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心理场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之中所构建的心理环境,通过构建起积极心理场,可以创设出利于学生发展的心理环境,全面的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至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实现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优化。本文主要研究了构建积极心理场的具体方式,旨在实现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积极心理场;优化;高中;英语教学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出情感因素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积极心理场,从而为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一、转变教学的理念与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将自身与学生放到对等的位置,不要采取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并且,教师在备课的环节要贯彻这种思想,精心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活动。如果没有良好活动的创建,就没有交际的进行,英语知识就无法被学生吸收。这就表明教师的备课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包括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与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而切实且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的任务。比如: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方案:首先,要求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并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其次,在课堂的开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用英语总结自己课前预习的收获。在授课中,教师要为学生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探究活动、即兴表达活动等等。在单词、重点句型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提出可供学生讨论的话题。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谈一谈自身的体验。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在教师完成自身的任务之后,学生也要积极转变自身学习的观念,也就是说,学生要改变旧的学习习惯,克服等待心理,积极参与有效的课堂活动。并且,学生要逐步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积极完成预习任务,根据所学内容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问题。只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他们就会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向教师提出要求。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自然能够得到发展。而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提问,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明确新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以此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英语素养。
二、营造出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心理情绪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角色,由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精心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探究,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心理情绪,活跃整个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氛围[1]。
比如在学习“Growing pains”这一部分内容时,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教学视频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播放创设出真实的英语交际场景,以文字、语音以及音像等多种方式营造出利于学生的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不仅可以活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投入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应当组织学生参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活动。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与交流,加强课堂的互动,构建积极心理场,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2]。
比如,在学习“Science versus nature”,这部分内容时,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克隆技术,教师可以围绕着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围绕着克隆技术向学生提问,比如,“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cloning? Should we cloning human beings? Why? ”而后让学生围绕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每个学生就这个话题发表各自的看法,有的同学所持的观点是可以克隆人类,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不应当克隆人类。因此,就这个话题学生展开了英语辩论活动,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的讨论活动进行客观、全面、准确的点评与总结,在深化学生的合作探究同时,使学生更好的投入于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之中。
四、丰富课外英语训练活动,开拓学生英语学习空间
在构建积极心理场过程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带出课堂,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尽可能的多使用英语。首先,课堂开始前三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闻,通过开展英语“free talk”的活动构建起积极的心理场;其次,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进行小组的划分,并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由小组长负责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的监督,在学生的相互帮助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与效果;最后,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应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课余之间开展自主的英语练习活动[3]。
五、实施积极肯定的评价,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
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努力的学习英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英语学习水平等方面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育目标,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与成就感。因此,在讲解完相关内容时,教师应当围绕着所学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与训练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在问题设置上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英语练习中都有所提升,并且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教师要改变以往以学生的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因人而异的实行差异化的评价。同时,对于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与成绩,教师要及时的给与表扬与肯定,利用“Wonderful”“Very good”“Well done!” “Good job”激励性的评价用语,构建起积极的心理场,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学习英语注入更多的动力。
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可以知道,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注重认知教育目标与情感教育目标的结合,构建起积极的心理场,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秋红.新课改下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J].英语教师,2018,1816:74-76.
[2]刘瑶瑶.高中英语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刘斯梅.生态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林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心理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学习论文; 高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