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实践的人文批判_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实践的人文批判_哲学论文

马克思哲学是对实践的人道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人道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是划时代的,是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分水岭,这应该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共识。问题在于,这一哲学革命的实质是什么?这一革命在哲学史上怎样划了一个时代?或者说,马克思所独创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界限在哪里,与传统哲学最本质的差别是什么?对此人们的看法则大相径庭,由此决定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界定。这倒是特别需要搞清楚的重大问题。

一、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谈起

马克思在创立他的新哲学的过程中提出了如下论断: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

这就是马克思对传统哲学和自己的新哲学划的一界限!作为人们掌握世界的思维方式,传统哲学意在如何“解释世界”,马克思新哲学意在应该怎样“改变世界”。对此也不应该有太大的疑意。问题在于,承认这一划界是一回事,而具体去界定并依此界定去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又是一回事。在我看来,我们传统的时下仍在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系统对现代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定,其立意恰恰在于如何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不是应该怎样“改变世界”。或者说其立意在“实事求是”,而不是“握是创佳”。

为此我们不妨看看我们今天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定。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所谓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世界、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社会历史以及人的思想统统在内的根本观点”。“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并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继承者,从来都把自己的哲学当作科学”,“哲学就是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著作就是“科学著作”。

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如此界定,其科学化、知识化的倾向非常鲜明,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规定为科学,规定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归定为各类知识或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说这是近代哲学史上的“唯科学主义”的强烈表现。

何谓科学,何谓哲学,两者的关系如何,这是一历史性或过程性的问题。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哲学曾充任过各种不同的角色,以多种不同的面目出现,如自然理论的、逻辑学的、伦理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文学的、神学的、生物学的、语言学的、经济学的、历史学的等等,尤其与科学更是难分难解,以至哲学被称之谓“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第一科学”。关于什么是“科学”,人们可以给出诸多定义,我理解科学是对现存世界各个层次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发现、描述、表现和解释,是“求是”的学问。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世界可能怎样”,是“知识”形态的东西,是“实证”性的学问,是认知求真的掌握方式。至于世界对人来说是善的还是恶的,是美的还是丑的,世界应该怎样?进一步说人本身的品格和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是美的还是丑的?人应该怎样活动?这则是人的主观评价问题,是价值观念问题,而不是科学要解决的认知求真的问题。到了近代尤其是现代,科学的认知求真的掌握方式在宇宙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和思维的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和辉煌成果,尤其是诸多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关于世界总的联系及综合性规律被科学地实证地揭示,人们发现哲学过去充当过的科学的角色是相当可笑的,在自然科学领域哲学说了不少主观臆断的废话,至多是一种意见一种看法,或许对人也还有某种启发。哲学实在不应该在认知求真的科学领域去浪费自己的聪明智慧。实证主义首先发难将形而上学从科学中划出去,让其与宗教为伍,这是致命的。那么哲学该到那里去呢?科学哲学派将哲学从自然哲学领域中拉出来,专事对科学本身的反思,如是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分析学派则把哲学拉进语言世界,专事语义分析和语言交往研究,由此把握人和世界。但我认为真正能代表人类哲学当代潮流的是近现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思潮,哲学回到人本身,专事世界对人的意义和人自身的意义的表征,这倒是哲学的广阔天地。西方形形色色的人道主义思潮无非是从人和人类这一最复杂的总体的不同方面的本质规定去把握世界和人本身的意义,或从生命、或从个体、或从意志、或从纯粹意识、或从无意识、或从自我意识、或从当下的存在、或从希望、或从情感、或从本能、或从行动、或从实践、或从人际间、或从类、或从自由来表征人的意义和价值世界。由此我认定,科学化、知识化形态的传统哲学已该存放进哲学博物馆中去了。

正是在人类哲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时刻,马克思极为鲜明地对传统哲学和他的新哲学划了一个界限,将科学性知识性的解释世界方式划给了传统哲学,这恰恰是传统哲学干过又干不了的事情。那么这类事情该谁来干?该是现代实证科学而不是现代哲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着力地批判和嘲讽青年黑格尔派,问题正在于他们对人类历史不去进行实事求是的实证科学研究,而仅仅从黑格尔和他们自己的哲学原则出发来框定人类历史,其历史观只能是形而上学的“怪影”、“幽灵”、“呓语”。马克思反其道而行之,把人类历史领域划出了哲学留给了科学,他说:“思辩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2 〕于是马克思从现实生活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描述历史和现实的客观规律,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即“真正实证的历史科学”。我这里要说,这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关于历史的实证科学观点,是用科学理论认识方式解释和描述以往历史的规律,不是应该如何“改变世界”的哲学观念。

