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沿街建筑立面是进入视线最多的一个城市景观要素,也是城市布景的集中体现。建筑立面整治项目设计中,全面细致的现状调查及合理的归类分析为整治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简洁、合理、包容性强的整治策略将成为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方案决策及实现较好实施效果的前提。本文以北京路建筑立面整治为例,通过整治效果分析,找出整治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探寻其成功和不足之处,力求创建:“尊重、节约、合理”的建筑立面整治改造路径。
关键词:建筑立面整治,色彩定位,改造路径,昆明市北京路
1 引言
沿街建筑立面作为道路U型断面中视觉面积最大、景观表达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城市印象及公共景观的重要载体。曾经的整治成果将变成新的整治项目,如此循环,一个城市的历史厚度、气质文脉、人文记忆将无法形成或荡然无存。
2 设计思路及策略简述
北京路在昆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及未来,北京路也将成为昆明主城核心区的的中心主轴线,通过现在的财富中心、新都龙城、俊发中心,以及以后的昆明cbd核心区、中央公园、大型综合体、城市轨道等将推动北京路成为昆明的繁华时尚商住中心,形成春城第一大道。
设计以“繁华商界,城市客厅”为主题,以保持和谐统一的街道界面、创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延续城市文脉记忆、体现高品味城市形象为目标,通过建筑立面综合整治,结合道路提升,将北京路打造成为昆明靓丽的城市名片。
通过以现状大型公建、风貌较好的建筑作为整条路的风貌骨架,围绕改善建筑诟病,采用避除视觉焦点的理念,调整色彩突兀、外观陈旧的老旧建筑,规范广告店招店牌,实现前后协调、具有整体认知感的沿街建筑立面环境,形成与城市现代商业中心区相匹配的街道界面形象。
从道路整体层面讲,建筑界面应简洁大方,与整体道路的环境氛围相协调;缩小到单体建筑院落,建筑附属物(包括户外广告、店招、窗等)应保持风格一致,并与建筑本体相协调。
根据整治理念、整治原则,结合现场调查情况,采用“减、遮、调、还、换”五字方针对现状建筑进行整治,以实现整治目标。见表2-1。
2.1建筑色系风貌控制要求
由于北京路建设的历程以及建筑形成的时期的特殊性,本次整治以北站隧道为界,原则以:东风东路至北站隧道以传承美丽春城城市文脉延续城市文脉记忆为理念,采用淡黄色、棕色、赭色为主色调进行风貌控制;北站隧道至沣源路段以现代都市时尚繁华,体现高品味城市形象为理念,采用浅灰、深灰色为主色调进行风貌控制。
实际实施阶段,优先执行区域色彩协调的原则,根据周边冷暖色系情况,定位具体整治建筑色彩,两种类型的风貌可相互穿插设置。
2.2建筑立面整治方案
根据建筑整治类型划分,针对不符合区域风貌的建筑及符合区域风貌建,但一二层遭到店铺改变或破坏的建筑(还原类建筑或部位)两种新加或改造工程类型进行分类设施。
2.2.1符合区域风貌建筑整治方案
整治范围:建筑外观与道路一定区域内整体风貌相协调,但一二层遭到店铺改变或破坏的建筑。主要涉及内容为:门头、立柱、店门、橱窗。
沿街一层建筑界面现状基本分布为店铺,墙体由于商铺装修,饰面材料基本遭到破坏。而且还是沿街风貌最直接的部分,一方面是商户传达信息、市民搜寻讯息的地方;另一方面,也属于污染破坏最为严重的位置。
以尊重原设计为出发点,坚持只实行建筑整治,还原建筑整体风貌,而非店招店牌改造的思想,因此推荐采用使用年限较长、可反复清洗打磨的石材作为建筑下部饰面材料(材料外观色彩符合风貌控制要求)。同时,为方便主管部门审批及管理,原则以建筑现状符号划分区域(以立柱及窗沿或遮檐作为区域划分先,当有遮檐时,优先选择遮檐。店招控制区域为:店招两侧范围不超立柱,上部至遮檐或二层窗台(当店铺至二层窗台距离大于1.5米时,按1.5米设置),下部原则至卷帘门挡板位置),预留商户自行设置区域,由商户根据自身企业特色、文化色彩在预留区域设置店招。
2.2.2不符合区域风貌建筑整治方案
根据整治类型划分及风貌控制要求,对不符合区域风貌建筑进行综合调整整治,主要整治内容:一层建筑界面按2.5.1执行;二层以上部分采用涂料粉刷为主,色系选择按建筑色系风貌控制要求选择。适当增加装饰线条,改善建筑界面。具体设计阶段可根据建筑界面情况,调整部分元素(色彩、材质),将主色调整为与周边色彩相协调的灰色,辅助色彩用原建筑的色系,点缀色彩用白色,设置于顶部构建部分。这样既保留了原建筑的元素,满足人们的惯性认知,同时又保证大环境的协调。
3 整治效果分析
北京路建筑立面整治工程,于2013年10月开工,同年12月30日主要工程完成。
3.1分析效果较好成因
(1)色彩选择合理:项目定位为素色系,符合大气、时尚概念。通过素色系,界定选色的风格,体现色彩总体控制中的低彩度要求。
(2)设计策略:以还原建筑本来风貌的宗旨,减少工程投资,维持了建筑界面在市民心中的认同度。较好的协调街道整体风貌。
(3)整治内容:扩展整治内容,实际实施不以专业及工程范围为内容划分,以改善建筑界面诟病为基础,涵盖建筑界面能见的问题及影响整体风貌的因素;
(4)一层建筑界面处理方式:①、运用管理、控制、规范的模式,对于商户,以尊重原设计为出发点,还原建筑风貌,以建筑现状符号划分区域,预留商户自行设置区域,由商户根据自身企业特色、文化色彩在预留区域设置店招。较好的协调了商户自身商业需求及城市管理规定。②一层采用干挂石材的方式进行美化,一方面起到“城市客厅”“踢脚线”的作用,规避轻微的破坏与城市“牛皮鲜”的污染;另一方面,采用干挂的施工方式,可理顺建筑使用过程中增加的混乱不规则的元素,简化一层界面,突出店招店铺。
