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时期的小说家奈波,“漂流者”_奈保尔论文

后殖民时期的小说家奈波,“漂流者”_奈保尔论文

后殖民小说家——“漂泊者”奈保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尔论文,小说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自由人、一个世界公民

2001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授予后殖民小说家奈保尔,赞誉其 作品“将具有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所囿的详细考察融为一体,促使我们看清被隐蔽 的历史真相”。

这个决定并未使人感到意外。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欧美作家执世界文坛之牛耳 。除了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印度文豪泰戈尔和1945年授予智利女作家米斯特拉尔之 外,从1901年到1961年的获奖者全部都是欧美白人作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非、 拉美地区非白人作家频频染指此项文学大奖。到了90年代,非白人作家竟然占据了诺贝 尔文学奖半壁江山。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反映出当今世界文坛两大潮流即移民文 学的兴起和后殖民文学的繁荣。而这两个文学潮流又与殖民地体系的崩溃以及经济全球 化浪潮的来临息息相关。印度裔英国作家拉什迪被称为后殖民小说的“教父”。但是他 写的《撒旦诗篇》被穆斯林国家列为禁书,他的小说《摩尔的最后叹息》又引起印度教 徒强烈反感。如果把拉什迪除外,奈保尔显然是最引人注目的后殖民小说家之一。

瑞典文学院院长霍勒斯·恩格达尔博士将获奖消息通知奈保尔。奈保尔的印度裔妻子 纳迪拉·卡纳姆·阿尔维不得不几次三番催促他来接电话。事后奈保尔对前来采访的记 者们说,他原来本无获奖之奢望,获此桂冠理应归功于其祖先的故土印度以及南亚次 大陆诸国,他的创作灵感及素材均来源于此。

1932年,维迪亚达·苏莱普拉沙德·奈保尔诞生于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与多巴 哥,父亲是位记者,出身于印度裔婆罗门家庭。1948年,奈保尔毕业于特立尼达与多巴 哥首都西班牙港女皇学院。1950年,他留学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当代英国文学,并且以优 异成绩毕业,大学毕业后,他担任英国广播公司编辑、《新政治家》杂志评论员。1955 年,他在英国定居,与帕特利夏女士结婚。1996年,帕特病逝,他与纳迪拉·卡纳姆· 阿尔维结合。60年代,奈保尔周游了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加拿大、印度和非洲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是多民族混居岛屿,这使他浸染了一种涉及社会 政治历史发展的多元文化意识。周游世界开阔了他的视野,他以讽刺的笔调描绘沿途所 见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他发觉第三世界正在步西方国家之后尘,贪婪、混乱、暴力倾向 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活被阴郁不祥的气氛笼罩,使他不得不在小说和非虚构散文作品中 发出振聋发聩的警世呼声。《中间通道》(1862)是一部加勒比海地区游记,《黄金国的 失落》(1969)是关于特立尼达的历史著作。他对于当地的贫富两极分化和政治局势混乱 深恶痛绝。1960年,他远涉重洋去印度寻根问祖。5个多月的深入考察,所闻所见令他 震惊,促使他写出了三部曲:《黑暗地区:印度经历》(1964)、《印度:受了伤的文明 》(1977)、《印度:百万人大暴动》(1990)。他极其坦率地揭示了印度社会剧烈的矛盾 冲突,对于印度极度贫困和不人道的种姓制度尤为厌恶。80年代初,奈保尔游历了中东 及东南亚诸国,写了《在信徒们中间:一次伊斯兰地区的旅行》,对该地区的不良社会 现象作了评述,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亦不无微词。奈保尔的文笔犀利,但他绝不盲目崇 拜西方文明而贬低东方文明,他的批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把英国称为“到处是 政治斗争、傲慢作家、懒散贵族的国家”。在政论文集《过分拥护的奴隶市场》(1972) 中,他痛斥奴役、欺凌、压榨以及一切不公正的黑暗统治。在小说创作中,他又通过众 多漂泊者的故事揭露黑暗、反对压迫、寻求公正。在当今滚滚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贫富悬殊和南北差距依然令人触目惊心,奈保尔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决非偶然侥幸 。其实早在1993年,奈保尔就荣获首届戴维·柯恩不列颠文学奖,这是对他“终身成就 ”的表彰。1994年,塔尔萨大学购买了与他有关的档案材料,把他的书信、手稿与爱尔 兰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的档案并列。他却把自己的档案称为“一个身处特殊环境的亚 裔人文化选择的记录”。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雷布尔在她主编的第五版《牛津英国 文学伴读》中认为,奈保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政治暴力、内心无归宿感、异化疏离的漂 泊感这些主题,可与康拉德作品中的主题相比。著名小说家维·索·普里切特把奈保尔 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英语作家”。英国评论家罗纳德·海曼认为,奈保尔总是苦于找不 到一个写作的中心,他的视野以不断转移的地平线为基础。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事实是 ,他的视线不论向哪个方向转移,最后必然聚焦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他是典 型的后殖民小说家。或许最贴切的还是他本人的自我评价。他曾对美国记者梅尔·古索 说:“我非常满足。一直是个自由人”。不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均是如此。他是 “一位世界公民”。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他发现自己似乎永远是个漂泊无根的游子。