关于科学和哲学的划界,恩格斯敏感而明确地提出如下论断:即自然与历史领域已经归于“实证科学中去了”,给哲学留下的只有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即形式逻辑和辩证法。〔3〕还说, 各类实证科学都应该研究它们在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位地,“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都是多余的了”〔4 〕就是说自然和历史是科学的领域,不是哲学的领域,这些领域的总联系的揭示也是科学的事,在这些领域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即“哲学”是多余的了。

如果我们还承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史的转折点上对传统哲学和自己的新哲学、对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划界是合乎人类思想史潮流的,那么用如此的划界思维来评判和审查我们的以斯大林哲学模式为模板的正统解释系统,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一解释系统讲的并不是马克思的新哲学,而是马克思前的传统哲学和应归于实证科学的科学观点。如斯大林把辩证唯物主义视为是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和解释自然界现象的理论,是现代科学形态的辩证法和科学的哲学唯物主义。如此定义的哲学只能是用认知方式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是对马克思新哲学的倒退。如果说这种哲学是科学,那么这恰恰是恩格斯所谓的多余的“特殊科学”。

至于说“哲学就是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科学的认识论”,这讲的是关于认识的科学,是对认识世界的解释,是关于认识的知识、思维的知识,也不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新哲学。这类知识或科学的研究领域,顺着恩格斯的话来说也已经归于“实证科学中去了”,当代的认知心理学、认识发生学、思维科学、社会认识论、脑科学、心理学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科学和认识方法,不再是哲学的专门领域。就是我们倡导的“实事求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认识方法,也仅仅是科学认知的掌握方式,只能保证认识与客观事实的符合,而不能保证一个“改变世界”的实践是善的和美的问题,评价人的精神和精神指导下的实践及其结果的善恶美丑,不能靠实践本身来检验,这是一个应不应该的主体评价问题。要靠“人民高不高兴”、“人民喜不喜欢”、“人民答不答应”即靠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检验,用哲学语言来说要靠人性、人道来批判和检验。“实事求是”所保证的仅仅是被评价的理论和事物的真实(当然对虚假的理论和事实进行评价是没有意义的)。这里我想说明的是解决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科学认识论仅仅是应该如何“改变世界”的新哲学的科学前提,新哲学不就是科学认识论。

关于传统解释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人们已放弃了所谓“推广说”,因为斯大林的那种“推广说”实际上是历史的自然还原论,这里已无须讨论。就哲学界公认的马克思的几大段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来看,这一关于以往历史的总的观点和方法,体现的是马克思揭示和描述历史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而且仅仅是对人类史前异化和物化事实的科学认知表述,对此我已发表了专门文章进行了讨论。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唯物史观仅仅是马克思政治经济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总观点。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更明确地说这一唯物史观如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发现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并界定这是马克思的“历史科学”!联系恩格斯对哲学和实证科学的划界,这历史领域的研究,已经归到实证科学中去了。〔5 〕马克思自己也明确界定自己的这一历史观是“真正实证的科学”,不是自己的新哲学。

面对传统解释系统全面而强烈的科学化知识化的倾向及顽固的知识论立场,我国哲学学术界开始觉悟了。有的学者认识到这类知识化和“超级”知识化的哲学“错了”,主张完全划清追求知识的科学和追求智慧的哲学的界限。有的学者开始怀疑我们过去的科学化哲学倾向,主张回到马克思的应该怎样“改变世界”的价值论立场。也有的学者反思了“哲学知识论立场的困境”,认定哲学不是知识和科学的延伸,而是对知识和科学的超越,是对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认定马克思所独创的划了一个时代的新哲学既不是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也不是描述世界的现代科学,那么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什么?我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应该如何“改变世界”的价值观念,是对人的实践的人道批判,是进步人类和国际劳动者批判现存的精神武器,是辩证否定和扬弃现存的具有批判和革命本性的精神辩证法。

二、马克思哲学是对实践的人道批判

这一“实践”包含着主导人的客观活动的“实践精神”、客观活动过程及客观主观结果,所谓的“人道”即是国际劳动者、世界人民、进步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自由全面发展之道,所谓“批判”即是辩证否定的审视、评价、扬弃、创造和超越,由此发明出合乎人类本性的价值观念,以启导人们合真善美统一之理地去进行新的改变世界提高自我的实践活动。这就是我通过解读和学习马克思的哲学文本对马克思哲学本义和本性的理解。

