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效果
内膜的安装由于采用了抗浮丝和BDF专用定位卡具,即F型卡具,定位卡安放在每根管的端部,以固定BDF管,控制BDF管上下位置、排距,并使其顺直。内膜在混凝土上浮力和振捣作用下,没有在浇捣过程出现上浮、位置偏移或破损现象,效果和采用∩型卡的一样,还节约了人工、钢筋和机械费用。
⑵预留、预埋设施与钢筋和内膜的安装互相配合,交叉进行。
施工过程中,预留、预埋设施(水平管线、电线盒等)的安装与钢筋安装、预应力筋铺设、内膜安装等工序交叉进行。
预留、预埋设施宜布置在楼板结构的楼板实心区域、肋宽范围内。预留、预埋施工时,水平管线、电线盒等避开内模。如无法避开时,采用规定的避让措施。因避让而造成的内模破损及时封堵,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进入内模空腔内。在管线集中处换用小尺寸内膜可有效避让管线,防止造成楼板断面的较大变化。当预留、预埋设施无法避开内膜时,我们对内膜采取断开或锯缺口等措施,且事后进行封堵。预埋管线集中布置在内模之间的实心肋内,安装薄壁筒体前提前做好集中管线安放位置的确定,严禁管线随意交叉布置,影响内膜的安放。另外在管线集中处,采取换用小尺寸内膜等措施避让。
在浇筑混凝土前,除对钢筋、预应力筋和预留、预埋设施的安装质量应检查验收外,对内膜安装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有吸水性的内模浇水湿润。
⑶认真执行施工控制要点措施,按图施工,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控制质量。
依据制定的施工控制要点措施,采取如下施工控制要点: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正确安装内膜位置,减少安装误差。
2、固定内膜,在底层钢筋绑扎完后,着手做抗浮点的设置工作,直径150-200mm筒芯抗浮点间距控制在1.5m一道,使用14#镀锌铁丝绑扎;芯筒固定支架位置距筒芯两端150-200mm,以防止浇灌混凝土时筒芯受振上浮或位移。
3、薄壁筒体安装完毕后,搭设架空施工便道,施工人员不准直接踩踏薄壁筒体,严禁将施工机具放置在薄壁筒体上。
4、板顶钢筋绑扎完成后,混凝土浇灌前,对内膜进行如下检查:对有松动或位置发生偏移的内膜及时进行调整。如有因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不慎损坏的内膜,应及时进行封堵,避免混凝土灌入内膜内。
5、浇筑混凝土时,指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振捣时避免振捣棒直接与薄壁筒体内膜壁筒体。
6、预埋在楼盖中的管线尽量避免开内膜,当无法避开时,采取管线穿过筒芯,对穿越筒芯而造成的筒芯破损处,及时封堵,防止混凝土进入筒芯内。
7、施工中内膜需要接长时,将内膜直接对接;对需要截断的内膜,截断后应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采用胶带封堵、麻袋填充的办法。
8、洞口的周边保证至少100mm宽的实心混凝土带,在洞边布置强度补偿钢筋,每方向的补偿钢筋面积不小于切断钢筋的面积。
9、在浇筑混凝土前,除对钢筋和预留、预埋设施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外,对内模进行检查验收。
四.结束语
该改良工艺实现了定位钢筋的周转利用,有利于节能减排。解决了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内模区格板中内模的整体顺直度超差质量问题,在类似工程中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CECS 175-2004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S]
[2]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论文作者:牙高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内膜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管线论文; 薄壁论文; 楼板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