创作——不同文化冲突交融的结晶

奈保尔用英语写作,有深厚的英国文学功底,又有西印度群岛殖民地社会生活背景, 他的创作是不同文化冲突交融的结晶。

奈保尔最早发表的三部作品,前两部是长篇小说,第三部是短篇小说集。瑞典文学院 在授奖辞中指出:“在这些早期作品滑稽逗笑的轶闻奇谈之中,奈保尔把契诃夫的风格 和西印度群岛民间说唱的调子糅和在一起,作为一位幽默作家和街道社区生活的描绘者 步入了文坛”。他的短篇和长篇写得都非常优美,文笔洗练诙谐,人物栩栩如生,幽默 风趣地展示了特立尼达的生活习俗。然而,由于他如实披露了殖民地社会精神的浅薄和 物质的贫乏,这些作品没有获得当地读者和批评家的青睐。英国读者却被作品中的异国 情调所吸引,因此《神秘的按摩师》(1957)获约翰·卢埃林·里斯纪念奖,《米格尔大 街》(1959)获萨默塞特·毛姆短篇小说奖。

196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比斯瓦斯的房屋》,仍然以特立尼达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奈 保尔以他父亲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一个真实人物平凡生活中的奋斗和痛苦,在当地和 英国读者中获得一致好评。《比斯瓦斯的房屋》成为他早期的代表作,被译成多种文字 ,再版十余次。小说主人公比斯瓦斯的父亲是从印度移民到特立尼达的劳工,他出生时 手上有6个手指,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从小就遭到歧视。作为移民,他既要设法融入当 地殖民社会,又不想失落自身文化之根,内心始终处于矛盾状态。他忍受种种欺凌屈辱 ,不断奋斗,自力更生,成家立业。他娶妻之后,妻子塔尔西娘家亲戚经常说三道四, 瞧不起他。于是他希望能够当个新闻记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取得受人尊敬的社会地 位,并且希望有幢属于自己的房屋,因为它不仅象征着事业成功和经济独立,而且可以 从此摆脱妻方亲族的骚扰,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他认准目标,披荆斩棘,奋 斗不已,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记者,有了自己的房屋。他的长子阿兰德·比斯瓦斯不 安于特立尼达的落后生活,到英国去留学。比斯瓦斯先生因积劳成疾,病死在自己的房 屋中。阿兰德从英国学成归来,已经人去楼空,家里只留下3000元债务、穷困的母亲和 4个尚未独立谋生的弟妹。这部小说节奏徐缓、语言流畅、风格朴实,用现实主义白描 手法书写平凡小人物的一生,自传因素和纪实文学相互交织在一起。作者带着真挚的怜 悯和同情来叙述这个真实的故事,因此感人至深,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杰作。

小说《效颦者》(1967),以一个虚构的加勒比海岛屿为背景,故事叙述者是一个41岁 的失意政客和梦想家拉尔夫·辛格。不论是在伦敦还是在出生地加勒比海岛屿,拉尔夫 ·辛格都有一种浑身不自在的失落感。这部小说是奈保尔创作上的一个转折点,此后, 奈保尔的小说就带有更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更浓厚的悲观色彩。奈保尔的独创性不在于 小说形式结构,而在于那种用异化疏离语调构成的人生错位悲喜剧。他曾经尝试用编年 史方式来写,先后失败了三次。于是他发觉最好从中间写起,让主人公辛格在伦敦郊区 寓所里写回忆录,作为小说的开端,辛格的思绪前后跳跃,忽然闪回,忽然前瞻,逐步 勾勒出他失败的个人经历和政治生涯。随着辛格回忆的展开,读者对这个人物和这部小 说获得了整体印象。

