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如何破解“接班人”之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接班人论文,民营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民营企业在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后,已经成为世界企业之林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祖国的壮大和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第一代企业家经过多年的艰辛创业,集体临近退出商业舞台,许多企业正进入一个新老交替的阶段。如何将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代,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未来5至10年,我国将有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随着民企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民企接班人”的问题已不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也是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家族企业传承问题困扰中国民营企业家
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占95%以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老传承和管理创新等共同难题。
在中国的商业传统中,似乎总有着“子承父业”的惯性思维。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有90%的企业创始人希望子女接班。据广东工商联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民营企业家二代”接班整体尚未形成规模,只有小部分开始接班,一部分逐渐进入接班程序。调查显示,子女已在本企业担任高层的有21.1%,已由子女接班的有12.6%。
JP摩根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家族企业能成功传到第二代的,只有三成;能传到第三代的也就一成多点;能传到第四代的,仅千分之一。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研究表明,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对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家来说,虽然渴望子承父业,但“富不过三代”的道理也深深困扰着他们。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岁,而不少国外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40至50年,阻碍民营企业成为“百年老店”的难题之一,就是企业的传承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现在全球50%~80%的家族企业都面临着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近年来逐渐浮出水面的中国民营企业新一代接班人。整体上并没有给公众留下很好的印象。他们当中有的人行为触犯法律法规,有的人“炫富”等行为也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当前,中国社会习惯用“富二代”来形容这些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代企业家。
二、民营企业“交接班”面临着的主要问题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传承与教育委员会执行会长李惠森表示,展望未来5至10年,中国家族企业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老交替、企业交接等一系列挑战。对于如何进行管理创新,融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实现对第二代的教育和家族企业顺利传承等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目前民营企业“交接班”面临着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富二代”“接班”难度大
1.缺乏“接班”意愿
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民营企业中真正有意愿且有能力接班的“富二代”不到10%,甚至有人对接班持明显反感和拒绝的态度,并且这种现象正在民企第二代中不断蔓延,尤其在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台州、义乌等地,这种现象已经呈普遍趋势。在广东省工商联此前针对民企接班人的调查中,50.9%担心“子女无意继承,或自行创业,或另选职业”。
科瑞集团副董事长、北京大学企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郭梓林表示:“‘富二代’名符其实是有钱的一代,钱给人的最大好处是自由,其中就包括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自由,因为他们在有了钱之后,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而他们的父辈则相反,是在没有什么选择的时候,选择了创业挣钱,这两代人的代沟之宽、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有些孩子在国外读书回来后瞧不起父母的小企业,有的是从小见惯了父母的日夜操劳,都不愿意接班。
2.缺乏事业心和能力
与父辈相比,“富二代”的成长备受呵护,理论多而经验少,普遍缺少吃苦精神。一些“富一代”由于自己在创业中经历了种种磨难,所以愿意倾其所有让子女生活无忧,却使子女养成了骄纵挥霍的恶习。甚至存在一些“富二代”在接班以后不好好发展企业,反而沉迷于吃喝玩乐、短时间内把家业败光的例子。在广东省工商联此前针对民企接班人的调查中,62.3%的企业主对接班人问题最忧虑的是“子女自身能力不足,尚需教育培养”。
3.资历浅,难以服人
一些“富二代”表示自己重视创新,接班之后试图大刀阔斧地革除企业积弊,利用在国外接触到的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来推陈出新。但“初来乍到”当总经理,怎样才能使下属听自己的话、跟着自己的思路做事是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他们不喜欢家族企业里全是“皇亲国戚”,希望能建立现代的、规范的企业架构,一些重要岗位任用职业经理人。他们看到家里的公司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好,路越走越窄,希望自己能进行改善,但要改变公司原有运作模式实际上是很难的,需要自己慢慢地跟工作团队磨合。
4.两代人存在“代沟”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接连发生的巨变,使得“富一代”和“富二代”的成长环境迥异,最突出的体现则是在教育方面。“富一代”们由于历史原因,多数没有受到过完整系统的教育,而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靠着顽强的打拼精神,才拼出一番事业。“富二代”们则是成长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对外开放、社会大幅进步、教育受重视时期,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大大优于从前。不论是家庭方面还是社会方面,“富二代”们在受教育问题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优势,然而在另一方面也存在重大的问题。在政策夹缝中闯出来的成功给一些“富一代”带来了对地位和认同的强烈需求,以及对自己权威的盲目维护。这种家长式的家庭统治难免使得子女养成乖戾的性格,也压制了子女的自由发展。浙江省慈溪工商联统计,浙江省慈溪市49.1%的二代企业家不认同父辈的经营理念。
5.家族内部的矛盾
