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浩楠[1]2001年在《论高中英语元认知学习策略》文中指出在21世纪,学生不仅要学习科技知识,文史知识和人文科学,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学会一种掌握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世纪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和学生自我提高的要求,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了元认知学习策略。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提出了“元认知”这一术语。自此后,世界各国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致力于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但至今对于元认知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认知策略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从事的认知活动中,帮助他们达到认知目标。而元认知的主要功能是向学生提供有关认知活动或活动进展的信息。使用认知策略是为了进步,使用元认知是为了监控这种进步。元认知的实质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关于学习策略,不同的教育学家对其有不同的定义。依据对学习策略不同的定义,笔者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策略就是安排、执行、修正与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系列步骤与过程,它既包括内隐的学习规则,也包括外显的学习方法及技能。它是主动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景中运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调控的有机统一体。 具体到英语学习中,英语学习策略就是安排、执行、修正与达到英语学习目标的一系列步骤与过程,它既包括内隐的英语学习规则,也包括外显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技能,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情景中运用的英语学习方法与学习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元认知是整个学习策略的核心,是策略结构的最高层次的调控机制,是学习结构中最活跃的动力系统。只有以元认知为基础,才能实现策略性的学习活卜霎春,1 拈士兰’二广大 动,使学习的调控成为可能,而学习方法和学习调控的执行过程则是元认知活 动的结果。 一般认为,元认知主要有叁方面内容组合,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 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对于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及其与之有关的 知识,它是人们获得与认知活动有关的那部分知识。大致可分为人、作业和策 略叁方面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 体验。对于这些体验,学生可能完全意识的到而且能够表达出来,也可能是模 糊不清而不容易表达出来。学生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可 长可短,可简可繁,可能发生在认知活动展开期间的任何时刻。元认知体验的 出现与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位置,己经取得的进展和可能取得的进展有关。一 般来说,它常常产生在学生期望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的 时候,而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认知活动本身及其 认知活动的质量进行大量的反省或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 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 的目标。在学习活动期间,元认知监督控表现为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将自己正在 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 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引入,对于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 具体困难有着实际的意义。将元认知学习策略引入英语教学,就是要高效的教 学途径。而且也可以适应现实对素质高、能力的强的人才的需要,从而实现“学 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素质教育目标,给学生以学法的指导,使学 生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是达到“会学、会说”的前提和保证。 本文以元认知理论和学习策略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学的具体实验,从元认 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叁个方面对元认知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 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控讨。
郭顺平[2]2011年在《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师词汇教学的多元模式,向学生渗透词汇学习策略,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词汇,教师应根据词汇特点,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
吴红莲[3]2008年在《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文中提出英语教学在我国是外语教学,学生显然无法像儿童在自然习得母语的环境下习得外语,而学习英语的时间也无法与学习母语的时间相比,每个星期只有五个课时的英语课,学生高中学习任务较重,在课外能用于学习英语的时间很少,因此探讨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很有必要的,新
陈燕[4]2008年在《论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文中认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中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重点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强化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管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刘鑫兰[5]2016年在《论高中英语优等生语言学习策略》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提高,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要求,而终身学习则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英语教学也由此增加了新的目标,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英语能力,还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策略。一、语言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其定义为:学习
张双萍[6]2017年在《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语言学习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者词汇量大小的影响,足够的词汇的储备是保证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能力综合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对于高中生尤其是高中艺术生而言,其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而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却是比较大且规律性不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生艺术生词汇学习与词汇教学的难度相对而言更大。对于高中艺术生来说,学习习惯、思维模式等方面不足的原因是普遍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与监控能力,在词汇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无法科学地计划、管理以及监控自己的词汇学习,使得高中艺术生的词汇学习效果很差。作为学科教师很多的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因为缺乏对这项教学内容的重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使得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匾乏,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词汇有效掌握和应用。为了有效地提升高中艺术生词汇学习的效果,解决高中艺术生词汇学习的问题,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念可以为此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基于这样理念的教学实践也成为了提升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成效重要途径之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中,范畴理论、隐喻理论和构词法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相关的调查和实证探究,在基于高中艺术生在词汇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使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隐喻理论和构词法理论来指导词汇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也对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成效进行了验证。整个研究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研究的目的、词汇教学的现实问题及意义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研究的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第叁部分是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重点对认知语言学方面的理论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是对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词汇教学实践的验证。第五部分是对认知隐喻、认知范畴理论和构词法理论对高中艺术生词汇学习的启示做了分析和探究。第六部分为结论,是对全文观点的成果的总结。