《在一个自由国家里》(1971)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荣获1971年布克奖。作者通过三 个相互关联的叙述者,探讨了民族、国籍和如何确认个人身份的问题。书中有几个错位 的人物:一位印度厨师来到了美国,一位西印度群岛青年来到举目无亲的伦敦,两位白 人来到充满敌意的非洲国家;脱离了自身文化之根,大家都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此 书标题显然具有反讽意味:没有一个人物和所处环境的文化政治背景相互融洽,他们的 “自由”,或许只是一种漂泊无根的自由。作者借书中英国漂泊者之口说道:“就目前 而论,国籍是什么?就是我自己。我认为自己是一位世界公民。”这个集子中的第一个 短篇《许多人中的一个》,叙述者山托是厨师,主人把他从印度孟买带到美国华盛顿, 使他一时难以适应环境。他的印度式英语使人想起纳拉扬写的小说,然而那种奇特语调 却完全适合于这个令人感伤的错位喜剧。与集子同名的中篇小说,写两个英国白人在非 洲的经历。或许除了康拉德之外,还没有任何作家如此赤裸裸地揭露非洲国家的阴暗面 。在一个新独立的国家里,一个黑人部落在屠杀另一个黑人部落,而那些白人则袖手旁 观。这个故事具有非常尖锐的戏剧冲突,深刻揭示了罪恶的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恶果。

1972年,曾经是英国黑人领袖的迈克尔·马利克在特立尼达被判处死刑。他被指控谋 杀了英国妇女盖尔·班森。盖尔·班森与丈夫离婚之后,在特立尼达与另一位黑人领袖 哈金姆·贾梅尔同居。奈保尔认为,这是一起冤案。他回到特立尼达,专门为此写了一 篇文章,在《星期日泰晤士》杂志发表。1975年,他又以这3个人物为原型,创作了长 篇小说《游击队员》。书中3位主要人物都有漂泊无根的错位感。詹姆斯·阿赫曼德带 有中国血统,在黑人社区中成长,对于周围的黑人居民有一种介乎优越感和自卑感之间 的潜意识情结。奈保尔用一位南非白人彼得·罗奇作为那位黑人领袖的化身。他要用武 装斗争来颠覆当地反动政府。他在西印度群岛中一个无名岛屿上艰难地生活,有一位英 国妇女和他在一起,她的名字是简。简同情被压迫的黑人,对自己的白人特权和优越生 活深感羞愧。她十分钦佩彼得·罗奇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奈保尔虽然以马利克案件 为原型,但是他在创作过程中拓展了他的视野,并且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这3个 人物内心深处,除了革命激情之外,都有一种无家可归的失落感。

197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河湾》,使奈保尔获得更高声誉。故事背景是非洲东海岸河 湾处一个偏僻小镇,人们在这里过着贫穷悲惨的生活。主人公萨利姆是印度移民,想在 镇上定居,开个小店铺谋生。但是这个地区受到独裁政权的严密控制,人民毫无自由, 局势动荡不安,生命财产均无保障,于是萨利姆不得不打消定居念头,重新开始他的漂 泊生涯。在小说末尾,起义的解放军准备和政府军展开决战,总算给读者带来一线希望 。奈保尔是很有独创性的加勒比海作家,西印度群岛英语在他笔下化为优雅流畅的散文 ,从容自如地描述漂泊者和游击队员们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当地风土人情的独特色彩。 他以近乎悲剧的目光审视人们的挫折,然后把它化为一出社会喜剧。

与早期作品相比,奈保尔70年代的小说,轻快的笔调并未完全消失,但已不那么明显 。他的讽刺更为辛辣,他的观察更倾向于揭示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环境中的丑恶因素,他 的小说创作也更多受到他本人非虚构作品的影响。他力图忠实地反映他环球考察所得出 的个人印象。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虚构作品中人物的独立性。他们也像他一样,极 其敏感地对所观察到的一切现象做出反应。

奈保尔的文风在80年代发生转变,进入一个深刻反思阶段。在早期作品《斯通先生与 骑士伴侣》(1963)中,他曾涉及到主人公因为年龄老化而必须面临的种种问题。1987年 出版的小说、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到达之谜》,又重新回到了这个主题。此 书的叙述者也是一位作家,其经历和奈保尔相仿,早年在英国海外殖民地生活,青年时 期到牛津大学求学,然后四处漂泊,追寻自己的文化之根与精神家园。而今他垂垂老矣 ,定居英国,不断反思他与英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部心平气和、节奏徐缓的小说 。小说的主题是:变化。这是从一位作家的视角,来描述一个小小的社会生活圈子,其 中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着微小的变化;直到小说末尾,我们才恍然大悟,日积月累的细微 变化最终导致了重大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已经剧变,甚至恶化。道貌岸然的英国式绅 士早已荡然无存,主人公已找不到精神家园。然而他却终于找到了属于他自己与众不同 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就是所谓“到达之谜”。这个标题来源于意大利艺术大师乔尔乔· 德·席里柯的一幅名画。此画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谜。画面上有一艘船,扬帆而去消失 在远方。两个披着斗篷的人站在一垛红色城墙之前,他们中间放着一块棋盘,一座圆柱 形的塔矗立在后方,塔上的灯光照耀着下面的景色。这两个人物看上去是来自远方的旅 客,城堡主人叫他们下这局棋。至于这棋究竟如何下法,应该遵循何种游戏规则,他们 一无所知。看来现代世界已经发展变化到如此地步,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漂泊无定的旅途 之中,谁也不知道什么命运在等待着他们,谁也不知道下一步棋该怎么走,谁也不知道 这局棋如何收场。写作此书时,奈保尔与妻子帕特正居住在英国西部威尔特郡乡村别墅 里,因此评论家认为此书也可谓一部稍加掩饰的自传。

