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创业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肥论文,工业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重点高校,学校一直重视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学校通过明晰培养理念、制订培养体系、搭建实践平台、融入科技创新等多种途径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情况作一分析。

      一、明晰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主题,结合专业基础理论和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学校制定了“2015年本科教学计划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形成了“以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体系为引领、以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为基础、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体系为支撑”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强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新的培养体系以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准工业化的工程训练,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具体来说,合肥工业大学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强调通识课程中的综合教育。在新的培养计划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学校通识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分层次进行并有所侧重,将原来集中在课堂中讲授的教学模式改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同时,学校通过举办各类讲座、深入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业培训中心依据学校的办学思路,围绕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自主设计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建国内一流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设计有自身特点的“多层次准工业化实训与创新训练”教育教学培养方案。第一,以培养学生的实训、实验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以工业培训中心实训平台为依托,以“工程认知博物馆”为基础,开展基础工程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第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加强学生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主要目标的综合设计实训教学平台。综合设计实训教学平台主要以工业培训中心先进的和自行研制的实训装置为依托,制定了多门综合设计实训内容。学校的综合设计性实训锻炼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训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程综合设计、安装和调试的能力。第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实训教学平台主要以中心综合创新训练基地为依托,实训内容取材于“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自主选题。通过创新性实训、暑假夏令营等活动,学生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务实的科研作风;通过“项目申报”和“自主型训练学习”实训项目的开展,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二是强调基础课程中的渗透教育。学校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把相关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内容渗透到各学科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充分利用传授知识来提高学生素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价值观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在进行学科基础课程渗透教育时,各学科之间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注重不同课程间能力培养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强调专业课程中的系统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夯实专业基础是根本。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学校对专业课程的安排进行了缜密的论证,严格设置课程,明晰课程间的关系和排课的前后顺序,并明确了相应课程的实践要求及能力标准。学校已经初步建立和形成了“集培养目标、过程管理和质量提升”三位一体的“能力导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并以此为指南,修订了2015年培养方案。学校从培养的总目标开始进行能力目标分解,建设与能力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与能力培养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与之协调的课程实验与实践、课程群实验与实践以及综合实验与实践,从而建立理论、实践、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四是强调实践环节中的适应教育。实践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校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突出实践,构建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动力系统、时间系统、思维系统以及实践系统,加强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校内建设了11个准工业化实习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工业环境和产品生产过程。同时,学校还设定专门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并进行单独考核,很多课程内容是必须在企业里完成的。例如,学校车辆工程专业针对我国特别是安徽省许多大型汽车企业负责人是校友的实际,在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等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大型汽车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校汽车类专业大学生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研发活动与生产实践中,并将毕业论文(设计)写(做)在产品上,在“真刀真枪”的锻炼中磨炼创新人格、提升创业能力。

      五是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造性。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又要加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与培养。学校要求工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6学分以上创新学分,其他科类学生必须取得4学分以上创新学分。同时,学校成立了创新学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充实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另一方面依托校内外基地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以学校车辆工程专业为例,其集中实践环节包括工程训练(A)、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子实习、汽车驾驶与拆装实验、汽车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共计40周39学分。具体来说,在内容上,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并指导学生自制实验仪器设备;在手段上,充分应用网络技术、仿真技术等计算机模拟系统,构建了汽车构造与电子控制原理、汽车故障诊断等创新试验平台,供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验;在形式上,针对不同学生情况,在基本技能培训、设计能力培养、综合能力锻炼、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等不同层次上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并推进实验室全天候开放。

      二、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夯实工程实践基础

      作为一所学科专业结构以工为主的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逐步建立了完备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且每年进一步加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投入,保证工程实践的时效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一是制订比较完备的实践培养方案。学校在教学计划制订中要求把近1/4的学时用于实践实训,在实践中内化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水平。目前,学校形成了课程实习、社会实践、自主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多种方式的工程实践体系,保证了学生工程实践的时间和途径。同时,学校制定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标准,严格按标准考核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结果。工程训练课程内容是目前国内实训项目最多的工程训练之一,大力支撑了学校“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分析研究本科四年学习过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能力背景,搭建多类型工程训练实训实验教学平台,采取“递进式、多层次、模块化、创新性、开放式”为特色的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贯穿本科全过程的完善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二是搭建准工业化的校内实践平台。目前,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产学研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13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178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212个研究生校外科技服务基地。学校每年承担2.5万本科生和l万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与工程训练任务,每年另有约50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校内外联合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题实习实训。

