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多极化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多极化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亚太多极化中的东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亚太论文,多极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闻分析

7月28日~30日在文莱举行的东盟第28届外长会议在东盟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在这次会议上越南被正式接纳为东盟成员国,此外,会议支持把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间从15年缩短为10年。东盟文莱外长会议表明,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东盟正在从各方面作好准备,以在亚太多极化的走势中发挥自身作为重要一极的作用。

向“大东盟”目标迈进

在文莱会议上,东盟的6个成员国为越南举行了隆重的加盟仪式。东盟在成立28年之后,已由最初的5个成员国扩大为7个,其向印度支那“拓疆”的成功,意味着东盟正在稳步向东南亚共同体的最终目标前进。今后几年,东南亚的其他非东盟成员将相继步越南的后尘;老挝明确表示,它希望在1997年成为东盟的一员,继老挝之后,柬埔寨获得了作为东盟的观察员的地位,在文莱会议期间,缅甸也提出了成为东盟观察员的申请,这样,东盟扩大为拥有10个成员国的区域集团的夙愿,完全有可能在20世纪内完成。

越南和东盟在越南从1978年底入侵柬埔寨起的整整10年中,一直处于敌对的状态。但是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后的短短数年中,在冷战结束的氛围下,双方迅速化敌为友。1992年,越南在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上签字并成为东盟的观察员。最近二、三年中,东盟成员国为何时接纳越南加盟进行了反复磋商。有些人士认为,越南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与东盟有很大不同,因此接纳越南仍须假于时日。但是大多数东盟领导人认为,早日接纳越南加盟有利于加强东盟在冷战之后在全球事务特别是亚太事务中的影响力,也有利于在东南亚地区抗衡大国的势力。另外,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它们更迫切地希望在越南这个有7400万人口的大市场上多分一杯羹。从越南方面来说,加入东盟能有效地增加自己的外交回旋余地和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在经济上,越南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大多数东盟国家相比正差一大截,加入东盟有利于吸收东盟其他成员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网络。

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

1967年东盟成立之初,就把加强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作为首要目标之一。1977年2月,东盟各国签订了特惠贸易协议,以建立和发展区域特惠贸易制度。1990年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又采纳了以产品种类为基础的共同特惠关税的做法。东盟各国通过削减关税、废除非关税壁垒、提供低息贸易贷款、优先进口成员国产品等措施,促进了成员国之间贸易的不断发展。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加剧,东盟作为东南亚中小国家的联盟,深感有必要采取进一步的经济联合行动来对付严峻的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应运而生。1992年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在15年内建立并参加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关税率最终降至0-5%,基本实现成员国之间相互免税。会议决定从1993年起,在东盟内部实现普惠关税制度,将享有优惠关税的商品扩大到3000种。会议明确“有效普惠关税计划应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机制”,并设立一个部长级的理事会来监督、协调和检查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实施。在今年7月初在东盟文莱会议上,成员国一致支持把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间提前5年,即提前到2003年,那时候,东盟内部的关税将降低到5%以下,东盟决定加快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原因之一是用以对付其他地区在降低区域内关税方面的竞争,另一个因素是近两年中东盟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势头超过预期。1994年,东盟内部的贸易总额达到1153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29%。

在东盟扩大为包括东南亚10国之后,东盟的经济实力将大大增强,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4500亿美元,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地区内实现经济一体化,势必对亚太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倡导多边安全对话

东盟成员国除印尼较大外,其余均为中小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它们对自身的安全问题十分敏感。在冷战时期,东盟的主要威胁来自前苏联在这一地区的扩张,它们把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视为东盟安全的保护伞。1992年9月底美军从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撤出后,东盟国家一方面为自身从美国和前苏联军事对峙的阴云下走出来而感到松一口气,另一方面又对后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捉摸不定,它们特别担心日本、中国、印度等一些次大国会竞相填补美军撤出留下的“真空”。为此,东盟除了进一步加强内部的安全合作和增强军备之外,还期望以集体安全保障体系的形式来维持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

在1992年7月的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上,东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成为主要议题之一,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和俄罗斯被吸收为东盟的对话国。尔后,东盟国家又感到对话国会议的形式还不足以集中精力讨论安全问题,因此又酝酿和倡导成立了“东盟地区论坛”。1994年7月,东盟区域论坛首届会议在曼谷举行,出席会议的除东盟6个成员国的外长外,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日本、新西兰、韩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老挝、越南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外长或代表。与会者一致认为,东盟区域论坛作为一个高级别的论坛,能够使亚太国家就共同关注的政治和安全问题进行有成效的对话。会议同意把《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宗旨和原则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和建立信任措施,实行预防性外交和进行政治和安全合作的行动规范。会议还同意东盟区域论坛每年举行一次例会。

东盟区域论坛的建立是东盟各国为进行多边安全对话所作的一次成功的尝试,论坛不仅讨论东南亚的安全问题,而且对亚太地区广泛的安全问题,如核不扩散、建立多边信任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增加军事透明度,制止海盗行为等进行了讨论,事实上论坛已成为第一个正式的亚太多边安全对话场所。

加强全方位外交

随着东盟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政治影响的扩大,它的对外交往往更趋活跃,不仅与美国、日本、中国等大国保持密切的关系,而且积极拓宽与其他一些国家合作交流的渠道。

东盟是美国在全球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美国所需天然橡胶、锡、棕油和椰子的绝大部分来自东盟国家,另外,菲律宾、泰国等东盟成员国与美国签订有同盟条约,因此,与美国维系密切的经济和安全关系一直是东盟外交的首要课题,近年来,尽管东盟国家依然认为美国在亚太保持一定的军事存在有利于东盟的安全,但是,一些成员国公开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东盟将自动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另外,东盟一些成员对美国在人权、劳工法、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上对东盟横加指责和干涉的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日本与东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关系,东盟是日本重要的资源供应者和投资对象,近几年来,日本在走向政治大国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与东盟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取得东盟对日本发挥更加政治作用的支持。尽管如此,日本要与东盟建立“心心相印的伙伴关系”仍有不少障碍。新加坡等国对日本拒不承认历史上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责和拒不谢罪的态度深感不满,马来西亚对日本摄于美国的压力始终不敢表态支持“东亚经济论坛”提出了批评。

东盟与中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近几年中,双方的经贸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199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2亿美元,新加坡、泰国等已成为中国的重要投资伙伴。东盟和中国对许多重大问题持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南沙问题上,中国和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表示要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东盟与欧洲联盟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东盟倡议的亚欧会议将于明年4月在泰国召开第一次会议,这是东盟在外交上的又一次重大的主动行动。此外,东盟与澳大利亚、印度等重要邻国的关系近两年来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

标签:;  ;  ;  

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多极化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