首先我想对马克思哲学做出如下前提性理解,我认为,马克思从来就不是宇宙本体论意义上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他的哲学文本中,根本不正面讨论宇宙的根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问题,因为自然界在先这已是科学常识,所以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出“大地发生说是对创世说的唯一实际的驳斥”,用不着哲学去进行不实际的抽象思辨。马克思面对的是人的现实世界,所以他反对脱离人的现实存在去讨论“谁产生了第一个人和整个自然界的问题”。〔6 〕马克思对自己的某种观点自谓为“唯物主义”,但讲的不是物质本体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而是一种转喻,这里的“物”指的不再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和在人类之先的“自然”,有时指的是“感性活动”,有时指的是“物质生产”或“物质实践”,有时指的是“经济活动”。如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实际上就是“物质生产基础论”,前面说过那仅仅是马克思的历史科学的总观点。那么,马克思的哲学是什么?我认为是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的新形态,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国际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不断变化和发展,那即是不同形态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念的不断变换和发展。

马克思通过他的《博士论文》真正开始了他的哲学研究生涯。实质上他研究的并不是自然哲学而是人的哲学。基本问题并非物质原子和人的精神何为先的问题(故无所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是人的自由和生活的必然的问题。“在必然中生活,是不幸的,但是在必然中生活并不是一个必然。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开放着,……谁也不会被束缚住,而对必然性本身加以制约倒是许可的”。这里马克思独钟原子偏斜运动,即是要实现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自由本性对生活的必然性的超越,是用人的自由本性为价值尺度对生活的必然性的批判。我称之为“自由人本主义”。如果说这时的“自由人本主义”尚是理性思辨地批判,那么到了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则将这一批判引向对德国现实地批判,尤其是他对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首先是认定自由是人所固有的本质、出版自由是人类精神的特权。人的手脚的劳动应是自由的,人的头脑的劳动更应该是自由的,那么普鲁士政府的行为就是“恶”的,应该批判。如果说马克思在这里争取的是政治自由和精神自由,那么在批判林木盗窃法和关税法的斗争中,马克思争取人的自由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这可以说是他的自由人本主义的重大转向。到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找到了实现这一转向的理论突破口,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由此把人道主义的批判引向了对市民社会即资本经济社会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不是理性、法和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法和理性。那么,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本质何在?在于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7〕这“人”不是抽象的人, 而是划分为等级和阶级的人。是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不是特殊的无权,而是一般的无权,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权”,“它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样的阶级——无产阶级!这是一个普遍的代表整个社会的最后一个阶级,它的自由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它将要实现社会自由,但它已不使这个自由受到人的外部的但仍然是由人类社会造成的一定条件的限制,而是从社会自由这一必要前提出发,创造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条件”。〔8〕马克思正是把这个阶级当做新哲学的“物质武器”, 同时为这个阶级发明和创造了新的哲学“精神武器”。关于这个哲学的功能和根本,马克思如是说: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要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

这正是马克思新哲学对实践的人本主义批判本性的最初表征。做为精神武器的哲学的批判和做为物质武器的群众的实践批判正是这一新哲学的基本矛盾,两者虽不能相互替代但可以互相转化。实践的现实的批判向哲学提出了理论需要,哲学对实践精神的批判又武装了群众从而变为改变世界的新的物质力量,使现实趋向哲学思想。两者转化的中介和统一基础正在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其目的即是实现人的自由本性的解放。这正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的社会批判的人道主义,是从理性思辨的自由人道主义向现实批判的实践人道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向的理论化和系统表征实现于《巴黎手稿》。

《手稿》有两个出发点和两种表述方式,一是“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同时“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由此进行实证科学研究,由此发现了资本经济社会的经验事实和客观规律,这是认知求是的经济科学表述。一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对劳动及由此创造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由此发明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存在与本质、人的对象化和人的自我确证、人的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的理想方案,这是“握是创佳”的人本评价表征。前者是科学实证观点,后者才是哲学价值观念。客观事实的科学表述是人本评价表征的前提,但不能从科学表征之“是”中逻辑地推出人本评价之“该”。因为由“是”到“该”不是科学规律的延伸,这要经过人的主观评价或价值批判。这一批判的尺度不是客观规律而是主体内在的本质。于是“人的本质”就成了马克思评价和批判社会存在的出发点。有人指责马克思这里的“人的本质”及表现人的本质的理想劳动是抽象的,这是不顾文本事实的偏见。我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认识你自己”的全部有价值的思想,通过对物种的活动和人类的活动的比较,尤其是对工人的现实劳动和人类的各类实践活动的透视,建立起揭示人的本质的“人的科学”。马克思正是从“人的科学”这一前提出发对当前的科学经济事实进行评价和批判,由此才创立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的异化,扬弃劳动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类本性的全面发展的实践人道主义的哲学观念。我近年发表了诸多文章认定马克思《手稿》中的实践人道主义最能体现马克思新哲学的本性,正在于实践人道主义既与传统的解释世界的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也与以批判宗教为中介的人道主义划清了界限,又与描述世界的各类实证科学界划开来。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则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的中介的人道主义”即“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10〕“扬弃”即是主体从自身本质出发的人本评价和价值批判,“中介”即是从“是”跃迁到“该”的转化环节,所以说实践人道主义就是对异化劳动及私有财产进行人道主义批判和扬弃并以此为中介实现人对人的自由自觉类本质真正占有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哲学观念。