(5)设计方案:①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范围大,内容较多,现场情况复杂,易造成业主及施工单位对设计方案不能清晰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导致实施效果不能实现设计要求。北京路建筑立面整治方案编制采用总体规划控制简洁明了,具体整治建筑单元不以导则形式,而制定整治内容及效果表达,为短时间内按设计意图完成实施奠定了基础。
3.2不足之处
(1)细节处理不到位:改造工期,周期较短,部分一层细节未处理到位。
(2)部分店招采用全花岗岩贴面,店招区域划分不明显,不适用于小型连续商户企业,易造成招牌内容混乱,无企业特色;(3)局部店招位置未按建筑遮阳以下控制优先的原则设置,导致店招界线划分不明显,缺乏店铺特色。
3.3影响整治效果的思考
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工程一般属于政府主管部门主导行为,对工程一般存在:工期短、范围广、重安全、经济节约、效果好及方便后续管理等要求。对方案而言,因建筑立面整治现场测量实施难度较大,经济成本较高,而整治项目具有整治要素多,现状复杂多样,参与、使用及评价者范围广的情况。因此,作为设计人员,准确把握整治项目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将有利于设计方案的编制与设计效果达成。
4 整治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
4.1整治方案设计中的重点
4.1.1单体建筑界面与整体道路环境氛围相协调
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设计,属于大环境整治范围,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质,面对设计成果的使用对象是所有市民,具有普遍性,应摒弃单体建筑设计的“一枝独秀”,“独放异彩”的思想,以整治最少的建筑数量,并运用相应处理手法,在一定区间内,实现行人可视范围内的建筑的色彩、机理、尺度搭配合理得当,感官舒适的氛围是研究建筑立面整治设计思路的重点。
4.1.2 建筑附属广告与建筑本体相协调
沿街商住建筑,普遍设置小型商铺,并且部分为原居住楼改造铺面,商户自主无界装修,加之多年来,城市运营管理的滞后,造就建筑界面混乱、色彩突兀、缺乏地域性和人文内涵、一二层完全丧失建筑本体风貌,侵占人行道公共空间等情况。部分建筑墙身无序、无限附着户外广告,造成视觉污染。因此,如何形成单体建筑的协调,并正确处理道路大环境与商户、户外广告经意者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
4.1.3设计修偏
建筑立面整治不同于其他建设项目,基础资料基本不全,测绘成本较高。部分改造前建筑风貌被户外广告牌,店招店牌遮挡,无从查勘。在设计完成后,现场服务中的调整、补充、设计修偏,是完善建成效果与建筑使用的重要一环。
4.2整治方案设计中的难点
4.2.1现状调查及归类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与发展,道路两侧建筑基本都经历道路改扩建拆迁过程,建筑界面非常凌乱。如北京路9.8公里长范围内,共计分布139个院落(相同类型建筑并为一个院落),现状调查分析工作量巨大。设计阶段,应加强人力,分段落,分内容逐一调查采集影像资料,后续主创设计人员应反复核对,补调,针对每一栋建筑的外观、特征、名称、存在问题一并记录、核实,进行归类分析,统计相似弊病,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
4.2.2道路环境总体色彩定位
沿街建筑立面色彩定位,不同于一般建筑色彩选择,基本等同于城市色彩规划导向。北京路作为昆明现代城市发展的核心主轴,又是最具代表性的主干道之一,其色彩定位,将影响昆明整体色彩的基调。所以,如何通过色彩导向,营造出和谐统一的街道界面、良好的商业氛围、城市文脉的特征、高品味城市的形象将成为建筑立面改造的首要难点。
5 结语
沿街建筑立面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治意义重大,影响面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更新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需求越来越高,沿街建筑立面在当下以及将来一定时间内都将成为城市景观提升及城市美化的重要途径。而设计方案是达到景观提升、解决城市诟病以及决策项目进程的重要依据。方案中的整治策略将成为设计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北京路建筑立面整治整治效果的分析与思考,重在提出:作为公共性质的建筑立面整治工程,应坚持“尊重、节约、合理”的设计思想。尊重城市街道环境本来风貌(特色街区除外),保留其历史气息,尊重人们的认知感受。减少不必要的附着物或造型增加,拆除建筑运营过程中附加的构筑物,尊重建筑本体初始风貌以及原建筑设计人员创意,实现“街区瘦身”。尊重商户企业个性,划定商户店招界限,让店招与建筑协调的融合在起来,而非建筑的附着物,同时保留商户自身改造店招的权利,只对界限范围及内容进行控制。设计时应选择不宜老化或破坏的材料,并制定措施,由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实现一次到位,不重复整治的目的,从节约投资,降低城市管理成本。并充分做好前期分析研究,综合定位,降低再次改造整治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咏叹调:北京路,延长的长,北京路的最终幻想,蝶变北部山水新城[Z].互联网数据.2013.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建筑论文; 风貌论文; 立面论文; 城市论文; 色彩论文; 沿街论文; 商户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