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下水资源是城市供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容小觑。但是现阶段,国内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极为突出,因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其中,水污染评价的成果将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文章以玉林机场项目为例,阐述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相关内容,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实践运用;探究
一、地下水污染风险概述
所谓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具体指的就是地下水污染事件发生几率和可能带来危害后果的乘积[1]。而风险受体则是评价终点亦或是受害的对象。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受体是不同的,可以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细化成三个类型,即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生态风险评价、以人类健康为核心的健康风险评价、以地下水功能为核心的污染风险评价。
地下水污染风险能够对含水层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对于地下水形成的污染负荷展开综合性地考虑,同时,还包括了地下水受污染以后价值功能所发生的变化。污染风险评价工作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将脆弱性评价与土地的利用情况叠加,而在风险灾害理论引入以后,对于污染风险的定义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解构
现阶段,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领域中并不具备统一的评价方法,而且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也不一致[2]。我国学者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但将重点放在了应用和改进国外研究方法方面,且偏重于地下水本质脆弱性的评价。通过对GIS软件的运用获取最终的评价结果。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和污染源同样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以下将介绍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具体评价方法,以供参考。
(一)以地下水本质脆弱性评价为基础表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所谓的地下水本质脆弱性,指的就是含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抵御人类活动对于地表污染物的危害,对系统自身予以全面保护,能够将含水层抵御外来污染这一能力真实地反映出来。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初期就是将地下水的本质脆弱性作为重要基础开展工作,甚至还会将这一评价结果当作污染风险结果[3]。
(二)“本质脆弱性评价+土地利用状况+污染源负荷”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有效地借鉴与利用,并改进了迭置指数,将本质脆弱性评价当作重要基础,并合理地融入了土地利用因子以及污染源负荷,针对地下水污染风险展开了相关评价。
(三)“地下水脆弱性+污染源危害分级+地下水价值”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该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方法被应用在多个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中,能够有机结合地下水的易污性与地下水源保护区的价值以及地下水价值,形成了地下水保护紧迫性的指标,同时将污染源灾害分级合理地融入其中。
通过对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概念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发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最常见的就是以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作为基础,有效融入土地的利用情况、污染源的危害分级以及污染源分布等多种因素,最终叠加地下水价值所获得的结果。由此可见,在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对含水层固有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将地下水系统的自净能力真实地反映出来[4];第二,对含水层的污染载荷风险进行评价,将人类活动以及污染源对于地下水系统产生的污染负荷影响予以真实地反映;第三,地下水系统预期损害性的评价,具体指的就是地下水系统价值功能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于地下水系统产生的影响。
三、玉林机场项目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实践
(一)自然状况
玉林机场的场址位于玉林市福绵区石和镇旺久村以西一带,与玉林市的直线距离约为21公里,而公路距离为30公里。目前,现有村级水泥路与216省道相通,交通条件便利。所选择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调查评价区位于南流江东部红色丘陵盆地中,拟建机场地带发育苏立河,由多条支流组成。而苏立河的支流麦垌河、旺久小河蜿蜓径流位于机场的南北两端和西部地区。
(二)调查区域地下水监测网点的布设
1.监测的具体范围
为深入了解并掌握机场所在区域地下水及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状况,并获得水环境水质本底值,需要在调查评价区内部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特别是机场上、下游地下水水体的监测,将实际的监测范围面积确定为14.3km2。
2.监测点的布设
在该项目取样点位置确定方面,应严格按照监测规范的要求布设,布设监测点的基本原则为:1)控制性布点和功能性布点的有机结合,选择环境的敏感点与上、下游地下水径流断面等地点进行布设,这样可以对地下水径流途径中水质变化情况予以全面监测[5];2)针对建设项目来说,对地下水带来污染的地段主要是机场工作区与生活区,所以应针对该地段及下游布设相应的监测孔,总量是6个,其中上游1个,下游5个,针对孔隙水及和基岩裂隙水展开水质与水位监测。而监测的时间确定在12月至次年3月,也就是枯水期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调查评价区含水层特征的研究,将监测的频率确定在3次/月;3)监测井点的孔隙水含水层主要是卵石层,而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是中风化砾岩。
