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全一斌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全一斌

浙江金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暖通空调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它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在我国的建筑中,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占到了整个建筑的20%以上,而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制冷系统。文章从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入手,首先分析了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然后研究了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最优控制组合。

关键词: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优化控制

1导言

在我国大部分商用及民用建筑中,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年能耗量,占据了建筑总能耗量25%~50%左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暖通空调是现代化建筑中,用于创造洁净、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备。但同时它也是建筑物能耗最大的设备之一,在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内部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加剧了我国能源供需之间矛盾。尤其是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它作为暖通空调的核心元件,也是能耗量最大的设备,必须加强对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以尽可能的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2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是通过制冷剂实现热量的交换,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元件中不断循环,自身的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吸收热量与释放热量。制冷剂在蒸发皿中吸收热量,这时的制冷剂由液体变为了低压低温的气体。气化的冷却剂被压缩机吸入,进而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气体在冷凝器中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空气或者水,变为最初的液体状态。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循环,多次进行这个循环就可以实现热量的交换,达到降温的目的。

除了制冷剂循环外,暖通空调还有冷却水循环、冷冻水循环和室内空气循环。这三种循环都直接或者间接与冷却剂发生热量交换,帮助把室内空气的温度降低,实现制冷的效果。从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制冷系统是能源消耗最大的部分,对其进行优化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量损耗。

3暖通空调制冷系统性能优化控制的方法

3.1BP神经网络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反馈的网络系统,可以解决多层网络的隐藏单元连接问题。而且BP神经网络在解决非线性的映射问题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BP神经网络的特性,它主要用在以下三个方面:(1)模式的识别与分类。在计算机的数据中,可以将信息分为文字、图片和语言等类型,BP神经网络可以根据不同数据的特征进行识别,然后把信息针对性的归类,有助于加快信息的处理;(2)函数系统控制。BP神经网络可以利用其自身非线性的特点进行函数建模,建模后的系统就可以广泛应用在工业控制中,如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控制等;(3)压缩数据。BP神经网络可以对数据进行压缩,减少数据所占据的内存空间。另外,BP神经网络还可以对数据的特征进行抽取,方便数据的分析。

根据BP神经网络的上述特征,可以将这种神经网络应用在暖通空调的制冷系统中,实现对空调制冷系统中制冷机吸气压力的模拟。因为暖通空调制冷机的能耗有很强的非线性特点,所以在收集其能耗状态时很难保证精确性。基于此,可以发挥BP神经网络的作用,实现对真实数据的模拟。BP神经网络可以模拟任意的连续非线性函数,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来逼近实际值。BP神经网络在暖通空调中可以实现制冷机状态的监测,方便后续的调整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自适应模糊算法在制冷系统优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1)系统结构及功能。该优化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执行模块以及信息采集模块这三大功能模块所构成。a.控制模块的功能。控制模块的核心是智能化的模糊控制器,它是一台内置有专业的自适应模糊优化控制软件的计算机设备,主要任务是完成偏差量、偏差变化量(输入量)的模糊化,完成模拟关系运算以及模糊决策的处理等重要过程。b.执行模块的功能。该优化控制系统的执行模块,主要包括了具有变频调速功能的风机智能控制柜、水泵智能控制柜。通过执行模块,能对冷却水流量Gc和冷却风量Gf进行动态化调节,从而使实际冷却水温度接近最佳温度Tcm。c.信息采集模块的功能。信息采集模块主要由各种传感器设备所构成,它需要负责对进水温度、出水温度、湿球温度、冷水机组功率、冷却水系统功率等相关参数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参数信息转换为相应的电信息。2)主要应用过程。自适应模糊算法在制冷系统优化控制中的应用过程,主要包括了以下流程:a.数据处理与COP计算。信息采集模块所得到的参数信息,传递到数据处理器中,然后经数据处理器将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计算当前制冷系统的性能COP,再将计算结果传递到数据库与比较器中。b.计算模糊控制值。智能模糊控制器通过对偏差量的比较,并利用数据库中的模糊规则表,通过模糊逻辑理论计算得出当前工况下COP最大时,冷却水最佳温度Tcm,然后再根据Tcm得出冷却水流量、冷却风量的模糊控制值Gc和Gf。c.制冷系统调节。根据推论所得出的模糊控制值Gc和Gf,再将其进行解模糊化处理以得出精确的控制值,再利用执行模块以实时控制与调节冷却水流量与冷却塔风量,从而使实际冷却水温度接近于最佳温度值Tcm。3)实践应用分析。a.节能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BKS系列空调中,其节能控制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了集中控制中心设备、制冷系统控制设备以及末端控制设备这三个部分。以制冷系统的节能控制设备为例,它主要包括了设备管理软件、数据服务器、模糊控制柜、辅助设备(打印机、扫描仪等)。其中,模糊控制柜作为该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在柜内配置有模糊控制器、智能控制单元、通信协议转换单元、开关电源以及系统控制软件等,它能实现对制冷系统运行参数的动态调整与控制,从而确保制冷系统在任何负荷条件下,都能始终保持高效运行。b.主要技术优势。该节能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优势,表现为:一是先进性。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当代最新科技成果,采用具有智能控制功能、能进行类似 人脑知识处理和推理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使系统具有自学习、自寻优和自适应的优化控制功能。同时,还能全面实现对空调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冷却塔风机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并利用集成技术将各个控制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互连在一起,以此全面实现空调制冷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和综合性能优化。二是开放性与易扩展性。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开放性,能够与支持BACnet/IP协议的BA系统实现集成,以达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同时,系统是基于组态软件、数据库和专家系统技术的一种先进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具有强大的组态功能,其适应性强,无论用制冷系统需要扩展或是变更,都无需进行二次软件编制,从而避免了软件二次编制的技术风险,其调试与维护也非常简便。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暖通空调已经成为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暖通空调的制冷剂运作问题,其能耗一直较高,进一步恶化了我国能源的供求关系,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而暖通空调中能耗最大的就是制冷系统,对其进行优化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BP神经网络和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方面为主,分析现代化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机控制中的应用,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闫立强.优化控制制冷机在暖通空调中的作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6,(16):159-160.

[2]白玉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控制途径的若干研究[J].低碳世界,2016,(23):142-143.

[3]张青.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控制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

[4]李恒.地源热泵空调水系统运行优化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6.

论文作者:全一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全一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