周红梅[7]2016年在《利用学案导学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阅读作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英语学习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阅读能力一向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学案导学的显着优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自学过程中通过学法的指导学会学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碰到的疑难点,学生可以标记之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学生进行讨论,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本研究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以笔者实习所在学校的高一两个成绩相当的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其中6班为实验班、8班为对照班,进行了为期叁个月的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两个班进行阅读能力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进行验证。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来探索能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能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增强阅读能力。在对照班的英语阅读课上,仍然按照以前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以教师的讲解为重点。而对于实验班,笔者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编制出不同的学案,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并且利用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实验前和实验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和对阅读的态度以及对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态度。为弥补问卷的不足还采用个别访谈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新教学模式的态度。通过实验前的测试和实验后的测试来检测学案导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效果。通过对两次问卷调查和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两个班的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有所提升。但是实验班的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明显高于对照班,测试成绩也略微高于对照班,特别中等生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班。访谈结果也表明学生利用学案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增强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通过这些结果可以表明利用学案导学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可行的。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学习兴趣、养成了预习的学习习惯,还帮助学生掌握了部分的阅读策略,学生也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刘亚菲[8]2017年在《育人价值理念下的学习评价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当前学习评价目标设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当前学习评价目标设计不仅仅过于关注结果分类,并未能真正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而且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一条解决策略:在育人价值理念下进行学习评价目标的设计。育人价值这样一种学生发展的分析视角主张培养学生成为主动健康自觉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确立学生发展立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为整体性、层次性、渗透性的思维方式。怀着育人价值理念的分析视角,通过对国外代表人物对学生学习结果分类学的研究,把握学生学习结果分类学的发展趋势为:关注学生的认知对象和认知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统整、提升思维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更加符合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结果分类学的研究又能够对育人价值理念有所启发。基于以上的育人价值理念,并在学习结果分类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学习评价目标的设计,首先要从一般到具体梳理学习评价目标系列:教育目的、课程标准、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评分细则;然后进行单元目标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困难与障碍分析为目标设计的基点,接着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实践分析、育人价值分析,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发展的过程;最后,具体到课时的教学目标。通过自编测验和评价任务设计两种方式将学习评价目标进行实践转化,让学生学会做事,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
张倩[9]2012年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和大学英语课文教学的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将高中与大学的英语课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对高中与大学英语课文教学的衔接现状做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影响高中与大学英语课文教学衔接的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高中与大学的英语课文教学应该如何有效衔接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对比等研究方法,针对英语课文教学的衔接问题对山东省的一所普通高校和一所高中的在校学生以及他们的英语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接受问卷调查的师生分属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和高二、高叁,调查内容除了师生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熟悉程度之外,主要涉及师生对现行教材中课文部分的认识和评价;高中和大学两阶段的课文教学方法对比;两阶段的课文教学方式对比和师生对课文教学效果的反馈五个方面。本研究拟探讨以下五个问题:1、新课改后的大一学生对大学初始阶段英语课文教学的认识和适应情况如何?2、目前的在校大一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对大一英语教材课文部分的评价如何?3、高中和大一英语课文在知识点输入、技能训练方向、课文的编写方式和难度等方面有哪些差异?4、就英语课文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而言,高中和大学有何异同?大学的课文教学方式对大一的英语学习有哪些影响?5、高叁英语课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大学基础阶段的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从高中到大学英语课文学习的顺利过渡?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本文讨论了高中和大学课文教学方法的异同,通过有针对性的访谈,以及对两个阶段课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作者了解了学生对各自阶段的英语课文的认识;通过分析高中和大学英语课文的知识点输入和技能训练方向,对比高中和大学英语课文的编写方式和难度差异,作者探讨了两个阶段中课文内容设置及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证,本文试图找出影响两个阶段课文教学有效衔接的因素,并提出了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英语课文教学的若干建议,同时探讨了教师应如何有过渡地改进教学方法,以期为今后制定恰当的大一学生英语学习战略提供参考,也为实现高中至大学英语课文教学的顺利、高效过渡提出一些建议。全文共由八个部分组成:在引言部分,总体介绍了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以及全文的框架结构。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对关于高中到大学如何做好课文教学衔接的已有研究做了分析总结,了解了关于此研究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并借鉴其宝贵经验。第二章为理论依据,在这一章中,作者首先对比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高中8级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基础阶段的教学要求,然后简述了对英语课文教学颇具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如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语篇教学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并分析了以这些作为理论依据的原因。第叁章是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文献对比和访谈,并简短介绍了研究过程;第四章是研究结果及分析,总结研究结果并根据结果讨论影响高中和大学英语课文教学过渡的原因;第五章对两方面课文的知识点输入和技能训练要求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从课文编撰的角度探讨两个阶段的英语课文教学衔接是否合理;第六章在前面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做好高中和大学英语课文教学衔接的措施,提出了相关意见。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总结本研究的成果和结论,指出研究的欠缺之处,并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余起航[10]2008年在《论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导学》文中研究说明作者通过对“高中生物问题导学”合理性的分析与总结,阐明并论证自己对其的见解。其主要内容是:在重视问题的元认知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纲举目张”的方式展开问题;分析、归纳和推导问题来建构生物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问题引导的思路。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概述、可行性分析、内容和实施策略。在文章的概述中,作者首先分析了论题的意义,说明“高中生物问题导学”的应用价值,然后从问题由来与历史中抽取合理因素,应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中的基本原理论证论题的合理性。而在可行性论证中,作者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内因包括:高中生的认知能力、知识体系和生物学本身的特点;外因包括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外部大环境和探究式教学的小环境。在“高中生物问题导学”的环节中,作者就“如何设计引导问题”、“如何展示已经归纳总结的知识体系”集中阐述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最后的实施策略中,作者借鉴他人的实践以及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贯彻探究精神为目的总结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策略和应试形式。为了验证学生是否能从应试形式的更改中获取一定的推导建构知识的能力,作者设计了一些试题进行调研,并将试题收录于附录中。
参考文献:
[1]. 论高中英语元认知学习策略[D]. 初浩楠. 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探析[J]. 郭顺平. 成功(教育). 2011
[3]. 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 吴红莲.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4]. 论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陈燕.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8
[5]. 论高中英语优等生语言学习策略[J]. 刘鑫兰.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6
[6].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 张双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7]. 利用学案导学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可行性研究[D]. 周红梅.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8]. 育人价值理念下的学习评价目标研究[D]. 刘亚菲. 云南师范大学. 2017
[9].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和大学英语课文教学的衔接研究[D]. 张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10]. 论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导学[D]. 余起航. 湖南师范大学. 2008
标签:外国语言文字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英语论文; 元认知论文; 学习策略论文; 高中英语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认知过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大学英语论文; 英语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