      三是入驻企业参与生产实践训练。学校与安徽省16个地级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十家企事业单位形成联动对接,建立学生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入驻企业体验工业流程。学校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早在2009年,学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和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23名研究生赴江淮汽车协助开展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工作。这些研究生在一年多时间里成长迅速,他们中的21名研究生于2011年毕业后即选择留在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开发工作。目前,这21名学生均成为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业务骨干。

      四是融入科研团队历练。学校不但强调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视能力的实际应用。学校通过实际项目操作来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国际、国内及学校举办的各类竞赛将创意转化为成果,实现能力到应用的转化。同时,学校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进导师课题组,在课题组中选择研究方向,跟随导师团队一起进入科研领域,在具体项目实施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另外,学校探索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有条件的本科生提前进入导师科研团队,在执行具体科研项目中进一步锻炼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国防装备技术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院(合肥现代显示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合肥光伏光热研究院(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工业信息研究院、智能交通和信息安全研究院、工业与装备技术研究院等专职科研机构都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任务。学校还建立了“英才班”“卓越班”“博雅班”等英才计划创新实验班,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服务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不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转化应用,提前帮助毕业生适应就业环境,实现校园生活与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创业。

      一是强调创新能力转化。学校组建工业培训中心、大学生综合创新训练基地,形成互动开放式的创新教学平台,使有想法、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可以将创意转化为成果。学生通过参与国际、国内及学校举办的机器人制作大赛、网络设计大赛、程序设计竞赛、创想大赛、生化操作及陶艺制作等各类技能竞赛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工业培训中心经过充分调研,制定了能体现课程特色的综合创新训练教学大纲,分阶段、分步骤地构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本平台。在大一、大二阶段,教师在工程训练中通过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新教学体现在每个训练项目中。有了一定基础后,学校再针对大三学生开展各类综合与创新训练,大四学生则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毕业设计,真正把毕业论文“写”在产品开发、设计和制作上。

      二是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学校建设创业服务中心,搭建“一站式”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例如,学校组织力量加强创业项目搜集与研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创业项目库,为学生参与高层次创业实践提供帮助;协助入驻创业项目免费使用学校实验室平台从事研发活动,提供法律、会计、专利、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等一站式咨询服务;帮助创业大学生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补贴、贷款及贴息、创业培训补贴等政府创业优惠扶持政策;完善中心硬件设施,加强网站建设和新媒体服务功能,增加网上在线学习内容板块,为创业项目提供在线互动咨询服务。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是安徽省首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现有220余平方米,已有11批70多个学生项目进入孵化,其中10多个注册为公司。2014年,学校紧密配合共青团安徽省委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会活动,遴选14个项目(或团队)入驻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大学生科普创新创业中,开展第6期大学生创业辅导,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第13、14期创业培训,校KAB①创业基础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学习,共计培养学生900人。

      三是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学校加强创业大讲堂、KAB创业俱乐部、创业论坛、创业人生访谈、网上创业团等工作,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校友,围绕创业教育的重要热点课题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立足专业教育实际,探索将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灵感,在专业知识背景下寻找创业途径和机会;结合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举办科技文化节、创新创业年会等活动,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创业热情。例如,2014年,学校先后邀请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环球时报》要闻部主任刘洋等给学生作报告;邀请黄山学者张博和汪萌教授做客第五期“学术人生”访谈;举办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博睿沙龙”。又如,2014年,学校拨付年度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扶持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培育重点创业项目。

      四是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支撑体系。具体来说,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统筹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调动教师参与学生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完善教师承担创业指导的责任机制,促进师生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等的共享;第二,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生创业科技园,拓展创业孵化基地,同时积极宣传落实各级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第三,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吸引企业在校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来充实创业导师队伍,发挥行业协会优势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推荐和创业咨询服务。

      ①KAB,英文全称Know About Business,意思是“了解企业”,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

标签:;  ;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