那时毛泽东说,我们的干部学校,基本上是‘概念学校’,只讲理论不讲运用。”[3]55党校主课必须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员要对现实情况了如指掌,这就要求每个教员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个有心人,做到“每事问”,从而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形成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独到见解和政策建议。有的教学之所以让人感到空对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摆事实讲道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分离。“在新的历史时期,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样,党校教育教学才能紧跟时代、贴近实际、满足需求、有所作为。”[4]28—29

      7.国际性。党校主课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整体发展之外。只有了解世界政治经济风云变幻,才能把握世界发展的态势和方向,站在更高的高度思考和认识问题。党校主课的国际性要求教员具有国际视野,做到学贯中西,否则,眼界不高、见识不广,就很难在中外对比分析中引领学员思想的航向。如果一个教员善于运用国际视角分析问题,运用中外对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就能给学员留下一个广阔的参照体系,进一步增强党校主课的说服力。

      8.互动性。党校学员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修养的领导干部,因此,党校主课的教学不是单向灌输的被动讲授,而是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教员要有意识地增强主课教学的互动性,把上课的过程看成是对话、学习、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员也会得到许多经验、启示和反思。这种互动性也表现在教员参与小组讨论、双向交流、学员论坛、现场教学等教学环节中。笔者曾经带领主体班多次到瑞金等地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前后对比发现,让不让学员参与现场互动,教学的效果有天壤之别。最终逐步从现场体验教学改变为现在的现场互动式体验教学,即在每个教学点先由学员发表微感想,再由教员进行总点评。这些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党校主课具有显著的互动性特征。

      9.创新性。党校主课既要讲政治性,坚守政治规矩,又要讲创新性,不能人云亦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也是党校姓党的内在要求。党校教员要有理论勇气,敢于担当,不要“肤浅的全面”,也不要“正确的废话”。对本专题涉及的敏感问题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特别是讲新话。用新的材料论证新的观点,用新的语言支撑新的框架,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教学设计,这一切都是党校主课创新性的重要要求。在这些创新之中,理论创新是最艰巨最重要的创新。党校主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传道,也担负着党的理论创新的任务。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党校主课的教学是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党校主课没有固定的教材,只有联系实际,创造性地研究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学员听后才会感到解渴管用。

      10.艺术性。讲课是一门艺术,党校主课更是一门艺术。党校主课的艺术性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念稿子是最不艺术的教学语言,也最不受学员欢迎。“一堂课讲得好不好,首先要看教员是否有思想,能否对学员有启发,口才在其次。但这并非说口才就无关轻重,相对思想性,口才的确在第二位,不过,一个教员要是既有思想,又有口才,两全其美岂不善哉?”[5]89具有艺术性的党校语言应该是深入浅出的语言、通俗明快的语言、直白平实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语言。在党校主课的课堂上,不能采用纯粹学术化或者学院派的讲话方式,要用简洁生动的语言阐述抽象高深的理论。上课与阅读有很大的不同,阅读没有时间限制,可以慢慢品读。上课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老师的整堂内容,因此,教员必须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提高传播的效果,不能用晦涩抽象的学术语言给学员的理解设置障碍。

      三、实现三个一流是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的保障

      提升党校主课的实效性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党校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特别是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相连。因此,建设一流的硬件、一流的软件和一流的师资是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的根本保障。

      1.建设一流的硬件。学员教室、学员宿舍、学员食堂、学员图书馆等设施是党校办学的硬件,是党校正常运转必需的基础设施。比较遗憾的是,一些党校的硬件建设得不到地方党委的足够重视,仍然处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党校建设硬件不硬、投入不足说到底是一些地方党委没有履行好党委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没有当好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第一责任人。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党校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帮助党校解决实际困难。要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笔者认为,为了提升党校主课的实效性,必须大力加强党校教学的硬件建设,首先要彻底改变一些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运转难维持、教研难开展、阵地无保障的现状。其次,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党校硬件建设水平,使之逐步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变“老少边穷”为“经济特区”。党校兴则党的事业兴,失去党校这个阵地就等于自毁长城。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不成熟的领导。同样道理,不重视党校教育的领导也是不成熟的领导。只有重视对党校建设的投入,重视建设一流的党校硬件,才能为党校主课的实效性的提升创造基本的前提条件。