奈保尔极其推崇波兰裔英国小说家康拉德。他在关于康拉德的一篇论文中写道:“小 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再令人信服。形式实验,并不以真实的困难为目标(伟大社会 产生的伟大小说,曾经解决这些真实的困难),已经腐蚀了小说的反映能力……小说家 ,像画家一样,不再认识到他的解释功能,他设法超越此种功能,于是他的读者就减少 了。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是崭新的,但无人加以仔细考察,被摄影机留下的景象是平 庸的,没有经过深刻思考,而且无人来唤醒真正的惊奇感。而这种惊奇感,或许就是对 于一切时代小说家所追求目标的公正定义。”

奈保尔本人是忠于这个艺术目标的。《到达之谜》充满着惊奇感。作者关注与时俱进 的社会变化,苦苦思索究竟应该如何与他自己四分五裂的文化背景相妥协。就在论述康 拉德的那篇文章中,他写道:“我发现,伟大作家描写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我没有这样 的社会;我无法分享这些作家的假设;我并未看到我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中反映出来。 我的殖民地世界更加复杂、陈旧,并且更加受到限制约束。”然而,现在不仅殖民地世 界陈旧、复杂,英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也显得陈旧、复杂。人们看到的所有文化,都是殖 缺不全的,都受到其他文化影响而分解崩裂,混乱无序。因此,奈保尔对他个人经历的 沉思默想,在读者们心中引起了共鸣。奈保尔在此书中引用了康拉德的名言:“被无知 所恶化的虚荣。”这就是奈保尔对现代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的定义。在东西方文化之中, 都存在着这种被愚昧无知所恶化了的虚荣。奈保尔在小说中揭露了这种虚荣,并且试图 唤醒人们的惊讶感觉,去驱散这种虚荣,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因此,瑞典文学院在授 奖赞辞中写道:“《到达之谜》的作者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文学形象,他从容不迫地 反映了旧殖民统治文化的瓦解,以及欧洲街坊社区的崩溃。”这的确是一个恰当的评价 。

或许奈保尔觉得,《到达之谜》把他的观点发挥得还不够充分。或许他感到老之将至 ,有必要对自己的艺术生涯做一番更加全面彻底的反省。于是,他在1994年推出了一部 新作:《世界上的道路》。对这部作品评论界甚感困惑,因为它既非一般意义的小说, 亦非历史、自传、游记或回忆录。实际上它是各种因素兼而有之。

据奈保尔自称,此书内容“是我和加勒比海一些历史人物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例如,有一章的小标题是:“在凄凉的海湾里”。在此章中,加勒比海曾经是发现 新大陆的哥伦布、英国政客沃尔特·雷利、委内瑞拉革命家弗朗西斯科·米兰达等历史 人物心头的幻影和事业的坟场。作者声称:“《世界上的道路》是我对自己做出的解释 ,做出艺术家的判断。”显然,标题中的“道路”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它既指加勒比 海历史人物走过的道路,又指奈保尔本人走过的道路。它既是奈保尔漫游世界各地所走 的道路,也是他的艺术生涯所经历的道路。

在《世界上的道路》中,引起读者关注的不是历史人物的经历,而是作家奈保尔本人 的经历。奈保尔自己也认为,《世界上的道路》不是历史、学术著作、小说,而是三者 兼备,不可分割,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奈保尔。然而,他的经历和其他人的经历交错混 杂在一起。把有关线索加以串联后,我们可以看到特立尼达不堪忍受的历史,看到奈保 尔离乡背井到牛津大学苦读现当代英国小说,看到他遇见帕特利夏并且堕入爱河,看到 他担任“加勒比海之声”播音员和编辑,看到他成家立业何等艰辛,看到他进入中年时 期、界定了他的视点、扩大了他的视野,看到他周游世界、事业成功、声誉鹊起。他的 独特经历,给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多元文化视角,使他能够以同等的权威和洞见,去观 察各种不同文化,并且自由地做出他个人的判断。《到达之谜》告诉我们,他如何找到 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界上的道路》告诉我们,他如何找到了他的价值判断、他的独 到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一部可以视为前一部的续篇。这两部作品,是奈保尔后期 创作中的双璧。