与“交接班时代”一起来临的,还有大量的家族矛盾和冲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凌认为,“偏心”的父母、争夺接班人岗位的兄弟、相互嫉妒的姐妹妯娌和互相竞争的不同家族……如果在交接班过程中处置不当的话,家族企业换代的悲喜剧将在未来5-10年大量上演。
此外,很多第一代企业家把企业当成是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不愿意轻易放权。有些第一代企业家采取了“父亲董事长,儿子总经理”的模式,表面上看是放权了,却时不时地干预孩子的日常经营决策,久而久之,就造成管理上的越权,甚至出现“架空”总经理的现象。
(二)不相信职业经理人
全世界的中小型企业主都更放心将家业传给后代,即便在企业内部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更何况是在中国。一个事实是,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不完备、职业道德不成熟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家们对企业经营权力的外放非常谨慎。从外部来说,当下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问题也是第一代创业者不敢把班交给职业经理人的重要原因。“国美事件”更让民营企业家们担心把企业交给一个陈晓式的人物。重庆力帆集团的董事长尹明善就曾就此问题表示:“我知道,如果我把班交给家族成员,我们的企业就会慢慢死掉;而如果我急急忙忙地交给职业经理人,我们企业就会快快死掉。在慢慢死掉和快快死掉之间,我选择慢慢死掉。”
三、民营企业顺利“交接班”事关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
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出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经济现象。民营经济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扩大出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增加税收、促进就业的作用,并且与大企业相辅相成。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超过700万家,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到全国GDP的七成左右。这些企业掌握或管理着2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吸纳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2009年1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报告时说,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特别在后金融危机的环境之下,民营经济由于在扩大中小企业数量、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广泛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所以它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最终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广东省是我国民营经济大省,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民营经济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0%左右,截至2010年6月,广东私营企业接近80万户。其中,近80%的民企属于家族企业,这意味着,这批民企继承人能否顺利承接父业、继往开来,不仅左右着家族企业的兴衰,甚至影响着区域经济的未来走向。
民营企业正在国民经济、社会责任等诸多领域中发挥着巨大而特殊的作用。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是关乎未来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十二五”规划怎样实现的重要论题。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完成“交接棒”,使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一块坚实基石。
四、如何实现民营企业顺利“交接班”
如果社会各界能够更加积极地引导和帮助新一代民营企业接班人形成良好的人生理念,提高综合素质,通过更加多元化的培训方式让他们能够对企业和社会都具有责任感,中国的民营经济将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除企业外,政府、商会也纷纷介入民营企业的交接传承课题。
(一)加强对“富二代”的培养
根据目前我国国情,从理论上来说,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排斥家族企业。但培养新一代合格的企业接班人绝非易事,可以说它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企业家的孩子从小就接触父亲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耳濡目染父亲发展的轨迹,只要对其加强合理系统地教育,训练其敏锐地思维能力,促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再加上多多为其提供上岗历练的机会,合格的接班人是会培养出来的。
南京的红豆集团创始人周耀庭在培养、选择接班人方面就做得就非常成功:周耀庭先让儿子在基层锻炼,而后将公司分为资源相同的八个部分,让儿子周海江等八人各管一块,并声明10年后,发展最好的人接管公司全局。当时,周耀庭并没有明确“子承父业”。10年后,周海江的主管资产已经成了一家上市公司,顺理成章地成为红豆集团的接班人。周海江在其历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个人的威信,组建了高效的管理团队,从而奠定了个人的权力基础。这充分说明优秀的企业家绝对不是纸上谈兵“学”出来的,是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历练”出来的。
在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出资培训“民企二代”的举措曾受到媒体和民众的质疑:社会公共资源只向特定的一部分人倾斜,这是对社会公平的伤害。政府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教育资源,引导商业化运作形式,以“小钱”带动有志于民企管理、自我创业的人,自愿出“大钱”参加培训,为民企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这样未尝不可。到目前为止,茅理翔的“家业长青”学院中企业接班人专修班已举办14期,累计培训学员300余人。学院还通过发起沙龙活动、组织青年企业家成长俱乐部等形式,为学员、企业提供系统的“交接班”解决方案。浙江大学“企业未来领袖高级研修班”等青年企业家培训组织近两年间在校园内的出现,说明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助推民营企业“交接班”上亦不落后。这些培训组织中,绝大多数学员有家族企业背景。
(二)完善职业经理制度
在世界范围内,子承父业一直是家族企业的主流传承模式。就目前情况来说,子承父业更是国内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必由之路。只不过,国外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比较成熟,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的继承人不一定插手企业的经营业务。而在中国,由于法律、职业经理人市场、现代企业制度等各方面都不成熟,子承父业后既继承了所有权也继承了经营权。按照市场发展规律,中小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法规的完善,企业的规章和管理必然走向现代化。发展和壮大我国民营企业的重要举措就是打破封闭的“家族制”结构,健全现代化职业经理人制度。民营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职业经理人的加盟,必将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