      2.建设一流的软件。校风、校纪、校规等规章制度和管理理念是办好党校的软件,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需要建设一流的软件来支持和配合。所谓一流的软件,就是把从严治校的理念贯穿在办学的方方面面,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特别是要加强校风学风的建设,对学员从严管理,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各级党校要把坚持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把校风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党校的组织员或班主任处于教学管理一线,在联系、管理和服务学员中负有重要责任。要引导组织员或班主任提升自身素质、强化责任意识,讲认真、敢较真,督促学员严格遵守纪律。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都为我们建设一流的党校软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然,在学习贯彻上述重要精神过程中,还要把创新党校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坚持高标准办学,把质量立校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抓手,把创新发展的理念落实于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学风校风等方方面面。

      3.建设一流的师资。提升党校主课实效性的工作千头万绪,最终要靠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来完成。习近平同志在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实施“名师工程”,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名师工程”,为各级党校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党校一流的师资队伍关键要不断引领党校老师在三种力量上升华自己。党校老师作为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不可多得的一支队伍,应当拥有强大的理论力量、人格力量和艺术力量。

      当一流的老师,首先要拥有真理的力量。讲好一堂课,既要符合中央的精神,又要符合地方的实际;既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既要有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解读,又要有自己独立正确的见解。说到底一句话,一堂好课要有“干货”,这个“干货”就是符合规律的理论阐释,比较规范的理论框架,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理论创新。一堂好课特别强调的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多是指一堂课要有真理的力量。从党校教学现状看,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对实际国情了解不深,对中央精神吃的不透。只靠读硕士、读博士积累的知识底子还很难驾驭堪称精英教育的党校主课。因此,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真理的力量,必须上穷碧落下黄泉,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潜下心来,对某一专题尽量获得比较多的真理性认识,用透彻的道理打动学员,做到以理服人。

      当一流的老师,其次要拥有人格的力量。“如果只强调知识修养是不够的,品德修养也非常重要。一个人在道德上的不成熟,不是由他的思想观点或者政治观点造成的,而是由他的道德品质造成的。党校老师不仅要有较高深的知识修养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坚定的政治品格。”[6]14由此可见,提高党校主课的实效性,除了依靠真理的力量,更要依靠教师过硬的人格和人品。比如讲“三个自信”,如果教师自己还不太自信,讲课的声音只会从喉咙发出而不能发自心灵深处。发自喉咙的声音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发自肺腑的声音则是为了信仰。让大家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教员首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再比如讲“三严三实”,如果教师自己做不到“三严三实”,又有什么资格跟别人讲“三严三实”呢。人格力量的拥有绝非一日之功,要靠长期自觉的道德警醒。坚持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严于律己,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坚持做人要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人前人后两个样、台上台下两个样。由此可见,讲好课的前提是做好人,只有坚持不懈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才能为讲好一堂课打下坚实的人格基础。

      当一流的老师,最后还要拥有艺术的力量。党校主课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件需要精益求精的艺术品,需要老师匠心独运,精心雕琢。不少人认为,老师靠知识吃饭,因此,钻研知识和真理的兴趣比较大,钻研如何传播好这些知识和真理的兴趣则比较小,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的老师学富五车而讲起课来却索然无味。讲课不仅仅是真理的课堂传播,更是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运用的过程。比如语言的艺术,如何把学术语言、书面语言转化为课堂语言是每一名教师的基本功。还比如声音的艺术,讲课是声音传递的过程,音质、音色、音高和音量都需要进行艺术加工。再比如设计的艺术,绘画讲究留白以使作品显得空灵。一堂课也不能设计太满,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推向高潮,如何选取案例,到处是学问,处处需设计,设计靠艺术。由此可见,真正的名师既要注重课题本身的研究,又要关注讲课艺术的修养,让课堂充满艺术的魅力,为提升党校主课的实效性插上艺术的翅膀。

标签:;  ;  ;  

关于提高党校主课实效性的几点看法_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