奈保尔最后的两部作品《超越信仰》和《半世人生》分别完成于1998年和2001年。其 中《半世人生》以作者和他父亲的经历为依据,记述男主人公维利在英国成为著名小说 家后,又与葡萄牙裔爱妻移居非洲,显示出漂泊者强烈的寻根情结。

奈保尔曾说:“我阅读过的所有小说,都描写安居乐业、井然有序的社会。如果使用 这种社会所创造的文学形式,来描绘我自己看到的污秽不堪、杂乱无序、浅薄愚昧的社 会,我总感到有点虚假。”因此,他总是在努力寻找适合于反映他那个殖民与后殖民社 会的文学形式。他的风格平凡朴实,然而谋篇布局和所有细节,都经过精心推敲、反复 斟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反对现代西方小说家闭门造车的形式实验,认为这种 做法损害了小说的表现力。他认为作家应该对这个崭新的世界仔细考察、深刻思考,从 而唤醒真正的惊奇感,促使读者奋起驱散那被无知所恶化的虚荣。换言之,他的审美风 格和他的思想目标是融合一致的。因此,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辞中称赞:奈保尔“独辟蹊 径,不受文学时尚和各种流行模式的影响,从现存的文学类型之中创造出他自己的独特 风格。”“以小说叙述而论,自传因素和纪实文学在奈保尔的写作之中融为一体,并不 总是有可能指出何种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答辞——“两个世界”

2001年12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十分隆重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霍勒斯·恩 格达尔博士在授奖辞中说道:“维迪亚达爵士,您的作家生涯令人想起阿弗雷德·诺贝 尔本人的自述:‘我的工作之处就是我的故乡,而我在各处地方工作。’在每一个地方 ,您都提醒您自己,要忠于您的天性本能。您的著作描绘出您不同凡响的多维度个人探 索之轮廓。就像一场电视现场直播节目,您驾驭着您自己设计的艺术手段,不必阐述任 何人物或事物,您就已经显示出文学的独立性。我要向您转达瑞典文学院的热烈祝贺, 并且请您从国王陛下手中领取本届诺贝尔文学奖。”

奈保尔在答谢辞“两个世界”中回顾了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生涯。他说,这两者是不 可分离的。他的故乡特立尼达和他游历过的第三世界构成了一个世界。他在英国求学并 入籍,这是另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的反差和后殖民时期的苦难,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广阔 的背景和题材。他说:

我说过,我是一位直观的作家。过去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此刻我几乎已面临终点 。我从没有创作计划。我从不遵循任何体系。我凭直觉创作。每一次,我的目的就是要 写一本书,要创造出读起来又容易又有趣的作品。在每一个阶段,我都只能在自己的知 识、理智、才能和世界观的范围之内创作。这些因素发展成为一部又一部著作。我不得 不写那些书,因为关于那些题材,没有什么别的著作可以满足我的要求。我必须收拾整 理我的世界,加以解释阐明,为了我自己……现在我已接近我创作的终点。我很高兴我 已经干了我所干过的这些事情,很高兴我曾经创造性地驱策自己尽力往前迈进。

对于奈保尔获奖媒体多半持肯定态度,并把奈保尔、石黑一雄和拉什迪并称为“英语 后殖民小说三杰”,他们特别指出:在9.11恐怖事件之后,奈保尔对于伊斯兰原教旨主 义的批判态度更加具有深刻的意义。法新社的记者评论认为,奈保尔的小说和游记审视 了后殖民时代给失去文化之根的移民们带来的心灵创伤,“也是缺乏归属感的现代人生 存状态的象征”。亦有媒体抓住奈氏生活作风问题加以炒作,因此瑞典文学院院士姆奎 斯教授特别在瑞典《快报》上撰文为奈保尔获奖一事予以说明。他指出,诺贝尔文学奖 只审评其作品而不审评其道德。若以作品而论,奈保尔在45年中写了26本书,其中不乏 精品。因此,1971年他荣获布克奖;1989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爵士勋位; 1993年,他荣获首届戴维·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如今他又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可谓实至名归。

标签:;  ;  ;  

后殖民时期的小说家奈波,“漂流者”_奈保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