3.监测的主要内容
保证水位和水质监测工作的同步开展,而水质监测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色、浑浊度、嗅和味以及肉眼可见物等,同时还有PH、K++Na+、Ca2+等。
(三)调查区域地下水污染程度预测分析
1.机场建设阶段的地下水污染预测
在机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有施工工作人员的生活排水以及施工生产排水。其中,在项目施工场地设置了简易的隔油池、厕所以及化粪池,能够对施工队伍居住地的食堂、浴室及厕所粪便污水展开预处理,而对于池底沉淀物及污泥则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的时候,所形成的油污水与工程施工污水一定要经由初级处理以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如果在机场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保证生活与生产废水的防渗措施科学合理,就不会对地下水产生较大的影响[6]。
2.机场运营阶段的地下水污染预测
机场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岩是弱~微透水土岩体,富水性中等,与此同时,岩土体具备了吸附净化和隔水能力,然而场区包气带的渗透系数并没有满足生活与工业污水、废水、废渣场库要求的土岩体天然防渗能力。另外,机场排水的方式是雨、污分流制。机场生活污水经由污水管网收集以后将向场区生活污水管道排放。针对含油部分的生活污水一定要经过隔油池处理,并向场区生活污水管道排放。油库的含油污水应首先经由隔油池等处理系统处理,在达标以后将与其它污水共同排入到场区的生活污水管道[7]。在场区生活污水被收集以后,应向污水处理站排放,并在达到标准以后外排。除此之外,对于污泥污物来讲,则应当交由环保部门清运处理。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不发生污水渗漏的问题,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几率并不大,而且污染的程度也很小。
(四)调查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机场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活生产区域应贯彻落实“雨污分流”的理念,保证污水池、沉淀池以及隔油池等构筑物遵循具体的要求积极开展防渗工作,并在防渗层选择使用水泥砂浆。另外,应对当地环保部门予以委托,及时处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与污泥以及沉淀物等,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生活生产垃圾的及时清运。
第二,机场项目场区包气带的厚度要超过一米,渗透系数K控制在3.96×10-4~8.33×10-5cm/s范围之内。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应针对生活生产区污染物泄露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与解决,这样更容易控制污染程度。生活生产区一般是简单防渗区,所以水平防渗可以选择使用地面硬化处理方式。在机场实际运营的过程中,航站区与工作区污染物泄露以后,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所以污染控制的难度较大,而且污染物类型是非持久性有机污染[8]。可以将机场航站区与工作区设置成一般防渗区,且水平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
第三,在机场建成并投入运营以后,应在机场与周边设置地下水观测井,与此同时,机场的北部、东部及南部,其主要的观测对象选择成孔隙水,而西部观测对象可以确定成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机场处的主要观测对象为基岩裂隙水,而具体的观测内容就是水位水质变化与污染情况。在此基础上,应合理设置机场及其附近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监测网点,对地下水水位和采集水样当作水质对象进行定期观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方面,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十分重要。在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的基础上,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区域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程度,正确判断容易受污染且风险较高的区域。与此同时,通过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正确选择地下水的水源地,确定地下水污染的防控方案,同样对于布设地下水水质监测网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为此,深入探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常振波,卢文喜,辛欣等.基于灵敏度分析和替代模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J].中国环境科学,2017,37(1):167-173.
[2] 李小牛,周长松,周孝德等.污灌区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J].水利学报,2014,45(3):326-334,342.
[3] 杨彦,于云江,王宗庆等.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2013,34(2):653-661.
[4] 孙才志,陈相涛,陈雪姣等.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5(5):152-161.
[5] 滕彦国,苏洁,翟远征等.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迭置指数法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0):1140-1147.
[6] 李玮,何江涛,刘丽雅等.Hydrus-1D软件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4):639-647.
[7] 崔亚丰,何江涛,王曼丽等.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探究——以地苏地下河系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16,35(4):372-383.
[8] 刘增超,董军,何连生等.基于过程模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6):1120-1126.
论文作者:姚克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水污染论文; 地下水论文; 评价论文; 风险论文; 地下论文; 机场论文; 污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