说从《手稿》到《提纲》马克思从意识形态性质的人道主义话语异质转到科学唯物主义话语,这是无视文本事实的虚构。对于“实践”这一核心范畴马克思在《提纲》中并未给出实证科学的定义,倒给出了“革命的”、“批判的”、“合理的”、“革命化”的人本评价规范。马克思不仅强调把现实当作实践来理解,更强调应该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要从主观价值评价角度来主导实践使之更合“人类”之道。马克思不仅强调要用实践检验思维的“客观真理性”(即科学认知问题),并进一步强调人“应该”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亦即主体思维依其此岸的主观需要设计理想方案并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以确证自己的主观力量。对于“世俗基础”,即“市民社会”,马克思强调“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靠什么“理论”进行批判,靠科学之“是”不行,科学之“是”只能解释客观事实和推翻虚假理论,而不具有主观评价的批判功能,这只能靠代表人类的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念,靠价值观念的批判获得“应该如此”的价值判断并主导实践使社会客体得到革命改造。马克思最后强调新哲学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请注意,马克思在界划了新旧哲学的本质差别之前为之规定了各自的立场,即社会主体的价值立场,旧哲学的价值立场是“市民社会”,即资本经济社会,旧哲学就是要用解释世界的方法为资产阶级去维护经济社会之是并使之万古长存,而新哲学立意“改变世界”,但这一“改变世界”必须合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发展趋向和价值导向,使改变世界的实践符合人类本性而“使之革命化”。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传统解释认定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时下不少学者认定“最能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的应是历史唯物主义”。前面我提及,马恩自己对旧哲学和新哲学、实证科学与哲学划了界,判定德国哲学从天上思辩出发用想象出来的人去理解真正的人,以取代对历史的实证科学研究,这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点和方法。马恩反其道而行之,从实际活动的人,从人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解释历史过程,“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形成了他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马恩对历史的“解释”、“描述”、“描绘”,他们明明说这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研究和解释历史的科学认知观点和方法,而不是马恩应该如何“改变世界”的哲学观念。在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涵盖下的大量内容,如“历史”、“关于意识的生产”、“交往与生产力”、“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等等均是马恩的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诸社会科学的实证认知内容,是科学知识,再概括再总结也还是描述性解释性的知识观点,不是批判性、价值性和创造性的哲学观念。马恩的哲学观念主要表征在[共产主义]一节。马恩通过以上的实证科学的研究,对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和人的实际活动获得了较《手稿》更具体、更综合、更深入的认识。人的类特征揭示由自由自觉的活动深入到自主活动,进而同抽象的“类”具体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并对“个人”进行了阶级的分析,正是在对于社会历史和人的历史之“是”作出科学揭示的基础上,马恩从人类本性出发对资本社会现存给予了无情地批判,认定资本生产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们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驶这种力量”。这种生活条件使个人“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受到物的力量的统治”〔11〕通过这一人本主体评价,马恩发明出未来社会之“应该”:“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生产的前提看成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的个人的支配。”〔12〕最后号召工人:“为保住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13〕这种“应该如此”之表征较前面将物质生产和市民社会视为历史的基础并决定人的国家生活、政治活动、宗教活动、意识活动的历史科学表述是何等的不同。我特别注意到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马恩如下的说法:关于“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类或人的发展”及“社会条件”的关系,“如果用哲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发展,当然不难设想,在这些个人中有类和人,或者是这些个人发展了人,也就是说,可以设想出某种奚落历史科学的东西。”马恩对“哲学的观点”加上了重点号,是让人注意这里讲的不再是发现了的科学观点,而是设想或发明出来的哲学观念。而这一观念恰恰是对“历史科学”即唯物主义历史观点的“奚落”,即评价、批判和消灭。所以我认定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观点只是对历史和现存的揭示和描述,只能作为哲学批判的科学基础和前提,而不能作为理想性哲学观念,更不能作为无产者和进步人类的价值观念。把“唯物主义”作为价值观念实质就是“拜物主义”的价值观念,那才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的《资本论》首先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科学著作。在这里,马克思用“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科学认识方法和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及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理论认知表述方式,揭示了商品二重性背后的多层次劳动二重性如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进而象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的秘密和规律一样,发现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及资本生产的基本规律和矛盾,并科学地预见了资本社会必然消亡的客观趋向及共产主义产生的必然性,这是马克思发现的科学观点或预见的科学假定。这尚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和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资本论》有个副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的手稿用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在科学技术史上是不多见的,我没有见到《物理学批判》、《生物学批判》之类的书名。我认为这个《批判》恰恰道出了马克思的批判哲学意味!批判什么?我们通常理解为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但我认定马克思的批判是自我相关的批判,就是对自己的“资本论”即揭示资本社会的自然性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的批判,也即是对资本生产劳动及所造成的社会现存的批判。马克思通过科学实证研究和人本价值批判深刻揭示了资本社会的人和物的颠倒,主体和客体的颠倒。人造物(商品、货币、资本及生产手段)反过来统治人、压迫人、控制人、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使人依赖于物。物反客为主,人变成物的奴隶,人变成非人了,人的自由自觉类本性被泯灭而变成自发盲目的种本性。这正是《巴黎手稿》揭示的劳动的异化、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实质上就是人被“物化”,这正是物被“人化”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牺牲的是劳动者的全面自由,换来的是资产者的片面自由。面对这一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资产者是天然的社会“唯物主义”(马克思曾斥之为“下流的唯物主义”、“交换价值的唯物主义”、“肮脏的唯物主义”、“粗俗的唯物主义”),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恰恰将这种卑鄙而肮脏的“物化”社会存在反映到他们的意识形态中,那就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可以说这倒是由“是”逻辑地提升为“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嘛。马克思运用科学认知的掌握方式来揭示资本社会之“是”时确实是科学的辩证的唯物主义,但马克思用主体评价和生活审美的掌握方式来设想社会之“该”时,决不是科学的唯“物”主义,而是批判的唯“人”主义,是唯无产者和进步人类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手稿中,正是从“人类本性”出发,将人的自身能力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内在目的,把劳动生产视为保证人的发展的外在目的和条件,批判了资本社会的自然性,物化性、非人性的社会现实,设想出未来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如何在物质生产领域利用必然获得自由,如何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使自身的创造能力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这才是马克思通过对异化的劳动实践及由此生产的物化社会形态及拜物教观念进行的人道主义批判,并以此为中介积极扬弃出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未来的共产主义哲学观念。

