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茹
(广州市花都区天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糖尿病治疗效果和临床作用。方法:通过饮食结构调整、运动导引、配合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等方法对我中心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护理干预,并对其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c1)、舒张压、收缩压进行追踪登记,比较干预前、干预1年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1年后,患者的BMI、FPG、2hPG、HBAc1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舒张压和收缩压干预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疾病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建议临床普及推广。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人; 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336-02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富贵病”,其发病与饮食习惯,心理压力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报道,我国有30000糖尿病患者[1]。因此对糖尿病进行干预势在必行,本文对我中心的72例老年患者进行社区护干理预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将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观察到我中心就诊的年龄大于55岁糖尿病患者72例,年龄55~69(60.1±7.3)岁,病程6个月到15年,平均(4.2±2.5)年。以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年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2]。
1.2方法
对各患者在实施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包括饮食结构调整、运动导引、配合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等,具体内容如下:
1.2.1饮食结构调整 对不同年龄、体重的患者制定不同饮食计划,并根据血糖、血脂、血压对饮食计划进行个体化修订。做到饮食因人而异,均衡营养,控制总热量摄入。
1.2.2积极对患者及其家人讲解运动对疾病好转的作用,其运动方案、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的制定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制定,做到有针对性、合理可行。同时告诉患者最好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因低血糖反应发生意外。
1.2.3指导社区患者合理用药 强调患者主动性和自觉性,鼓励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就诊,以便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调整。
1.2.4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 不同病程和不同年龄的患者其心理反应往往不同。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并对其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科普宣教,并告诉其要主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好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年的BMI、FPG、2hPG、HBAc1、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2sd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72例老年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BMI、FPG、2hPG、HBAc1有明显变化,干预1年后的BMI、FPG、2hPG、HBAc1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
表 72 例老年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BMI、FPG、2hPG、HBAc1、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免疫、饮食和应激相关。心理压力和应激等因素均可引起升糖激素释放增加,引起血糖升高;而长期的高糖饮食,自身免疫疾病则可破坏胰岛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释放减少,这些都是引起糖尿病的常见病因。目前糖尿病目前的治疗原则主要靠药物延缓疾病的进程,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容易产生忧郁情绪,一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精神压力又可通过影响体内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体内血糖水平,间接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我们针对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对患者在饮食结构、用药、运动、以及心理等因素进行护理,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糖尿病知识的科普宣教,促进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提高自身配合治疗和疾病控制的能力。本研究中,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BMI、FPG、2hPG和HBAc1等血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的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与国内报道一致[3]。但本研究中舒张压和收缩压干预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方蕾报道不一致[4],可能是血压变化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由于本研究只观察1年时间的干预效果,观察的时间比较短,血压可能还未发生明显改变原因所致。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干预通过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和健康宣教各方面综合护理,从多个层面上对糖尿病进行干预,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临床实施推行。
【参考文献】
[1]黄秀玲,何素兰,陈素文援社区健康督导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23):2069-2070.
[2]于潇葛.社区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心得体会[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1,18(7):33-35.
[3]梁小琳.社区护理干预在2型老年人糖尿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44-45.
[4]方蕾.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理进修杂志,2012,27(3):276-277.
论文作者:徐巧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社区论文; 血糖论文; 收缩压论文; 统计学论文; 饮食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