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是基础,更是关键环节。本文将对结构设计的问题以及基础设计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房屋结构设计;问题;基础设计;要点;注意事项
1 前言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是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整体性能的关键保障,决定了房屋建筑的基础是否能科学合理的承载上部结构、传递荷载,整个房屋建筑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2.1 结构安排不合理,导致空间资源出现不足或浪费
房屋结构并不是单一的,每一间独立的房屋,都是由多个空间构成的,包括卧室、大厅、卫生间等,结构更为复杂的还包括衣帽间、书房等。所以在房屋当中的多个空间分别有多大的占比,在什么样的位置最为合理、都需要经过细致的思考与合理的规划,最终才能形成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如果某个空间出现了位置不合理或空间大小不足、过大的问题,会影响住户在入住之后的居住感受,亦会影响在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规划。但我国多数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合理问题,原因是对于结构设计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导致这一环节的重要性不够突出。
2.2 缺乏严谨的管控规章,导致设计工作随意性大
当前针对房屋设计的管控规章都是较为统一的,缺乏独立性,所以房屋结构设计环节当前并没有独立的、严谨的管理规章作为工作指导。这无疑会使结构设计工作更加混乱,没有明确的章法可循。房屋结构的设计,与建筑其他部分的设计是有区别的,所以虽然有关联,但管理规章应当更具针对性、更加严谨,才能让这一环节的落实方向更加明确。
2.3 设计技术更新不及时,不符合发展需求
结构设计关乎房建工程最终的质量以及民众的居住体验,所以只有运用当前最为高效先进的设计辅助技术,才能够让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提升,但由于技术的引进与培训,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无论是施工企业自身进行设计还是外包给其他单位,都会以设计成本低为第一目标,并不会重视对技术的改进。所以也自然无法确保设计质量的提升。
2.4 忽略人才筛选与培训,不注重结构设计能力
当前多数企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都是多方面的,即是说要掌控整个设计过程,而并非是针对人才的结构设计能力提出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样的选择方向之下,设计人员也许能够兼顾多方面的设计,但却并不能保证其具备对于房屋结构设计环节的针对性能力及意识,后续也并不会针对设计人员的结构设计能力进行针对性提升。这样的人才筛选与培训思维,是泛而不精的,无法确保设计针对性。
3 基础设计选型和设计要点
3.1 独立基础设计
独立基础由于其成本较低,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震能力,在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独立基础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基土的特点。如果地基土的压实密度较小、压缩性较弱,就应当设计为柔性基础。独立基础可采用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以适应具体的实际情况。独立基础一般设置于承重的柱下,与现浇混凝土柱整体浇筑。
3.2 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在下部土层较为坚硬的、上部承载能力不足的场合较为适用。另外桩基础由于具有较长的桩身,可以将上部的力传递到地层的深处,因此,桩基础也常用做治理措施。在桩基础的设计时,通过调整桩的密度和长度来适用房屋的建筑结构和上层的承载力。如框架结构,就应加大布桩密度并增加中部桩的长度。
3.3 箱形或筏形基础设计
在地基土具有不均匀的承载力或高层建筑的场合,对地基的承载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就适合箱形或筏形的地基基础。这种设计的难点主要在于要将上部建筑和地基看做统一的整体,采用共同作用分析法来进行设计,以达到降低基础整体的弯曲应力的目的。另外,这种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出现裂缝的情况。
3.4 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
作为常见的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具备成本较低、挤压性良好、施工便捷快速等优势,能较好地承载上部结构的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地基的变形情况。因此在轻质生产厂房和五层以下的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5 柱下条形基础和十字交叉基础
条形基础具有良好的刚度,有效适应不均匀的沉降,因此在柱荷载较大、地基稳定性较差的环境中得到广泛使用。十字交叉基础虽然具备较大的空间刚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因为其具有严格的使用条件,且必须在完全满足条件的情况的下才能考虑使用。
4 基础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4.1 着重加强对于基础结构承载力的关注
对于基础结构方面的有效设计处理而言,承重性能方面的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承重性能方面的设计工作在以往设计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相应的基础桩结构截面积以及高度设计不合理,一旦承重结构的截面积或者是高度设计不合理,必然也就会导致其整体的承重效果受损,影响到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效果,必须要在相应设计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基于承重基础结构的合理设计,必须要严格按照抗震性能需求以及土木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需求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如此也就能够保障相应的土木工程项目取得较为理想的可靠性价值。当然,具体到这种承重基础结构的设计处理中,还需要进行详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了解承重结构方面的基本需求,进而也就能够围绕着相应需求进行处理,保障基础结构的整体性较为理想,并且承重结构也能够发挥出应有性能。当然,为了较好提升基础结构的承载力效果,还需要重点从相应材料方面的具体应用入手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所用施工材料能够有效满足于相应基础结构稳定性方面的需求,尤其是需要杜绝采用一些劣质材料进行处理,如此也就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基础稳定性。
4.2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勘察了解
为了更好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效果,还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应的施工现场结构进行重点勘查和分析了解,促使其能够为基础结构的有效施工建设作出最大贡献,并且对于调查了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缺陷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如此才能够切实提升基础结构的可靠性效果。结合这种基础结构所处现场的详细分析了解来看,其主要的调查了解对象就是相应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以及地下水状况,这两个方面也是影响土木工程项目基础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分析其是否能够对于后续具体施工建设带来较大不利威胁和影响,进而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整体施工价值。
4.3 做好设计图纸优化审查处理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工作的完成而言,最终其需要通过图纸来进行呈现展示,而对于这种设计图纸的具体呈现来看,其在以往很容易出现一些表现不全面,或者是不准确现象,进而也就必然会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后续施工处理带来较为明显的威胁和影响,最终影响到土木工程项目结构的稳定效果。因此,不仅仅要求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人员应该能够在图形设计时,较好规范自身行为,对于其设计的各个结构进行准确呈现,还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应的结构标注进行严格处理,促使其能够准确反映整体结构布置需求,避免在后续应用中出现较大的理解偏差问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基础设计关系到建筑的日后使用和安全。因此,我们要做好建筑基础设计。
参考文献:
[1]高雅茹.浅析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J].建筑知识,2016,25,30
[2]余晓阳.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探讨[J].江西建材,2016,03:31+35.
论文作者:汪心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基础论文; 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地基论文; 也就论文; 稳定性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