最后,我想特别提起恩格斯在评价历史唯心主义的“人们的观念和看法创造他们的生活条件”的观点时发挥出的如下的话:“这种看法只有在比较遥远的未来才能在下述的意义上实现,就是说人们将会预见认识到由于关系的改变而引起的社会状况改变的必然性,并且愿意实现这种改变,而不是无意识地被迫地这样认识和这样改变。”〔14〕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所认知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的历史事实并非永恒,而历史唯心主义所主张的“人们的观念和看法创造他们的生活条件”的观点并非永远不能成为事实。在未来随着人的自由、自主、自觉创造本性的不断解放,人类可以在掌握和预见由于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引起的物质生活状况的改变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按照人的合理的价值观念去设计未来;去指导实践创造更合于人自身能力发展的生活条件,就是说人的意识要决定社会存在。作为马克思的哲学价值观念的人的自由发展观和自由王国论要超越的正是那种“作为存在于事物和关系中,不以生产者愿望或努力为转移的盲目起作用的自然规律”〔15〕,“不让它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而是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靠消耗最少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件物质交换。”〔16〕马克思的实践人道主义的哲学观念正是要启发和引导人们去摆脱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盲目统治去获得自由,实现依人类本性为转移的社会改变。应该看到在人类进入和平发展的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的今天,人类的科技意识首先变成第一生产力,将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人类的人文意识也开始成为控制社会关系的主导性精神力量。所以我觉得在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不能停留在“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的历史科学事实上,而应在把握这一科学事实的基础上,以马克思的对客观现存进行人道主义批判的哲学观念为指导,去创造合乎人类本性的美好未来。

注释: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19页,第3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 253页。

〔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65页,第123—125页。

〔6〕〔10〕〔11〕〔12〕〔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0页,第174页,第84页,第77页,第85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页。

〔14〕〔15〕〔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07—308页,第337页,第92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实践的人文批判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